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承100%保证金利弊分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7: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7:37
从宏观金融统计来说,100%保证金虚增了存款、贷款总量。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企业商业汇票在承兑时所向银行交存的保证金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当然,保证金也可以成为下一轮的贷款)。因而,抽象地看,100%保证金的实质是银行与企业之间通过贷-存-贷(或贴)的循环过程,达到银行增加存贷款、企业获得票据融资的一种行为。显然,通过贷存贷(或贴)循环过程,可以使存贷款规模与票据交易额剧增;理论上讲,由于保证金存款准备率为0,它对存贷款规模与票据交易额放大能力是无穷的。但是一般只有后一手贴现的资金进入了实体经济领域。鉴于这种现象已在全国较广泛的范围内存在,因此,从宏观金融统计来说,每年的存贷款统计中均含有虚增的存贷款。从某种意义上看,保证金存款的大量增加,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近几年中国货币供应量M2增幅较快而宏观经济总体却一直没有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的现象———因为由于一部分名义M2被虚化了,并没有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
从票据市场发展来看,100%保证金不利于票据市场向高级阶段演化。从国际经验来看,票据市场有一个从初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过程。初级票据市场的交易客体是以基于商品交易的“真实性”票据,而在高级阶段的交易客体中融资性票据占有较大的一部分。但是票据市场向高级化发展是有条件的。其中之一是在银行信用的支持(如小于30%以下的保证金)下,商业信用得到极大发展,企业信用度得到极大地提升,从整个社会信用来看,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得到了相对均衡地发展,因此在高级的票据市场上,票据交易将以商业本票或商业承兑汇票为主。但从目前100%保证金现象来看,在一些商业银行以资产带动负债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实际是以票据为媒介通过商业信用来扩大银行信用,这与商业信用产生的初衷、发展的趋势是背道而驰的。
从商业银行来说,100%保证金不利于降低银行业风险。首先,100%保证金不能将票据的金融风险消除为0。若保证金来自银行贷款或上一轮的票据贴现款,则票据风险还100%地存在着。其次,商业银行对保证金的运作加大了银行风险。按现行规定,保证金存款无需上缴存款准备金,因此,保证金存款可以被银行100%地进行运作。若贷款用于实体经济的长期用途,则加大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若再将它给企业放贷用于下一轮的保证金,则又会引起等额存贷款的扩张,从而加大票据市场的系统风险。再次,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100%保证金还降低了“抓降”的实效性。在票据市场迅速发展过程中,不能完全排除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通过“做大分母”来降低不良资产率。
从微观企业主体来说,100%保证金并未增加企业的支付能力。以企业自有资金作为100%的保证金,然后开立银行承兑汇票进行票据融资以支付货款,这种经济现象若从财务成本角度看,无论如何是不能节约财务成本的,目前票据保证金(6个月)存款利率为1.89%,而同期贴现利率最低为2.97%,这笔帐是十分简单明了的。可是企业为什么愿意同银行合作呢?这也无非源于利益驱动。不管怎么说,通过交存100%的保证金实际上并未增加企业实际的支付能力。
票据市场中出现的100%保证金现象是我国特有的,它主要由我国商业银行偏重对经营规模的指标考核、不良资产率下降指标的硬性规定、商业信用对银行信用过度依赖以及对票据市场发展追求量的扩张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商业银行、企业与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票据市场稳健发展。
商业银行要改进对经营者的指标考核体系。一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要降低对经营者规模考核的权重;二是国有商业银行确定不良资产率的下降指标的同时,也要确定资产利润率的提高指标,并合理确立各自权重。
大力推行商业承兑汇票。企业要培育和加强信用观念,努力改变商业信用过度依赖于银行信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行商业承兑汇票,这既是消除100%保证金的最有效手段,更是促进票据市场高级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管理部门要注重票据市场质的培育。现阶段管理部门应该注重票据市场发展的规范性;适当时候应采取措施挤票据市场的泡沫,如将保证金存款利率下降为0,将保证金存款法定准备率上调到较高的水平(如50-70%);大力推行贷款利率市场化等等。当然,长远来看,票据市场的发展还需及时修改《票据法》。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cp.com.cn/content/pxyd/200401/314R0QJD0086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