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的作者是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3:4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12:09
南宋僧人道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原诗没有诗题,最初载于道川禅师所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颂》,即《川老金刚经注》,后被多种《金刚经》批注本所转录。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虽行清净行若见垢净二相当情并是垢也即非清净心也但心有所得即非实相也。世尊(至)实相,山河大地甚处得来?颂曰:
远观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犹在
人来鸟不惊
头头皆显露
物物体元平
如何言不会
祗为太分明
关于诗的作者,长期以来,有唐代王维说,僧*川禅师说,元代王冕说,明代唐伯虎说,清代高鼎说等多种版本。这些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大多都属于臆想猜测以及在网络上以讹传讹而已,甚至有人根据对于该诗前半首的片面理解,认为该诗源出于描述一幅画,并冠以《画》的诗题。是啊,画上的山看得见颜色,画上的水听不到声音;春天过去了,画上的花依然盛开;人走近了,画上的鸟却丝毫也不会被惊扰 ——表面上看起来很合适的!
但是,如果这样体会的话,诗的后面四句就完全无法理解了。前四句和后四句,竟然完全不相干了,这是很不合适的。 实际上,这首诗是一首阐述禅理的诗,描绘的是清净自性,以及清净自性对于一切显现的观察,是不同于普通思维心对于境界之观察的。 自性见山,虽然有色相,有也是无,幻相而已;自性听水声,声声不实,有声也是无声;自性观春花,没有取舍,当下即是自性,所以春天虽然过去了,自性之花却并未凋谢,自性不生灭的缘故;人来了,鸟因为妄想心的缘故而惊飞,鸟的自性却依然如故,不曾有任何惊扰。鸟虽然不明白,禅师则清清楚楚。就这样,一切显现,头头是自性大道;万事万物,本性都是清净自性,本来平等。为什么禅师这样苦口婆心地说,人们却不明白呢?只是因为啊,人们陷入了分别思维当中,把自性的当下妙明,转变成了思维心的分别而明了。这第六意识心的分别和攀缘,就是一切众生“病”的根本。只有放下它,才有明心见性之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12:09
该诗是南宋僧人道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原诗没有诗题,最初载于道川禅师所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颂》,即《川老金刚经注》,后被多种《金刚经》批注本所转录。
远观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犹在
人来鸟不惊
头头皆显露
物物体元平
如何言不会
祗为太分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12:10
清朝人高鼎所作
高鼎:具体生卒年代不详。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主要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是清晚期以为不出名的诗人。
高鼎生前作品流传不多,但有二首至今仍脍炙人口。
其一是有关放风筝的《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其二就是这里提到的《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有人说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但是,遍《全唐诗》,在王维的名下,没有这首诗;而且整个《全唐诗》里,也没有这首诗。
还有一个说法:相传,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一次在杭州散步,至断桥,发现桥头栏杆上有一道填空诗:□看□□色,□听□□声。□去□□在,□来□□惊。唐伯虎看后即兴补白,于空白处题上字,补成一首绝妙好诗《咏画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其实后两种说法都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