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5: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1:33
推陈出新,是戏曲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戏曲的民族形式,不仅表现了自己的民族感情,同时,它又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剧种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当导演的或正在学导演的,除了要学习戏曲的共同规律,掌握戏曲的基本规律外,也要学习每一个剧种的特点。不仅会导演京剧,也要会导演黄梅戏或庐剧。山东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与上海越剧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有区别。当导演的就要注意剧本里的思想内容和剧种的地方色彩。
排片段对学导演有好处。可以把戏曲里的传统剧目搞一段,很好地分析它,提高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另外也可以从小说里搞一段情节,改编成一段折子戏,这对学导演好处很大。再一个办法是移植昆曲或其他剧种的剧目加以改编、整理,当然也可以把话剧本改编成戏曲。搞片段必须从行动出发,如《拾玉镯》,孙玉姣通过拾玉镯这个动作,开展了复杂的内心变化,必须深入分析它、体验它、表现它,这个道理无论是外国或中国、话剧或戏曲,都是一样。
人的心理活动不是空想的,它和规定情境有密切联系,必须在规定的情境里活动。戏曲虽然是用程式身段表现人物,但同样要从内心动作出发,如不对角色进行体验,就会走上形式主义。戏曲程式表现方法和体验人物的内心思想感情是分不开的,体验人物的内心活动不是平均主义和自然主义。有些地方就不必过于细致表现它,如戏曲里的吃酒就不吃菜。在矛盾最尖锐的地方就需要着重表现,表现人物激烈的思想斗争,表现人物心理矛盾等,抓住这些关节,深入体验它。如《挑滑车》中高宠的骑马动作就表现了人物的复杂的思想矛盾。
无论是历史戏或现代戏,都应该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不应该从程式出发。没有生活体验,就是形式主义,但没有程式就不是戏曲。既要从生活出发,又要运用程式的规律。当然从生活出发表现人物,必然受到程式的*,这就需要突破它、改变它。例如我扮演李逵,李逵是在花脸程式之内。花脸程式张飞可以用它,青面虎也可以用它,李逵也可以用它。但是,我就必须从李逵出发,利用花脸程式。如果花脸程式还不够表现李逵的性格,就要突破或创造。程式会束缚生活,生活必然要突破程式,因此,运用程式的原则是:生活决定技术,并不是技术决定生活。
过去有人认为戏曲程式有"高"与"低"之分和"雅"与"俗"之分,认为昆剧比京剧"高",京剧比地方戏"高"。就京剧本身来说,认为京朝派比外江派"高",比外江派"雅",假如有剧团到农村去演出就被认为不值钱了。这些都是旧社会资产阶级的上层分子的看法。今天的"高"与"低","雅"与"俗"的标准是工农兵方向,要根据无产阶级的美学观点来发展和提高。
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由于贯彻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我国的戏曲事业,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十年来开办了各种形式的训练班,帮助艺人提高思想觉悟和艺术水平;广设各种剧种的戏曲学校,培养新生一代;严肃认真地整理剧目,澄清舞台,以加强戏曲的思想性、艺术性;举行全国性的各省市的戏曲会演,让百花争妍,交流经验;鼓励新文艺工作者参加戏曲的艺术实践,使新老合作,发展民族形式。
提倡戏曲的各个剧种不抛弃本身的特点来表现现代生活和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新历史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彻底改造封建性的行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发扬*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剧团有计划地进厂矿、到部队、下乡,作巡回演出,加强劳动锻炼,积极改造思想,贯彻工农兵方向。以上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在体现党的方针*上,获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成绩之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在不断斗争中取得的。
如对依靠艺人这一问题,就有那种只从技术着眼,不惜迁就落后意识的依靠艺人,和必须改造艺人的旧思想作风,提高他们的*觉悟,然后才能真正依靠艺人的两种不同思想观点的斗争;如对培养青年,就有*挂帅的红专道路和技术第一、轻视*的片面观点的斗争;如对继承遗产的看法,就有既反对资产阶级虚无主义,又反对封建保守主义的两种错误思想倾向的斗争。
如对剧目的创作、整理以及评价上,就有批判违反历史真实的反历史主义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正确评价历史的斗争;如对开放剧目的看法,就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无产阶级坚定的阶级*,以教育有些同志只懂得用消极办法防止毒草的斗争。这些斗争,有的形式不同,有的程度不同,在实质上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种思想倾向在戏曲工作上的反映。这些斗争,在戏曲事业上巩固了党的领导,树立了*挂帅的大旗,教育同志坚决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因此,就保证了贯彻戏曲改革*的执行。
概括地说,十年来的戏曲事业,起着这样巨大的变化:艺人经过教育、改造,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文化战士;封建制度的旧班社,经过民主改革,逐步成为国营剧团;含有思想毒素的剧目和舞台形象,经过逐步地清理、改编、创造和革新,成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今后,对继承戏曲传统要进一步革新、提高,不仅使戏曲艺术正确地反映古代的历史生活,将有用的历史经验来教育人民,同时还必须使它在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正确地反映现代的斗争生活,特别是反映伟大时代的英雄人物和他的事迹来教育人民。我们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以确立中国戏曲在世界艺术领域中的先进地位。
推陈出新"是戏曲发展的客观规律,其实也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新东西和旧东西,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新的总是要战胜旧的,代替旧的,但旧东西是新东西产生的基础,新东西的产生不能离开这种基础。这个道理,从戏曲文化的发展观点来说,就是要我们既不能割断历史,要尊重优秀传统,承继遗产,同时还必须批判它,改造它,使之不断革新。戏曲的承继和发展,虽然在旧时代也不能不依照这个规律前进,不然遗产就不会那么丰富。
比如说,几百年前的戏曲,在演出形式上,无论是有关角色的创造,音乐的创造,舞台美术的创造等等,和今天相比都要落后得多。可是,过去的戏曲发展和我们今天的戏曲发展,情况大不相同。
过去的戏曲,是在旧社会的压迫、摧残的情况下发展的(这里表现了人民性),是在封建思想、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发展的,虽有人民群众的支持,由于受到压迫者的影响,其结果不是发展得不健康就是进步很慢,有的是自生自灭。戏曲处于我们的时代,要求它为新时代的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就必须在*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向前发展。我们所要理解的戏曲的"推陈出新"不是过去任何时期的,而是具有这个历史特点的"推陈出新"。"推陈出新"不是抽象的概念,其中反映了各种各样的观点。
我们今天谈戏曲的革新和旧时代任何一种谈革新的内容和观点都大不相同。比如京戏,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大搞魔术手法的机关布景的,有在角色盔帽上装上电灯,在蟒靠(蟒袍、铠甲)的场面中,忽然来几个西洋打扮的姑娘大跳草裙舞,在武生的手上、脚上绑上一连串铜铃,翻跌时浑身摇响的等等。
这些也算"革新",那只是一种受殖民地思想影响下的所谓革新。还有一种是将民间戏曲中生动活泼的形式,认为不登大雅之堂,于是把它加工改造,奉诸庙廊,从"下里巴人"提高到"阳春白雪",从群众的喜闻乐见,提高到少数人的清心雅赏,那也算是一种"革新",这是一种士大夫阶级的所谓革新。
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革新,其中有进步意义的,有反动落后的。没落的封建阶级的观点和反动的资产阶级的观点以及那些低级庸俗的小市民观点,不可能为我们今天的戏曲事业正确地提出革新的方向,这些观点,只能使戏曲事业遭到破坏。只有党提出来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才是促进社会主义戏曲事业不断胜利前进的保证。
这是工人阶级坚定的阶级*,它不仅反映了一般劳动人民的观点,而且鲜明地表现了工人阶级的观点;只有这个工人阶级的观点,才最能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时代戏曲运动客观的实际。因此,戏曲的"推陈出新"在今天来说,是在新的思想基础上昂首前进的。它所着重的,已不只是对旧剧目的整理,对旧舞台形象的澄清,而是要使它全面革新,以工人阶级的思想观点,和丰富多彩的民族形式,来反映现代的生活题材和历史的生活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