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6 20:0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22:08
不是官职,而是爵位。
爵衔和官名完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有职有责,爵位拥土收租坐享其成没有工作任务。
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即汉献帝刘协,在亡国之后,被曹丕贬为山阳公,食邑1万户,位在各诸侯王之上,建都山阳郡下的浊鹿城(一名青阳城,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东南二公里处)。这样,东汉灭亡后,东汉皇室遗民便从洛阳徙居浊鹿。
山阳公刘协贬封为公后14年即魏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去世,葬于禅陵(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北),追谥汉孝献皇帝。
献帝娶皇后伏氏、曹氏,生数子,见于记载的有7个:皇太子刘冯,封南阳王,早逝;皇子刘熙、刘懿、刘邈、刘敦,建安十七年(212年)分别被封为济阴王、山阳王、济北王、东海王,东汉灭亡后又一同被贬为列侯;另有伏皇后所生2皇子不知名,被曹操杀害。
扩展资料
山阳公共有四位:
1、刘协:
汉献帝刘协禅位给魏文帝曹丕,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以兖州山阳郡为封国。刘协死后葬于禅陵,嫡孙刘康袭爵。
2、刘康
因为大儿子死得早,所以在他去世后,孙子刘康继续做了五十一年的山阳公,直到公元285年,这时候曹家早被司马家取代,已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康六年了。
3、刘瑾
刘康的儿子刘瑾做了四年山阳公,于晋太康十年(289年)去世
4、刘秋
刘瑾的儿子刘秋又接着做了二十年的山阳公,终于在“永嘉之乱”即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在位时被入侵的少数民族杀死,山阳国才算寿终正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阳公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22:09
山阳公不是官职,是爵位。
山阳公,属于爵衔,爵衔和官名完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有职有责,爵位拥土收租坐享其成没有工作任务。
山阳公不是官职,汉献帝也不是魏国臣子,他与曹丕只有主客之分。他是魏国作主中原后的可以看作亡国后客居他国的客人,与曹丕没有实质的王臣之义。
234年3月,刘协去世,因太子刘冯早逝,改由嫡长孙刘康嗣袭为第二任山阳公,刘康目睹了西晋代魏,死于西晋鼎盛时期的285年。
随之,刘康的儿子刘瑾袭爵为第三任山阳公,纵情声色的刘瑾在乃父去世时便已身染沉疴,勉强继位4年后,与西晋的开创者司马炎于同一年去世。
刘瑾死后,其子刘秋袭封为*山阳公。刘秋尚武好勇,309年5月,最后竟死于五胡之乱。至此,山阳公国历经四任山阳公,存在了89年,终于灭亡。
扩展资料:
曹丕当魏王后的祥瑞简直不胜枚举:黄龙、凤凰、麒麟、白虎、甘露、醴泉、奇兽,无奇不有,是自古以来最美好的。
谁知曹丕的答复竟然是断然拒绝,他下令道:“当年周文王已占有天下三分之二,还向商朝称臣,得到孔子的赞叹,周公实际上已经行使了君主的职权,完成使命后还是归还给成王,我的德行远远不如这两位圣人”。
可是大臣们丝毫不理会曹丕的态度,曹丕越是“谦虚”,大臣们越是起劲地劝进,他们劝进的表章连篇累牍,多得数也数不清。东汉朝廷的*,魏国的*都参与到劝进的行列之中,劝进表章的措辞越来越肉麻。
不仅是大臣们不断上劝进表,汉献帝也知道汉朝气数已尽,故十分“配合”地连下了三道禅位诏书,苦苦地恳请、哀求曹丕仿效虞舜,登上皇帝的宝座。
但曹丕却说:“听到这个诏命,真吓得我五内震惊,浑身发抖。我宁可跳东海自杀,也绝不敢接受汉朝的诏书”。
尽管曹丕的假戏作得如此*真,但朝中的文武大臣还是心领神会,他们一边上书,一边在颍阴县曲蠡(今许昌一带)筑起受禅台。
经过九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大臣们数十次的上表劝进,汉献帝前后四次下达禅位诏书,延康元年(220年)十月十三日早已徒存名号的汉献帝刘协*将象征皇位的玺绶诏册册奉交曹丕,宣布退位。
十月二十八日,曹丕在桓阶等人所上的“登坛受命表”上,批下了“可”字。第二天,曹丕登上了受禅台,参加受禅大典的有文武百官和匈奴等四夷使者共数万人。在完成典礼后,曹丕对群臣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曹丕代汉称帝之后,给汉献帝以国宾的待遇,封他为山阳公。山阳公封邑有一万户,可以“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 。
十四年后,山阳公病死,获得了“孝献皇帝”的谥号,以天子礼仪安葬。这个山阳国传了三代,共七十五年,西晋时依然沿袭,一直持续到永嘉之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阳公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22:09
山阳公官不是官职,而是爵位。
官职和爵位两者属于不同概念,不能一概而论:爵位享受待遇利益,但没有行*理权;而官职拥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
公元220年10月,汉献帝刘协禅位给魏文帝曹丕,被废黜之后,居于山阳邑,称为“山阳公”,为第一代山阳公。
刘协死后葬于禅陵,嫡孙刘康袭爵为第二任山阳公,刘康死后儿子刘瑾袭爵为第三任山阳公,刘瑾死后儿子刘秋袭爵为*山阳公,永嘉中为胡贼所杀,山阳公国历经四任山阳公,存在了89年后灭亡。
扩展资料: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承魏王。同年十月,在曹丕的授意下,群臣劝说汉献帝以尧舜故事禅位于魏王。他被*无奈,三下诏书,设坛禅位。
曹丕受禅,封退帝刘协为山阳公,都浊鹿城(今河南修武县五里源乡李固村),邑一万户,位在各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并命他即日起行,前往封国山阳(其境域包括今河南焦作市区和修武县西部、北部)。
刘协退位倍感世态炎凉,彻底抛弃了帝王之尊,竟做到了甘心与民同忧,躬耕菜圃,变身为称职的“郎中”,深受百姓爱戴。
刘协退位后的14年,即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刘协染病而死,享年54岁,魏明帝率群臣亲自哭祭。八月,刘协被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阳公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22:10
山阳公是爵位,而非官职。
爵衔和官名完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有职有责,爵位拥土收租坐享其成没有工作任务。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汉献帝被封的山阳公也是如此,是一种爵位,而非官制。
山阳公共有四位:
1、刘协:
汉献帝刘协禅位给魏文帝曹丕,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以兖州山阳郡为封国。刘协死后葬于禅陵,嫡孙刘康袭爵。
2、刘康
因为大儿子死得早,所以在他去世后,孙子刘康继续做了五十一年的山阳公,直到公元285年,这时候曹家早被司马家取代,已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康六年了。
3、刘瑾
刘康的儿子刘瑾做了四年山阳公,于晋太康十年(289年)去世
4、刘秋
刘瑾的儿子刘秋又接着做了二十年的山阳公,终于在“永嘉之乱”即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在位时被入侵的少数民族杀死,山阳国才算寿终正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阳公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22:10
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即汉献帝刘协,在亡国之后,被曹丕贬为山阳公,食邑1万户,位在各诸侯王之上,建都山阳郡下的浊鹿城(一名青阳城,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东南二公里处)。这样,东汉灭亡后,东汉皇室遗民便从洛阳徙居浊鹿。
山阳公刘协贬封为公后14年即魏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去世,葬于禅陵(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北),追谥汉孝献皇帝。
献帝娶皇后伏氏、曹氏,生数子,见于记载的有7个:皇太子刘冯,封南阳王,早逝;皇子刘熙、刘懿、刘邈、刘敦,建安十七年(212年)分别被封为济阴王、山阳王、济北王、东海王,东汉灭亡后又一同被贬为列侯;另有伏皇后所生2皇子不知名,被曹操杀害。
刘协去世后,因太子刘冯早逝,改由嫡长孙桂氏乡侯刘康嗣袭为第二任山阳公。刘康在位51年,西晋代魏后仍旧袭爵为山阳公,直至晋太康六年(285年)去世,他的儿子刘瑾袭爵为第三任山阳公。刘瑾在位4年,于太康十年去世,由他的儿子刘秋袭封为*山阳公。刘秋袭爵20年,永嘉三年(309年)五胡乱华时被胡人所杀,山阳公国至此灭亡。
山阳公国从220年建立至309年被胡人灭亡,持续90年之久。
山阳公国后裔,主要分布在今河南一带,部分则迁到日本。
扩展资料
汉献帝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居住在山阳城(今焦作)。他倍感世态炎凉,人生如梦,超凡脱俗,大彻大悟,遂抛弃帝王之尊,甘心与民同忧,躬耕菜圃,济世悬壶,虽当过窝囊皇帝,却变为称职“郎中”,身融入田园山水,心远离深宫重楼,涉足农桑,访贫问苦,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由此流传下了很多传奇故事。焦作一带的民众为了纪念他,形成了许多有趣的民俗,一直流传至今。
称父亲为“大”,称母亲为“美”
汉献帝被贬为山阳公后,山阳(今焦作)的老百姓改称皇上刘协为“大人”,改称皇后曹节为“美人”,尊他俩为父母,简呼其为“大”、“美”。久而久之,民间通呼,尊父亲为“大”(发第三声dǎ),尊母亲为“美”(发第四声mèi),尊乳房为“美美”(méi mèi)。直至当代,焦作农村五十岁以上的儿女称呼父母为“大”和“美”的,仍比比皆是。
中药不还价,针灸不要钱
汉献帝刘协贬居山阳城后,远离*,一心融入民间,利用在皇宫中学过的医术,和皇后曹节一起悬壶济世,医治百姓。他从云台山上挖下来的中草药从不收费,扎针、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钱,只有对购来的药物才酌收成本。
老百姓出于对他俩的感激之情,沿习成俗,焦作民间对老中医格外敬重,尊之如君,对中草药可赊可欠,但从不还价,在农村中针灸、拔罐从不收费,以示遵守汉献帝留下来的千年老规矩。
叫外公外婆为“魏公、魏婆”
汉献帝和曹皇后(曹操的二女儿曹节)所生的儿女应叫曹操为外祖父。因曹操被封为魏公,所以焦作民间效仿曹节儿女的叫法,把外祖父呼成“魏公”,把外祖母呼成“魏婆”,蔚然成俗,一直流行至今。
娘瞧闺女
在全国各地,每逢端午节、中秋节,出嫁后的闺女,到了这天,总是携儿带女,手提大包小包礼品,回娘家向父母贺节问安,以报父母养育之恩。而在焦作民间,却颠倒过来,流行“娘瞧闺女”的习俗。
缘由是汉献帝被贬为山阳公,皇后曹节随之被软禁在山阳城。曹节逢年过节不能去京城看望母亲卞太后,而她的母亲卞太后不怕儿子魏文帝曹丕,可以任意到山阳城探望二女儿曹节。后来民间效仿,端午节、中秋节盛行“娘瞧闺女”,流传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