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主要改革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7:27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6:56
一、*:废藩置县,加强*集权
二、经济:A、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B、推行殖产兴业的*。
三、文化教育:改革教育,学习西方文化。
四、生活: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五、军事:废除武士制,施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
或者(1、法令:明治天皇发布“五条誓文”和“维新政体书”。宣布“废藩置县”,全国分为3府72县,由*直接治理,使日本成为天皇统治下的*集权制国家。2、经济上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3、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4、生活上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西餐。5、军事上废除武士制,施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6:56
我们党进行*的初衷,就是为了改变贫穷落后,求富强。对此,大家的认识都是很明确的。正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提出*的要求。1955年10月11日,*在七届六中全会上讲话提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起来。”(《*选集》第5卷,第197页)这是讲农民的*。过了十八天,即1955年10月29日,*又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讲*。他说:“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也包括地主阶级。”(《*文集》第6卷,第495-496页)提出*,是毛泽*会主义思想的闪光点,但遗憾的是,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充分加以论证,因而这个*的思想是不巩固的,所以不久,在国内国际复杂的*背景下,*的*思想发生了大的摇摆,由追求*到赞赏“穷”、贬斥“富”的大转变,影响到全党全民。
“*”是在“反修”、“防修”的名义下发动和推进的。据说,人富裕了就要变“修”。什么叫“修”?“修”就是倾向资本主义,就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修”等于“资”。实际的逻辑就是,穷了才能保持*性,富了就没有*性,就要变“修”,变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在这种*的引导和影响下,人们以穷为荣(所谓“穷光荣”),不敢言富,更不敢求富致富。
以穷为荣,惧怕富裕,不敢求富,不准致富,这是对人们追求财富的正常心理的扭曲(马克思曾说,致富*是所有人的*),是“左”的思想的最大危害。粉碎“四人帮”以后,*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明确指出,绝不能讲什么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是人民共同致富,致富不是罪过。在改革开放中,我们清算了穷社会主义的思想,彻底否定了“穷*,富变修”的糊涂观念和错误思想。党*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富民的*,鼓励和支持人民创业。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党的十七大又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使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党的一系列富民*的落实,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转变。现在,困扰了我们多年的“穷*,富变修”的错误思想已经被基本消除,广大群众能够理直气壮地讲富,理直气壮地创业致富。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具实质意义的思想解放。
转变之二:对待人的态度——从见“人”就批到“以人为本”
很长一个时期中,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我们的社会一度把阶级的概念绝对化,把阶级同“人”割裂开来,只讲阶级,不准讲“人”。由此出发,导致忽视甚至否定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人应有的尊严与权利,批判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认为*是资产阶级的口号,等等。这种轻视“人”的思想,在“*”中造成严重恶果,对人的轻视和蔑视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轻视人,蔑视人,摧残人,是“左”的突出表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我国经历了长期封建社会,作为封建社会基本人群的农民,他们没有起码的做人的权利。马克思说:“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卷第411页)马克思讲的是德国的封建社会,但这个原则具有普遍性,中国的封建社会实际上也是这样。
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是对“人”的问题的一次深刻教育,使人们懂得了要尊重人的权利。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各种经济*改革措施的提出和落实,也是对人的权利问题的生动教育。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后,党*对“以人为本”的意义和内涵进一步阐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响亮提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抢救生命是重中之重。这是对“以人为本”的最明确也是最好的诠释,把对人的理解提到新的高度。这里,已经抛开了片面的阶级论,这里讲的人,是覆盖全社会的,不分阶级、地位、财产多少,前后都没有*词。这次抗震救灾,使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深入人心,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关于“人”的问题的普遍教育。
从否定人性、人道、*,见“人”就批,到提出“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表明,在“人”的问题上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已经实现了根本的转变。
转变之三:对待自然的态度——从“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一度坚信“人定胜天”,迷信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在“敢叫日月换新天”,“重新安排河山”,“改天换地”这些豪言壮语的鼓舞下,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另一方面,在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不少地方片面追求GDP,而忽视了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生态灾难使人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开始觉醒。
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后,人们重温恩格斯的话:“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集第383页)恩格斯的这些话,好像就是针对我们今人而言,使人们有所醒悟,从此停止了对长江上游林木的乱砍滥伐。2004年12月3日,老一辈*家任仲夷同北京的一位学者探讨科学发展观,写了一段很精辟的话:“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何乐之有?到头来还是其苦无穷。从根本上讲,人是不能胜天的。天——大自然,大宇宙,只能与之和平共处,与之适应,绝勿做违天之事。违天,即违背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违天,是做孽。古语曰: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治(逭),我说的自做孽是指违反客观规律之事,教训太多了。”(引者按:原文有两处讹误)这是任仲夷对几十年来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也是许多人的共识,具有代表性。
近年来,党*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2006年10月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又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这标志着我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思想观念已经有了大转变。可喜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越来越成为全民的共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6:57
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 新式军队和*制度;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任免知事,加强*集权;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6:57
、*方面:
(1)废藩置县(作用:消灭了封建割据,加强了*集权)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2)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作用:为日本近代化工业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军事改革
(1)内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2)目的:①防止的抵御外国入侵(对外)②加强*和对外扩张③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对内)
(3)评价:
①积极作用——废除了武士对军事的垄断,建立了资产阶级常备军。②局限性——“皇军”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宣扬武士道精神,并且有侵略扩张之意,所以军队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工具。
4、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
(1)内容:①提倡新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封建文化)②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2)作用:①普及文化知识,国民素质提高。②使日本从封建落后国家一跃而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156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