董卿的成长经历55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30 09:2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9:29
董卿出生在上海市闸北区,她的父母双双毕业于复旦大学这所高等学府。父母对董卿的希望,就是她能好好念书,考上大学,找份稳定的工作,自食其力。
董卿的父亲对董卿非常严厉,要求她主动承担家务劳动,从7岁开始每天刷碗,中学放假到宾馆当清洁工,每天早上到操场跑一千米,不许照镜子、要背诗背古文……
这些父亲曾带给董卿的童年“阴影”,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是亲生女儿?直到有一天,父亲举起酒杯向她致歉,“这么多年不应该用这种方式对你……”。如今,董卿感叹,自己的成功源自父亲的“魔鬼”教育,让她学会了坚持。
董卿回忆说:“我爸爸有一句名言,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说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此外,爸爸还不让妈妈给董卿做新衣服,认为女孩子不能过多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这对于当时还是小女生的董卿来说有着相当大的杀伤力。
董卿稍微能识字了,爸爸就让她每天抄成语、抄古诗,还要求大声朗读并且背诵下来。稍微大一点,又让她抄古文。除了文学素养,身体锻炼也让董卿从小就抱怨不已。
有时天没亮,爸爸就把还在梦乡的董卿从床上提了起来,让她到家门口淮北中学的操场上跑一千米,“那时候学生出早操,我一个人在400米的跑道上跑步,感觉特傻,整个学校的同学、老师好像都看着你,像阿甘一样。”
董卿说,有时候她抖小机灵,下楼以后就找个门洞躲着,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再喘着气跑回家,假装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跑完了”。父亲为何对自己采取这样的教育方法,董卿直到长大后才慢慢理解。
董卿深受父亲的影响
董卿的爸爸是上海崇明人,从小生长在农村,生活十分穷困。董卿的爷爷英年早逝,奶奶在年龄很大时才生下这个儿子,*二人相依为命。董卿说:“我爸爸每天上学之前,都要先到池塘里抓鱼、抓虾,跟着我奶奶到集市上把它们卖掉,挣些生活费再去上学。
高中时,爸爸问学校的老师,我应该考什么大学,老师说,你这么喜欢文科,就考复旦大学新闻系吧。”当时,董卿的爸爸并不知道这座名牌大学的名牌专业有多难考,倾尽全力后,最终考上了。
“我爸爸自己的经历,让他特别笃信一点,就是人的命运要靠自己改变,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就是这么一步步走来的,所以对我也有着这样的期望,觉得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董卿说,爸爸是个很严谨、很坚忍也很善良的人,很庆幸自己身上继承了他的这些优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9:29
成长经历 一:父母对董卿的影响
董卿从小就在父母的引导下读书、做家务、利用假期打工。在董卿看来,正是这种教育方式让她学会用书来充实自己,在人生道路遭遇坎坷的时候学会“坚持”。
我父母认为小孩子不能娇生惯养。高中以后每个寒暑假,我都出去打工。有一个暑假去宾馆打工,第一天就要求我上午打扫十间客房。我的衬衣背后全湿透了,脸上全是汗,就这样一个上午才打扫了两间。我父亲来看我,问我第一次上班干得怎样,我一见到他就哭了,说不想干了。父亲说,做不完没关系,关键是坚持做下去。这种“坚持”,在后来的人生经历中成为我最大的精神动力。
二:参加工作,几次易主,巨大的落差
第一份工作是聘到浙江电视台,董卿当主持人,还当过制片人,如鱼得水。一年后,董卿去考上海电视台,从七八百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两个幸运儿之一。
可是刚到上海电视台的日子,董卿无比失落。根本没人理她,也没节目可做,因为她是新人。年底的上海春节晚会,这位新人负责联络、催场,跑前跑后,“姜昆老师吃饭了!”“您该准备上场了!”璀璨的舞台,不属于她。那些无聊的日子,董卿选择了读书,寻一片宁静天地,并顺利地考上上海戏剧学院的电视专业,读完本科。
真正的转机,是在1998年,她受邀主持一档新节目《相约星期六》,并以清纯的主持风格被观众接受,随即家喻户晓。男嘉宾甚至口无遮拦地说,我们就是冲董卿上节目的!
1998年,面向全国的上海卫视成立,董卿第三次易主,丢掉炙手可热的位置,想找到更大的舞台。谁知卫视的收视率一塌糊涂,上班就是点卯,董卿枯坐在蒙了灰的办公桌前,感觉从前恍然如梦……那时她特别烦闷,也很少出门,甚至电视也不看,就在家读《红楼梦》读《唐宋诗词》。这些古典文学,能帮自己平复浮躁,*自己想清方向。
董卿不愿空闲着,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生,1999年收到录取通知,接下来,上海卫视改革成功蒸蒸日上,一切柳暗花明。董卿被委以重任,主持多档节目,尤其2000年主持一场“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她风格大气,英语熟稔,因此一举夺取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那段也是好日子,有名有闲,到了周末,董卿上午去美容院,下午开车兜风,晚上健身。回到家,她泡杯牛奶,躺进松软的大沙发,却无来由叹口气。这个城市的法国梧桐,她都看了七年了。人生能有几个七年?她能不能去别的城市看看另一种生长?
对上海正有点“七年之痒”,*电视台西部频道开播,《魅力12》向董卿发出邀请。“金话筒”的一位评委希望董卿加盟。
“我当时很犹豫。人脉和环境都有,又要离开?在北京我没有车子房子,没有朋友,我连去哪里剪头发、买衣服都不知道。西部频道也是非主流频道……也许人的年纪越大,胆子越小,呵呵。从上海到北京,我害怕失去手上有的那点东西。”
起初,董卿每个月从上海飞到北京呆七天,录好节目再回。来往半年,人很疲惫。她决定,暂时放弃上海,专事北京。朋友劝她,她很固执:“我买了新花瓶,旧花瓶一定在垃圾桶里。你们知道,我一向喜新厌旧。”
行李很简单,大房子小轿车,她都留在上海,直奔2002年的北京。
只能先租房住,虽然她对家装一向非常挑剔。打开装衣服的箱子,旧有的奢华和小资气息,扑面而来。她捧一件在胸口,望着蹩脚的衣柜半天,还是把衣服压回箱底。第二天,她请人把窗帘换成布、纱、遮阳布三层的,它们在空房子的阳光中飘拂,有点像家了。
住在这里,还是一个月七天的活,董卿每次走出电视台,总会踯躅半刻。她闲怕了,又能去哪?想开车散心,车在上海的车库。只好招个的士,在拥挤车流里感受世俗的热闹;或者找家电影院,或者咖啡厅,打发时间。夜里回家,一推开门,有淡淡的浮尘,还有,并排放着的四个箱子。
她真想提上箱子转身就走,将呛人的流浪感丢在这陌生的房间!可是,“我现在要的是什么?不就是工作、*和满足感?坚决不回!”她*回眼泪。
这股狠劲,董卿把持在平湖秋月的面容下面。她主持的节目,导演就很放心:她博闻强识外加准备充分,在台上是行水流书举重若轻;她懂得衣饰搭配,为了一双鞋子,肯跑遍整个北京,央视造型师都夸她上镜;台后她拧着眉毛很是认真,为了一句台词斟酌半天,一上台就舒展,笑得毫无忧愁,仿佛,那些失眠和孤独的夜晚从不存在。
三:主持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后的日子
那年7月,董卿被委以重任,主持“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从9日到29日,职业组和非职业组共有三十场,每晚直播近三小时。董卿每天下午四点彩排,到十点直播结束,换掉主持礼服又进会议中心,和老师核对次日的考题。回家已是凌晨三点,董卿还要打着哈欠背台词,直到最后的一颗夜星,渐渐隐没……生活规律被打乱,至今董卿“早了总睡不着”。
有点苦不堪言,可她乐在其中。一场场下来,特别有成就感。
那年12月31日,董卿主持一期元旦特别节目,从晚十点半到零点三十分。节目结束,应该进入倒计时环节,导播却着急地向她打手势:离零点还有三分钟!天啊,这是直播,台里台外有无数双眼睛!这180秒怎么办?说什么?董卿心跳如战鼓,却不动丝毫神色,云淡风轻地与观众“唠嗑”。“唠”的啥不记得了,她话语活泼,逗得观众直笑。实在没词了,董卿优雅地转向电子屏幕说:“让我们静静等待吧,等待2005年的到来。”
如果这时还不出现倒数时间,她都要哭了。“16秒”,她得救了。一下台,导演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像迎接英雄。工作做好的感觉多么过瘾啊,任何快乐都无法相比!
“生活中,我不属于特别爱笑的。舞台上我爱笑,很多人也很喜欢我的笑容,觉得很真诚。奇怪,我心甘情愿地把这个最好的最美的我,留给观众。这不是虚伪。站在舞台,我就很开心。非常享受工作的感觉。有时心情不愉快,但上了台就全忘了。”
四:成名后依然恐惧
董卿看过一部主题为“恐惧”的片子,心有戚戚焉。人的每阶段都有不同的恐惧,不自知而已。6岁,她惧怕强迫自己洗碗的严厉父亲;17岁,她惧怕想念一个人的疯狂;27岁,她惧怕患得患失,惧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她在台上风采万千,从容闲雅,而在半夜,还是会莫名惊醒,惧怕熟悉的舞台终要消失,惧怕自己疯狂追求极致———
“有那么多人认识你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成功了。但是,现在不轻易下结论。对自我的认识是逐渐的过程,我现在日益清楚自己:能干什么,想要什么,并且为此我愿付出什么。可能是到北京之后,2002年,非常强烈地认识到自己。实在不行就回去!但那个念头一闪而过。我想得更多的,是怎么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我喜欢极致的感觉。而极致是没有底的。”
五:努力地极致
董卿不曾忘,那次在上海直播一场新年音乐会。毫无预兆的,她忽然口吃,还把一句话重复了两次。也不算严重,没人在意,她却为这种“低级错误”无法释怀。直播结束,下午两点还要飞去新加坡录制节目,她却毫无情绪,难受得很;去年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她每日紧张备战,力求完美,还是不慎念错一位选手的成绩。结束直播,领导说,今后要注意啊。她陡然崩溃,就在会议现场,当着同事的面,抹起了泪花儿……
有次,董卿和《艺术人生》的制片人王峥聊天,对方关注地问:“为什么脸色不太好?”董卿强笑:“我最近老失眠。”王峥默然,缓缓说:“我也曾经那样,走过来就好了。”
她们这样的女人,都追求极致,极度努力,生怕辜负别人辜负自己。
六:天蝎董卿的内心独白
“好的主持人,应该自己隐退,观众恋恋不舍,就怕自己留恋,观众早已去意已决。我现在应该是最好的阶段,有经验又有精力。很渴望再走得久一点,至少五年十年!”
懂得恐惧,才会更珍惜生活,感激每一种即使细微的美丽。董卿描绘平凡的幸福:读读喜欢的《三联生活周刊》和《书屋》,谈一场温暖没有伤害的恋爱,撒粒种子种一盆花……
或者,把心爱的碟翻出来,《放牛班的春天》、《红白蓝》、《天堂电影院》———她曾经窝在家里看过长达24小时的碟,一个人笑,一个人哭,实在累了,沉沉睡去。
“我非常热爱生活,热爱所有美的东西。很敏感。还能保持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很难得。一个迟钝的人,可以做一个好的主持人。”
董卿对记者说:“我喜欢莫泊桑的那句话,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 的路。”
“如此喜新厌旧,怎么没有想过转行?”
“天蝎座情感很丰富,对工作和爱人都很珍惜。厌的,是一成不变的毫无*的生活。”
“那么对爱情的期待有变化吗?”
“没有。还有什么比工作更快乐?对于女人而言,无非就是恋爱。十七八岁的时候,因为某个人,心会喜悦得想飞,一个星期都在唱歌。现在蛮难有这样的冲动,这样投入。当然还是会喜欢,也会感到快乐。有时想起某句话或者某个眼神,也会觉得甜蜜不过。但和初恋不一样了。我想我真正成熟,就是发现: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它再不可能摧垮我。”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9:30
董卿出生于上海市闸北区,1979年,董卿带着父母对她的期望进入安徽淮北上小学开始学习生涯,父亲对她非常严厉。
1985年,董卿从安徽淮北随父母迁到浙江省嘉兴市并就读于嘉兴一中,上中学后,被老师发现颇有文艺才华的董卿常常为了参加学校的课余文艺活动而以补课等的理由对父亲撒谎。
1991年9月,董卿考入浙江艺术学校(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表演专业(大中专)。毕业后被分在浙江省话剧团。
1994年,浙江电视台招聘主持人,董卿陪一个朋友去考试,自己也顺道考了一下,结果却意外的被录取了。
1996年底的央视春节晚会是北京、上海、陕西三地合办的,这是她首次与CCTV接触,但并没参与到舞台中,趁着清闲,董卿就去考了上海戏剧学院的电视编导系。
2002年,于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毕业。
2007年,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攻读MFA艺术硕士学位,四年后毕业。
董卿个人生活
2012年09月11日,董卿被爆料称即将结婚,而男友叫宓春雷,两人是在聚会上相识,之后日久生情,确定关系。而宓春雷是上海中瀛集团董事长。
两人也已经秘恋两年多,婚礼已经在筹备。2014年4月,网友再度曝光了一组董卿高富帅男友宓春雷的照片,宓妈妈甚至已对外宣称董卿是她的儿媳妇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9:31
一:父母对董卿的影响
董卿从小就在父母的引导下读书、做家务、利用假期打工。在董卿看来,正是这种教育方式让她学会用书来充实自己,在人生道路遭遇坎坷的时候学会“坚持”。
我父母认为小孩子不能娇生惯养。高中以后每个寒暑假,我都出去打工。有一个暑假去宾馆打工,第一天就要求我上午打扫十间客房。我的衬衣背后全湿透了,脸上全是汗,就这样一个上午才打扫了两间。我父亲来看我,问我第一次上班干得怎样,我一见到他就哭了,说不想干了。父亲说,做不完没关系,关键是坚持做下去。这种“坚持”,在后来的人生经历中成为我最大的精神动力。
二:参加工作,几次易主,巨大的落差
第一份工作是聘到浙江电视台,董卿当主持人,还当过制片人,如鱼得水。一年后,董卿去考上海电视台,从七八百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两个幸运儿之一。
可是刚到上海电视台的日子,董卿无比失落。根本没人理她,也没节目可做,因为她是新人。年底的上海春节晚会,这位新人负责联络、催场,跑前跑后,“姜昆老师吃饭了!”“您该准备上场了!”璀璨的舞台,不属于她。那些无聊的日子,董卿选择了读书,寻一片宁静天地,并顺利地考上上海戏剧学院的电视专业,读完本科。
真正的转机,是在1998年,她受邀主持一档新节目《相约星期六》,并以清纯的主持风格被观众接受,随即家喻户晓。男嘉宾甚至口无遮拦地说,我们就是冲董卿上节目的!
1998年,面向全国的上海卫视成立,董卿第三次易主,丢掉炙手可热的位置,想找到更大的舞台。谁知卫视的收视率一塌糊涂,上班就是点卯,董卿枯坐在蒙了灰的办公桌前,感觉从前恍然如梦……那时她特别烦闷,也很少出门,甚至电视也不看,就在家读《红楼梦》读《唐宋诗词》。这些古典文学,能帮自己平复浮躁,*自己想清方向。
董卿不愿空闲着,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生,1999年收到录取通知,接下来,上海卫视改革成功蒸蒸日上,一切柳暗花明。董卿被委以重任,主持多档节目,尤其2000年主持一场“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她风格大气,英语熟稔,因此一举夺取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那段也是好日子,有名有闲,到了周末,董卿上午去美容院,下午开车兜风,晚上健身。回到家,她泡杯牛奶,躺进松软的大沙发,却无来由叹口气。这个城市的法国梧桐,她都看了七年了。人生能有几个七年?她能不能去别的城市看看另一种生长?
对上海正有点“七年之痒”,*电视台西部频道开播,《魅力12》向董卿发出邀请。“金话筒”的一位评委希望董卿加盟。
“我当时很犹豫。人脉和环境都有,又要离开?在北京我没有车子房子,没有朋友,我连去哪里剪头发、买衣服都不知道。西部频道也是非主流频道……也许人的年纪越大,胆子越小,呵呵。从上海到北京,我害怕失去手上有的那点东西。”
起初,董卿每个月从上海飞到北京呆七天,录好节目再回。来往半年,人很疲惫。她决定,暂时放弃上海,专事北京。朋友劝她,她很固执:“我买了新花瓶,旧花瓶一定在垃圾桶里。你们知道,我一向喜新厌旧。”
行李很简单,大房子小轿车,她都留在上海,直奔2002年的北京。
只能先租房住,虽然她对家装一向非常挑剔。打开装衣服的箱子,旧有的奢华和小资气息,扑面而来。她捧一件在胸口,望着蹩脚的衣柜半天,还是把衣服压回箱底。第二天,她请人把窗帘换成布、纱、遮阳布三层的,它们在空房子的阳光中飘拂,有点像家了。
住在这里,还是一个月七天的活,董卿每次走出电视台,总会踯躅半刻。她闲怕了,又能去哪?想开车散心,车在上海的车库。只好招个的士,在拥挤车流里感受世俗的热闹;或者找家电影院,或者咖啡厅,打发时间。夜里回家,一推开门,有淡淡的浮尘,还有,并排放着的四个箱子。
她真想提上箱子转身就走,将呛人的流浪感丢在这陌生的房间!可是,“我现在要的是什么?不就是工作、*和满足感?坚决不回!”她*回眼泪。
这股狠劲,董卿把持在平湖秋月的面容下面。她主持的节目,导演就很放心:她博闻强识外加准备充分,在台上是行水流书举重若轻;她懂得衣饰搭配,为了一双鞋子,肯跑遍整个北京,央视造型师都夸她上镜;台后她拧着眉毛很是认真,为了一句台词斟酌半天,一上台就舒展,笑得毫无忧愁,仿佛,那些失眠和孤独的夜晚从不存在。
三:主持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后的日子
那年7月,董卿被委以重任,主持“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从9日到29日,职业组和非职业组共有三十场,每晚直播近三小时。董卿每天下午四点彩排,到十点直播结束,换掉主持礼服又进会议中心,和老师核对次日的考题。回家已是凌晨三点,董卿还要打着哈欠背台词,直到最后的一颗夜星,渐渐隐没……生活规律被打乱,至今董卿“早了总睡不着”。
有点苦不堪言,可她乐在其中。一场场下来,特别有成就感。
那年12月31日,董卿主持一期元旦特别节目,从晚十点半到零点三十分。节目结束,应该进入倒计时环节,导播却着急地向她打手势:离零点还有三分钟!天啊,这是直播,台里台外有无数双眼睛!这180秒怎么办?说什么?董卿心跳如战鼓,却不动丝毫神色,云淡风轻地与观众“唠嗑”。“唠”的啥不记得了,她话语活泼,逗得观众直笑。实在没词了,董卿优雅地转向电子屏幕说:“让我们静静等待吧,等待2005年的到来。”
如果这时还不出现倒数时间,她都要哭了。“16秒”,她得救了。一下台,导演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像迎接英雄。工作做好的感觉多么过瘾啊,任何快乐都无法相比!
“生活中,我不属于特别爱笑的。舞台上我爱笑,很多人也很喜欢我的笑容,觉得很真诚。奇怪,我心甘情愿地把这个最好的最美的我,留给观众。这不是虚伪。站在舞台,我就很开心。非常享受工作的感觉。有时心情不愉快,但上了台就全忘了。”
四:成名后依然恐惧
董卿看过一部主题为“恐惧”的片子,心有戚戚焉。人的每阶段都有不同的恐惧,不自知而已。6岁,她惧怕强迫自己洗碗的严厉父亲;17岁,她惧怕想念一个人的疯狂;27岁,她惧怕患得患失,惧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她在台上风采万千,从容闲雅,而在半夜,还是会莫名惊醒,惧怕熟悉的舞台终要消失,惧怕自己疯狂追求极致———
“有那么多人认识你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成功了。但是,现在不轻易下结论。对自我的认识是逐渐的过程,我现在日益清楚自己:能干什么,想要什么,并且为此我愿付出什么。可能是到北京之后,2002年,非常强烈地认识到自己。实在不行就回去!但那个念头一闪而过。我想得更多的,是怎么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我喜欢极致的感觉。而极致是没有底的。”
五:努力地极致
董卿不曾忘,那次在上海直播一场新年音乐会。毫无预兆的,她忽然口吃,还把一句话重复了两次。也不算严重,没人在意,她却为这种“低级错误”无法释怀。直播结束,下午两点还要飞去新加坡录制节目,她却毫无情绪,难受得很;去年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她每日紧张备战,力求完美,还是不慎念错一位选手的成绩。结束直播,领导说,今后要注意啊。她陡然崩溃,就在会议现场,当着同事的面,抹起了泪花儿……
有次,董卿和《艺术人生》的制片人王峥聊天,对方关注地问:“为什么脸色不太好?”董卿强笑:“我最近老失眠。”王峥默然,缓缓说:“我也曾经那样,走过来就好了。”
她们这样的女人,都追求极致,极度努力,生怕辜负别人辜负自己。
六:天蝎董卿的内心独白
“好的主持人,应该自己隐退,观众恋恋不舍,就怕自己留恋,观众早已去意已决。我现在应该是最好的阶段,有经验又有精力。很渴望再走得久一点,至少五年十年!”
懂得恐惧,才会更珍惜生活,感激每一种即使细微的美丽。董卿描绘平凡的幸福:读读喜欢的《三联生活周刊》和《书屋》,谈一场温暖没有伤害的恋爱,撒粒种子种一盆花……
或者,把心爱的碟翻出来,《放牛班的春天》、《红白蓝》、《天堂电影院》———她曾经窝在家里看过长达24小时的碟,一个人笑,一个人哭,实在累了,沉沉睡去。
“我非常热爱生活,热爱所有美的东西。很敏感。还能保持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很难得。一个迟钝的人,可以做一个好的主持人。”
董卿对记者说:“我喜欢莫泊桑的那句话,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 的路。”
“如此喜新厌旧,怎么没有想过转行?”
“天蝎座情感很丰富,对工作和爱人都很珍惜。厌的,是一成不变的毫无*的生活。”
“那么对爱情的期待有变化吗?”
“没有。还有什么比工作更快乐?对于女人而言,无非就是恋爱。十七八岁的时候,因为某个人,心会喜悦得想飞,一个星期都在唱歌。现在蛮难有这样的冲动,这样投入。当然还是会喜欢,也会感到快乐。有时想起某句话或者某个眼神,也会觉得甜蜜不过。但和初恋不一样了。我想我真正成熟,就是发现: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它再不可能摧垮我。”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9:31
直接在百度搜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