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失去了土地,靠什么生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6:5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3:5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他们在得到微薄的一次性征地补偿费用,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用完之后,许多人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导致了不少地方失地农民群体上访事件的频繁发生,给正常的党群关系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隐患。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虽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若不从法律、制度和实践层面上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和发展问题,我们所实现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就会严重偏离党的最高宗旨,就会与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严重背离。这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而且会危及社会稳定和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为此,这一问题应进一步引起我国各级*的密切关注并从根本上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一、我国失地农民规模及社会保障现状
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严重缺位或不到位的历史条件下,土地是农民生存和发展之本。多年以来,随着我国无数城区(镇)的迅速扩张,工业园区、开发区遍地开花,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纵横延伸,在带来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大量土地由耕地转换为非耕地。据有关资料显示,从建国之初的1949年到1983年,我国耕地转非耕地达10亿亩,同期新垦耕地8.1亿亩,净减耕地1.9亿亩。在前述10亿亩土地中,约有5亿亩耕地因城市扩张而变为非耕地。另据来自国土资源部及农业部等部门的资料表明,1994年至2004年间,我国耕地面积从19.51亿亩锐减到18.37亿亩,净减少1.14亿亩。截止2004年底,我国各地新建开发区6015个,占地面积达5300多万亩;高速公路达8.5万公里,占地450万亩。目前我国失地农民总量高达4000多万人,每年仍以200多万人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8000多万人。
在党*、*大政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各级地方*在认真贯彻“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在一定程度和较大范围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得到了缓解。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受*法规滞后及多方面条件的*,以及一些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因素影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仍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问题突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还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在国有企业为失地农民安排就业岗位,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国家通过行政手段为失地农民在企业安排就业岗位,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国家通过行政手段为失地农民在企业安排就业岗位的渠道越来越狭窄直至消失。同时受城镇下岗职工及外来打工者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愈来愈激烈,失地农民寻找就业岗位愈来愈难。加上失地农民整体素质偏低,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角色和技能转换,择业渠道更为受限。
(二)养老出现“真空”。在农民拥有土地的情况下,凡能劳动的老年人,都可以通过劳动获得生存之所需;即使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子女也可以凭借对土地的耕作承担起“养老”的责任来;即使无子女,也可享受国家分散或集中供养的“五保户”待遇。而当失去土地之后,这些老年人则完全失去了生活中的原有保障,即使尚有部分劳动能力,也会因其年龄、体质、技能及文化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完全处于失业状态,昔日传统的子女养老方式也因土地资源的永久性丧失而土崩瓦解。加之许多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受财政实力所限,又没有把失地农民养老纳入城镇社保管理体系,从而使失地农民养老出现“真空”。
(三)基本生活缺乏保障。在征用农民土地的过程中,我国各地*普遍采取了货币化一次性安置。这样虽然极大地减轻了各级*和用地单位的工作量和给失地农民安置就业岗位等所带来的沉重压力,失地农民基于眼前利益考虑也易于接受。但事实上这极为有限的征地补偿及安置补助费根本无法解决绝大多数失地农民失地后的长远生计问题。土地是农民最稳定、最安全的就业岗位,失地后他们昔日所熟练的农业生产技能都失去了用武之地,在寻找新的就业岗位的过程中,又无法与城镇居民及其他就业群体展开竞争,待征地补偿及安置补助费“坐吃山空”之后,他们中未被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绝大多数人都陷入了生活无着的窘境。
(四)医疗保障被边缘化。随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近年来不少地方农民就医难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即使没有推行试点的地方,农民还可以通过对农作物的再生产,而造就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而失地农民在被转为城市居民之后,多数已不再享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优惠*,而传统的城市低保、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又大多未延伸到失地农民。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大量失地农民失地后又失医保,在医疗保障方面被严重边缘化。他们所得到的数万元失地补偿或补助费,仅能够维持数年的基本生活,加上目前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他们往往是小病拖成大病,当其从卖地款中拿出一部分钱来看病保命的时候,往往是病未看好,吃饭又成了问题,因而使其由失地农民跨入城市贫民的行列。
(五)安居工程滞后。房屋和土地是农民一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财产。当失地农民在失地同时又失去房屋的情况下,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便成了穷得只剩下兜里的“卖地钱”的无业游民了。他们或租房居住,或被临时安排在条件较差的集中场所里,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忧虑。他们中有的人虽然利用征地补偿费购买或自建了新居,但不少人却因此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有的甚至债台高筑。有的地方虽然为失地农民建造了安居工程,却因楼房价格相对其有限的补偿费来说,远远超出了失地农民的支付能力,因而很少有人问津。
(六)子女求学受影响。子女的未来是所有为人父母者最牵挂的大事,因此也成了失地农民最大的心头之患。在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困境中,他们凭借所得的征地补偿费供子女上小学及初中尚可,但上高中及高等教育便力不从心。过低的征地补偿费及社会保障机制的缺位,不仅影响了失地农民的自身发展,而且也严重影响到他们子女的未来发展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3:57
有能力的可以打工*力的就只能拖家带口一路讨饭保持生活,甘肃庆阳西峰已经慢慢就会面临讨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3:58
土地被征收了,老人小孩和残疾人怎么生存,年青有劳动能力的就业无岗,打工无文化,无技术,上有老下有小怎么办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3:58
讨饭、等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3:59
去打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