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3 13:2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0:22
*产生于15—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职业军队建立的时期,*一词最早出现于1578年的法文当中,意为“等级的台阶,不同头衔的阶梯或职衔的等级”。我国古代从春秋时期就陆续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的称号,这比西欧国家早了十几个世纪。中国古代军队的武官阶品*,与西欧**职能一致,但形式不同,各自独立,两者没有承袭关系。1894年,清朝*决定依照西欧国家军队编练新军。到1904年建立了新军的阶位、品级,中国人民*从1955实行*制,1966年被取消。六届全国*二次会议通过的新兵役法规定,恢复实行*制。1988年7月1日,七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通过了《中国人民*军官*条例》,中断了23年之后,我军又开始实行新的*制度。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军队都实行*制。各国对*等级的设置,大都采用西欧式**。 大元帅 大元帅源于拉丁文“最大的”、“最主要的”。最早大元帅是作为荣誉称号授予本国或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时也授予皇家成员和国务活动家。 1569年,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将大元帅称号授予其弟昂茹公爵。以后,世界各国被授予大元帅*的共约30人。1719年*陆军条令正式规定:大元帅为俄军最高*。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1945年6月22日,最高苏维埃*团决定设苏联大元帅*,次日将这一*授予斯大林。 元帅 元帅一词源自上古德意志文“马”和“仆人”。据说,最早的时候,元帅是宫廷里管理皇帝马厩的官。在中世纪的法国和其他国家,它是职务名称,负责军队的行军队形和作战队形,监督警卫勤务的执行,管理军队的庶务以及指挥前卫、选择营地等。到16世纪,元帅一词在法国表示最高*,在16世纪下半叶先后授于立有卓著战功的18名将领以元帅*。现在,元帅衔仍是一些国家的最高*。 将军 将军源于拉丁文“总的”、“主要的”。将军作为*,最先出现在 16世纪的法国。在德国,15世纪人们就用该词称呼骑士集团的首领,到16世纪才作为*使用。随着战争规模和军队编制的扩大,将军遂分为若干等,以指挥不同规模的军队。准将一般指挥旅,少将指挥师,中将指挥军,上将指挥集团军。现在,除少、中、上将衔为世界多数国家所设以外,西方国家一般还设有准将衔。俄罗斯和东欧一些国家还设有大将衔。美国在战时还设有五星上将衔。此衔前苏联认为相当于大将,而西方国家则将其同别国的元帅划为一级。 大校 大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级衔称,始设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制时亦设此衔。还有的国家称上校为大校,如现在越南和旧日军的校官,均分为3等,第一等称大校,实际是上校。现在世界上设大校衔的只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国。 上校 上校一词源于意大利“(军队之)纵队”。在法国古代的步兵部队中,上校是团长的代名词,18世纪末法国人往往把团长和上校混为一谈。在*,上校一词首先见于16世纪,当时人们称呼指挥团队的军官为上校。目前,世界各国的*中一般均设有上校衔。除朝鲜和中国外,上校是校官中最高的一级衔称,一般是团长的编制*。 中校 在17世纪的*,中校最初为副团长的职称,后来成为副团长的衔称。1713年开始,彼得一世在*海军中设海军中校衔,对应的职务为二级军舰舰长。1935年前苏联红军实行*制时,校官只设上校和少校两级,到1939年才补充设置中校衔。现在世界各国的*中多数均设此衔,一般为副团长或营长的编制*。 少校 少校一词源于拉丁文“职位较高的”、“年长的”。400年以前,西班牙军队最先把少校作为*使用。16世纪少校这一术语传入德国,开始只作为一定职务的称呼。德国在建立常备军时,少校便用于*称谓。18世纪至19世纪,*军队一度将少校分为一级少校和二级少校两个衔级。现在各国*中均设有少校衔,一般为营长的编制*。 大尉 大尉源于拉丁文“首领”一词派生出的“军事长官”。这个称号最早出现于中世纪的法国,是独立军区长官的头衔,当时一度高于元帅。后来,大尉一词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从1558年起,连长开始称为大尉,军区长官则称总大尉。目前世界上设有大尉*的有10来个国家。旧日军尉官中的最高一级衔亦称大尉,但它不设上尉,故作为上尉看待。现在西方国家亦将前苏联等国的大尉译为上尉,在*对照表里,同西方的上尉列入一格。 上尉 上尉一词源于拉丁文“首领”。早期的连由一个上尉指挥,在德文中,至今上尉和连长是同一词。该词由“头”和“人”两词组成,即表示一个地位显赫的人。这在过去一般是首领和司令官的称呼。现在世界各国*中均有此衔,一般作为连长的编制*。 中尉 中尉一词源于法文“代理人”、“副职”。中尉作为军队的职务名称,最早出现在法国。1444年,法军将担任副队长的人称为中尉。到15世纪末,中尉成为副连长的代称。从17世纪下半叶起,中尉成为法国等国的陆海空军*。现在世界各国*中均设有此衔,一般与副连长职务相对应,也有的国家将中尉规定为排长的编制*。 少尉 在古代,法国称步兵和骑兵部队中掌权的军官为少尉。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爆发起,少尉被定为法军最低一级军官的*。在德国,少尉一词是1500年前后由法语“代表”一词演变而来。开始,人们用该词称呼某军事长官的代表和其他公务人员,约18世纪以后,则称军队中最低一级的军官为少尉。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体系中均设有少尉这一衔级,但也有少数国家例外。如波兰尉官的最低*是中尉;罗马尼亚的少尉衔是专为女军官所设,男军官的尉官最低一级*为中尉。 准尉 准尉源自古斯拉夫文“旗”。1649年,俄军首次将“旗手”称为准尉。旗手通常是从最勇敢、健壮,并经过战斗考验的军人中任命。彼得一世建立正规军时,于1712年正式设准尉*。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军队都设有准尉*,多数作为军士与军官之间的过渡,但也有少数国家将准尉列入军官或军士范围。中国于1909年在清军中设置此衔,时称“额外军官”。现在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准尉的作用,将其分为若干等,最多的达6等,以解决他们合理报酬和待遇问题。 军士 军士一词源自拉丁语“职员”,常用于军事人员。法国首先于15世纪把军士作为*,授于业务熟练的有经验的士兵。后来这一衔称传入德国。1716 年彼得一世将其移植到俄军,其地位介于班长和司务长之间,使用70多年后,于 1789年废除。 上士 上士是由德文“野战”和“差役”两词组合而成。“差役”一词是由动词“不停地运动”演变而来,表示那些为主人跑腿的人。在雇佣军中,差役是中队最高长官上尉和士兵的中间人,负责沟通上下联系。差役分为野战差役和普通差役两种。野战差役由上级指定,而普通差役每月从士兵中推选。 中士 中士源于拉丁语“服务者”。它作为*称谓,最初于15世纪在法军中设置,后来在德国和英*队中出现。1716年*正规军中开始增设此衔。以后中士被许多国家的军队所采用,成为军队初级指挥人员的一级衔称。 下士 下士来源于意大利语“班长”。在*1647年的军队条令《步兵习武概则与谋略》中,首次提到下士这个称号,1722年列入《官级表》的第17级。下士在德文中由“旗帜”和“贵族子弟”两词组合而成。过去贵族为把自己的子弟培养为军官,从小就将他们送入军队。由于他们出生豪门,在军队中被赋予一种特殊的权利,即掌旗,因此被称为“掌旗的贵族子弟”。1806年普军被拿破仑打败后废除了这一称呼。1899年威廉二世重新把它定为*中的一级称号。 上等兵 上等兵一词源于法语。法军曾规定,骑士如在战斗中失去马匹,则暂归步兵指挥,执行步兵勤务,但仍保留他们的骑士称号和薪饷,并免于干粗活。后来把这些免于干粗活的骑士叫上等兵。17世纪初,德国将上等兵作为一级*设置于连队。上等兵从有经验而可靠的士兵中选出,负责执行哨兵派班、押解俘虏等较重的任务,有时班长缺勤时,还可代理班长。 二等兵 二等兵一词是由德语“自由”和“解脱”两词演变而来,即“被解脱者”之意。在17世纪的雇佣军中,一些年纪较大的可靠士兵被免除低级、繁重的勤务,二等兵便是对这些略享优待的士兵的称呼。1859年,在普鲁士炮兵中还曾出现过一等兵的衔称,位于上等兵与二等兵之间。在二战中,德国士兵的服役年限长达12年之久,因此,士兵中便需要增加等级层次,于是又增设了三等兵衔,使士兵的*增加到了4等。 列兵1722午1月24日彼得一世颁布的《官级表》在俄军中首次设置此衔。前苏联红军1935年实行*制时,始设“红军战士”衔,1940年11月2日改设列兵*,为士兵衔中的最低一等。20世纪50年代中*队实行*制时亦设有此衔。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0:22
民主刚果(金): 将官:五星上将、四星上将、三星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上士、中士长、中土、下士; 士兵:上等兵、列兵。 大洋洲: 澳大利亚: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准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 士兵:上士、中士、下士、一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