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膑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1:3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28
膑刑,夏商五刑之一,又称刖刑,是断足或砍去犯人膝盖骨的刑罚。膑辟:古代断足的酷刑;膑脚:砍去膝盖骨及以下的酷刑;膑罚: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刑法志》说:“中刑用刀锯”,注引韦昭曰:“锯,刖刑也。”
夏商五刑之一,又称刖刑,是断足或砍去犯人膝盖骨的刑罚。膑辟:古代断足的酷刑;膑脚:砍去膝盖骨及以下的酷刑;膑罚: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刑志》说:“中刑用刀锯”,注引韦昭曰:“锯,刖刑也。”
膑Bin(第四声)①膝盖骨,膝盖的一块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下。
膑刑又称 髌刑,古代肉刑之一,即剔去膝盖骨的刑罚。
出处
膑罚之属五百。——《汉书·刑罚志》
周改膑作刖。——《周礼·司刑》注
放膑者,脱去人之膑也。——《书·刑德》
孙子膑脚。——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膑辟(古代断足的酷刑);膑脚(砍去膝盖骨及以下的酷刑);膑罚(剔去膝盖骨的酷刑)
孙子膑脚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奇人,因其隐居于鬼谷,人称“鬼谷子”。鬼谷子博学多才,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投师学艺者颇多。《史记》载,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俱事鬼谷先生学术”。鬼谷子还有两个广为人知的学生,就是后来分别投靠齐、魏,又屡在战场上为敌对阵的孙膑和庞涓。
孙膑是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即孙子)的后代,至孙膑时移居于鄄(今山东鄄城)。孙膑青年时投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与庞涓同门受业。孙膑天资聪明,又善于动脑,悟性极强,对*所授之业常能举一反三;加之受其先祖孙武的影响,俗话说,门里出身,强出三分,孙膑能结合史书上所述战例去理解*的讲授,其学业长进之快常常出乎*的预料。故鬼谷子常说:此子日后必成大器。而庞涓却是个骄傲自负又心胸狭窄之人,虽然不乏聪慧,学习却极不刻苦,常常浅尝辄止,自道为阵之法不过如此。刚刚入门,便认为学到了*的全部本事。对这样的学生,鬼谷子越来越失望,只能听之任之,而把主要精力都用以指导孙膑。庞涓表面上服气孙膑,内心却十分嫉妒。为了除掉自己的竞争对手,对孙膑常怀陷害之心。
庞涓离开鬼谷子后,虽然不学无术,却因曾师从于鬼谷子而被人器重,加之他能说会道,善于自吹自擂,后来便被魏惠王封为将军。庞涓做了将军,并没有忘记孙膑。孙膑当时在齐国,齐国又强于魏国。庞涓怕孙膑被齐国重用后与自己为敌,便处心积虑地要去掉这个眼中钉。经过周密策划,他假魏惠王之名邀请孙膑到魏国做客。孙膑如约前往,庞涓却说孙膑来迟,怠慢了魏王,私自将孙膑处以膑刑,即剔除膝盖骨,使其不能行走。孙膑的原名史书未载,这次受刑后才改名孙膑,以示自己永不忘记这奇耻大辱。
孙膑受刑后被囚禁在别室,他一边养伤,一边寻找逃回齐国的机会。后来,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孙膑一见机会难得,便买通看守的兵卒传出密信,要求齐国使者与自己见面。见面后,孙膑诉说了事情的原委,求使者帮忙离魏返齐。使者十分同情孙膑的遭遇,也十分珍惜这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便将孙膑藏在自己的车中载回齐国。孙膑回到齐国后,被齐将田忌待为上宾。一次,齐威王悬赏千金令诸公子赛马,田忌的马力不如其他公子,孙膑却说:“我能教你获胜。”当时每个公子的马都有上、中、下三等,分别比赛,最后按三局二胜决定胜者。孙膑让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其他公子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结果,田忌的马一负二胜,总分占先赢得千金。威王问用兵之道,孙膑应对如流。威王大喜,遂任孙膑为军师。从此,孙膑与庞涓各掌一国兵权,成了战场上的对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29
膑刑,夏商五刑之一,又称刖刑,是断足或砍去犯人膝盖骨的刑罚。膑辟:古代断足的酷刑;膑脚:砍去膝盖骨及以下的酷刑;膑罚: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刑法志》说:“中刑用刀锯”,注引韦昭曰:“锯,刖刑也。”
夏商五刑之一,又称刖刑,是断足或砍去犯人膝盖骨的刑罚。膑辟:古代断足的酷刑;膑脚:砍去膝盖骨及以下的酷刑;膑罚: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刑志》说:“中刑用刀锯”,注引韦昭曰:“锯,刖刑也。”
膑Bin(第四声)①膝盖骨,膝盖的一块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下。
膑刑又称 髌刑,古代肉刑之一,即剔去膝盖骨的刑罚。
出处
膑罚之属五百。——《汉书·刑罚志》
周改膑作刖。——《周礼·司刑》注
放膑者,脱去人之膑也。——《书·刑德》
孙子膑脚。——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膑辟(古代断足的酷刑);膑脚(砍去膝盖骨及以下的酷刑);膑罚(剔去膝盖骨的酷刑)
孙子膑脚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奇人,因其隐居于鬼谷,人称“鬼谷子”。鬼谷子博学多才,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投师学艺者颇多。《史记》载,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俱事鬼谷先生学术”。鬼谷子还有两个广为人知的学生,就是后来分别投靠齐、魏,又屡在战场上为敌对阵的孙膑和庞涓。
孙膑是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即孙子)的后代,至孙膑时移居于鄄(今山东鄄城)。孙膑青年时投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与庞涓同门受业。孙膑天资聪明,又善于动脑,悟性极强,对*所授之业常能举一反三;加之受其先祖孙武的影响,俗话说,门里出身,强出三分,孙膑能结合史书上所述战例去理解*的讲授,其学业长进之快常常出乎*的预料。故鬼谷子常说:此子日后必成大器。而庞涓却是个骄傲自负又心胸狭窄之人,虽然不乏聪慧,学习却极不刻苦,常常浅尝辄止,自道为阵之法不过如此。刚刚入门,便认为学到了*的全部本事。对这样的学生,鬼谷子越来越失望,只能听之任之,而把主要精力都用以指导孙膑。庞涓表面上服气孙膑,内心却十分嫉妒。为了除掉自己的竞争对手,对孙膑常怀陷害之心。
庞涓离开鬼谷子后,虽然不学无术,却因曾师从于鬼谷子而被人器重,加之他能说会道,善于自吹自擂,后来便被魏惠王封为将军。庞涓做了将军,并没有忘记孙膑。孙膑当时在齐国,齐国又强于魏国。庞涓怕孙膑被齐国重用后与自己为敌,便处心积虑地要去掉这个眼中钉。经过周密策划,他假魏惠王之名邀请孙膑到魏国做客。孙膑如约前往,庞涓却说孙膑来迟,怠慢了魏王,私自将孙膑处以膑刑,即剔除膝盖骨,使其不能行走。孙膑的原名史书未载,这次受刑后才改名孙膑,以示自己永不忘记这奇耻大辱。
孙膑受刑后被囚禁在别室,他一边养伤,一边寻找逃回齐国的机会。后来,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孙膑一见机会难得,便买通看守的兵卒传出密信,要求齐国使者与自己见面。见面后,孙膑诉说了事情的原委,求使者帮忙离魏返齐。使者十分同情孙膑的遭遇,也十分珍惜这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便将孙膑藏在自己的车中载回齐国。孙膑回到齐国后,被齐将田忌待为上宾。一次,齐威王悬赏千金令诸公子赛马,田忌的马力不如其他公子,孙膑却说:“我能教你获胜。”当时每个公子的马都有上、中、下三等,分别比赛,最后按三局二胜决定胜者。孙膑让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其他公子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结果,田忌的马一负二胜,总分占先赢得千金。威王问用兵之道,孙膑应对如流。威王大喜,遂任孙膑为军师。从此,孙膑与庞涓各掌一国兵权,成了战场上的对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29
又称刖刑,是断足或砍去犯人膝盖骨的刑罚。膑辟:古代断足的酷刑;膑脚:砍去膝盖骨及以下的酷刑;膑罚: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刑法志》说:“中刑用刀锯”,注引韦昭曰:“锯,刖刑也。”
著名的兵法家孙膑就是受了这种刑法
孙子膑脚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奇人,因其隐居于鬼谷,人称“鬼谷子”(原名王诩)。鬼谷子博学多才,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投师学艺者颇多。《史记》载,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俱事鬼谷先生学术”。鬼谷子还有两个广为人知的学生,就是后来分别投靠齐、魏,又屡在战场上为敌对阵的孙膑和庞涓。
孙膑[是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即孙子)的后代,至孙膑时移居于鄄(今山东鄄城)。孙膑青年时投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与庞涓同门受业。孙膑天资聪明,又善于动脑,悟性极强,对*所授之业常能举一反三;加之受其先祖孙武的影响,俗话说,门里出身,强出三分,孙膑能结合史书上所述战例去理解*的讲授,其学业长进之快常常出乎*的预料。故鬼谷子常说:此子日后必成大器。而庞涓却是个骄傲自负又心胸狭窄之人,虽然不乏聪慧,学习却极不刻苦,常常浅尝辄止,自道为阵之法不过如此。刚刚入门,便认为学到了*的全部本事。对这样的学生,鬼谷子越来越失望,只能听之任之,而把主要精力都用以指导孙膑。庞涓表面上服气孙膑,内心却十分嫉妒。为了除掉自己的竞争对手,对孙膑常怀陷害之心。
庞涓离开鬼谷子后,虽然不学无术,却因曾师从于鬼谷子而被人器重,加之他能说会道,善于自吹自擂,后来便被魏惠王封为将军。庞涓做了将军,并没有忘记孙膑。孙膑当时在齐国,齐国又强于魏国。庞涓怕孙膑被齐国重用后与自己为敌,便处心积虑地要去掉这个眼中钉。经过周密策划,他假魏惠王之名邀请孙膑到魏国做客。孙膑如约前往,庞涓却说孙膑来迟,怠慢了魏王,私自将孙膑处以膑刑,即剔除膝盖骨,使其不能行走。孙膑的原名史书未载,这次受刑后才改名孙膑,以示自己永不忘记这奇耻大辱。
孙膑受刑后被囚禁在别室,他一边养伤,一边寻找逃回齐国的机会。后来,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孙膑一见机会难得,便买通看守的兵卒传出密信,要求齐国使者与自己见面。见面后,孙膑诉说了事情的原委,求使者帮忙离魏返齐。使者十分同情孙膑的遭遇,也十分珍惜这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便将孙膑藏在自己的车中载回齐国。孙膑回到齐国后,被齐将田忌待为上宾。一次,齐威王悬赏千金令诸公子赛马,田忌的马力不如其他公子,孙膑却说:“我能教你获胜。”当时每个公子的马都有上、中、下三等,分别比赛,最后按三局二胜决定胜者。孙膑让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其他公子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结果,田忌的马一负二胜,总分占先赢得千金,在齐威王的追问下,他引荐了孙膑。齐威王问其用兵之道,孙膑应对如流。威王大喜,遂任孙膑为军师。从此,孙膑与庞涓各掌一国兵权,成了战场上的对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30
夏商五刑之一,又称刖刑,是断足或砍去犯人膝盖骨的刑罚。膑辟:古代断足的酷刑;膑脚:砍去膝盖骨及以下的酷刑;膑罚: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刑法志》说:“中刑用刀锯”,注引韦昭曰:“锯,刖刑也。”
孙子膑脚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奇人,因其隐居于鬼谷,人称“鬼谷子”(原名王诩)。鬼谷子博学多才,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投师学艺者颇多。《史记》载,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俱事鬼谷先生学术”。鬼谷子还有两个广为人知的学生,就是后来分别投靠齐、魏,又屡在战场上为敌对阵的孙膑和庞涓。
孙膑[1] 是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即孙子)的后代,至孙膑时移居于鄄(今山东鄄城)。孙膑青年时投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与庞涓同门受业。孙膑天资聪明,又善于动脑,悟性极强,对*所授之业常能举一反三;加之受其先祖孙武的影响,俗话说,门里出身,强出三分,孙膑能结合史书上所述战例去理解*的讲授,其学业长进之快常常出乎*的预料。故鬼谷子常说:此子日后必成大器。而庞涓却是个骄傲自负又心胸狭窄之人,虽然不乏聪慧,学习却极不刻苦,常常浅尝辄止,自道为阵之法不过如此。刚刚入门,便认为学到了*的全部本事。对这样的学生,鬼谷子越来越失望,只能听之任之,而把主要精力都用以指导孙膑。庞涓表面上服气孙膑,内心却十分嫉妒。为了除掉自己的竞争对手,对孙膑常怀陷害之心。
髌刑漫画图
庞涓离开鬼谷子后,虽然不学无术,却因曾师从于鬼谷子而被人器重,加之他能说会道,善于自吹自擂,后来便被魏惠王封为将军。庞涓做了将军,并没有忘记孙膑。孙膑当时在齐国,齐国又强于魏国。庞涓怕孙膑被齐国重用后与自己为敌,便处心积虑地要去掉这个眼中钉。经过周密策划,他假魏惠王之名邀请孙膑到魏国做客。孙膑如约前往,庞涓却说孙膑来迟,怠慢了魏王,私自将孙膑处以膑刑,即剔除膝盖骨,使其不能行走。孙膑的原名史书未载,这次受刑后才改名孙膑,以示自己永不忘记这奇耻大辱。
孙膑受刑后被囚禁在别室,他一边养伤,一边寻找逃回齐国的机会。后来,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孙膑一见机会难得,便买通看守的兵卒传出密信,要求齐国使者与自己见面。见面后,孙膑诉说了事情的原委,求使者帮忙离魏返齐。使者十分同情孙膑的遭遇,也十分珍惜这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便将孙膑藏在自己的车中载回齐国。孙膑回到齐国后,被齐将田忌待为上宾。一次,齐威王悬赏千金令诸公子赛马,田忌的马力不如其他公子,孙膑却说:“我能教你获胜。”当时每个公子的马都有上、中、下三等,分别比赛,最后按三局二胜决定胜者。孙膑让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其他公子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结果,田忌的马一负二胜,总分占先赢得千金,在齐威王的追问下,他引荐了孙膑。齐威王问其用兵之道,孙膑应对如流。威王大喜,遂任孙膑为军师。从此,孙膑与庞涓各掌一国兵权,成了战场上的对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30
刖[yuè]刑,中国古代刑罚之一,又称剕刑,中国古代一种酷刑,指砍去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 刖刑在夏朝称膑,周朝称刖,秦朝称斩趾。亦有指刖刑是削去膝盖骨(膑骨)使犯人不能站立的说法。刖刑乃隋朝以前的五刑之一,属肉刑;亦有指它是满清十大酷刑之一。 刖刑不同于膑刑。膑刑,指挖去膝盖骨。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正是受此刑而将名字“孙宾”改为“孙膑”。而刖刑指砍去双脚,春秋时和氏璧的发现者卞和即被施以刖刑。又名刖刑
“刖”,古时与“剕”的意相同,就是断足。早在殷商时代即有此刑。《尚书·吕刑》篇有“剕避疑赦”一句,后传云“刖足曰剕刑。”后又疏云:“剕,刖也。”许慎《说文解字》也说:“刖者断绝之名,故削足曰剕。”周代的五刑, 《周礼·秋官·司刑》说是“墨、劓、宫、刖、杀”,《尚书·舜典》说是“墨、劓、剕、宫、大辟”,其中的刖和剕其实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断足。
刖刑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夏朝开始有肉刑,当包括刖足在内。到了周代,刖刑普遍施用,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春秋时诸侯各自为政,各国国君对臣下或百姓动辄使用刖足之刑,法律规定的应受刖刑的条款也相当繁多,如“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左传》记载,公元前六七八年郑国刖强鉏之足,公元前六三二年卫侯刖针庄子之足,公元前五七四年齐国刖鲍牵之足,等等。楚国还有和氏得玉璞,楚王以为狂,先刖其左足,又刖其右足。齐国在景公时,刑罚特别重,受刖足之刑的特别多。秦有刖刑,称断足或称斩趾。《秦简·法律答问》载:“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趾”。
从西周开始,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文书。“刖”,断足,刖刑是古代社会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刖刑作为惩罚犯人的一种肉刑,被西周奴隶制社会所继承并沿用到春秋战国以后,直到汉文帝时,把应断右脚的改为死刑,应断左脚的改为笞五百。刖刑在夏朝称膑,周朝称刖,秦朝称斩趾。亦有指刖刑是削去膝盖骨(膑骨)使犯人不能站立的说法。
春秋时将人判处刖刑时,视所犯罪行的轻重,有的刖去一只脚,有的要刖去双脚。战国时,刖足也是常见的刑罚。如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孙膑的故事更是一桩典型的事例,孙膑受师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听说他名字本来叫孙宾,受刑之后,才改为孙膑。据《史记》记载,魏惠王时,庞涓仕魏为将军,他忌妒同学孙膑的才能,把他召来,设计“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所谓“刑断其两足”,显然是刖足的意思。《潜夫伦》记此事云:“孙膑修能于楚,庞涓自魏诱以刖之。”这更明言是刖足。但也有人说孙膑受的刑罚是被剔去双膝盖骨。历史上关于孙膑所受刑罚的两种说法,具体地证明了前面所谈到的关于刖、剕、膑的含义彼此混淆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