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5:5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0:23
《金刚川》的拍摄手法在国内并不常见,以至于很多人看过之后都觉得太“乱”,重复镜头太多,第一遍看得懵懵懂懂,第二遍就能看的尴尬无比。在电影上映的时候,特意去了电影院看,当时觉得蛮不错的,等到各大视频上线之后再看一遍,突然发现没什么吸引力,无法把观众代入其中的感觉。
电影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士兵、对手、高炮班、桥,前三个部分分别是由路阳、郭帆、管虎指导的,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特点。二看《金刚川》时就会发现,其中重复镜头最多的就是第二部分(对手)和第三部分(高炮班),一个镜头甚至可以出现3次,这就让很多观众接受不了了,毕竟拍摄手法实属罕见,有很多人接受不了,更有甚者以为是为了节约成本乱剪辑的。
第一部分主要是围绕着刘浩的视角所展开的,第二部分则是张飞和关磊之间那种亦师亦友的感情,第三部分是美飞行员的第一视角,第四部分则是全剧中最重要的一点,突出了士兵的热血和大无畏精神,很多人也都是在第四部分被感动到的,整部影片的旁白也是最后才出现的。
每个部分都是独立的,包括它的视角,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方法,他们之前的视角都是互不干涉的,所以出现过的画面还会在另一个人眼中呈现,或许也是因为导演的手法不过娴熟,给人一种特别凌乱的感觉,相信之后这种拍摄手法只会越来越成熟。
该电影8月份开拍,10月份上映,大概拍摄用了1个多月,后期制作又用了1个月,什么感觉呢?没错,是仓促,为了赶在70周年播放,耗资4亿仅用了短短2月,在很多细节上也都没有处理好。开场漫山遍野的战士让我看到了剧组的大气,还有特效也是最真实的,估计大部分资金都用在人员道具和特效上面了,也没有做太多的宣传,只是主角张译说过:“这部电影不会亚于《八佰》”。
在电影院看到有的人居然看睡着,很明显电影勾不起别人的兴趣,每个人对于这部电影的剧情看法也不一致,有人说:“这是一群人守护一座桥的故事”,还有人说:“美机和两架高射炮的故事”,其实他们说的都对,也都不对,电影本身要我们看到的是那种精神,一个时代的精神,能体会到那种精神几乎就已经足够了。过多重复的镜头确实能影响观影心情,拍摄手法的不成熟也让人尴尬无比,但好在最后的“人桥”确实让人惊呆了,有被感动到,这就够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0:23
其实这些影评都是一些不懂得人才会说镜头重复,这样是复述的镜头,电影《金刚川》的表现手法实际上是采用复调叙事,复述最初是音乐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后来被用于文学创作和电影创作者中,简而言之,一个有两个以上叙述者的故事就是复述,“金刚川”的关键时刻是对桥梁的B26轰炸,对桥梁的榴弹炮的远程轰炸,喀秋莎火箭弹摧毁了美国的军事阵地以及延迟的*爆炸。
这些出现在屏幕上的“士兵”,“对手”,“炮兵连”的三个视角相辅相成三者使这个故事更具立体感和悲剧性,我清楚地感受到了金刚川叙事的独创性。这三个部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许多线索相互呼应,你需要仔细观察并慢慢品尝,以了解创作者的良好意图,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我们可以更详细地了解围绕“桥梁”的攻防战有多艰巨,但是不同的观点同时是相对独立的个人。
每种观点都围绕着“桥梁”旋转,它讲述了同一场战斗中发生了什么但是它包含了不同的内在思想,基于对对手立场的钦佩,在战争中的同志们对战争和荣誉的理解和转变,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金刚川”中对美援朝鲜的一场鲜为人知的战斗的描述非常成功,并且这个小地方再次详细了,深入研究,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感受中国志愿军战斗的意义和价值,思考他们的牺牲与我们目前的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我看来,电影《金刚川》更像是一部纪录片,可以在拐角处看到整个局势,它并没有直接显示出我们如此激动人心的事情,但目的是通过描述牺牲的“一处一角”来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战争困难,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鼓舞人心的信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0:24
电影的很多东西都是重复的,片段重复了,配乐也重复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0:24
因为金刚川,真正的剧情只有一点点,而影片的时间之所以这么长,是为同一件事情,导演站台,不同立场,不同的人物角度,来反应同一件事情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0:25
应该就是电影的情节,还有演员的一些台词,都是有重复的,所以很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