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故事)读后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6:5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2:56
《女儿的故事》读后感
这个读书月里,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自己和家长共同读一本书,并写下两人的读后感。妈妈把选书的“大权”交给了我,很快,我就选中了一本书——梅子涵叔叔写的《女儿的故事》。我第一个看,这本书真是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女儿的故事”,一个是“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女儿的故事”是梅子涵叔叔在日常生活中听梅思繁(梅子涵叔叔的女儿)讲的故事记录下来,或是自己观察到的故事。
而“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则是梅思繁自己写的故事。也是一样的有趣,和梅子涵叔叔写的不相上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名叫“你今晨几点睡的?”一篇文章。一看没什么,但是仔细一看发现是“今晨”而不是“晚上”。再往下看,就出现了这样一段对话:
梅子涵:“我弄不懂,你每天怎么会弄到那么晚?”
梅思繁:“我弄不懂,每天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功课?”
梅子涵:“我看你没有那么多功课也会弄到很晚。”
梅思繁:“对的,没有那么多功课可是还有那么多卷子怎么办?”
后来我了解到,功课是指老师布置的作业,卷子则是梅思繁的妈妈弄来的。
我的妈妈看完这篇文章就对我说:“不用紧张哦,我不会像她一样的!”
但此时我心里却不是想的这个,我在想:“小学生怎么会有那么多功课呢?太奇怪了!”
继续往下看,文章里说梅子涵叔叔天天都要陪着梅思繁做作业。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是大学教授,应该很刻苦钻研、学习知识才对啊,但是一个小学生竟然比自己学得更晚,自己好意思吗?所以只好天天陪着梅思繁熬夜,凌晨才睡下。这样导致了梅子涵睡眠的严重不足,在大学里也睁不开眼。但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吃苦又算什么呢?第二天深夜,梅思繁房间的灯和书房的灯一直亮到很晚。对此,我不禁为他们一家人感到同情。
这本书幽默、风趣,是一本孩子们都喜欢的书,虽然书中只是有一个个的小故事,但是一个个的道理深深的刻在了我们心中。
《女儿的故事》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阅读了一部讲述成长喜悦和苦恼的书——《女儿的故事》,它留给我的是“流连忘返”、“受益匪浅”,和很长很长时间里的记忆。著名儿童文学梅子涵叔叔的文笔实在是很特别,讲述出成长中多么丰富的故事,一个完整的大幽默。
在《女儿的故事》中,有一篇令我掩卷深思、心情沉闷许久的故事,就是《你今晨几点睡的》。乍一看,这题目很好笑,怎么是今晨几点睡的呢?真有趣。可接下去看了文章的内容,我就知道了学习的辛苦。“我弄不懂,每天怎么会有这么多功课?”这是梅思繁在上中学时说的一句话。每天,她几乎都要到半夜三更才能睡觉。他们同学之间经常这样问:“你今天早晨几点睡的?”请注意,是:今天早晨。其实,我们这些读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也已经要做到七、八点钟,别说他们中学的了,一般都要十点以后吧。现在读书多辛苦呀!在成功的背后,就得付出汗水和辛勤。正如华罗庚所说:“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当然,有些故事也十分幽默,梅子涵叔叔笔下的“数学数学数学”、“曹迪民先生”、“我不再哇哇乱叫了”等读起来都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同时,他对现在的教育也是有深刻思考、有全面认识的,他写的“绿色学校”、“钢琴睡觉”、“T在行动”等文章中可以读到身为大学教授的他的教育理念。
翻开《女儿的故事》,里面的语言朴素、风趣,令你不由自主地喜欢上它。这是一本好书,我很爱读它,我要把它珍藏起来,今后再拿出来细细品读,我想一定会读出更为深刻的东西。
再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书中的梅思繁已经长大*,在法国读书呢。我想,她今后一定为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祝她好运!
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是一件最快乐的事儿。这本书的作者把自己女儿成长的过程一一记录下来,快乐的事、不快乐的事,都在里面,就成了《女儿的故事》。在阅读中,我也发现,在这些故事中,有的充满欢笑,有的也还包含着一些无奈。
“所以,五年级下学期,外语学校的一个名额来了,要送人去考,就没有送梅思繁,虽然她的外语和语文在年级里面可以说都是最好的,参加市里的外语竞赛还得过奖,但是她的数学不是最好的……”没办法呀,学校不送她,送了她也没用,因为她不会奥林匹克,这就是一个家长的心急和无奈啊。这是梅子涵在《数学数学数学》一章里讲述的故事。
暑假里,我在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上编程课,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努力备战南京市“信息与未来”夏令营的时候,也体会到了。我暑假编程集训只在鼓楼一个地点上,而送我上学的妈妈听其他家长相互聊天时说到,有的孩子要上三、四个地方的课,上午下午四处奔波,晚上还不歇着,因为还要请家教来补习、帮助练习和答疑。孩子累,可家长更累。除了把孩子这里送那里送的,有的还站在门口张望,看孩子是不是认真了;更有家长直接往教室里一坐,也跟老师“学”,甚至在孩子做练习时都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这就是“现状”,就是现在的紧张。我感同身受。
在《钢琴睡觉》这一章里,有这么一段描述:“回到家,他说,刚才我在南京西路,到以前买钢琴的那个琴房去了……”。又是一个无奈啊,以前弹钢琴的那段时间,爸爸妈妈天天都听着琴声,高兴着。但现在不弹了,琴声也没有了。当爸爸要女儿弹的时候,女儿却说,我还要做功课呢。我想,那个爸爸的心里一定是有一些伤心和无奈的。女儿小时候弹琴弹得那么好,现在就因为一件事——功课,而不能弹了。
记得我们班有同学会拉小提琴。一次“六一”儿童节班会上,同学们希望他上台表演一下,可他连声说“不行,不行,我不拉;不行,不行,我拉不好”。问其原因,回答“好久不练了”。大家都有些沉默,也就不劝他了。五年级的暑假即将结束,我的QB编程课也告一段落了,本以为在六年级我可以每周末多一些空闲时间,可是妈妈布置了新的任务“儿子,你用从六年级到高三的时间学习一种兴趣爱好,体育类或者乐器类。自己选,开学前要告诉我。”我说,我以前都没学,为什么现在要学啊。结果,老妈“忧心忡忡”地说,以后如果有需要“才艺展示”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我噎了一下,没的说了。正如这本书里《绿色学校》这一章里提到的“T”一样,不能只是学习,如果只是单向发展,那就变成“I”了。 也要抓抓兴趣爱好,“I”上面要有一横,兴趣就是那一横,这样学习生活才会更加丰满和健康。原来,我最最亲爱的妈妈苦心长远着呢。
这是梅子涵写下的他女儿的故事,我的父母并没有像梅子涵先生一样记录下我的成长的故事,但我知道在他们心里一定是点点滴滴都不会忘记的,天下所有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
女儿的故事读后感
没有华丽精美的文字,有的只是平凡而又古老的字眼;没有尖端与*,有的只是淳朴善良的童心;没有高深与渊博,有的只是丰富之中带着幽默的内容。它像是一条小溪流,缓缓地淌进你我的心间,力量虽小,但它的震撼力是伟大的。你可以不承认这些文字,但你不得不否认,你被它打动了。
当我在学校的阅览室中初遇这本书,打开他的那一刻,我深深的被他吸引住了,一些幽默的话题,不禁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回味。里面的文字,平平淡淡,却又带了上海风味,让人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就被这精彩的记忆所吸引,所逗笑了。
我记得最清楚的,在《我的故事讲给你听》里,有这样一句话:你今天早晨几点睡的?当同学问我这个问题时,我差一点便要脱口而出,回答他的问题了,也许你已经发现了,那是“今天早晨”,而不是昨晚。是的,这的确是一个幽默的话题,原本,我以为这是要告诉我们:梅思繁在写作文的时候,不小心造成的失误,觉得十分可笑,便提出来一乐。
读完这篇内容之后,我才深刻的发现,其中所蕴含的远不止这浅显的道理。现在我们只是小学生,却已感觉到肩膀上压力的重量,这压力一定会与日俱增,可能我们还没到毕业,就已经被这肩上的压力压在了山底。虽然我们现在只有三门主课:语、数、英,可现在已经是提心吊胆了。害怕考不好,回家之后,爸爸妈妈的责骂;害怕考不好,老师的批评。可是将来呢?将来一定会有更大的负担,只有几天就要毕业考了,心中满是忐忑与不安。一到假日,便纷纷打电话交流,找时间复习,老师、家长也在这最后的冲刺跑道上,给了我们莫须有的压力。
突然之间,我觉得我与梅思繁大同小异,虽然我没有一个有名的爸爸或妈妈;虽然我没有满满一柜子的课外书;虽然我没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可是,我同样拥有一对体谅我的父母;我同样拥有我所喜欢的课外书;我同样拥有一个可爱的弟弟;我同样也是一个整天嘻嘻哈哈、开开心心的女孩;我同样敢于去面对必不可少的挫折和困难;我同样拥有许多平平淡淡的故事……
读了《女儿的故事》之后,我突然觉得我长大了不少,像是一个懂得一切人生道理的哲学家和文学家。
文学是有灵魂的,因为创造它的人赋予了它生命,漫步在这本书的文字里,只会越来越深,牢牢地被它牵引着,其中所蕴含的伟大,是不可言喻的。走到书的尽头,当合上书的那一刹那,仿佛故事已经结束;但那个梦,那种感觉,一直还在,一直都在延续… …
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一起去细细品味这平凡的,一起去品味这最真的,一起去品味这其中所蕴含的伟大… …
最近闲暇时间,我读了一本挺好玩的书——作家梅子涵著的《女儿的故事》。在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一个故事的有趣,更感受到了一种成长的乐趣!这本书实在是有着很特别的文笔,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成长的喜悦和苦恼,从常人难以察觉到的空间去观察一个小孩真实的成长,精彩的成长,经历丰富的成长……
文中描述的主人公是作者梅子涵的女儿梅思繁。她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着我们也都经历过的喜悦和苦恼,却体现着自己独特的个性。面对着“挫折”和“困难”,可她并没有因此而苦恼,却把这作为一种乐趣——乐观向上。她也非常活泼,和我们一样,对什么都感兴趣,譬如昆虫啦(各种各样的),宠物啦(大大小小的),玩具啦(各种类型的),等等,都有兴趣,但她并没有影响学习,可谓两全其美——天真率真。她也非常时尚,和同学们都有共同语言,他们谈天,她插一句;他们说地,她也讲一句——平易近人。看看吧,破折号后面的性格你有吗?或许你想点头,当然,我也想点头啦!
成长中的她或许很平凡,但她却从书中流露出了不平凡的一面:敢于表达自己,敢于亮出自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
成长是什么?成长就是长大,从很小很小长成大大的,智慧、性格、身高、力气都会随年龄慢慢变化,而明显,又明显,更明显。其实成长的感受就正如书中所说,一个孩子要真正地成长。所谓真正,就是有笑声和泪水的,有成功和失败的,有玩闹和学习的,有孩子气的,更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独特个性的。
小学—中学—大学,成长或许很漫长,就像古诗中所描写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可又非常短暂,一小时—一天—一星期—一月—一年,哗啦啦地很快就会过去,到时给人留下的只有回忆。
创造属于自己的天空!自己的天空是晴朗的,没有半片乌云的。年少时光是十分短暂的,让我们在自己的天空中如同黄莺般翩翩起舞,天性、率真地成长,做真正的孩子!享受成长的乐趣!
这些写的很好的O(∩_∩)O!!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2:56
《女儿的故事》读后感
这个读书月里,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自己和家长共同读一本书,并写下两人的读后感。妈妈把选书的“大权”交给了我,很快,我就选中了一本书——梅子涵叔叔写的《女儿的故事》。我第一个看,这本书真是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女儿的故事”,一个是“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女儿的故事”是梅子涵叔叔在日常生活中听梅思繁(梅子涵叔叔的女儿)讲的故事记录下来,或是自己观察到的故事。
而“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则是梅思繁自己写的故事。也是一样的有趣,和梅子涵叔叔写的不相上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名叫“你今晨几点睡的?”一篇文章。一看没什么,但是仔细一看发现是“今晨”而不是“晚上”。再往下看,就出现了这样一段对话:
梅子涵:“我弄不懂,你每天怎么会弄到那么晚?”
梅思繁:“我弄不懂,每天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功课?”
梅子涵:“我看你没有那么多功课也会弄到很晚。”
梅思繁:“对的,没有那么多功课可是还有那么多卷子怎么办?”
后来我了解到,功课是指老师布置的作业,卷子则是梅思繁的妈妈弄来的。
我的妈妈看完这篇文章就对我说:“不用紧张哦,我不会像她一样的!”
但此时我心里却不是想的这个,我在想:“小学生怎么会有那么多功课呢?太奇怪了!”
继续往下看,文章里说梅子涵叔叔天天都要陪着梅思繁做作业。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是大学教授,应该很刻苦钻研、学习知识才对啊,但是一个小学生竟然比自己学得更晚,自己好意思吗?所以只好天天陪着梅思繁熬夜,凌晨才睡下。这样导致了梅子涵睡眠的严重不足,在大学里也睁不开眼。但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吃苦又算什么呢?第二天深夜,梅思繁房间的灯和书房的灯一直亮到很晚。对此,我不禁为他们一家人感到同情。
这本书幽默、风趣,是一本孩子们都喜欢的书,虽然书中只是有一个个的小故事,但是一个个的道理深深的刻在了我们心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2:57
读了这本书,我就好像在看电影一样,而且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家庭里的,学校里的欢声笑语,酸甜苦辣,但是,这些伤心或快乐,是同学,家人,老师们一起与我们度过的,本来大家有矛盾,但过去之后总感觉是有意的,就好似经过一件事后得到的启示——我和你不愉快了,慢慢认为自己有错,试着去原谅对方,才知道,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2:58
写读后感的要诀
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从表现形式上看,也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这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个道理的正确性,把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阐明一个较难理解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一定要注意关照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中心明确突出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