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厦门功夫茶(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2:2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1:44
厦门是功夫茶的起源地之一,有着浓郁的茶文化氛围。厦门的茶艺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厦门*多爱喝乌龙茶,尤以安溪铁观音为最,铁观音号称茶中极品,有诗盛赞:珠泉隽味和胸臆,玉液新香沁齿牙,两腋清风瓯泛绿,一壶春雪笔生花。乌龙茶茶叶以新为贵,经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口味醇厚。泡茶要用软水,即每公升水中钙、镁的含量不到8毫克的水,这样泡出的茶才能口味醇厚,色泽纯正。火候与汤候要适度,既要烧沸,又不能过火,这样茶汤才能鲜美。厦门的茶具,一般用红色的宜兴陶壶,只有掌心大小,叫“小掌”,配套的茶杯然更小了。用这样的茶具泡出的茶叫“小掌茶”。 除了茶壶,茶杯,还有搁茶杯的茶盘和一个碗状的放置茶壶的茶洗。每一次喝完茶和泡茶之前,都要将茶杯置茶洗中,用煮沸的开水冲烫。此即茶洗的功能之一。品茗需佳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厦门人喜欢在厅里放置摆设,花瓶古玩,燃香播乐,增添雅致,使品茗成了一种高尚精神追求和高品位的休闲方式。这种茶我见过,闻着味道就香,品上一口,顿时,一股浓浓的香气扑入我的耳鼻。太香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1:45
工夫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工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茶经》说:“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那个时候还没有自来水,陆羽自然没有加以论列,自来水不宜于煮茶,这已经是一个常识。不 过像香港地方,一声制水,万众惶然,“自来”尚不可求,不用自来水又用什么呢?功夫茶
《茶经》又说:“山顶泉轻清,山下泉重浊,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浑厚,流动者良,负阴者胜,山削泉寡,山秀泉神,溪水无味。”这就已讲究得微乎其微了。至于水还有天泉、天水、秋雨、梅雨、露水、敲冰之别,这些都是属于讲究的范围的,不过这些讲究实际上也很难做到,像《红楼梦》中的妙玉用鬼脸青藏着梅花萼上的雪水用以煮茶,那也只有她才能有此闲情逸致,我辈岂有如是工夫哉。 煮茶要诀,“水常先求,火亦不后”。苏东坡诗云:“活水仍须活火烹”。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潮汕人煮茶用的叫做“绞积炭”,“绞积”是一种很坚硕的树木,烧成炭后,绝无烟臭,敲之有声,碎之莹黑,是最上乘的燃料。还有用乌榄核作炭的,火焰浅蓝,焰活火匀,更是特别。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工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喝工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凤凰单丛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风味,曾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桂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1:45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kqUNPlsMXU/ 这个看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1:46
古语云:“寒夜客来茶当酒”。厦门人喜欢喝乌龙茶。在厦门最负盛名的是安溪茶,安溪茶中以铁观音为上品,铁观音如青橄榄,除入口略有苦涩,入喉后渐渐回甘,韵味无穷。
厦门人把饮茶叫作泡茶。泡茶的程序非常讲究,所费的时间功夫多于喝茶。
首先是茶具,一般用红色的宜兴陶壶,只有掌心大小,叫“小掌”,配套的茶杯然更小了。用这样的茶具泡出的茶叫“小掌茶”。 除了茶壶,茶杯,还有搁茶杯的茶盘和一个碗状的放置茶壶的茶洗。 每一次喝完茶和泡茶之前,都要将茶杯置茶洗中,用煮沸的开水冲烫。此即茶洗的功能之一。
第一道程序就是烫壶,烫杯。随后,倒掉茶洗中的水,将茶壶置茶洗中,放上茶叶。茶叶往往要放满壶,冲出来才够味。水一开,立刻就冲入茶壶中。这时会浮起一些泡沫,用壶盖轻轻拨动,把泡沫拨出。盖上壶盖后,再从壶盖上淋下开水,把壶外的泡沫冲走,同时使茶壶内外温度差不致太大。把茶壶提起,将这第一遍茶全部倒入茶洗中,第二道水立刻冲进去,要冲到壶盖盖下去后水有少许溢出,盖上盖子,再淋一些水。然后马上斟茶,不能延后,最忌浸茶,一浸就出茶碱,茶就苦了。
斟茶是很讲究功夫的,必须用一个手指按住茶壶盖,将壶翻转九十度,壶嘴直冲下,迅速绕着已经排成一圈的茶杯斟下去。开始叫“关公巡城”,每一个杯子都要巡到;最后叫“韩信点兵”,那后边的几滴最是甘美,也是每一个杯子都必须点到。这样斟出的茶,每一杯色泽浓淡均匀,味道不相上下。一泡茶,一般冲五六次。讲究一点的,冲泡三四次,要将茶叶渣倒出,重新烫壶,烫杯。
厦门地气燥热,饮茶是最好的补救,无论是闽南的铁观音,还是西洋风格的花果茶,抑或本地的降火药茶,一概兼容并包田比邻而居。富足气派的禾祥西路,茶楼建得一丝不苟,龟背竹、水车、美人靠,全都搬进屋里。半卷竹帘的木窗在灯光微黄的傍晚让人觉得温暖。骑楼窄街的小茶铺,茶香伴着沙茶面和土笋冻的气味飘荡。功夫茶摊子随处可见,凉气初升时分,搬把椅子往街边一凑,细细的筛网上摆上极小的茶杯,男人高谈阔论,勤劳的主妇在水池边洗大堆衣服,孩童少不了追逐欢闹。坐车一一看过去,市井气息的闲适生活就这样在城市的角落悄然绽放。
三五朋友,把盏品茗,佐以谈天说地,似乎是饮茶的快乐所在,也是厦门人饮茶的格局。厦门人饮茶还有一道日常景象,即:来的都是客,何必曾相识。一个陌生人,走在厦门的新街老巷里,如果他与居民善意搭讪,不出三五句,准会被邀去加入他们正摆放在门槛前骑楼下的茶阵中饮茶。通常总是一个女人先让着:“稍坐,饮茶。”如果他推辞的话,那么围坐在茶盘周边一干男人便会搭上话,神态语气且有点自来熟的样子:“勿客气啦,一起来饮茶。”让人实在觉得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了。
用来泡茶的茶叶,一定是安溪铁观音。把铁观音装入茶壶,滚水高冲,拂去浮沫,盖上,再低淋壶身,一边将烫好的数个茶盅月牙儿一溜摆开,然后执壶注茶。那茶水却并不尽往一个茶盅里去,而是来来回回巡着注,注到后面,便只有淅淅沥沥数滴,但也一点不马虎,照样匀着把茶汁点倒各盅里。茶盅虽小,但一壶茶的容量更有限,一个回合下来,只得小半盅茶,故还得重新来过,如是者三,一壶茶才得八分满。这八分满是讲究的,酒要满,茶要亏,千万不能倒反了,该满的不满,不该满的满了,都是大失敬。这都是地道厦门人泡茶的手法,且每一道手法都有名堂,什么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什么重洗仙颜,若琛出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听听,连街市上挑夫走贩都能随口吟出的这些名堂,一缕缕关不住的幽兰清气扑面而来。
就是这么一泡高古绝俗、诗意盎然的功夫茶,却只是厦门人每日开门七件事中的头一件稀松平常事。厦门人不用酸文假醋跑到古人品茗文化的顶尖级人物妙玉的栊翠庵里,不用作秀一样坐在英国上流社会优雅华美的贵族沙龙里,也不用像江浙人那样早起喝茶要成群上茶馆喝来,像昆明人那样黄昏喝茶要结队到公园喝去。在厦门,无论你是朋友还是陌生人,无论你是走进高楼大厦还是洋房古厝,无论你是去办公室谈正经事还是在街市里闲逛,你足之所及,目之所至,嗅之所处,无不有这么一泡功夫茶,于君前后左右自在飘香。
厦门人泡茶,泡的是自己的心情,自己的品位,自己的气质;而天天泡在此茶中的厦门人,自然也泡出了茶的神韵,茶的气度。厦门人泡茶,不是人随茶走,而是茶随人至。有人的地方就有泡茶,有泡茶的地方就有在家的感觉,不用呼朋唤友,不用赶时定点,更不用虚张声势,哗众取宠,只是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平淡、自然、醇厚、实在地存在于寻常百姓家,您说,厦门能不温馨么?追问哦,我说的是功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