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0:44
共4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22 11:23
普洱茶做成饼状是为了方便储藏以及运输,普洱茶饼都是用普洱茶压缩成饼的形状,俗称普洱茶饼。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8:31
早期普洱茶压制成饼主是历史和地理位置决定的,现代普洱茶压饼则是为了适应买家需求。
让我翻开历史画卷,先来看看普洱茶的历史成因。我国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根据清朝的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所说:“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由此印证,自茶文化兴起,普洱茶就有了历史记载。
这种团茶一直发展至宋代的龙团凤饼。随着朝代更迭,明代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本是草根出身,认为茶农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饼茶、团茶,而达官贵人们花费大量的金钱来“斗茶”玩乐是对资源的一种挥霍。朱元璋一旨“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废团茶兴散茶”的新政就出台了。于是,国内的各种茶叶都跟着改头换面了。由于普洱茶产于云南,地处偏远,文化迥异,新政的实施鞭长莫及,普洱茶依旧保留饼、团等各种形状。
普洱茶千年来一直继承着唐宋团茶的衣钵,其中重要原因就是紧压茶饼满足了贸易运输的现实需求。普洱茶在古代大多通过茶马古道将之运送到*等地方,由于托运茶叶的马匹有限,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路途险阻,紧压茶是运送方便同时大量运送茶叶的唯一选择。
如今说到普洱,离不开一个“藏”字,人们对普洱素有“能喝的古董”和“越陈越香”的认知,实际上这两个观点与其茶饼在成年累月的存放中,茶饼内部化学物质发生的缓慢变化有关。其中一个茶叶物质变化是,茶叶中苦涩的茶多酚、花青素会在这个过程中缓慢氧化形成茶黄素等温和的物质,这也是为什么存得好而久的茶汤会更加浓、厚的原因。这个过程使里茶与空气相对隔离,并且锁住了茶香,使其在后期转化中保存得更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9:49
说到普洱茶的形态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是呈现几种状态的?饼状?沱状?散状?还是??
我想,大多数人第一印象,应该都是饼状的。在近代,饼茶占主流,“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代表的形态,七饼一提的包装,同时,每饼7两重,也就是现在的357g。
那为什么普洱茶要紧压而不散存?相信这个问题大家都想过,但是都只是在普洱茶压制成饼的含义上有一个片面的了解。
多数人认为,将普洱茶压制成饼,仅仅是因为外观的美丽,也有很多人效仿把别的茶类紧压。
其实,原因并不只是因为外观。
简单来说,最初,将普洱茶的紧压的目的,只是因为云南的地势较高、地形崎岖,茶叶大多只能依靠马帮进行运输,高昂的运输成本,加上复杂的自然环境,使得紧压茶成为了外销茶品的首选。
然而,到了上个世纪末,品饮普洱老茶的风尚逐渐兴起,人们开始储存普洱茶。
相比于散料,将普洱茶压制成饼,更利于它的储存和后期的转化。另外,压制成饼的普洱茶,经过时间的转化,在口感上要比散茶更加醇厚,滋味也要更加饱满。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普洱茶在后期的存放中,茶叶会自动氧化,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微生物作用的转化,这些转化的因素,主要有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线。
而普洱茶紧压成饼,水分的吸收与蒸发对于紧压的普洱茶影响度不大,因此,微生物跟香气都能更好的保存下来;其次空气中的温度对紧压茶的内部影响不大,茶叶中的微生物能更好的存活下来;最后,氧气和光线与普洱紧压茶的接触面积相对缩小了很多,多酚类,酮类与叶绿素的氧化就缓慢了很多,茶质就能更好的保存。
当然,普洱茶后期的转化,基础还得靠茶叶本身的品质,在茶叶原料本身品质有保障的前提下,再辅以优良的工艺,紧压成饼,才能转化出优质的普洱陈茶。
为什么普洱茶要紧压而不散存?这个问题也慢慢得出了一定的答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1:24
我认为一开始的某一段时期,由于交通不便,很容易引起茶叶的流失,因此,聪明的制茶者将茶做成了紧压的茶饼,这样既方便储存又方便交通运输.甚至,每一饼还有特定的重量,这样更方便计算,还方便骡马驮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