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后面长有小水疱怎么回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3:5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6:14
1、特应性皮炎
本病是瘙痒剧烈的一种皮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人或其家属常有哮喘、过敏性病如鼻炎以及荨麻疹等病史。病因与遗传过敏性体质有关。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很多,能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某些食物如蛋白类食物,是常见的过敏原。婴儿常因消化不良、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本病。青壮年因皮毛、花粉等物质致敏者并不少见。总之目前对本病病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症状] 表现为皮肤干燥,受冷、热以及化学*时,血管反应异常。婴儿好发部位为两颊及前额,以后蔓延至面部,但口唇周围多不受侵犯。皮肤损害最初为红斑及轻度水肿,发展成丘疹及水疱,以后糜烂、渗液、结痂、有时出血。时好时犯反复发作。
成年病人好发部多为四肢屈侧,扁平丘疹有搔痒,以后融成斑块,表面干燥其上有鳞屑,常有皮肤剥脱和色素沉着。
[治疗] 避免外界物质刺激,注意饮食,防治皮肤干燥,尽量寻找并解除病因。①止痒可用抗组织胺药或口服填静药,每日3次,也可用血疗法及胎盘组织液注射。严重病人除儿童外,可酌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发现过敏原应采取脱敏疗法;②患部治疗可酌情应用2%石炭酸酒精、硫黄煤焦油软膏,或参考应用湿疹疗法。婴儿无渗液者可用炉甘石洗剂、复方蛇床子洗剂,有渗液者可用氧化锌油、黄连油等;③中药治疗,婴儿可用五宝丹,每次0.15g,每日2—3次,或加用土茯苓、银花煎水饮。
2、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旧名慢性单纯性苔藓,主要表现为瘙痒和皮肤呈苔藓改变的慢性皮肤病。多发生于颈部、肘部、腘窝、外*及*等处。病初仅为瘙痒,由于搔抓出现圆形或不定形的丘疹。皮色正常或淡褐色,表面光滑或有小鳞屑。以后丘疹增多,中心部互相融合呈苔藓样改变,无渗出倾向,经久不愈或愈后反复发作。
[治疗] 避免劳动过累,克服急躁情绪,生活规律,忌食品店辛辣饮食,切勿搔抓患部,①全身疗法,可应用抗组织胺药物、溴剂、利眠宁、谷维素等或用普鲁卡因静脉注射;②针刺疗法,主穴为曲池、血海同时针刺病变周围;③病变局部治疗,可用0.25%普鲁卡因溶液或2%苯甲醇溶液行局部封闭。艾炙患部周边,距皮肤高度以能忍受为度。患部用同位素90锶或32磷贴敷,也可用浅层X光线照射。外用药可涂擦焦油类软膏、止痒软膏或肤轻松软膏。
3、接触性皮炎
本病是皮肤或粘膜接触强酸、强碱类及外界某些物质如动物皮毛、漆类、染料、某些药品或农药、橡胶类、塑料制品、肥皂、洗衣粉等而发生的皮肤急性炎症。近年来发现不少病人因用化妆品如染发剂、烫发剂、涂发剂、眼部化妆品、口红、面部及指甲化妆品、腋部制汗除臭、脱毛剂以及金属或非金属耳环而引起皮炎。轻症仅为局部皮炎,重症可有全身症状。
[诊断] 发病前有某些刺激物接触史。接触部位瘙痒、灼热、潮红、肿胀,出现边界清楚的水疱或大疱。带耳环者耳垂耳孔周围烧灼、发痒,出现红色丘疹或脓泡疹,此系穿耳孔后,耳环作为致敏原所致。病因除去后症状逐渐消退,若病因未能除去或处理不当,病情可转为慢性。表现为皮肤渐呈暗红色、逐渐浸润、肥厚、干燥、脱屑甚至皲裂。
[治疗] 首先是询问病史,追查病因和除去病因。①全身治疗可用抗组织胺类药物、维生素C、钙剂等。感染严重可用抗生素,必要时用皮质类固醇激素;②局部治疗用药,急性无渗液者,可用粉剂或洗剂(如炉甘石洗剂)。有渗液可用湿敷(如3%硼酸溶液),敷后涂氧化锌油,也可选用黄连油外搽。若皮肤浸润、肥厚、干燥、脱屑,可用糊剂(如氧化锌糊剂、黑豆溜油糊剂)。
4、水田皮炎
本病多见于水田耕种者,一般在下水劳动后半小时左右,水浸部皮肤发痒,随后便发生红斑、丘疹、水疱。多在数日后消退,少数病人能发生继发*染。我国南方多由禽类血吸虫尾蚴引起,北方多由畜类(牛、羊)血吸虫尾蚴引起,故有称为尾蚴皮炎。此外还有浸渍糜烂型皮炎即下水劳动后数日发病,开始是指(趾)间组织浸软、发白,以后发展为潮红、糜烂,掌跖部可有点状表皮剥脱。本病的发生可能与皮肤长期浸水和不断受到磨擦有关。水温高或水呈碱性也是致病因素。
[治疗] 重点在于预防,为预防尾蚴皮炎①首先消灭血吸虫尾蚴的中间宿主“椎实螺”,如稻田水深5—10cm左右,可用硫酸铜按每亩1—1.5市斤的比例撒入稻田;或用6%可湿性六六六粉与细砂或土按1:10混合,并按每亩15—20市斤比例均匀撒入稻田;也可在播种插秧前投入草木灰,按每亩100斤以上作为底肥;还可对椎实螺进行人工捕捞;②对粪便应加强管理,如鸭粪、牛粪应在消灭虫卵后再作施肥用;③采取塑料薄膜育秧法,并提倡早插秧,设法错过尾蚴最多季节。或调整在水田劳动时间,最好采取上午早出工、早收工,下午晚出工、晚上晚收工的办法,因为尾蚴在水温高时最活跃;④作好个人防护,即下水田时穿肢套,也可在下水前皮肤涂防护药膏(如松香25g加凡士林至100g)。
已发生尾蚴皮炎时,可先服抗组织胺药物,皮肤涂止痒洗剂,或将新鲜马齿苋洗净捣烂涂敷患部。对浸渍糜烂型皮炎,可在糜烂部涂2%龙胆紫液或鞣酸软膏,如已发生局部感染,除服用消炎药外,局部可用高锰酸钾液浸泡。
5、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炎
近年来妇女面部发痒人数增多,原因有的因湿疹,有的因日光性皮肤炎,但重要原因是应用化妆品而引起的皮肤炎。症状是面部瘙痒,其中上眼睑内侧、口唇周围、前额、耳前部等处轻微发红,并有小粒状脱皮。此症状可在一年中反复发生几次,因本病因化妆品引起,故命名为化妆品性皮肤炎。目前化妆品是由多种复杂的化学物质制成。它含有铅、铝、铬、汞等有害金属,国外的某些化妆品,还含有亚硝基二乙醇胺。此类物质经皮肤吸收,可对肝脏产生毒害而致癌。某些化妆品用后,可使色素沉着,皮肤细胞老化,皱纹增多弹性降低。有的可致外源性光感性皮炎和痤疮。为查知皮肤炎由何种化妆品所引起,可作粘贴试验。即将常用的化妆品如乳剂、油膏、化妆水、口红、眉墨等,分别平贴在无刺激性的小块绒布上,分别贴在背部皮肤(其他部位皮肤也可)上,过24小时后取下,观察粘贴区有无皮色变红或发生水疱。还有方法即在数日内停止使用化妆品,以后只用一种化妆品观察数目,再换一种化妆品观察数日。用此法可查知皮肤炎由何种化妆品所引起,惟此法所须时间较长。
[治疗] 已知某种化妆品是致皮肤炎的原因,立即停止使用。若症状较重,可局部涂搽肾上腺皮质激素软膏。如皮肤炎是因特殊化妆品所引起,可请皮肤科诊治。
湿疹(eczema)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为多形性皮疹,倾向渗出,对称分布,自觉剧烈搔痒,病情易反复,可多年不愈。
〔病因〕
病因较复杂。多由于某些外界或体内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因果关系较复杂,其他影响因素亦多,因而与接触性皮炎不同。原因不易除去,易倾向复发和慢性化。
外界因素:如化学制剂、化妆品、香料、染料、清洁剂、动物毒素、蛋类、鱼虾及牛奶等异性蛋白、花粉、尘埃、细菌感染、日晒、寒冷、搔抓等。
体内因素:过敏性体质,代谢、内分泌或消化道功能紊乱,神经精神功能障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病灶感染,肠寄生虫病,静脉曲张,多汗,皮肤干燥等。
〔发病机理〕
可能为在复杂的体内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基础上所致的迟发性*反应。但有些湿疹则与*反应无关。患者反应性的改变,常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有些还不清楚,尚有待今后研究。
中医认为本病常因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因身体虚弱,脾为湿因,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
1.症状及诊断要点
急性湿疹
(1)皮损呈多形性,经过中常循一定规律,开始为弥漫性潮红,以后发展为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常数种皮损同时并存。
(2)病变常为片状或弥漫性,无明显境界。可并发于身体各部,而以头、面、四肢远端、*多见。常对称发病,严重者可泛发全身。
(3)经过急剧,炎症明显,倾向湿润糜烂,经适当治疗后,约2~3周可以治愈,但常易反复发作。
(4)自觉灼热及剧烈痛痒。
亚急性湿疹
(1)为介于急性与慢性湿疹间的阶段,常由于急性湿疹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致病程迁徙所致。
(2)皮损较急性湿疹轻,以丘疹、结痂、鳞屑为主,仅有少量水疱及轻度糜烂。
慢性湿疹
常由于急性和亚急性湿疹处理不当,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转变而来。由于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可略有差异,但一般均具有以下特点:
(1)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手背、小腿、肘窝、*、女阴等处,境界明显,炎症不著。
(2)患部皮肤肥厚粗糙,嵴沟明显,呈苔藓样变。颜色为褐红或褐色,表面常附有糠皮状鳞屑、伴有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部分皮损上仍可出现新的丘疹或水疱,抓破后有少量浆液渗出。发生于手足及关节部位者,常呈皲裂或疣状。自觉疼痛,影响活动。
(3)慢性病程,时轻时重,无规律性,常反复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尤以精神紧张时为甚。
(4)平时自觉症状不著,每当就寝前或精神紧张时出现剧烈瘙痒。
湿疹的发病,有的仅经急性期或亚急性期,数周后而治愈,但一般常因反复发作,各期经过可交叉或同时存在。因此在不同的部位可见了各期皮疹同时存在。既有皮肤增厚苔藓样变,又可见新起的丘疹水疱或伴有红肿糜烂、结痂、脱屑等。亦有少数患者开始时急性湿疹的表现不甚明显,表现为亚急性甚至慢性湿疹者。
2.辨证分析
湿热并盛型:发病急、病程短。心烦、口渴。大便秘、小便赤少。皮损潮红欣热,肿胀,渗出显著。舌质红,舌台白或黄。脉弦滑或滑数。辨证属湿热兼盛,浸淫肌肤。
脾虚湿盛型:病程日久,口渴不思饮,大便不干或有溏泻,皮损粗糙肥厚或兼有少量渗液,或可见抓痕鳞屑。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或腻,脉沉缓或滑,辨证属脾虚湿盛以致肌肤失养。
血虚风燥型:慢性经过,皮损肥厚,角化皲裂,或有抓痕血痂。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或沉缓。辨证属久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以致肌肤甲错。
3.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 应与急性湿疹鉴别。
(2)神经性皮炎 应与慢性湿疹鉴别。
(3)脂溢性皮炎 经过中可有湿疹样改变,但本病主要发生于头部、胸前、背部*、腋窝、*等皮脂分泌较多的部位,常先自头部开始发病,向下蔓延,损害主要表现为黄红色或鲜红色斑,上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
参考资料:http://yulewc.cn/search.aspx?key=%B6%FA%B4%B9%BA%F3%C3%E6%B3%A4%D3%D0%D0%A1%CB%AE%F0%E5%D4%F5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6:14
神经性皮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6:14
上火,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