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民间古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3:4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8:04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传说中有个小伙子叫黄河,英勇无比.恋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亲看不起他,就让他百步之*箭,进一个铜钱的孔里.他做到了.女子的父亲又让他在百步之外射一箭,穿透原先的箭他也做到了.又要求他在百步之外射中铜钱并接住它.他知道其夫在刁难他,就一箭射向她父亲.怎知他以前学过武功,躲开了.他很气恼,他从来都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射中.就到深山去*.一次意外射下一只鸟,鸟告诉他那姑娘自杀了.小伙子很悲哀,就泪水不停地留下来,形成了现在滚滚的黄河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
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田国舅扒口(黄河故事) 民间故事
田国舅是汉武帝的舅舅。他靠着有个当娘娘的姐姐,有个当皇帝的外甥,在朝中为非作歹,称王称霸,飞扬跋扈。汉武帝刚登上皇帝宝座时,不敢惹这位舅舅,对他又是封官又是封地。在京城里田国舅有很大的官府,还嫌不够,又向汉武帝伸手要地。汉武帝就在现在的濮阳北边,河南和山东交界的地方,封给田国舅一块风水宝地。
这片封地有良田千顷,打的粮食堆成山。田国舅在封地上修花园,建房屋。又过些年,田国舅当了丞相,更加专横不讲理,横行霸道。
这年,黄河大堤在濮阳一带出了险情。那时的治河官是汲仁和郭昌。两个人在黄河堤上领着河工们抢险固堤,忙得头不是头,脚不是脚。
田国舅听说大堤出险的地方,离他的封地不远,急忙离京赶到大堤上。他传来汲仁和郭昌,询问河堤险情。汲仁和郭昌告诉他,南岸大堤没事,北岸大堤险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弄不好就会决口。田国舅犯了嘀咕,北岸一决口,洪水窜出来,若挪*功夫就能淹掉他的封地。这可了不得,花了大把大把的白银修起的庄园,咋能叫一道水冲了?田国舅思量后对两个治河官下了命令:拱天戳地想办法,不能叫北岸决口,北岸大堤出了啥事,就拿你俩问罪下狱。
汲仁和郭昌也不糊涂,北边是田国舅的封地,万一黄河决口,两个人真要吃不了兜着走,谁敢惹他。
汲仁和郭昌不敢远离河堤一步,日夜加固大堤。可大堤险情越来越重,愁得两个人日夜不宁,吓得提心吊胆。
这天田国舅又把汲仁、郭昌传去,叫他们想办法保住北岸大堤。两个人说,啥法都用尽了,看来靠不住。田国舅眼一瞪说:“不是没法,是你们不想,还叫我给你们点破?”
汲仁和郭昌相互看看,不知田国舅葫芦里装的啥药,赶块跪下来说:“请大人指点,一定照办。”田国舅便向他俩说透了,叫扒开南岸大堤,洪水一泻出去,北岸还会有啥事?汲仁和郭昌心里打颤,这事千万干不得,一扒堤,不是成心苦害南岸的老百姓!
汲仁和郭昌回去后,俩人犯了愁。郭昌说,咱们不听田大人的,头上乌纱难保呀;汲仁说,就是砍脑袋也不能去扒堤。
第二天,田国舅派人去问汲仁和郭昌,办法想好了没有。这不是明摆着*人嘛。汲仁和郭昌两个人意见不一样,汲仁说啥不干这伤天害理的事;郭昌说,有丞相作主,干就是干了。晚上,郭昌偷偷去找田国舅。田国舅给郭昌许下愿,事成后保他升官发财。
第二天,郭昌挑了十几个心腹河工,乘船过河,扒开了南岸大堤。黄河水从扒开的口涌出去,一冲一涮,呼呼隆隆,大堤塌了十几丈宽。洪水嗷嗷叫着向东南窜去,转眼,淹了地,淹了村,成了黄水一片。
郭昌带着十几个河工过河回来,刚上岸,被一队官兵拦住。这是田国舅派来的人马,要杀人灭口。官兵不由分说,把十几个河工一一捆住,还倒打一耙,说他们故意扒口,扔进黄河。这可吓坏了郭昌,跪下磕头求饶。
田国舅给汉武帝写了奏章,胡说黄河大堤北岸由郭昌防护,安全无事;汲仁在黄河南岸不尽力护堤,马马虎虎,至使南岸决口。后来,汉武帝下旨撤了汲仁的治河官职,下了大狱,郭昌升为治河总督,又赏白银二百两。
南岸的决口向外哗哗流着水,向东南方向看去,洪水没边没头。汉武帝便要下旨堵口,田国舅却左阻右拦,说东南地势低,河水一流,正好叫黄河改道算了,不让堵口。郭昌掌管了治河大权,事事处处照田国舅的眼色办,不敢去堵这个口。就这样,田国舅利用手中丞相的大权,明里说不行,暗里吓唬人,不准堵口,一流流了二十年。河南岸老百姓可受尽了苦头。
后来,状告田国舅的本章越来越多,汉武帝看着再不堵口要坏大事,就下旨堵口。汉武帝又查明了汲仁是受冤下狱,把他放出来,又任他为治河官,去堵口治水。很快汲仁堵住了这个流了二十年的决口,洪水退了,老百姓回了家园。
河南省封丘县沿黄河一带,至今流传着“猴官”的故事。
乾隆年间,有一河工叫裴尚友,家住封丘县裴楼村。裴尚友家里很穷,无田无地,只有一间夏不遮雨、冬不挡风的草房子,娘俩相依为命,他三十多岁了还是光棍一条。日子苦是苦,裴尚友对年老多病的老娘很孝顺,有一口吃的也要给老娘,自己却饿得皮包骨头。
那时候,黄河年年发大水,决堤淹庄冲地,老百姓受尽了黄河的苦,皇帝很是害怕。河官进京三声炮,他就得派银子,白花花的银子从京城运到黄河边,一多半被河防官装进自己腰包,只有很少银两用于堵口治河。裴尚友和治河的穷人们就靠当河工,砍柳、割芦苇换点粮糊口。
有一年,连降几次暴雨,黄河水有意和穷人过不去,河水打着滚猛涨,裴尚友无法到外边割芦苇砍柳换粮,家里米面净光,一连几天未动烟火,老娘饿得随风倒。裴尚友不忍心看着亲娘活活饿死,就想去河堤上偷几个埽再卖给河防官换点粮来,救救奄奄一息的老娘。这天夜里,雷声爆响,风雨交夹,裴尚友悄悄摸上河堤,走至垛埽的地方,刚要动手,突然有人吼道:“谁?”
“我,裴尚友。” 裴尚友暗自叫苦,真倒霉,还没有下手就被人发现了。他想脱身,那人又问:“干啥的?” 裴尚友机灵地说:“雨太大,我来看看坝有没有危险。”这才脱身。
裴尚友两手空空回家,看见老娘那饥饿难受的样子,横了横心又去上堤偷埽,真是冤家路窄,刚靠近埽垛,又有人问:“干啥的。”裴尚友壮着胆说:“我是裴尚友,河水一个劲地涨,我怕河水冲了埽,来看看当紧不当紧。”这一次又遮挡过去了。
黎明前,天正浓黑的时候,裴尚友想:“天快亮了,河官总该回去了,趁无人,我再去试一次。”他四下看看没有人,只听哗哗地响,走到埽堆前,正弯腰去搬埽,“谁,干啥的?”又有人在问。裴尚友有上两次的经验,说:“我怕河堤决口,不放心,来看看。”
几次遇见的河官,原来是在朝里有名的清官刘中清。黄河河官年年要治河银子,黄河还是十年九决口,乾隆这次派他来察看黄河。刚踏上河堤刘中清就赶上连阴雨,他怕黄河决堤,就正夜在大堤上巡视。恰巧一夜三次碰见这样“有心”的人。这人对黄河的事很关心,有这样的人还怕黄河治不好吗?刘中清越想越受感动,对裴尚友说:“天快亮了,你一夜都没有睡觉,快回家休息吧。”刘中清便从怀中摸出些银子交给了他。裴尚友绝处逢生,喜出望外,谢了刘中清回家去了。
且说刘中清回到京城,向乾隆皇帝禀报了黄河的情况后,又把裴尚友三次上堤的事向圣上禀告。说皇上如能召用这样热心治河的人,治好黄河就有希望了。
乾隆皇帝准了刘中清的奏章,传旨:“速召裴尚友进京。”
这天,裴尚友正在家中伺候老娘,河防官引着一架八抬大轿来到门前,宣召裴尚友进京。这下可把裴尚友吓坏了,心里突突地跳,手也抖了,脚也颤了,心想,我上堤的事八成是被皇帝知道了,这一回不是掉脑袋就是坐牢,没有指望回来了。
裴尚友怀着九死一生的心情劝慰老娘:“这是刘大人给的银子,你留着花吧,我进京是为黄河的事去的。”裴尚友怕老娘受惊,把他偷埽的事咽下了。
裴尚友辞别老娘,走出家门,见那些官差不打他,不捆他,还叫他上了八抬大轿,点头哈腰地说:你见了圣上,要为我们多美言几句呀。这下,弄得裴尚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裴尚友到京城后,刘中清把裴尚友引荐给皇上。乾隆问:“你是何人?”“小民是封丘裴楼村裴尚友。”“你在家是干啥的?”“治河的。”“你是咋治河的。”裴尚友听皇上要刨根问底,怕说多露了馅,再也不敢说话了,就在金銮殿上比手划脚,表演起堵口打桩的动作来。他拿起抡锤的架子,打打这根,又打那根,从这头跳到那头,嘴里还哼着号子。那动作真是灵巧,蹦蹦跳跳地觉得挺有趣,乾隆皇帝乐得喜笑颜开,脱口说到:“看你像猴公似的。”文臣武将们也哈哈大笑。
裴尚友正在表演着,猛听皇上说他像猴公,立即跪地,口呼:“谢皇恩。”
乾隆一听谢皇恩,也闹懵了,“你谢啥皇恩?”裴尚友禀道:“圣上见我会治河,封我做猴官,臣岂敢不谢皇恩。”
刘中清一见乾隆自知失口,没法下台,便忙奏道:“圣上就封他做猴官吧。”乾隆顺着刘中清搭的梯子下了台。封裴尚友做猴官。
裴尚友被封后,一心扑在治河上。由于他饱受河官的苛刻和黄河带来的灾害,他对穷河工亲如兄弟,从不欺压百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8:04
有关黄河的传说民俗
黄河,古称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br/><br/>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br/><br/>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br/><br/>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br/><br/>黄河典故 <br/>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与黄河有关的掌故是很多的,都与黄河的水文地理特性有关。 <br/><br/>中流砥柱 <br/>"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br/>说到黄河的航运,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因此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秦粟输晋,泛舟之役"的记载。西汉及唐朝均建都长安,利用黄河及渭水水道,沟通运河、江淮,使长安运输便利,成为国际大都市。但黄河上中游河段险滩多、水流急,中下游泥沙多,不利于航行。自清末以来,公路、铁路兴起,航道久不整冶,黄河水运遂告衰败。 <br/>历史上曾有"黄河清,圣人出"的说法。但黄河的水能变清吗?黄河水在青海境的河段是很清的,但流经黄土高原后,各支流带入大量泥沙。这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结果,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在每年入黄的泥沙已非人力所能控制,虽经长期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减少泥沙50%,但至下游仍有8亿吨,黄河仍然清不了。出圣人是很难的喽。出了圣人,首先把黄河治好,这句话就改做了"圣人出,黄河清"了。 <br/>鲤鱼跳龙门 <br/>"鲤鱼跳龙门"。龙门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北距壶口瀑布65公里。龙门之南就是开阔的关中平原了。黄河水从狭窄的龙门口进入宽阔的河床中,河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龙门之形成,因其东龙门山和其西梁山各申出山脊,相互靠拢,成为一个只100多米宽的狭窄口门,束住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水位升高,而出了狭谷后河谷变宽,水位骤降,落差很大,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就是指跳跃此处。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争跳这个成龙的门关。能跳过者,立时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传说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博,奋斗不息。古人认为此龙门峡为大禹所开,故又称之为"禹门口"。 <br/>黄河的弯多,素有"九曲黄河"的说法。黄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的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游民歌还在我们耳旁回荡:"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说明黄河的弯曲多。黄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弯曲,干流的主要大弯有6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大弯中,180度的大弯有3个,90度的大弯有2个,45度大弯有1个。而黄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2068公里,但实际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线距离的2.64倍。 <br/>黄河有一个马蹄形的大弯叫"河套"。俗语云:"黄河百害,惟富一套"。这里说的一套就是指河套地区。本来自西而东的黄河由甘肃到了宁夏的中卫,沿贺兰山转而向北,至内蒙古的临河受阴山阻挡又折而向东,到托克托县突然掉头,沿吕梁山南下,绕了一个大弯,这个特有的大弯曲,好比套在宁蒙平原上的一个大布套,所以人们称这里为"河套"。河套平原西起贺兰山、大青山,东到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南达鄂尔多斯高原,北抵狼山、大青山,纵贯宁夏、内蒙。宁夏部分称西套,也叫宁夏平原或银川平原;内蒙部分称东套,并又分为前套和后套,统称为河套平原。黄河流经这里,地处平原,河面开阔,水流平缓,人们兴修了许多引黄水利工程,形成黄河灌区,使得粮棉富足,"塞上江南"。 <br/>"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黄河的泥沙。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我国古人常以"黄水一石,含泥六斗"、"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的平均含沙量为35公斤每立方米。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br/>"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说的是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逝入海。今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比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亦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黄河至下游后,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河两岸已不属于黄河流域了。 <br/>三门峡 <br/>"人门"、"神门"、"鬼门"--------"三门峡"名称的由来。三门峡是黄河进入大平原以前最后一段峡谷是最险要的一座山峡。这里地势险峻,水流湍急,两岸石壁陡峭,河中两座石岛把急流分为三股。人们把这三股水路分别叫做"人门"、"神门"、"鬼门","三门峡"名称由此而来,鬼门、神门中水势险恶,仿佛只有鬼神才能通过;而人门则水势稍缓,但也是水深流急,舟船难行。如今"三门天险"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横亘峡谷的大坝,像一条银色的缎带把山西、河南两省连接起来,这就是1957年动工兴建的黄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 <br/>"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历史上,黄河多次决泛,纵横乱流,河道大幅度摆动,导致黄淮之间大面积地区经常蒙受惨痛灾难,历代统治者都把治河做为大事。新中国成立后,*十分重视冶黄工作。1952年*第一次出京视察,就选择了黄河,并把公元1855年兰考东坝头铜瓦厢决口处作为视察的重点。他从济南砾口到徐州黄河故道,兰考到开封北郊柳园口,从邙山脚下到黄河北岸的人民胜利渠,在这次视察中,*提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 <br/>渭水 <br/>"泾渭分明" 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水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县船张村相汇。"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说的是是在泾水、渭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的。这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了。那么,现在还能不能在两河交汇处见到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观呢?仍然是可以的。但是,当我们来到二河汇合的地方,看到的却是渭水浊于泾水。许多专家亲赴实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浊的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将这一成语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混,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有人还就此撰文,认为是古人搞错了,应该是泾清而渭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古人错了吗?实际上,从流经的地域来看,渭水自甘肃乌鼠山流经陕西入黄,流泾的是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泾水全程流经的是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就河水含沙量而言,应该是泾水大于渭水的。据统计,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1.78亿吨,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从数字上看,还是泾浊渭清,尤其在枯水季节。但到了现代,由于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人类活动的原因,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也同样为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份的原因,当渭河含泥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了。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于泾水了。并不是古人搞错了,这是后人人为对环境发生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因为这一成语的缘故,每年来泾渭会合处看"泾渭分明"的人不少。现在,当地人已经准备开发这一旅游资源,利用游艇,载送游人到"泾渭分明"去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8:05
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唐代刘禹锡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白居易的“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宋代丘崈《黄河清》鼓角清雄占云祲。喜边尘、今度还静。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8:05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洲词》王之涣
黄河二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8:06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