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如何种植黑人参,冬虫夏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5:19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15:25

(一)有性型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现状

冬虫夏草人工培育在近20年来全国先后有60多个科研单位和数千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和探索;云南、四川等地已在高海拔地区取得了小面积培育有性型成功的经验,但由于周期长,高海拔地区无推广对象、投资大、效益不如自然采集的高等多种因素,一直未能大面积推广。在云南、四川、浙江、甘肃、青海、北京、福建、广东、贵州、广西等省(市、区)中低海拔地区,开展人工培育有性型冬虫夏草研究也有多年,虽然在某一些环节上已有多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或成果,如云南和四川等省已在昆明、成都和重庆的室内人工批量、重复繁殖成功蝠蛾昆虫;浙江等地在室内零星繁殖成功蝠蛾昆虫;但由于没有解决虫与菌接种和批量、重复长出子座体的难关,不能称为培育成功。离小面积、小批量、多次重复在低海拔人工培育出有性型冬虫夏草的目标都还十分遥远;虽然数家已声称在中、低海拔批量培育成功有性型冬虫夏草,事实上科学的可信度极低。因为:
(1)目前还无一家能长期又稳定地分离培养到正宗的冬虫夏草真菌 (即反复在培养基上批量长出子座)。青诲、云南、四川、北京等地在培养基上都培养出过子座,但其子囊孢子稀少或无子囊孢子,而且生长都不稳定,不能说明已掌握了有性型人工在中低海拔的培育技术。
(2)冬虫夏草菌无性型人工培养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在室内接种到蝠蛾幼虫上也能感染成为僵虫期,但确罕见有完成有性型,长出子座体和子囊孢子。
(3)目前子座的形成除了海拔、气候、土壤、气压等多种环境因素外,其菌之间是否多菌复合感染?如果是复合感染,又是哪一些菌在起关键作用?在什么时期与冬虫夏草菌起作用?等等问题尚不清楚。
因此,要在中低海拔地区人工批量和重复培育出有性型的冬虫夏草,还需做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就是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大面积人工培育冬虫夏草,也还需开展许多技术性的实验工作。所以有性型冬虫夏草人工培育要达到规模化或产业化生产,研究还十分艰巨,路程还非常遥远。

(二)无性型冬虫夏草人工培养现状

由于有性型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困难太大,近10多年来,大部分开展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研究的单位和研究人员都纷纷转向无性型的研究与应用上。由于虫草菌无性型培养技术容易掌握,而且从自然界采集冬虫夏草分离出来的真菌,绝大部分理化性质和药理功能与冬虫夏草的有性成分相似,所以各地都把自我分离出的真菌确定为冬虫夏草菌的无性阶段,并纷纷建厂生产菌粉和开发应用。目前已从自然界的冬虫夏草体中分离出自我认为是中华虫草菌无性型共有9属31种,其中有16种已经在北京、吉林、山西、上海、青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云南、贵州等19个省 (市)40多家,进行深层大规模发酵培养和固体培养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体作为有性型冬虫夏草的代用品,部分厂家已进入大的产业化生产,如至灵胶囊、金水宝胶囊、宁心宝胶囊、心肝宝、冬虫夏草鸡精、虫草胶囊、冬虫夏草酒、冬虫夏草人参补酒等20多种产品年产值均达千万元至数亿元。而且,由于用菌丝体和分生袍子人工繁殖周期短、产量高,今后作为冬虫夏草有性型的代用品,开发、应用的潜力还极大。

要获得纯正的冬早夏草菌种必须进行人工的分离、纯化、复壮、保存等工作。

1.分离冬虫夏草菌的技术与条件
(1)材料要求。获得纯的菌种对材料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说如果是进行冬虫夏草的组织块分离法,最佳的分离材料是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刚开始冻结时期采的材料,这个时期冬虫夏草菌刚感染蝠蛾幼虫进入僵虫期不长时间,嫩小的子座芽刚长出虫头部0.2一0.5cm,虫体内其他杂菌较少,最易进行分离。如果是第二年5一6月份采的材料,僵虫体和子座上都有许多种杂菌共生或腐生,难获得纯菌种。若用子囊孢子进行分离培养,材料最好在每年的7月中、下旬子囊孢子刚有部分成熟期采集分离培养。
(2)操作方法。有以下3步。
a.僵虫体 (即菌核)的分离:分离前,用水刷洗干净主体表面,再用无菌水清洗2一3次;用0.1%一0.2%的升汞溶液,对分离材料进行约3一5min的表面消毒;再用无菌水清洗。选取与胸足为界的前段部分。用解剖刀切去表皮,避开消化道,取血腔菌丝切成芝麻粒大小,压入平板培养基中,每皿1一2粒。置于15一19℃中培养,待菌落长出0.2一0.5cm时,挑选少量菌丝反复在平板培养基上分纯2一4 次,确定无其他杂菌后,移入试管保存和培养。
b.子座芽分离:从僵虫头顶切下洗净的子座芽,置入0.1%升汞液中消毒2一3min,用无菌水洗净,切取中间部位组织块压入培养基中;培养条件同a。
c.子囊孢子分离:用透明纸袋套住子囊孢子成熟的子座,让子囊孢子弹跳粘贴在纸袋上,然后,把有子囊孢子的纸袋浸入25%的葡萄糖液中,洗下孢子,放入15一19℃中培养,每天镜检,当袍子萌发时,用微吸管吸单个孢子滴于平板中培养;培养条件同a。也可把整个成熟的冬虫夏草带回室内,用棉纸把僵虫和连虫体的子座包住,仅留出有孕部分,在无菌室中,横放,下置一片载玻片,随时保持主体湿度;每天镜检,当看到子囊孢子弹到玻片时,用微吸管吸到平皿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同a。
(3)培养基的选用。
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此种配方是所有虫草菌属真菌的通用培养基,在分离培养初期可用该配方,不过菌种生长不十分旺盛,而且易老化、退化。
b.加富培养基 (1):多性蛋白脐10g,葡萄糖50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0.5g,活蚕蛹30g,生长素0.5μg,琼脂20g,加水1000mL,pH: 5.0。
加富培养基 (Ⅱ):蛋白脯40g,葡萄糖40g,去皮鲜马铃薯100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0.5g,牛肉膏10g,生长素0.5μg,蝠蛾活幼虫 (磨碎)30g,琼脂20g,高寒草甸土浸出液10OOmL,pH:5.0。
在加富培养基上,菌落比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和迅速;加富 Ⅱ号又优于Ⅰ号。

2.生长特性 冬虫夏草菌的分离培养中须掌握温度、pH值、光照、碳和氮源及无机盐的利用状况。
(1)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冬虫夏草菌喜偏低温度。在0 一4℃时能缓慢生长;5一8℃时生长速度加快;10一19℃是此菌较适生长发育的范围;最佳生长温度为15一l9℃。超过20℃菌丝猛长,菌落由白色变为灰黑或棕*,开始出现变异,所以不宜高温培养。
(2)对pH值的要求。冬虫夏草菌是一种偏酸性真菌,最适pH值为 5.0一6.0,当pH值为4.5以下和6以上时,随着增高或降低,生长缓慢至不生长。

(3)光照的影响。此菌的子囊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初期,适应于弱光和短光照,后期则适应于较强光照。在人工培养中,菌丝、分生孢子和子座等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向阳面生长多而密,背光面生长稀疏,全黑环境下培养的各种菌态纤弱、细长、稀疏。
(4)对碳源的利用。冬虫夏草菌可利用多种碳源,但以葡萄糖和麦芽糖合用时生长最快,单用葡萄糖时也能良好地生长,次之是马铃薯等淀粉,再次之是蔗糖。
冬虫夏草菌是一种由寄生活体寄主,再由腐生阶段发育成熟的真菌,所以对氮源中的多种有机氮均能较好的利用。而以活虫体最佳;蛋白胨与酵母膏合用生长也十分理想,次之是二者单独使用,再次之是牛肉膏等。而对无机氮如硫酸铵、*钾等利用较差。 对灰分养料有一定的需求,在有微量的硫酸镁、磷酸氢二钾的培养基中生长旺盛,次之是磷酸二氢钾,其他钠、钙、铁、铜等无机盐也可利用。

3.培养方式 冬虫夏草菌分离纯化后,即可作为各种实验和扩大生产应用。
(1)其扩大生产的方法常有三种:固体静置培养法、振荡培养法和大罐通气发酵培养法。
a.静置培养:主要用在固体培养,如试管斜面、三角瓶培养、米饭培养等等。在静置培养中只要掌握好温度和光照即可使菌正常生长。当斜面上的分生孢子成熟后,即可存入1一2℃的冰箱中保存8 一14个月,也可作为种子直接用于生产。
b.振荡培养:采用液体培养菌种或小规模繁殖培养,都可用振荡培养。振荡培养的培养基,把固体培养基减去琼脂即可。设备最好选用恒温振荡培养机,用三角瓶置液体培养基,把试管固体菌种接入即可培养。经不断振荡使液体培养基中各种成分混合均匀而不致沉淀,同时促进气体与液体接触和交换,使氧进入液体培养基中,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
c.大罐通气发酵培养:在大规模生产菌丝和分生孢子等菌粉时,必须用大罐通气发酵培养法。该方法通气是采用吸气或真空泵减压等方法,经过滤器除杂菌,送入罐内液体培 养基中供冬虫夏草菌的生长发育。
(2)发酵工艺流程。自然冬虫夏草分离纯化→ 试管斜面种→ 振荡器液体一级 种→ 二级种→ 小型种子发酵种子罐→ 生产发酵罐 → 浓缩→ 喷粉干燥→ 成品菌粉。
冬虫夏草菌罐中发酵要求温度在20一25℃,罐压392.3一 686.5kPa(0.4一0.7kg/cmz),通气量为0.5一1.OVVm*;注入发酵罐中的液体培养基为罐容的65%一75%为宜。 接种量为10%,搅拌速度为180r/min,培养时间72一96h,即可放罐浓缩和喷粉。
(3)发酵培养基多用。鲜马铃薯 (去皮)8%,蔗糖2%,玉米淀粉 0.5%,蚕蛹粉1%,蛋白胨0.4%,硫酸铵0.2%,pH值5.5一6.0。
(4)发酵培养成品标准。分生孢子即几全脱落母体孢子梗,孢子梗数量增加不明显 时,在镜下计数检查,每毫升含分生孢子18亿一 25亿个;残糖低于1%;氨基氮低于0.2mg/mL,即可成为成品菌液。

4.冬虫夏草菌回接要点 把有性型或无性型的冬虫夏草菌孢子回接到寄主昆虫体上,是人工培养有性型冬虫夏草和复壮无性型菌种的关键措施。
(1)回接时期。冬虫夏草回接关键在于选择寄主昆虫抗菌薄弱时期,一是蜕皮期;二是幼虫取食活动激烈,摩擦损伤率较高时期。
(2)回接方法。又分两种。
a.喷雾法:当饲养的蝠蛾幼虫达4一6龄虫,有1/3以上的幼虫蜕皮时,把幼虫集中,用子囊孢子或者分生孢子对入5%一10%葡萄糖液喷雾到虫体或食物上,接种后约30min,菌液在虫体上略干,把幼虫放回土壤中任其自然生活。此法感病率高,但缺点是,幼虫不易从土中取出集中,而且集中时幼虫有互相残杀的习性,虫体被咬伤后,易被杂菌感染致死,冬虫夏草菌丝未充满体腔时,伤虫就会腐烂,不能形成僵虫 (菌核)。
b.自然接触法:在大面积半自然土壤中饲养蝠蛾幼虫,定时取小样观察幼虫生长状况,当大部分幼虫适宜感病时,用饲料植物浸菌液种植和用细土拌菌接种,均匀撒入养虫的地表上,然后喷水,使菌渗入土中,幼虫取食活动时接触感染。此法寄主感染率不太高,但一经感染致病,冬虫夏草菌长势好,而且未感病的蝠蛾幼虫能正常生长,繁殖后代。
(选自《中国昆虫资源利用和产业化》,作者:杨大荣)摘自:中国昆虫资源利用和产业化

冬早夏草栽培技术

(一)概述 别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 为麦角科虫草属植物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的子座及其奇主的干燥虫体。甘,温。滋肺补肾,主治肺结核、咯血、虚喘、盗汗,道精,阳痿,腰膝酸痛。多生于高寒山区、草原、河谷、草丛中。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
(二)植物特性 冬虫夏草是一种属于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真菌寄生于鳞翅目蝙蝠蛾幼虫的虫菌结合体。整个外形由虫体和子实体相连接而成,外表黄棕色或黄褐色,虫体极似家蚕,细长圆柱形,长3~5厘米,粗约0.3~1厘米,有20~30个明显环节,腹部有足8对,尤以中部4对较为明显。子实体是指延伸于寄主昆虫体外的。由菌丝反复纽结和分化后形成的肉眼可以识别的繁殖器官。质地较脆,断面黄白色,头部红棕色,长有子座,子座多单生,细长像棍棒一样,长4~10厘米,顶部膨大,表面棕褐色,质地略韧,断面黄白色且呈纤维状,子座的头部散生或密生着子囊壳,子囊壳中形成无数的子囊,子囊中就是能进行有性繁殖的子囊孢子。
(三)生长特性 冬虫夏草的分布与地形、地貌、海拔的高低都有密切的关系。其寄主编幅蛾喜生长在潮湿、低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势和地貌上。
(四)栽培技术
1,栽培条件 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主要是准备菌种和昆虫两个条件。
(1)菌种 冬虫夏草的栽培首先要有优良的纯菌种,一是要早熟、高产,主要目的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二是要感染力强,要求菌种有较强的生命力,成活率达95%,以上,能对昆虫迅速感染,尽快得病死亡。三是适应范围广,特别是对环境温度变化和其他杂菌感染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2)昆虫 昆虫主要利用蝙幅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的寄生,幼虫要求必须是活的,个体大、肥胖的较好,数量多少根据自己的栽培而决定。一般每平方米需幼虫1千克,母种一支,细沙土50千克,可栽出鲜冬虫夏草0.5千克,晒干品0.05干克,价值100元。
(3)环境 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无论海拔高低都可以,关键决定于温度。冬虫夏草是一种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繁殖适温度是5~32℃,最适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为宜。
(4)栽培季节 利用自然气温,一年可栽培两季,春季3~5月,秋季9~11月,若在室内人工控温,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且还可缩短生长期。
2.栽培方法 冬虫夏草的栽培方式很多,可进行室内外瓶栽、箱栽、床栽、露地栽培等方式,根据自己的条件任意选择。无论哪种栽培方式,在栽培前都必须先培养菌虫,使昆虫在人土之前感染上这种带病毒性的菌液,到入土时已重病在身不宜乱爬,有利于早死,快出,生长均匀。
菌虫培养方法是将已制好的液体菌种用喷雾器喷在幼虫身上,见湿为止,每天喷2次,3天后这种受菌液浸害的幼虫出现行动迟缓,处昏迷状态,即可进行栽培。
(1)瓶栽 适合于家庭栽培,采用普通罐头瓶洗净后,在瓶内先垫一层2.5~3厘米的细沙土,土质含水量60%,然后将感染菌液的幼虫放在上面,每瓶放两只为宜,要求两只幼虫之间不要靠拢,腹面向下,放伸,上面再盖细沙土3厘米,稍压平表面。为了保持湿润,再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入室内外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管理,避免阳光直射。
(2)箱栽 也适合于家庭栽培,可利用大小木箱、塑料盆进行栽培。木箱底部和四周要有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散失,先将细沙土铺5-7厘米厚,再均匀地放入菌虫,每只虫之间相隔2~3厘米,上面再盖沙士3~5厘米,表面用塑料薄膜保湿。为了节约场地,还可将木箱重叠起来。
(3)床栽 床架栽培是进行大批生产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宜室内,可充分利用室内空间进行层架栽培,节约场地。床架宽100厘米,长根据自己的房间设计,采用竹、木制作,每层四边高12厘米用于挡土,栽培时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倒细沙土5~7厘米拍平,放入菌虫,距离按箱栽,上面盖沙土3~5厘米,然后覆盖塑料薄膜。
(4)露地栽 指室外栽培,室外栽培关键要选好场地,首先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做到能遮荫,能排水,能防旱,能防人畜踩踏的环境。栽培方法可进行平地式或畦式两种方法。平地式栽培是将一般平地、被地、荒地铲除表土15厘米,宽100厘米,长不限,然后填上5厘米厚的沙土,按上述方法放入菌虫,再盖细沙土5~7厘米,外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要有排水沟,上面要有树林或荫棚遮荫。
(5)畦式栽培 畦式栽培可避免阳光和高温的问题,适宜广大农村栽培。畦宽100厘米,深50厘米,长不限,四周同样能排水,栽培时在畦底部先铺5厘米厚的细沙土,再按上述方法放入菌虫,然后又盖细沙土5厘米,最后覆盖塑料薄膜。畦旁用竹拱弓,上盖草帘遮荫和降温。
3.管理技术 冬虫夏草栽培后的管理技术非常简单,主要是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方面的管理。
(1)温度 冬虫夏草对温度的要求比较宽,一般是先低后高,但宁愿过低生长慢,不能过高受影响。菌丝生长12-18℃为好,温度低长势慢,但杂菌少成活率高。一般在-40℃都冻不死,但高于40℃就会死亡,在后期子座生长阶段温度20~25℃有利生长。
(2)湿度 湿度管理是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的关键,虫体内的营养和湿度基本能满足它的生长要求,它不需要外来的营养和湿度,只需要外界物能保持虫体本身的温度不易干燥,因此随时保持沙土的湿润,要求含水量达60%为宜,如果干燥可喷少量的清水保持相应的湿润。
(3)光照 冬虫夏草栽培不需很强的光照,以避光为好,后期子座发育时以散光为好,但不能让太阳直晒,特别是室外栽培应采用林荫、人工搭荫棚、草帘覆盖等方式遮荫。
(4)空气 冬虫夏草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很多空气,特别是在子座快要出地时应立即揭去塑料薄膜、增加空气,以利子座的生长,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5%~95%左右,出土后10~20天就趋成熟。
(五)采收加工 在自然条件下,冬虫夏草生长期一般为9个月,生长快慢主要决定品种性质成熟标准是子座出土伸高3~5厘米,顶端发育成子囊果“毛笔尖”时即可采收。
采收方法:用竹、木竿轻轻刨开沙士,将冬虫夏草拣出来,放在筐内,注意不要把虫体与子座弄断,更不要把虫体或子座刨烂,收完后用水冲净泥沙,及时放在太阳下晒干或烘干。
加工方法:封装冬虫夏草是用散虫草作原料加工而成。即散虫草回潮后,整理平直,每7~10条用线扎成小把用微火烘烤至完全干透后即可,48个小把尾村尾装入铁格,装三层,每层16个以上,挤封成后,经过熏硫和烘干,加上商标用红丝绳捆扎牢固。规格要求每封虫草应保持在0.25克左右,用木箱装,内村一层防潮纸,外用铁带捆扎,置通风干燥处贮存。

文章来源: 唐汉中医药商务网

二、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

人工栽培至少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菌种。菌种多是来自自然界的冬虫夏草,按常规进行分离培养而取得。据研究,虫草菌有性型发生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以满足体内复杂的生理变化所要求的水分,且温度与湿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在一定的湿度下,温度变化缓慢或较为恒定,则不利于抽出子实体,有性型的发生必须要经过低温和变湿处理。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转管培养,也只长出发育不完全的幼小子座。他们认为,虫草菌的世代必须有蝙蝠蛾幼虫的某些活性物质参与才能完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15:25

  (一)有性型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现状

  冬虫夏草人工培育在近20年来全国先后有60多个科研单位和数千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和探索;云南、四川等地已在高海拔地区取得了小面积培育有性型成功的经验,但由于周期长,高海拔地区无推广对象、投资大、效益不如自然采集的高等多种因素,一直未能大面积推广。在云南、四川、浙江、甘肃、青海、北京、福建、广东、贵州、广西等省(市、区)中低海拔地区,开展人工培育有性型冬虫夏草研究也有多年,虽然在某一些环节上已有多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或成果,如云南和四川等省已在昆明、成都和重庆的室内人工批量、重复繁殖成功蝠蛾昆虫;浙江等地在室内零星繁殖成功蝠蛾昆虫;但由于没有解决虫与菌接种和批量、重复长出子座体的难关,不能称为培育成功。离小面积、小批量、多次重复在低海拔人工培育出有性型冬虫夏草的目标都还十分遥远;虽然数家已声称在中、低海拔批量培育成功有性型冬虫夏草,事实上科学的可信度极低。因为:
  (1)目前还无一家能长期又稳定地分离培养到正宗的冬虫夏草真菌 (即反复在培养基上批量长出子座)。青诲、云南、四川、北京等地在培养基上都培养出过子座,但其子囊孢子稀少或无子囊孢子,而且生长都不稳定,不能说明已掌握了有性型人工在中低海拔的培育技术。
  (2)冬虫夏草菌无性型人工培养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在室内接种到蝠蛾幼虫上也能感染成为僵虫期,但确罕见有完成有性型,长出子座体和子囊孢子。
  (3)目前子座的形成除了海拔、气候、土壤、气压等多种环境因素外,其菌之间是否多菌复合感染?如果是复合感染,又是哪一些菌在起关键作用?在什么时期与冬虫夏草菌起作用?等等问题尚不清楚。
  因此,要在中低海拔地区人工批量和重复培育出有性型的冬虫夏草,还需做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就是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大面积人工培育冬虫夏草,也还需开展许多技术性的实验工作。所以有性型冬虫夏草人工培育要达到规模化或产业化生产,研究还十分艰巨,路程还非常遥远。

  (二)无性型冬虫夏草人工培养现状

  由于有性型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困难太大,近10多年来,大部分开展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研究的单位和研究人员都纷纷转向无性型的研究与应用上。由于虫草菌无性型培养技术容易掌握,而且从自然界采集冬虫夏草分离出来的真菌,绝大部分理化性质和药理功能与冬虫夏草的有性成分相似,所以各地都把自我分离出的真菌确定为冬虫夏草菌的无性阶段,并纷纷建厂生产菌粉和开发应用。目前已从自然界的冬虫夏草体中分离出自我认为是中华虫草菌无性型共有9属31种,其中有16种已经在北京、吉林、山西、上海、青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云南、贵州等19个省 (市)40多家,进行深层大规模发酵培养和固体培养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体作为有性型冬虫夏草的代用品,部分厂家已进入大的产业化生产,如至灵胶囊、金水宝胶囊、宁心宝胶囊、心肝宝、冬虫夏草鸡精、虫草胶囊、冬虫夏草酒、冬虫夏草人参补酒等20多种产品年产值均达千万元至数亿元。而且,由于用菌丝体和分生袍子人工繁殖周期短、产量高,今后作为冬虫夏草有性型的代用品,开发、应用的潜力还极大。

  要获得纯正的冬早夏草菌种必须进行人工的分离、纯化、复壮、保存等工作。

  1.分离冬虫夏草菌的技术与条件
  (1)材料要求。获得纯的菌种对材料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说如果是进行冬虫夏草的组织块分离法,最佳的分离材料是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刚开始冻结时期采的材料,这个时期冬虫夏草菌刚感染蝠蛾幼虫进入僵虫期不长时间,嫩小的子座芽刚长出虫头部0.2一0.5cm,虫体内其他杂菌较少,最易进行分离。如果是第二年5一6月份采的材料,僵虫体和子座上都有许多种杂菌共生或腐生,难获得纯菌种。若用子囊孢子进行分离培养,材料最好在每年的7月中、下旬子囊孢子刚有部分成熟期采集分离培养。
  (2)操作方法。有以下3步。
  a.僵虫体 (即菌核)的分离:分离前,用水刷洗干净主体表面,再用无菌水清洗2一3次;用0.1%一0.2%的升汞溶液,对分离材料进行约3一5min的表面消毒;再用无菌水清洗。选取与胸足为界的前段部分。用解剖刀切去表皮,避开消化道,取血腔菌丝切成芝麻粒大小,压入平板培养基中,每皿1一2粒。置于15一19℃中培养,待菌落长出0.2一0.5cm时,挑选少量菌丝反复在平板培养基上分纯2一4 次,确定无其他杂菌后,移入试管保存和培养。
  b.子座芽分离:从僵虫头顶切下洗净的子座芽,置入0.1%升汞液中消毒2一3min,用无菌水洗净,切取中间部位组织块压入培养基中;培养条件同a。
  c.子囊孢子分离:用透明纸袋套住子囊孢子成熟的子座,让子囊孢子弹跳粘贴在纸袋上,然后,把有子囊孢子的纸袋浸入25%的葡萄糖液中,洗下孢子,放入15一19℃中培养,每天镜检,当袍子萌发时,用微吸管吸单个孢子滴于平板中培养;培养条件同a。也可把整个成熟的冬虫夏草带回室内,用棉纸把僵虫和连虫体的子座包住,仅留出有孕部分,在无菌室中,横放,下置一片载玻片,随时保持主体湿度;每天镜检,当看到子囊孢子弹到玻片时,用微吸管吸到平皿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同a。
  (3)培养基的选用。
  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此种配方是所有虫草菌属真菌的通用培养基,在分离培养初期可用该配方,不过菌种生长不十分旺盛,而且易老化、退化。
  b.加富培养基 (1):多性蛋白脐10g,葡萄糖50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0.5g,活蚕蛹30g,生长素0.5μg,琼脂20g,加水1000mL,pH: 5.0。
  加富培养基 (Ⅱ):蛋白脯40g,葡萄糖40g,去皮鲜马铃薯100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0.5g,牛肉膏10g,生长素0.5μg,蝠蛾活幼虫 (磨碎)30g,琼脂20g,高寒草甸土浸出液10OOmL,pH:5.0。
  在加富培养基上,菌落比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和迅速;加富 Ⅱ号又优于Ⅰ号。

  2.生长特性 冬虫夏草菌的分离培养中须掌握温度、pH值、光照、碳和氮源及无机盐的利用状况。
  (1)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冬虫夏草菌喜偏低温度。在0 一4℃时能缓慢生长;5一8℃时生长速度加快;10一19℃是此菌较适生长发育的范围;最佳生长温度为15一l9℃。超过20℃菌丝猛长,菌落由白色变为灰黑或棕*,开始出现变异,所以不宜高温培养。
  (2)对pH值的要求。冬虫夏草菌是一种偏酸性真菌,最适pH值为 5.0一6.0,当pH值为4.5以下和6以上时,随着增高或降低,生长缓慢至不生长。

  (3)光照的影响。此菌的子囊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初期,适应于弱光和短光照,后期则适应于较强光照。在人工培养中,菌丝、分生孢子和子座等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向阳面生长多而密,背光面生长稀疏,全黑环境下培养的各种菌态纤弱、细长、稀疏。
  (4)对碳源的利用。冬虫夏草菌可利用多种碳源,但以葡萄糖和麦芽糖合用时生长最快,单用葡萄糖时也能良好地生长,次之是马铃薯等淀粉,再次之是蔗糖。
  冬虫夏草菌是一种由寄生活体寄主,再由腐生阶段发育成熟的真菌,所以对氮源中的多种有机氮均能较好的利用。而以活虫体最佳;蛋白胨与酵母膏合用生长也十分理想,次之是二者单独使用,再次之是牛肉膏等。而对无机氮如硫酸铵、*钾等利用较差。 对灰分养料有一定的需求,在有微量的硫酸镁、磷酸氢二钾的培养基中生长旺盛,次之是磷酸二氢钾,其他钠、钙、铁、铜等无机盐也可利用。

  3.培养方式 冬虫夏草菌分离纯化后,即可作为各种实验和扩大生产应用。
  (1)其扩大生产的方法常有三种:固体静置培养法、振荡培养法和大罐通气发酵培养法。
  a.静置培养:主要用在固体培养,如试管斜面、三角瓶培养、米饭培养等等。在静置培养中只要掌握好温度和光照即可使菌正常生长。当斜面上的分生孢子成熟后,即可存入1一2℃的冰箱中保存8 一14个月,也可作为种子直接用于生产。
  b.振荡培养:采用液体培养菌种或小规模繁殖培养,都可用振荡培养。振荡培养的培养基,把固体培养基减去琼脂即可。设备最好选用恒温振荡培养机,用三角瓶置液体培养基,把试管固体菌种接入即可培养。经不断振荡使液体培养基中各种成分混合均匀而不致沉淀,同时促进气体与液体接触和交换,使氧进入液体培养基中,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
  c.大罐通气发酵培养:在大规模生产菌丝和分生孢子等菌粉时,必须用大罐通气发酵培养法。该方法通气是采用吸气或真空泵减压等方法,经过滤器除杂菌,送入罐内液体培 养基中供冬虫夏草菌的生长发育。
  (2)发酵工艺流程。自然冬虫夏草分离纯化→ 试管斜面种→ 振荡器液体一级 种→ 二级种→ 小型种子发酵种子罐→ 生产发酵罐 → 浓缩→ 喷粉干燥→ 成品菌粉。
  冬虫夏草菌罐中发酵要求温度在20一25℃,罐压392.3一 686.5kPa(0.4一0.7kg/cmz),通气量为0.5一1.OVVm*;注入发酵罐中的液体培养基为罐容的65%一75%为宜。 接种量为10%,搅拌速度为180r/min,培养时间72一96h,即可放罐浓缩和喷粉。
  (3)发酵培养基多用。鲜马铃薯 (去皮)8%,蔗糖2%,玉米淀粉 0.5%,蚕蛹粉1%,蛋白胨0.4%,硫酸铵0.2%,pH值5.5一6.0。
  (4)发酵培养成品标准。分生孢子即几全脱落母体孢子梗,孢子梗数量增加不明显 时,在镜下计数检查,每毫升含分生孢子18亿一 25亿个;残糖低于1%;氨基氮低于0.2mg/mL,即可成为成品菌液。

  4.冬虫夏草菌回接要点 把有性型或无性型的冬虫夏草菌孢子回接到寄主昆虫体上,是人工培养有性型冬虫夏草和复壮无性型菌种的关键措施。
  (1)回接时期。冬虫夏草回接关键在于选择寄主昆虫抗菌薄弱时期,一是蜕皮期;二是幼虫取食活动激烈,摩擦损伤率较高时期。
  (2)回接方法。又分两种。
  a.喷雾法:当饲养的蝠蛾幼虫达4一6龄虫,有1/3以上的幼虫蜕皮时,把幼虫集中,用子囊孢子或者分生孢子对入5%一10%葡萄糖液喷雾到虫体或食物上,接种后约30min,菌液在虫体上略干,把幼虫放回土壤中任其自然生活。此法感病率高,但缺点是,幼虫不易从土中取出集中,而且集中时幼虫有互相残杀的习性,虫体被咬伤后,易被杂菌感染致死,冬虫夏草菌丝未充满体腔时,伤虫就会腐烂,不能形成僵虫 (菌核)。
  b.自然接触法:在大面积半自然土壤中饲养蝠蛾幼虫,定时取小样观察幼虫生长状况,当大部分幼虫适宜感病时,用饲料植物浸菌液种植和用细土拌菌接种,均匀撒入养虫的地表上,然后喷水,使菌渗入土中,幼虫取食活动时接触感染。此法寄主感染率不太高,但一经感染致病,冬虫夏草菌长势好,而且未感病的蝠蛾幼虫能正常生长,繁殖后代。
  (选自《中国昆虫资源利用和产业化》,作者:杨大荣)摘自:中国昆虫资源利用和产业化

  冬早夏草栽培技术

  (一)概述 别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 为麦角科虫草属植物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的子座及其奇主的干燥虫体。甘,温。滋肺补肾,主治肺结核、咯血、虚喘、盗汗,道精,阳痿,腰膝酸痛。多生于高寒山区、草原、河谷、草丛中。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
  (二)植物特性 冬虫夏草是一种属于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真菌寄生于鳞翅目蝙蝠蛾幼虫的虫菌结合体。整个外形由虫体和子实体相连接而成,外表黄棕色或黄褐色,虫体极似家蚕,细长圆柱形,长3~5厘米,粗约0.3~1厘米,有20~30个明显环节,腹部有足8对,尤以中部4对较为明显。子实体是指延伸于寄主昆虫体外的。由菌丝反复纽结和分化后形成的肉眼可以识别的繁殖器官。质地较脆,断面黄白色,头部红棕色,长有子座,子座多单生,细长像棍棒一样,长4~10厘米,顶部膨大,表面棕褐色,质地略韧,断面黄白色且呈纤维状,子座的头部散生或密生着子囊壳,子囊壳中形成无数的子囊,子囊中就是能进行有性繁殖的子囊孢子。
  (三)生长特性 冬虫夏草的分布与地形、地貌、海拔的高低都有密切的关系。其寄主编幅蛾喜生长在潮湿、低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势和地貌上。
  (四)栽培技术
  1,栽培条件 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主要是准备菌种和昆虫两个条件。
  (1)菌种 冬虫夏草的栽培首先要有优良的纯菌种,一是要早熟、高产,主要目的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二是要感染力强,要求菌种有较强的生命力,成活率达95%,以上,能对昆虫迅速感染,尽快得病死亡。三是适应范围广,特别是对环境温度变化和其他杂菌感染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2)昆虫 昆虫主要利用蝙幅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的寄生,幼虫要求必须是活的,个体大、肥胖的较好,数量多少根据自己的栽培而决定。一般每平方米需幼虫1千克,母种一支,细沙土50千克,可栽出鲜冬虫夏草0.5千克,晒干品0.05干克,价值100元。
  (3)环境 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无论海拔高低都可以,关键决定于温度。冬虫夏草是一种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繁殖适温度是5~32℃,最适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为宜。
  (4)栽培季节 利用自然气温,一年可栽培两季,春季3~5月,秋季9~11月,若在室内人工控温,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且还可缩短生长期。
  2.栽培方法 冬虫夏草的栽培方式很多,可进行室内外瓶栽、箱栽、床栽、露地栽培等方式,根据自己的条件任意选择。无论哪种栽培方式,在栽培前都必须先培养菌虫,使昆虫在人土之前感染上这种带病毒性的菌液,到入土时已重病在身不宜乱爬,有利于早死,快出,生长均匀。
  菌虫培养方法是将已制好的液体菌种用喷雾器喷在幼虫身上,见湿为止,每天喷2次,3天后这种受菌液浸害的幼虫出现行动迟缓,处昏迷状态,即可进行栽培。
  (1)瓶栽 适合于家庭栽培,采用普通罐头瓶洗净后,在瓶内先垫一层2.5~3厘米的细沙土,土质含水量60%,然后将感染菌液的幼虫放在上面,每瓶放两只为宜,要求两只幼虫之间不要靠拢,腹面向下,放伸,上面再盖细沙土3厘米,稍压平表面。为了保持湿润,再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入室内外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管理,避免阳光直射。
  (2)箱栽 也适合于家庭栽培,可利用大小木箱、塑料盆进行栽培。木箱底部和四周要有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散失,先将细沙土铺5-7厘米厚,再均匀地放入菌虫,每只虫之间相隔2~3厘米,上面再盖沙士3~5厘米,表面用塑料薄膜保湿。为了节约场地,还可将木箱重叠起来。
  (3)床栽 床架栽培是进行大批生产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宜室内,可充分利用室内空间进行层架栽培,节约场地。床架宽100厘米,长根据自己的房间设计,采用竹、木制作,每层四边高12厘米用于挡土,栽培时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倒细沙土5~7厘米拍平,放入菌虫,距离按箱栽,上面盖沙土3~5厘米,然后覆盖塑料薄膜。
  (4)露地栽 指室外栽培,室外栽培关键要选好场地,首先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做到能遮荫,能排水,能防旱,能防人畜踩踏的环境。栽培方法可进行平地式或畦式两种方法。平地式栽培是将一般平地、被地、荒地铲除表土15厘米,宽100厘米,长不限,然后填上5厘米厚的沙土,按上述方法放入菌虫,再盖细沙土5~7厘米,外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要有排水沟,上面要有树林或荫棚遮荫。
  (5)畦式栽培 畦式栽培可避免阳光和高温的问题,适宜广大农村栽培。畦宽100厘米,深50厘米,长不限,四周同样能排水,栽培时在畦底部先铺5厘米厚的细沙土,再按上述方法放入菌虫,然后又盖细沙土5厘米,最后覆盖塑料薄膜。畦旁用竹拱弓,上盖草帘遮荫和降温。
  3.管理技术 冬虫夏草栽培后的管理技术非常简单,主要是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方面的管理。
  (1)温度 冬虫夏草对温度的要求比较宽,一般是先低后高,但宁愿过低生长慢,不能过高受影响。菌丝生长12-18℃为好,温度低长势慢,但杂菌少成活率高。一般在-40℃都冻不死,但高于40℃就会死亡,在后期子座生长阶段温度20~25℃有利生长。
  (2)湿度 湿度管理是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的关键,虫体内的营养和湿度基本能满足它的生长要求,它不需要外来的营养和湿度,只需要外界物能保持虫体本身的温度不易干燥,因此随时保持沙土的湿润,要求含水量达60%为宜,如果干燥可喷少量的清水保持相应的湿润。
  (3)光照 冬虫夏草栽培不需很强的光照,以避光为好,后期子座发育时以散光为好,但不能让太阳直晒,特别是室外栽培应采用林荫、人工搭荫棚、草帘覆盖等方式遮荫。
  (4)空气 冬虫夏草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很多空气,特别是在子座快要出地时应立即揭去塑料薄膜、增加空气,以利子座的生长,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5%~95%左右,出土后10~20天就趋成熟。
  (五)采收加工 在自然条件下,冬虫夏草生长期一般为9个月,生长快慢主要决定品种性质成熟标准是子座出土伸高3~5厘米,顶端发育成子囊果“毛笔尖”时即可采收。
  采收方法:用竹、木竿轻轻刨开沙士,将冬虫夏草拣出来,放在筐内,注意不要把虫体与子座弄断,更不要把虫体或子座刨烂,收完后用水冲净泥沙,及时放在太阳下晒干或烘干。
  加工方法:封装冬虫夏草是用散虫草作原料加工而成。即散虫草回潮后,整理平直,每7~10条用线扎成小把用微火烘烤至完全干透后即可,48个小把尾村尾装入铁格,装三层,每层16个以上,挤封成后,经过熏硫和烘干,加上商标用红丝绳捆扎牢固。规格要求每封虫草应保持在0.25克左右,用木箱装,内村一层防潮纸,外用铁带捆扎,置通风干燥处贮存。

  文章来源: 唐汉中医药商务网

  二、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

  人工栽培至少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菌种。菌种多是来自自然界的冬虫夏草,按常规进行分离培养而取得。据研究,虫草菌有性型发生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以满足体内复杂的生理变化所要求的水分,且温度与湿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在一定的湿度下,温度变化缓慢或较为恒定,则不利于抽出子实体,有性型的发生必须要经过低温和变湿处理。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转管培养,也只长出发育不完全的幼小子座。他们认为,虫草菌的世代必须有蝙蝠蛾幼虫的某些活性物质参与才能完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15:26

要分地域的,没那么容易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苹果13必须要关闭的功能,苹果13新手机要关闭哪些功能 电线2.5平方是多少直径是多少米 2.5平方铜线的直径是多少毫米? 游龙门记 高铁能托运猫吗 电子邮箱是什么 电子邮箱是什么格式 探客手电产品的质量怎么样呢?口碑不是催出来的吧 手电筒品牌 空调为什么会亮红灯? 盆栽芋头能活多久 圣安地列斯(电脑版)僵尸研究所在哪? 联通5G畅爽冰激凌99元档资费? 某个村有12个人,4个僵尸,人分不出谁是谁,但僵尸可...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三部曲的完整剧情 精神分裂症中的SI评分、P分和G分是什么意思 4K视频是什么 求教,4K视频在分辨率低的设备上能看出区别吗 1920×1080和3840×2160分辨率的显示器观看4K视频有... 播放4K视频需要什么配置? 4k视频的疑惑? 视频显示格式1080p,分辨率3840×2160,是真4k屏吗 分辨率达到多少可以播放4K视频? 用1080p的视频展示4k画面是如何做到的? 电脑4K显示器播放4K视频需要什么配置? 4K高清视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没有5K、6K……呢?谁... win7电脑播不了4k视频怎么办 同一个4K视频,用普通的显示器和4K显示器分别播放... 电脑播放4K视频会卡顿,怎么处理? 标清,高清,4K视频的尺寸及长宽比? 4k视频的清晰度是多大? 小弟刚接触WOW,请问icc破碎冷魂腰带,飞升之戒,... 僵尸毁灭工程的游戏攻略 关于野史中僵尸的描写 cs1.6僵尸模式 Csol普通僵尸暴走时攻击力有提升吗我上次看见一个... i710900k和i910900k区别,玩大型游戏为主? 小米11 高清通话已关闭 为什么信号格上还显示HD? 小米11副卡开启了高清通话打电话时候还是没网 小米11视频画质增强要开吗 小米11一张照片多少兆 小米11上市,其性价比如何? 小米11和华为p40哪个好用做直播比较画面清晰 小米11分辨率 小米11屏幕分辨率选哪个 小米11摄像头参数 小米手机11青春版做直播清晰吗? 小米11青春版值得买吗? 小米11真机的外观如何呢? 为什么小米11拍照只有中心是清晰的而四边模糊? intel i9系列是不是都比i7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