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2 04: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05:22
在弧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中,主要的控矿因素有:① 岩浆岩;② 岩浆岩侵位的地层;③ 热液蚀变作用;④ 热液运移和矿质沉淀的构造空间。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各自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并在成矿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岩浆岩
与岛弧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岩浆岩几乎仅为浅成—超浅成斑(玢)岩,特别是斑(玢)岩型矿体更是如此。因此,斑(玢)岩的存在与否,是形成这类矿床的决定性因素。这类岩浆岩的基本特征在第二章第二节中已有较详论述。
在我国斑岩型矿床中,矿体主要赋存在偏酸、偏碱性的斑岩中,如三江地区的玉龙斑岩铜矿带,矿化的载体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而由玢岩构成矿化者是义敦岛弧的一大特色,但在玢岩和斑岩共存时,矿化主要趋向于在斑岩中发生,这说明有色金属元素更适宜在偏碱性熔体-溶液中富集。在斑岩和玢岩均发生矿化时,其中富含石英的玢岩和斑岩中矿化更好。也即酸性流体是矿化元素更适宜迁移、富集的介质。
虽然,斑岩和玢岩均是近地表侵位的产物,但距地表愈近,岩浆前峰富含的流体,挥发组分及矿化元素也相对愈集中,因爆裂减压而产生的流体沸腾作用也愈强烈。矿化元素易在物理化学环境突变条件下,从络合物中分解沉淀。因此在同一地区,斑(玢)岩定位的深度愈浅,产生的矿化也相对较好。
(二)地层
与弧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斑岩型及矽卡岩型矿床(点)基本仅产出在曲嘎寺组二段和图姆沟组二段(图4-4),这两段是上三叠统中火山岩最发育的部位,在其上、下段中,主要是海相碎屑沉积岩。这有力的说明了斑(玢)岩、矿产和火山岩在成因上的密切联系。矿产和地层的关系还可通过不同火山岩地层中矿产类型的不同进一步反映出。在曲嘎寺组二段地层中主要发育矽卡岩型多金属矿产,矿石中铁的含量普遍较高,有些地段的铁含量甚至构成了独立的铁矿体,这和曲嘎寺组二段以发育基性火山岩的特点是一致的。在图姆沟组二段中,基本仅产出较单一的斑岩型铜矿,矿石中铁的含量明显低于矽卡岩型矿石,与图姆沟组二段基本仅发育相对贫铁的安山岩是一致的,说明不同的火山岩地层控制着不同类型的矿产。
图4-4 中甸上三叠统火山岩盆地中雪鸡坪和红山等矿床产出层位剖面图
(三)热液蚀变作用
在与弧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有关的矿床中,热液蚀变均很发育,蚀变范围远大于矿体,可以说没有热液蚀变就没有斑岩型、矽卡岩型等矿床的形成。Cu等成矿物质以络合物形式存在于热液中,它们在矿区范围内循环活动时,因和介质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而发生物质交换即蚀变交代作用,使由矿质为核心的络合物发生分解而产生矿化。因此,热液蚀变是产生矿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在不同类型矿床中,热液蚀变的特征则有较大差异。
1.斑岩型矿床中的热液蚀变特征
在斑岩型矿床中,热液蚀变具有如下一些特征:① 类型多,在斑岩型矿床中的热液蚀变种类可达十几种,主要有钾长石化、钠长石化、黑云母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重晶石化、粘土化以及作为成矿作用直接标志的硫化物化;② 热液蚀变分带明显,总体上,热液活动中心为较高温的蚀变作用,向两侧依次递变为较低温的蚀变作用,相邻蚀变作用常呈渐变过渡关系;③ 热液蚀变具阶段性,热液在矿区活动时由于常发生脉动性,因而常使热液蚀变分出不同阶段,不同阶段热液蚀变的种类不同,矿化特征也有差异;④ 矿化发生在一定种类热液蚀变、一定的分带和一定的阶段中,其中最重要的矿化作用发生在蚀变中心部位和硅化—绢云母化蚀变作用中,蚀变愈强,矿化愈好。
2.矽卡岩矿床中热液蚀变特征
矽卡岩矿床中与铜多金属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是在矽卡岩形成基础产生的,因此热液蚀变仅发生在矽卡岩中和伴生的角岩中,热液交代的对象主要是矽卡岩矿物-石榴子石和辉石。热液蚀变类型相对较少,主要是阳起石-透闪石化、硅化、碳酸盐化,分带不明显。矿化主要和阳起石-透闪石化等蚀变作用有关。
(四)构造裂隙
由于在俯冲造山作用中,形成的金属矿床与岩浆热液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及矿质沉淀的空间,即构造裂隙的存在及特点则直接影响着矿床的发育。
从全区看,复背斜构造的存在有利于深部岩浆向地壳浅部的升移,但大断裂的活动,则是诱发岩浆及热液迅速向地表运动并改变区域地球物理场的重要条件。正如前述,乡城—格咱深大断裂的存在及长期活动对中甸地区乃至义敦岛弧带岩浆活动均有重大影响。
乡城—格咱深大断裂的产状首先*了岩浆活动仅发育在断裂的东侧,而该大断裂附近次一构造裂隙的发育,为超浅成侵入岩的活动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众所周知,斑(玢)岩型矿床的又一名称为细脉浸染型,即在矿石中,成矿矿物以微细脉或浸染状产出,这表明斑(玢)岩成岩后,构造的继续活动在岩石中又产生了大量的微裂隙,它们为含矿热液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从而导致了矿质的运移和沉淀。此外,在微细浸染型矿石形成后,伴随区域性的断裂活动,在矿体中又会产生了新的构造裂隙,在诱发新的含矿热液活动同时,产生了富黄铜矿的石英脉型矿石。因此,在斑(玢)岩型矿床的形成中,构造裂隙是必不可少的成矿条件。
在矽卡岩矿床的形成中,虽然断裂裂隙的作用不如斑玢岩型矿床明显,但沉积岩在形成之后产生的层间裂隙及解理裂隙,则是矽卡岩及矽卡岩型矿石形成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对于红山矿床来说,层间裂隙的发育则有较大意义,深部熔体-溶液主要沿其层间裂隙渗透侵入,并对不纯碳酸盐岩交代形成矽卡岩,并在其后的热液活动中产生矿化,因此,在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中构造裂隙的存在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