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是非——论语串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8 17: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11:39
子曰: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孔子说:大家都讨厌的(人或事),一定要去考察一下(才能决定你是否也去讨厌它);大家都喜欢的(人或事),一定要去考察一下(才能决定你是否也去喜欢它).
这是孔子告诉我们要学会明辨是非,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跟风很可怕的,有句话说的好,“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所以如果不能明辨是非,就会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所以孔子会很谨慎的对待有好多的人喜欢或是厌恶的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经过调查和研究之后的决定才是正确的,实践出真知。经过调查研究后的结果才是可以推崇的结果。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孔子的观点一直执着的坚持的,就像他一生一直致力于推行他自己的思想一样。子贡的观点和“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有点类似,所以孔子认为,经过考察后,“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才是真正的好人。可是现实是,真正做到能够考察后认可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随波逐流,更有甚者是落井下石,而且大都是用俗话来形容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为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样一群人有时候真的能够用唾沫星子淹死当事人。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文:孔子说:“整天聚在一块,说的都达不到义的标准,专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整天吃饱了饭,心无所系,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不是有博和羿的游戏吗?做做这个也好些。”
如果做不到明辨是非,而且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或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真的还不如去游戏一下,下下棋也是可以锻炼你的脑袋,也是可以让你的大嘴巴暂时关闭。怎么能够做到,有句俗话说的好“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面对小人的无聊的攻击,我们怎么面对,这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只要心胸宽广,以修身为要,修身是修自己,不是修别人,容忍的力越高,所修的道也就越高;容纳的力越强,修持的境界也越强。我们坚信,我们管不了别人的嘴巴怎么说脑袋怎么想,但是我们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嘴巴怎么说自己的脑袋怎么想,所以我们做好我们自己就好了,对于无聊的小人的斤斤计较和说三道四,我们挥挥手,坦然面对好了。
孔子坚持自己的观点,一点要坚持考察清楚,做到“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还有一个原因。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伪善的老好人,就是败坏道德的人)
伪善的老好人的危害,就是道德败坏的人,同样的。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面色,那样的人仁心就很少了。”)
所以回到主题,我们一定要明辨是非,经过考察之后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果,不然伪善的老好人,或是巧言令色之流,就会用假象迷惑你的眼睛,迷惑你的思维,给你的决定造成偏差。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增加人的才能。”
好恶的分辨是靠人来明辨是非,一个道理,道的弘扬也是由人决定的,所以更为关键的是人是主体,如果一个人能够明辨是非,就不会善恶不分,就真的能够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