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6: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2:29
水母亦称海蜇,与海葵同属腔肠动物,但与珊瑚似有天壤之别。水母全身柔软,没有坚硬的骨骼,整个身体分上下两部,上部是圆形伞部,样子很像帽子和蘑菇,下部垂挂着许多须状物,称作腕或触手。在海水中,水母像是一团团半透明的胶状体,似成形又未成形,时起时落,随波荡漾。宋代沈与求诗称:“复如缁笠绝雨缨,混沌七窍俱未形。块然背负群虾行,嗟其巧以怪自呈。”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一书中也有记载:“东海有物,状如凝血,纵广数尺周围,无头,无眼,无内脏,众虾附之,随其东西。人煮食之。”大型水母伞部直径可达1米。沙蛰伞部直径达1.6米,重175千克。面蛰略小,伞部直径约40厘米。水母伞部呈青蓝色或暗红色或暗褐色。
水母
水母伞部内面有一层强有力的环状肌肉,它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展,就会把水从伞部下排出又吸入,靠水的反作用力推动身体,收缩时向上浮起,舒展时就下沉,上上下下,就像火箭一样。它也能轻快地漂游着,当然速度不快,每秒移动7厘米左右。
长短不一的触手或腕是它的捕食工具,也是它自卫和进攻的武器。北方冷水域的霞水母,触手伸展开可达30多米。箱水母60多条3米多长的带状触手上密布许多刺细胞,刺细胞内有毒刺和内装毒液的囊,一遇到鱼虾等猎物或受到刺激,便将致命的毒刺刺入猎物,将毒液注入使其中毒而死,再将其送入口中。
尽管水母如此危险,但有些刚孵出的小鱼和小虾等小动物,却喜欢聚拢到水母的伞下寻求保护,当然是以不被水母的触手捕到为限。元代谢宗可《海蜇》诗写道:“层涛拥沫缀虾行,水母含秋孕地灵。海秋冻凝红玉脆,天风寒结紫云腥。霞衣褪色冰延滑,橘缕烹香酒力醒。应是楚江萍实老,忽随潮信落沧溟。”
水母的生活史比较简单。以海月水母为代表来看,水母体是其生活周期中最大也是最主要的生活阶段,直径有10~20厘米,常在沿岸水域聚成大群。这种水母是雌雄异体。雌性在口腕部孵卵,一直到它发育成自由游动的浮浪幼虫阶段。浮浪幼虫经短期自由游动后,就固着在一个坚硬的地基上发展到水螅虫阶段称作螅状幼体,此时它捕食浮游动物。然后进入横裂过程,整个身体*成一个个小的水母体,就像仰放在地上的一摞帽子。此时的水螅虫就称横裂体。以后,这些无性生殖的小水母被释放出去,游向四面八方,成熟以后再一次重复这一过程。
丝带水母
箱形水母
水母的身体柔软脆弱,不堪一击,似难以长久维系。但它有两个卓绝的本领保护自己长盛不衰。一是以上述的剧毒触手作武器,使其不会被其他动物所消灭;另一个是它有特殊的耳朵,能听到风浪引起的次声波。使它在风浪到来之前就悄然隐于水下,不会被海浪击碎。人耳能感受到的声波频率是20~20000赫兹,而0.0001~20赫兹的声波为次声波,它在海里传播很远,甚至能绕地球几圈,而且速度很快。强风与巨浪摩擦就会产生8~13赫兹的次声波。远处的风暴来到之前,水母能提前探测到,尽早逃之夭夭。所以经常会见到,一夜间水母大量拥来,绵延数里的海面上几乎是一片洁白,夜间还闪烁着磷光,非常壮观,而在暴风到来之前,又飘然无踪。渔民也常依水母的行踪判断天气的变化。有人仿水母结构设计了“水母耳”,可提前15个小时作出风暴预报。
海蜇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12.3%,脂肪0.1%,糖类4%,还含有很多铁、钙、磷和大量维生素。其伞部可加工成海蜇皮,腕部可加工成海蚕头,无论煮、腌、凉拌、炸食均可;还可入药,有消积、化痰、除湿、祛风之效,也可治头风、白带等病。海蜇资源丰富,我国加工后年产量约为1~6万吨。
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