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3的文言文有哪些啊6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2 18:2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9 17:12
《劝学》
1.通假字
⑴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
⑵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⑶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⑷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
2.古今异义
⑴博学: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知识、学识的渊博。
⑵参:验,检查/参加,参考。
⑶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疾病,快。
⑷假:凭借,借助/与“真”相对。
⑸金:金属制的刀剑/金银。
⑹爪牙: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帮凶。
⑺用心: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⑻用:因为/使用。
⑼跪:脚或腿/跪下。
⑽寄托:容身,托身/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2.词类活用
⑴名词作状语: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⑵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⑶动词的活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⑷形容词作名词:①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⑸形容词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⑹形容词的使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⑺数词作形容词(一说是数词作动词):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特殊句式(固定格式)
⑴判断句: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②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⑵倒装句:状语后置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被动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
⑷省略句: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⑸固定用法: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文章写作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三、《师说》
1.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曾任吏部侍郎,常被称为“韩吏部”,死后谥号“文”,世又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中叶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2.评价: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语。
3.古文运动:
主要主张:其一,是“文以明道”。其二,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遗产。
对象:即向当时一些准备通过科举、跻身仕途的青年读书人宣传不要写骈体文,要用散体文去阐明孔、孟之道。
古文: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抒写真情实感的散文。
古文运动在当时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中有一定影响。但遭到上层统治集团中当权的官僚地主的诽谤与讪笑,阻力很大。
4.内容分析:
“说”是论说文的一种,“师说”即“说师”、“论师”,更详细一点就是“论从师求学”。本文着重论述了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择师的原则,大胆提出了恢复师道的主张,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全文共四段。第一段开头提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概括而又明确的点出了师的性质、作用。接下来阐明择师的原则:以“道”的有无为标准,而不应有贵贱、长幼之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段以第一段立论为基础,以事实为论据,从反面展开批驳。连用三个对比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进行针砭。一是把“古之圣人”的“从师之问”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作对比,指出造成圣愚的原因是从师与否。二是把为子择师与自己不从师对比,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三是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的耻于从师对比,进一步讥讽了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这样层层对比,深刻揭露了当时耻于学师的社会陋习,并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为例,从正面论证自己立论的正确。
第四赞扬李蟠“能行古道”,点明作《师说》的原因。
《赤壁赋》
1.文本分析:
从“苏子愀然”以下主客对答的三个自然段,应是全赋的重心所在,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这篇赋里,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的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的领悟。前者沉郁,后者达观;前者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慨,后者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但这种意蕴都不是借助抽象的灰色的言语表述,而是诉之于月下江游的眼前景物和由景物所引起的感慨,因此才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一方是由月夜江上想起曹操的诗句,由诗句联想起曹操兵下江南,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进而产生了“千古风流人物”不免“浪淘尽”,空留山川遗迹的感慨,转而抱恨于人生须臾、江山无穷,登仙乏术的无可奈何;一方则顺手以眼前的江水与山月作比,以水的逝去而又长流,月的盈亏而又永生的现象,阐发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归结到人生应投入大化,方能超脱无谓的苦恼。这两方面的感情,包括人生苦闷和物我渗透,当然都是苏轼在贬谪生活中的烦恼以及要求摆脱烦恼的旷达态度的表露。
然而,作为全赋重心的主客对答部分,如果没有前两段为之创造环境气氛,培养情绪,那么,主客对答的感情宣泄和哲理发挥,就不能产生出色的效果,乃至缺乏基础了。首段是点题,描写赤壁泛舟的情景。这一段的描写,主客的情绪是愉快的,轻松的,彼此都陶醉在初夜江上的泛游之中。按着,第二段是由轻松到沉重,由愉快到抑郁的过渡,快乐的扣舷而歌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就转向了莫名的惆怅。全赋的构架布局可说是天造地设,无暇可击的。
2.文言现象归纳
⑴通假字:举酒属客 冯虚御风 山川相缪 举匏尊以相属 杯盘狼籍
⑵词类活用:舞幽壑之潜蛟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顺流而东也 侣鱼虾而友麋鹿 正襟危坐 下江陵 泣孤舟之嫠妇
⑶文言句式:月出于东山之上 寄蜉蝣于天地 凌万顷之茫然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渺渺兮予怀
固一世之雄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六、《始得西山宴游记》
1.文言现象归纳:
⑴古今异义
①未始:未尝,从来没有/没开始
②累积:重叠、积压/积累
③然后:这样以后/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④于是:从此,从这时/连词,表示后事紧接着前一事
⑤更:动词,更换交替(醉则更相枕以卧)/程度副词,更加
⑥披:拨,拨开(到则披草而坐)/覆盖在肩背上
⑦就:接近(颓然就醉)/就是
⑧向:从前(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朝
⑨志:记(故为之文以志)/志气、志向
⑩是:代词,这(是岁元和四年也)/判断动词
⑵通假字:
①僇,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
②趣,通“趋”,往,到。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⑶词类活用:
①箕踞而邀 名词作状语 像簸箕一样。
②日与其徒上高山 名词作状语 每天
⑷文言句式
①故为之文以志。 省略句 “志”后省宾语
②是岁,元和四年也。 判断句
③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
④皆我有也。 被动句 “我有”即“为我所有”
2.文本理解
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人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文章一开始便交代“自余为戮人”的身份和惴惴不安的忧愁心绪。他“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毫无目的地“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他“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无拘无束地“觉而起,起而归”。一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极言平日游览之胜,反衬作者始得胜景的喜悦。接着正面描写西山。作者采取先远后近、步步紧*法,先写坐法华西亭获得远望西山的初步印象——青异怪特。然后写“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登上西山最高点。西山顶上,作者居高临下,骋目远眺,将“岈然洼然,若垤若穴”的怪异景象尽收眼底,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浩然之气。并以生动的比喻、鲜明的色彩,勾勒出群山、天际、高远阔大的境界。写出了西山的独特和游玩的无穷趣味,以及物我合一“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举杯畅饮“颓然就醉”的放任自由的情态。全文由抑到扬,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被贬永州后的真实心态,寄托深远。(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9 17:12
1 粤教版必修三篇目
2 黄山记(21) 徐迟
3 巩乃斯的马(23) 周涛
4 瓦尔登湖(27)
5 说数(17) 沈志远
6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12) 叶永烈
7 寂静的春天(11) 雷切尔·卡森
8 这个世界的音乐(23) 刘易斯·托马斯
9 足不出户知天下(7) 比尔·盖茨
10 《祝福》(45) 鲁迅
11 项链(50) 莫泊桑
12 等待散场(13) 刘心武
13 差别(11) 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斯
14 荷花淀(47) 孙犁
15 春之声(10) 王蒙
16 山居秋暝(35) 王维
17 从军行(21) 王昌龄
18 登高(60) 杜甫
19 石头城(12) 刘禹锡
20 锦瑟(34) 李商隐
21 蜀道难(58) 李白
22 琵琶行(52) 白居易
23 粤教版必修三《宋词四首》(2)
24 雨霖铃(70) 柳咏
25 念奴娇·赤壁怀古(50) 苏轼
26 声声慢(57) 李清照
2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5) 辛弃疾
28 虞美人(42) 李煜
29 书愤(22) 陆游
30 扬州慢(22) 姜夔
31 元曲三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