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4:1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23:25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西周的*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图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的作用是: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拓展了疆域。
2、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等级完全一致。
宗法制的目的在于保持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同时也有利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统治。宗法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核心是嫡长继承制,即正妻所生的长子为法定的王位继承人。
3、禅让(拼音:shàn ràng),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4、“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天下的传承等。
执政的君主也有承接,君主与君主之间可能有血缘关系,但不一定就是直系,有的是兄传弟,也有的是叔传侄。有的是受命于王。弑君夺位,抢班夺权、谋权篡位,不在世袭之例。
5、礼乐制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周武王灭商后,西周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稳定的*制度,支撑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
扩展资料:
支撑周朝的四大制度之一: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
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由于关于井田制的相关考古资料的缺乏,有学者却认为,井田制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这种制度可能从未得到严格的实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封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宗法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禅让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袭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礼乐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井田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23:25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建立来的等级制度,规定不同的人天生有不同的等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23:26
分封制,皇帝把土地分给自己的兄弟儿子等亲戚,还有一些分给有功的大臣,原来的附属国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23:26
分封制:皇帝封点土地,你给他进点贡当好他小弟。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23:27
分封制:西周时期由天子册封的一方王 例如姜子牙的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