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在宋代以后就没了,现在的临汝地区仍然有烧制,为何会失传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0:21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4:37
汝窑在宋代以后失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动荡:宋朝末年,宋金战乱,国家动荡不安,连皇帝都被俘,汝瓷的烧制环境极不稳定。
2. 成本高昂:汝瓷烧制原料成本高昂,甚至不惜以玛瑙入釉。在宋朝没落之后,汝官窑失去了朝廷的支持,民间更是无力承担其高昂的成本,导致汝窑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3. 审美变迁:朝代更迭,元朝统治者的审美与宋代不同,汝窑的简约淡雅不得宠。这使得汝瓷在元朝时期未能得到重视,逐渐失去了传承。
虽然汝窑在宋代以后失传,但在今天的临汝地区,烧制汝窑的技术仍然得以保留。经过制瓷大师们的努力复烧,当年那一抹天青色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4:37
朝代更替,金入侵后汝窑失传,现在临汝地区,也就是汝州市的烧制是新中国以后,五十年代在周总理的指示下恢复汝窑生产的,是有国家组织的研究恢复,现在汝窑市场分好几个产地,但是最早在国家扶植下生产的是汝州,原产地的品质不错,工艺品一直被作为外交礼,但是以茶具进入大众市场比较晚,大家了解的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4:38
那是官窑,国家有财政保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4:39
汝窑瓷器位居宋代五大名瓷(汝、官、哥、定、钧)之首,为北宋宫廷专用瓷,但就是这么的一个名贵瓷种,窑口在世很短时间就失传了。据权威专家推测,汝窑只烧制了20年左右便窑毁人亡了,到南宋时候就很难找到汝窑的瓷器了。
汝瓷在中国古陶瓷史上享有极高赞誉,有『汝窑为魁』的美誉,历代帝王都把汝窑看做是吉祥之物、镇宫之宝,并规定世代相传不做冥器陪葬。正是因为这样汝窑瓷器成为了众多收藏家梦寐以求的收藏对象。那么汝瓷的烧制为什么戛然而止,技术也失传了呢?
在汝州市严和店,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宋室皇宫在使用汝瓷后,不但发现了汝瓷的精美,而且还发现汝瓷器皿盛放食物不易发馊。宋徽宗突发奇想,如果睡在汝瓷做的床上会不会也不生病、长生不老呢?于是他下诏让汝窑工匠限期制作一张龙床,供其使用。
我们知道,汝瓷大不盈尺,烧制汝瓷的窑炉根本不可能烧出龙床大小的瓷器来。结果可想而知,期限到了,皇命不可违,窑工被杀头,汝窑自此失传。
当然这种传说属无稽之谈,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汝窑毁于宋金战乱,汝窑工匠随宋室南迁,在临安(今杭州)建成南宋官窑。汝窑工匠带去了新的技术,所以南宋官窑瓷器还带有汝瓷的工艺特征。
大家知道,一一二五年十月,金太宗下诏攻宋,次年攻到开封。汝瓷停烧于一一○六年,北宋灭亡,宋室南迁是在一一二七年。如果说汝窑工匠是随皇室南迁,那么其间还有长达二十一年的时间,汝瓷产地汝州还在北宋政权的统治之下,应该有能力继续为皇室生产汝瓷用品。可见说汝窑毁于宋金战乱是站不住脚的。
汝瓷技术失传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也请教了许多专家,没有找到可以信服的解释。二○○六年,笔者与汝州市荣华汝瓷研究所工程师韩琴探讨这一问题,她从技术角度提出一种全新的观点,仔细想来,颇有道理。
她认为,汝窑的停烧,缘于制作汝瓷的一种原料的枯竭。
从二○○一年开始研究汝窑以来,笔者与韩琴工程师先后探访了清凉寺汝窑遗址和汝州张公巷窑遗址(张公巷是和清凉寺汝窑一脉相承的)。从遗址开挖的废料中,分拣出制瓷的几种原料。两处遗址中有一种共同的原料,呈浅绿色。经过试烧、分析,证明这种原料在汝瓷制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六年荣华汝瓷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用遗址出土的原料进行试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种浅绿色的长石能使釉面发出莹润的绿色光泽,呈现滋润的玉石感。
二○○○年,韩琴工程师跑遍了汝州、宝丰及周边县境内的矿石产地,访问了许多地质专家,都没有找到这种原料。韩琴工程师认为,宋代的汝瓷工匠利用窑址附近这种原料配制釉料,烧出了名闻天下的汝瓷。可是原料毕竟有限,终究有用完的一天。在古代科学技术落后的条件下,汝窑工匠即使努力地用其他原料代替这种浅绿色的原料,却怎么也烧不出美轮美奂的汝瓷作品了。
一代名窑——汝窑,就这样失传了。也许汝窑的失传还会有其他的因素,但是根据考究原料的缺失也许是汝窑失传的最根本也是最主要因素了。追问浅绿色的长石??有做检测吗?是何微量元素??
追答估计没检测出来这是什么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