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人控制的汉献帝,真的是窝囊废吗9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6 20:0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8:56
不是。汉献帝本人没什么大过失,而是实在没有任何统治根基。汉灵帝死后,先是他哥哥继位,外戚和宦官势力争斗得两败俱伤,然后董卓强行把他推上皇位,然后一个几岁的孩子就一直被人控制着。外面也是四分五裂,军阀割据,汉朝的政权名存实亡,从外到内,从公到私,汉献帝都没有任何基础和余地。当初董卓一意孤行废掉刘辩推他上位,本身也令很多人对他皇位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打折扣。后来又长期在曹操的监视下,不能有任何自主的行动,又有什么办法?不过他还是寿终正寝的活到了五十多,没权利的皇帝,委屈和妥协肯定是难免的,但说窝囊废并不准确,因为不是他*造成的。事实上汉献帝算是聪明的,不然也不可能傀儡一生最后也善终了。说起来不好听,傀儡,但是乱世中,安静呆在宫里平安活下去,也不算太坏,毕竟是非成败转头空嘛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8:57
.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经历了十八路诸侯歃血为盟伐董卓,后又曹、刘、孙三家分天下,历史的镜头始终追随着各路英雄的脚步。大家都遗忘了当时的正统主宰者,东汉的天子——汉献帝刘协。纵观历史书卷,对这位天子最直接的评价就是:傀儡。也因此,很少有人会提及这样一个傀儡皇帝。但正是这位皇帝,将东汉王朝的历史向后又延续了几十年。抛开世俗的眼光,从史实出发。今天,我们就为刘协正一次名,还原一个真实的汉献帝。
生不逢时 仍怀济世之心
刘协是汉灵帝之中子,他的即位可谓是经历了一番波折。
最初,由于何太后弄权,十四岁的刘辩即位,史称少帝,刘协与皇位失之交臂。然而,历史总是在巧合中上演着必然,《三国志·魏书六·董卓传》中记载,洛阳*,少帝与陈留王刘协一同在郊外避乱。恰巧董卓来见,刘协在与董卓对答中,表现出了超于同龄人的得体和成熟。
卓时适至,屯显阳苑。闻帝当还,率众迎帝。卓与帝语,语不可了。乃更与陈留王语,问祸乱由起,王答,自初至终,无所遗失。卓大喜,乃有废立之意。
一个九岁的孩子,面临强臣董卓竟回答睿智,令董卓也对其刮目相看,不免心中顿生废立心思。不久,董卓废少帝,立刘协为皇帝,以用他挟天子而令诸侯。
接下来事态的发生,就不是一个区区十来岁孩子所能控制的了。东都洛阳在经历了十常侍和各类弄臣的争权夺利下早已乌烟瘴气、破败不堪,之后董卓专权,裹挟着汉献帝西迁长安。
然而在长安,十一岁的汉献帝并没有被权臣吓倒,他仍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忘发挥才能治世,赈济苍生。初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93年,献帝下诏,广招天下英才。
对一个国家来说,新鲜血液的注入是十分重要的举措。汉献帝充分认识到,人才选拔对于国家治理何其关键。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亟待治理好国家的贤君形象。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汉献帝行冠礼,“加元服”。就在这年,长安城发生了旱灾,“关中大旱,谷价腾贵,一斛至钱五十万,宽安中人相食。七月,献帝令侍御史侯汶出太仓贮米作粥施舍饥民,但侯汶克扣粮米,饥民死者如故。献帝生疑,亲自于御座前量米做粥,遂知有诈。乃使侍中刘艾追查,将侯汶治罪,自此之后,饥民多得保全。”
亲自着手解决灾区民众的温饱问题,严惩失职*,汉献帝心系天下、爱戴百姓的宽厚本质,在这件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漫漫东归路 彰显明君之能
由于董卓西迁后洛阳出现了权利真空局面,各路军阀混战、群龙无首。在这样的局势下,皇帝回到洛阳对国家的统一具有重大意义。
虽无军队这一强实力作为支撑,但刘协懂得运用自己的身份,一直探索着东归之路,这足以见得这位年仅十一岁的皇帝具有*远瞩的*远见。
对于东归路,刘协做了很多尝试,“帝思东归,使和伪逃董卓,潜出武关诣虞,令将兵来迎。”虽然刘虞父子没有将汉献帝解救出来,但汉献帝仍然计划着他的东归路。
公元195年夏历7月,十五岁的汉献帝在郭汜、杨奉等的随驾护航下逃出宣平门,历经一个月才抵达新丰,到这年年底终于到达陕县。可以想象,这一路是多么艰辛与不易。可刚到陕县,就发生了军阀之间的一次大战。
当时情况相当混乱危急,汉献帝身边的大臣劝言让他先走,然而这位年仅十五岁的皇帝却言道:“不可舍百官而去,此何辜哉。”
胡三省在《资治通鉴音注》中这样评价:“观帝此言,发于临危之时,岂可以亡国之君待之哉。”作为一个皇帝,汉献帝在如此紧急情况下置自身安危于不顾,不失为一位爱戴臣子的仁君。
之后,汉献帝坚持度过黄河险势孟津,最终于公元196年夏历七月回到了东都洛阳。群臣得知汉献帝东归后,“其垒壁群帅竞求拜职,刻印不给,乃至以锥画之。”可见,汉献帝并不是后世给他的定位——傀儡,至少在当时,他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的。
然而,饱经风霜雨露、遍尝人间艰辛的汉献帝,面对的却是这样一个都城:“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州郡各拥兵,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士所杀。”
粮食匮乏,居住办公条件简陋,军阀之间难以协调。本想回来重拾天子权威的汉献帝,在这样的情势下根本无法展开拯救苍生的历史使命。
这时,离洛阳不远的许昌、割据政权曹操阵营向汉献帝抛出了橄榄枝,于是,“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今人、包括当世的许多人都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来这样评价曹操与刘协的组合。可从还原历史*出发,可能事实并非如此。
且不说“挟天子以令诸侯”对曹操评价是否客观真实,汉献帝与曹操的这种结合,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人的历史走向。汉献帝的利器是皇帝名分,而曹操在于拥有强大的军旅集团。可以说,正是曹操与汉献帝之间互相利用、互相合作的关系,使得他们在各自政道上相互扶持前行。
换句话说,即使汉献帝此时只是个空头皇帝,但从他对曹操的选择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谋略的君主。
许都虽已建成,但身为天子的汉献帝与掌握兵权的曹操之间的斗争与合作一直伴随。一位是唯一受到认可的汉室正统,一位是身怀野心的*家,他们的矛盾显而易见。
同时,汉初的许昌朝廷也可谓是人才济济,不仅有曹氏集团所固有的各类谋士,还有追随汉献帝而来的洛阳旧臣,其中就包括当时已声名大噪的孔融和今后曹操智囊团的核心人物荀彧。
这一切,足以见得汉献帝在当时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还有大家对这位天子能力的肯定。
退居山阳
观时局而行事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曹丕于同年十月即位,汉献帝禅位,退居山阳,成为汉朝的亡国之君。
此时的刘协,“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而且曹丕对其更是优待,言道“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
离开了那个腥风血雨、充斥着争权夺利的宫廷,刘协虽然没有完成他匡扶汉室的理想抱负,但历史的走向并不是一个人所能改变的。
曹氏集团实力强大,从汉献帝的阵营看来,武装力量薄弱,仅凭着天子的身份已经很难力挽狂澜。可是,汉室的式微早在桓灵二帝时已经在悄然酝酿。可以说,为了保存并尽量延续汉室正统地位的存在,刘协已经竭尽所能了。
他不是白痴晋惠帝,也不是乐不思蜀的后主刘禅,即使身处乱世,还是能看到这位君主力挽狂澜的心。不得不说,历史还真有点为难这位君主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8:57
汉献帝不是窝囊废亡国该怪他吗?当然不该。
他既不像隋炀帝那样胸怀大志却急功近利,也不像崇祯皇帝那样克勤克俭却刚愎自用,更不像秦二世胡亥那般残暴无道,但他最终还是成了亡国之君。
他其实从来没有过展示自己的机会。
他最像清朝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他们都是一生的傀儡。
溥仪生在一个封建君主*正在衰落的、中国几千年未遇的共和时代,他这个皇帝,对各方势力来说,都只是傀儡,历经挫折磨难,最后他做了新中国的一个普通公民。
刘协为帝的一生,亦从未执掌大权,董卓、李傕、郭汜、曹操都将他作为自己的工具,曹丕更是*他禅位,封其为山阳公,自己做了大魏皇帝。刘协的下半生都在山阳县度过,最后寿终正寝。
两个当了一生傀儡的末代皇帝最终都得到了善终,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8:58
并不是哦~
我看飞碟说的时候,有一篇文章是这样说的,汉献帝是因为被人控制了,所以感觉毫无作为,其实是因为他连权力都没有,当然是想作为也无法作为了。当时,他并不甘心国家被权臣摆弄,于是纠结了自己的几百名亲信去反抗,最终惨死。这些亲信都是什么人咧?太监...宫女...老臣等,可想而知,他的权力被架空成什么样。
如果换成是别的皇帝,估计都等死吧。不像他还敢反抗了,他不知道自己会死吗?肯定知道的吧,但是还是义无反顾的举起了反抗大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8:59
没有经历过得人谁都无权评论吧 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