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汉书·灌夫传》译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1:01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1:53

    《汉书·灌夫传》【译文】大凡为人臣属之所以成奸道者有八种手段:
  第一种叫“同床”。什么叫“同床”呢?回答是:重视夫人,溺爱姬妾,善于宠爱好色,这是君主经常被迷惑的。寄希望于君主安闲欢娱之时,趁君主酒醉饭饱之时,来求取他们所想要的,这是使君主一定能听从的手段。作为人之臣属内中用金银财宝来奉承贿赂,使她们去蛊惑君主,这就称之为“同床”。
  第二种叫“在旁”。什么叫“在旁”呢?回答是:艺人滑稽人和矮人,左右侍卫亲信,这是君主还没有下令就说是是是、还没有使唤就说好好好、在君主的意思还没有表达出来就能奉承君主的意图、能察言观色事先摸到君主心意的人啊。这些都是一同进退、共同应诺回答、统一口径统一行为来改变君主心意的人啊。作为人之臣属内中用金银财宝珍贵玩物,在外面干非法的事,然后让他们教化其主上,这就称之为“在旁”。
  第三种叫“父兄”。什么叫“父兄”呢?回答是:君主的叔伯兄弟,是君主亲近宠爱的人;权贵大臣及朝廷官吏,是君主必须要与之谋划计度事情的人。这些都是竭尽全力和君主一起议论、而君主一定能听从的人。作为人之臣属侍奉君主的叔伯兄弟以美乐和美女,用花言巧语来笼络收买权贵大臣及朝廷官吏,与之订盟约谈事情,事成之后就给他们进级加薪,用这些来劝诱他们的心,使他们去侵犯君主的权益,这就称之为“父兄”。
  第四种叫“养殃”。什么叫“养殃”呢?回答是:君主喜好美丽的宫殿和亭台池榭,喜好打扮子女及狗马来愉快自己的心情,这就是君主的灾殃。作为人之臣属竭尽民众力量来修建美化宫殿和亭台池榭,收取重税来为君主打扮子女及狗马,以讨好君主而迷惑君主的心意,顺从君主的*,而将自己的私利夹杂在其中,这就称之为“养殃”。
  第五种叫“民盟”。什么叫“民盟”呢?回答是:作为人之臣属挥霍公家的财物来取悦于民众,施行小恩小惠来讨好百姓,使朝廷内外城郊上下的人都来称赞自己,用这种办法来壅塞君主而成就自己的*,这就称之为“民盟”。
  第六种叫“流行”。什么叫“流行”呢?回答是:做君主的,本来就壅塞于言论,很少听到别人的议论,所以很容易被动听的言说打动而改变主意。作为人之臣属到处寻求各诸侯国的能言善辩之人,供养一些国内的说客,派他们为自己的私利去进说——用巧妙文饰的语言、用社会上流行的言词,表现出各种利害关系,使人害怕祸患,杜撰虚假的言辞来损害君主,这就称之为“流行”。
  第七种叫“威强”。什么叫“威强”呢?回答是:领导人民的人,是靠群臣百姓来形成强大的威势。群臣百姓认为是好的,那么君主也认为它好;不是群臣百姓认为好的,那么君主也认为不好。作为人之臣属,聚集携带刀剑的侠客,豢养亡命之徒,来显示自己的威势,彰明为自己服务有好处,不为自己服务就要被杀死,用这些来恐吓群臣百姓而谋求自己的私利,这就称之为“威强”。
  第八种叫“四方”。什么叫“四方”呢?回答是:领导人民的人,自己国家小就要侍奉大国,兵力弱小就要害怕强大的军队。大国所索要的东西,小国一定要听从;强大的军队压境,弱小的军队一定要服从。作为人之臣属,加重税收,耗尽国库,挖空自己的国家去侍奉大国,而且利用大国的威势来*自己的君主;厉害的还发动大国的军队聚集在边境来制约国内,稍轻点的便屡次招引大国的使者来恐吓自己的君主,使君主害怕,这就称之为“四方”。大凡这八种手段,是人之臣属之所以成奸道,当代君主之所以被蒙蔽胁迫,以致丧失所有的原因,不可不仔细审察呀。
  
  注:《汉书·灌夫传》原文
  《汉书·灌夫传》【原文】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术:
  一曰在“同床”。何谓“同床”?曰:贵夫人,爱孺子1,便僻2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托于燕处之虞,乘醉饱之时,而求其所欲,此必听之术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使惑其主,此之谓“同床”。
  二曰“在旁”。何谓“在旁”?曰: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玩好,外为之行不法,使之化其主,此之谓“在旁”。
  三曰“父兄”。何谓“父兄”?曰:侧室公子,人主之所亲爱也;大臣廷吏,人主之所与度计也。此皆尽力毕议、人主之所必听也。为人臣者事公子侧室以音声子女,收大臣廷吏以辞言,处约言事,事成则进爵益禄,以劝其心,使犯其主,此之谓“父兄”。
  四曰“养殃”。何谓“养殃”。曰:人主乐美宫室台池,好饰子女狗马以娱其心,此人主之殃也。为人臣者尽民心,从其所欲,而树私利其间,此谓“养殃”。
  五曰“民萌”。何谓“民萌”?曰:为人臣者散公财以说人民,行小惠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劝誉己,以塞其主而成其所欲,此之谓“民萌”。
  六曰“流行”。何谓“流行”?曰:人主者,固壅其言谈,希于听论议,易移以辩说。为人臣者求诸侯之辩士,养国中之能说者,使之以语其私——为巧文之言、流行之辞,示之以利势,惧之以患害,施属虚辞以坏其主,此之谓“流行”。
  七曰“威强”。何谓“威强”?曰:君人者,以群臣百姓为威强者也。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不善之。为人臣者,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以彰其威,明为己者必利,不为己者必死,以恐其群臣百姓而行其私,此之谓“威强”。
  八曰“四方”。何谓“四方”?曰:君人者,国小则事大国,兵弱则畏强兵。大国之所索,小国必听;强兵之所加,弱兵必服。为人臣者,重赋敛,尽府库,虚其国以事大国,而用其威求诱其君;甚者举兵以聚边境而制敛于内,薄者数内大使以震其君,使之恐惧,此之谓“四方”。凡此八者,人臣之所以道成奸,世主所以壅劫,失其所有也,不可不察焉。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1:54

【原文】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术:一曰在“同床”。何谓“同床”?曰:贵夫人,爱孺子1,便僻2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托于燕处之虞,乘醉饱之时,而求其所欲,此必听之术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使惑其主,此之谓“同床”。二曰“在旁”。何谓“在旁”?曰: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玩好,外为之行不法,使之化其主,此之谓“在旁”。三曰“父兄”。何谓“父兄”?曰:侧室公子,人主之所亲爱也;大臣廷吏,人主之所与度计也。此皆尽力毕议、人主之所必听也。为人臣者事公子侧室以音声子女,收大臣廷吏以辞言,处约言事,事成则进爵益禄,以劝其心,使犯其主,此之谓“父兄”。四曰“养殃”。何谓“养殃”。曰:人主乐美宫室台池,好饰子女狗马以娱其心,此人主之殃也。为人臣者尽民心,从其所欲,而树私利其间,此谓“养殃”。五曰“民萌”。何谓“民萌”?曰:为人臣者散公财以说人民,行小惠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劝誉己,以塞其主而成其所欲,此之谓“民萌”。六曰“流行”。何谓“流行”?曰:人主者,固壅其言谈,希于听论议,易移以辩说。为人臣者求诸侯之辩士,养国中之能说者,使之以语其私——为巧文之言、流行之辞,示之以利势,惧之以患害,施属虚辞以坏其主,此之谓“流行”。七曰“威强”。何谓“威强”?曰:君人者,以群臣百姓为威强者也。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不善之。为人臣者,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以彰其威,明为己者必利,不为己者必死,以恐其群臣百姓而行其私,此之谓“威强”。八曰“四方”。何谓“四方”?曰:君人者,国小则事大国,兵弱则畏强兵。大国之所索,小国必听;强兵之所加,弱兵必服。为人臣者,重赋敛,尽府库,虚其国以事大国,而用其威求诱其君;甚者举兵以聚边境而制敛于内,薄者数内大使以震其君,使之恐惧,此之谓“四方”。凡此八者,人臣之所以道成奸,世主所以壅劫,失其所有也,不可不察焉。

【注释】1.孺子:(rú如)古代太子及*的妾的名目。《汉书·外戚传上》:“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

2.便:《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里用为善于之意。

3.僻:(pì辟)通“嬖”。嬖(bi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生景公。”《左传·定公十年》:“宋公子地嬖蘧富猎。”《左传·隐公三年》:“嬖人之子也。”《国语·郑语》:“而嬖是女也。”《礼记·缁衣》:“毋以嬖御人疾庄后。”《孟子·梁惠王下》:“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说文》:“便嬖,爱也。”《韩非子·八奸》:“贵夫人,爱孺子,便僻好色。”这里用为宠爱之意。

4.燕:通“安”。《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诗·小雅·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诗·小雅·蓼萧》:“燕笑语兮。”《诗·小雅·六月》:“吉甫燕喜。”《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这里用为安逸、安乐之意。

5.虞:(yu于)《易·中孚·初九》:“虞,吉;有它不燕。”《国语·周语下》:“虞於湛乐。”《吕氏春秋·忠廉》:“利不足以虞其意矣。”清洪颐煊《读书丛录》:“虞与娱同。”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虞,假借为娱。”《文选·杨雄(羽猎赋)》:“弘仁惠之虞。”李善注:“虞与娱,古字通。”这里用为欢娱之意。

6.优: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宋元以后,亦泛称戏曲艺人、演员。《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陈氏鲍氏之圉人为优。”《国语·晋语》:“公之优曰施。”《国语·越语》:“信谗喜优。”《国语·齐语》:“优笑在前。”《史记·滑稽列传》:“优孟。《说文》:“优,饶也。一曰倡也。”《汉书·灌夫传》:“所爱倡优巧匠之属。”

7.习:《韩非子·孤愤》:“凡当涂者之于人主也,希不信爱也,又且习故。”《吕氏春秋·任数》:“习者曰。”高诱注:“习,近也。”《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亲近习,长同类。”颜师古注:“习,狎也。”《后汉书·孝质帝纪》:“匪砥匪革,终沦嬖习。”这里用为亲信之意。

【译文】大凡为人臣属之所以成奸道者有八种手段:第一种叫“同床”。什么叫“同床”呢?回答是:重视夫人,溺爱姬妾,善于宠爱好色,这是君主经常被迷惑的。寄希望于君主安闲欢娱之时,趁君主酒醉饭饱之时,来求取他们所想要的,这是使君主一定能听从的手段。作为人之臣属内中用金银财宝来奉承贿赂,使她们去蛊惑君主,这就称之为“同床”。第二种叫“在旁”。什么叫“在旁”呢?回答是:艺人滑稽人和矮人,左右侍卫亲信,这是君主还没有下令就说是是是、还没有使唤就说好好好、在君主的意思还没有表达出来就能奉承君主的意图、能察言观色事先摸到君主心意的人啊。这些都是一同进退、共同应诺回答、统一口径统一行为来改变君主心意的人啊。作为人之臣属内中用金银财宝珍贵玩物,在外面干非法的事,然后让他们教化其主上,这就称之为“在旁”。第三种叫“父兄”。什么叫“父兄”呢?回答是:君主的叔伯兄弟,是君主亲近宠爱的人;权贵大臣及朝廷官吏,是君主必须要与之谋划计度事情的人。这些都是竭尽全力和君主一起议论、而君主一定能听从的人。作为人之臣属侍奉君主的叔伯兄弟以美乐和美女,用花言巧语来笼络收买权贵大臣及朝廷官吏,与之订盟约谈事情,事成之后就给他们进级加薪,用这些来劝诱他们的心,使他们去侵犯君主的权益,这就称之为“父兄”。第四种叫“养殃”。什么叫“养殃”呢?回答是:君主喜好美丽的宫殿和亭台池榭,喜好打扮子女及狗马来愉快自己的心情,这就是君主的灾殃。作为人之臣属竭尽民众力量来修建美化宫殿和亭台池榭,收取重税来为君主打扮子女及狗马,以讨好君主而迷惑君主的心意,顺从君主的*,而将自己的私利夹杂在其中,这就称之为“养殃”。第五种叫“民盟”。什么叫“民盟”呢?回答是:作为人之臣属挥霍公家的财物来取悦于民众,施行小恩小惠来讨好百姓,使朝廷内外城郊上下的人都来称赞自己,用这种办法来壅塞君主而成就自己的*,这就称之为“民盟”。第六种叫“流行”。什么叫“流行”呢?回答是:做君主的,本来就壅塞于言论,很少听到别人的议论,所以很容易被动听的言说打动而改变主意。作为人之臣属到处寻求各诸侯国的能言善辩之人,供养一些国内的说客,派他们为自己的私利去进说——用巧妙文饰的语言、用社会上流行的言词,表现出各种利害关系,使人害怕祸患,杜撰虚假的言辞来损害君主,这就称之为“流行”。第七种叫“威强”。什么叫“威强”呢?回答是:领导人民的人,是靠群臣百姓来形成强大的威势。群臣百姓认为是好的,那么君主也认为它好;不是群臣百姓认为好的,那么君主也认为不好。作为人之臣属,聚集携带刀剑的侠客,豢养亡命之徒,来显示自己的威势,彰明为自己服务有好处,不为自己服务就要被杀死,用这些来恐吓群臣百姓而谋求自己的私利,这就称之为“威强”。第八种叫“四方”。什么叫“四方”呢?回答是:领导人民的人,自己国家小就要侍奉大国,兵力弱小就要害怕强大的军队。大国所索要的东西,小国一定要听从;强大的军队压境,弱小的军队一定要服从。作为人之臣属,加重税收,耗尽国库,挖空自己的国家去侍奉大国,而且利用大国的威势来*自己的君主;厉害的还发动大国的军队聚集在边境来制约国内,稍轻点的便屡次招引大国的使者来恐吓自己的君主,使君主害怕,这就称之为“四方”。大凡这八种手段,是人之臣属之所以成奸道,当代君主之所以被蒙蔽胁迫,以致丧失所有的原因,不可不仔细审察呀。

【说明】这八种手段从古到今都有,而且还不止这些,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手段来侵害君主及有关领导人呢?原因很简单,即为了自己的私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确实道出了很多人的心思。是,人都要活着,人都想活着,既然活着,就不应该比别人差,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有,别人没有的我也可以有。既然想要拥有,就不得不使用手段。韩非之所以列出这些手段,并不是叫人学,而是让人知道,有这些手段在身旁,不可不谨防啊。怎么防呢?学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想要自己生活得更好,就必须要与更多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会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帮助,而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就会使你没有困难;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尊重对方,尊重他的社会行为规范,因为只有尊重他的社会行为规范,他才能接受你;而只有遵守了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后,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使用最佳行为方式后才能与更多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需要智慧,智慧就来自于学习;在所有为人处事中,保持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就会得到诚信。这就是“仁义礼智信”。

【原文】明君之于内也,娱其色而不行其谒,不使私请。其于左右也,使其身必责其言,不使益辞。其于父兄大臣也,听其言也必使以罚任于后,不令妄举。其于观乐玩好,必令之有所出,不使擅进、不使擅退、群臣虞其意。其于德施也,纵禁财、发坟1仓、利于民者,必出于君,不使人臣私其德。其于说议也,称誉者所善,毁疵者所恶,必实其能,察其过,不使群臣相为语。其于勇力之士也,军旅之功无逾赏,邑斗之勇无赦罚,不使群臣行私财。其于诸侯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2之。所谓亡君者,非莫有其国也,而有之者皆非己有也。令臣以外为制于内,则是君人者亡也。听大国为救亡也,而亡亟于不听,故不听。群臣知不听,则不外诸侯;诸侯之不听,则不受之臣诬其君矣。

【注释】1.坟:《诗·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周礼·司烜氏》:“共坟烛庭燎。”这里用为大之意。

2.距:古同“拒”。《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墨子·公输》:“墨子九距之。”《荀子·仲尼》:“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荀子·君道》:“断足以距难。”《史记·高祖本纪》:“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这里用为抗拒、抵御之意。

【译文】明智的君主对于内宫妻妾姬妃,欢娱其美色而不行为于她们的请谒,不允许她们的私自请求。他对于身边左右侍从亲信,使用他们之身必严格他们的言论,不让他们夸大其词。他对于叔伯兄弟及权贵大臣,听取意见后也必然使他们承担法律责任,不会让他们轻举妄动。他对于观赏娱乐珍贵玩物,一定让它们有正当的出处,不会使人擅自进献、擅自裁减、不会让群臣拿来讨自己欢心。他对于品德的施行,比如发放和禁止发放财物,打开大的粮仓,有利于民众的,必然是出于君主,不会使为人臣者作为私人的恩德来施行。他对于各种言论,不论是称赞者所喜好,或者是诋毁者所厌恶的,必然会核实其才能,审查其过错,不会让群臣在下面相互议论。他对于勇敢的斗士,即使他在军队中立了功也不格外奖赏,但他在乡间里私自斗殴也不会赦免处罚,不会让群臣私下使用财物来求情。他对于各诸侯国的要求与勒索,合法的就听从,不合法的就拒绝抵制。所谓亡国的君主,并不是没有了他的国家,而是虽然有但不属于自己掌管。让臣下利用外国势力对国内实行控制,那么这统治者就是亡国之君了。听从大国来挽救自己的灭亡,那灭亡比不听从还要快,所以不能听。群臣知道君主不会听,那么就不会向外勾结诸侯了;诸侯们不被听从,那就不会接受其群臣诬陷他们的君主的意见了。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群臣中有八种奸邪的手段,但只要遇上明智的君主,他们任何奸邪的手段都没有用,只有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换得应有的地位和俸禄,干得好的还会有奖赏。而所谓的明智的君主,其实也和普通明白人一样,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做个明白人。这些道理都明白了,谁还敢使用奸邪的手段?

【原文】明主之为官职爵禄也,所以进贤材劝有功也。故曰:贤材者处厚禄,任大官;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官贤者量其能,赋禄者称其功。是以贤者不诬能以事其主,有功者乐进其业,故事成功立。今则不然,不课1贤不肖,论有功劳,用诸侯之重,听左右之谒,父兄大臣上请爵禄于上,而下卖之以收财利及树私党。故财利多者买官以为贵,有左右之交者请谒以成重。功劳之臣不论,官职之迁失谬。是以吏2偷官而外交,弃事而财亲。是以贤者懈怠而不劝3,有功者隳4而简其业,此亡国之风也。

【注释】1.课:(kè客)《管子·七发》:“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韩非子·定法》:“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说文》:“课,试也。”苏洵《上皇帝书》:“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这里用为考核之意。

2.吏:(lì丽)《左传·成公二年》:“王使委于三吏。”《国语·周语》:“百吏庶民。”《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管子·朋法》:“吏者,民之所悬命也。”《说文》:“吏,治人者也。”《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汉书·惠帝纪》:“吏所以治民也。”古代指低级*或吏卒。吏实指官府办事人员。官,则是指管理者。

3.劝:《左传·宣公四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左传·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周礼·丧祝》:“劝防之事。”《战国策·秦策》:“则楚之应之也,必劝。”《庄子·天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礼记·中庸》:“子庶民,则百姓劝。”《史记·货殖列传》:“各劝其业。”《说文》:“劝,勉也。”这里用为勉励之意。

4.隳:(hui灰)通“惰”。《老子·二十九章》:“或强或羸;或载或隳。”《韩非子·六反》:“凡人之生也,财用足则隳于用力,上治懦则肆于为非。”这里用为怠惰之意。如:隳惰(懈怠);隳慢(怠惰,怠慢)。

【译文】明智的君主对于官职和爵禄的安排,是用来选拔贤人和劝勉有功劳的人的。所以说,有贤能的人能得到丰厚俸禄,能任大的官职;功劳大的人能得到尊贵的爵位,能接受大的封赏。贤能的人当官会衡量他们的才能,接受俸禄的人会称量他们的功劳。因此贤能的人不会捏造有才能来侍奉君主,有功劳的人会乐于再干能建功立业的事,所以事业就会成功而且功劳就会建立。如今则不是这样,不考核是否贤或不屑、不评定是否有功劳,而是任用各国诸侯器重的人,听从左右近臣的请求,叔伯兄弟及权贵大臣上朝请求加官进爵,而下面的人出卖官职爵位来收括财利并靠它来结党营私。所以财产多的人就靠买官以成富贵,同君主左右近臣有交往的人靠着请求而成了重要*。有功劳的臣子得不到评定,官职的升迁又失误错乱。因此小吏得以偷偷变成*而对外交往,放弃正常事务而去亲近财物。因此贤能的人由此而松懈懒惰而不再勉励自己及他人,有功劳的人由此而怠惰而简慢自己从事的功业,这就是亡国的风气呀!

【说明】本节亦是紧接上节,明白人明白什么样事情应该怎么办,所以下属也就玩不出手段。所以,当领导的,做管理的人,不论再怎么辛苦,一定要学习,当一个明明白白的人。否则,下属把你卖了,你还在帮他数钱。这里说明一下,“官”“吏”二字历来混用,讲“官”也是称官吏,讲“吏”也是同称官吏,官吏不分。先秦以前可不是这样,官是官,吏是吏;官是指在君主手下任职的人,且职位有规定。吏则是在*手下工作的人,虽然也有职位,但不能与*相提并论。两千多年前韩非就这样告诫过我们,可是我们现代的*还远远不如古人,什么事情都让秘书、助理、助手、下属去干,自己高跷二郎脚优哉游哉,还自鸣得意,美其名曰:“会管理”!且不知,这些秘书、助理、助手、下属已经掌握了本来属于你的权力,在下面不知干了多少你不知道的事情,你却还被蒙在鼓里。这样,专属于你的权力不再是你的专利,你很快就会倒台!信不信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1:54

【原文】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术:一曰在“同床”。何谓“同床”?曰:贵夫人,爱孺子1,便僻2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托于燕处之虞,乘醉饱之时,而求其所欲,此必听之术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使惑其主,此之谓“同床”。二曰“在旁”。何谓“在旁”?曰: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玩好,外为之行不法,使之化其主,此之谓“在旁”。三曰“父兄”。何谓“父兄”?曰:侧室公子,人主之所亲爱也;大臣廷吏,人主之所与度计也。此皆尽力毕议、人主之所必听也。为人臣者事公子侧室以音声子女,收大臣廷吏以辞言,处约言事,事成则进爵益禄,以劝其心,使犯其主,此之谓“父兄”。四曰“养殃”。何谓“养殃”。曰:人主乐美宫室台池,好饰子女狗马以娱其心,此人主之殃也。为人臣者尽民心,从其所欲,而树私利其间,此谓“养殃”。五曰“民萌”。何谓“民萌”?曰:为人臣者散公财以说人民,行小惠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劝誉己,以塞其主而成其所欲,此之谓“民萌”。六曰“流行”。何谓“流行”?曰:人主者,固壅其言谈,希于听论议,易移以辩说。为人臣者求诸侯之辩士,养国中之能说者,使之以语其私——为巧文之言、流行之辞,示之以利势,惧之以患害,施属虚辞以坏其主,此之谓“流行”。七曰“威强”。何谓“威强”?曰:君人者,以群臣百姓为威强者也。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不善之。为人臣者,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以彰其威,明为己者必利,不为己者必死,以恐其群臣百姓而行其私,此之谓“威强”。八曰“四方”。何谓“四方”?曰:君人者,国小则事大国,兵弱则畏强兵。大国之所索,小国必听;强兵之所加,弱兵必服。为人臣者,重赋敛,尽府库,虚其国以事大国,而用其威求诱其君;甚者举兵以聚边境而制敛于内,薄者数内大使以震其君,使之恐惧,此之谓“四方”。凡此八者,人臣之所以道成奸,世主所以壅劫,失其所有也,不可不察焉。

【译文】大凡为人臣属之所以成奸道者有八种手段:第一种叫“同床”。什么叫“同床”呢?回答是:重视夫人,溺爱姬妾,善于宠爱好色,这是君主经常被迷惑的。寄希望于君主安闲欢娱之时,趁君主酒醉饭饱之时,来求取他们所想要的,这是使君主一定能听从的手段。作为人之臣属内中用金银财宝来奉承贿赂,使她们去蛊惑君主,这就称之为“同床”。第二种叫“在旁”。什么叫“在旁”呢?回答是:艺人滑稽人和矮人,左右侍卫亲信,这是君主还没有下令就说是是是、还没有使唤就说好好好、在君主的意思还没有表达出来就能奉承君主的意图、能察言观色事先摸到君主心意的人啊。这些都是一同进退、共同应诺回答、统一口径统一行为来改变君主心意的人啊。作为人之臣属内中用金银财宝珍贵玩物,在外面干非法的事,然后让他们教化其主上,这就称之为“在旁”。第三种叫“父兄”。什么叫“父兄”呢?回答是:君主的叔伯兄弟,是君主亲近宠爱的人;权贵大臣及朝廷官吏,是君主必须要与之谋划计度事情的人。这些都是竭尽全力和君主一起议论、而君主一定能听从的人。作为人之臣属侍奉君主的叔伯兄弟以美乐和美女,用花言巧语来笼络收买权贵大臣及朝廷官吏,与之订盟约谈事情,事成之后就给他们进级加薪,用这些来劝诱他们的心,使他们去侵犯君主的权益,这就称之为“父兄”。第四种叫“养殃”。什么叫“养殃”呢?回答是:君主喜好美丽的宫殿和亭台池榭,喜好打扮子女及狗马来愉快自己的心情,这就是君主的灾殃。作为人之臣属竭尽民众力量来修建美化宫殿和亭台池榭,收取重税来为君主打扮子女及狗马,以讨好君主而迷惑君主的心意,顺从君主的*,而将自己的私利夹杂在其中,这就称之为“养殃”。第五种叫“民盟”。什么叫“民盟”呢?回答是:作为人之臣属挥霍公家的财物来取悦于民众,施行小恩小惠来讨好百姓,使朝廷内外城郊上下的人都来称赞自己,用这种办法来壅塞君主而成就自己的*,这就称之为“民盟”。第六种叫“流行”。什么叫“流行”呢?回答是:做君主的,本来就壅塞于言论,很少听到别人的议论,所以很容易被动听的言说打动而改变主意。作为人之臣属到处寻求各诸侯国的能言善辩之人,供养一些国内的说客,派他们为自己的私利去进说——用巧妙文饰的语言、用社会上流行的言词,表现出各种利害关系,使人害怕祸患,杜撰虚假的言辞来损害君主,这就称之为“流行”。第七种叫“威强”。什么叫“威强”呢?回答是:领导人民的人,是靠群臣百姓来形成强大的威势。群臣百姓认为是好的,那么君主也认为它好;不是群臣百姓认为好的,那么君主也认为不好。作为人之臣属,聚集携带刀剑的侠客,豢养亡命之徒,来显示自己的威势,彰明为自己服务有好处,不为自己服务就要被杀死,用这些来恐吓群臣百姓而谋求自己的私利,这就称之为“威强”。第八种叫“四方”。什么叫“四方”呢?回答是:领导人民的人,自己国家小就要侍奉大国,兵力弱小就要害怕强大的军队。大国所索要的东西,小国一定要听从;强大的军队压境,弱小的军队一定要服从。作为人之臣属,加重税收,耗尽国库,挖空自己的国家去侍奉大国,而且利用大国的威势来*自己的君主;厉害的还发动大国的军队聚集在边境来制约国内,稍轻点的便屡次招引大国的使者来恐吓自己的君主,使君主害怕,这就称之为“四方”。大凡这八种手段,是人之臣属之所以成奸道,当代君主之所以被蒙蔽胁迫,以致丧失所有的原因,不可不仔细审察呀。

【说明】这八种手段从古到今都有,而且还不止这些,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手段来侵害君主及有关领导人呢?原因很简单,即为了自己的私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确实道出了很多人的心思。是,人都要活着,人都想活着,既然活着,就不应该比别人差,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有,别人没有的我也可以有。既然想要拥有,就不得不使用手段。韩非之所以列出这些手段,并不是叫人学,而是让人知道,有这些手段在身旁,不可不谨防啊。怎么防呢?学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想要自己生活得更好,就必须要与更多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会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帮助,而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就会使你没有困难;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尊重对方,尊重他的社会行为规范,因为只有尊重他的社会行为规范,他才能接受你;而只有遵守了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后,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使用最佳行为方式后才能与更多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需要智慧,智慧就来自于学习;在所有为人处事中,保持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就会得到诚信。这就是“仁义礼智信”。

【原文】明君之于内也,娱其色而不行其谒,不使私请。其于左右也,使其身必责其言,不使益辞。其于父兄大臣也,听其言也必使以罚任于后,不令妄举。其于观乐玩好,必令之有所出,不使擅进、不使擅退、群臣虞其意。其于德施也,纵禁财、发坟1仓、利于民者,必出于君,不使人臣私其德。其于说议也,称誉者所善,毁疵者所恶,必实其能,察其过,不使群臣相为语。其于勇力之士也,军旅之功无逾赏,邑斗之勇无赦罚,不使群臣行私财。其于诸侯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2之。所谓亡君者,非莫有其国也,而有之者皆非己有也。令臣以外为制于内,则是君人者亡也。听大国为救亡也,而亡亟于不听,故不听。群臣知不听,则不外诸侯;诸侯之不听,则不受之臣诬其君矣。

【译文】明智的君主对于内宫妻妾姬妃,欢娱其美色而不行为于她们的请谒,不允许她们的私自请求。他对于身边左右侍从亲信,使用他们之身必严格他们的言论,不让他们夸大其词。他对于叔伯兄弟及权贵大臣,听取意见后也必然使他们承担法律责任,不会让他们轻举妄动。他对于观赏娱乐珍贵玩物,一定让它们有正当的出处,不会使人擅自进献、擅自裁减、不会让群臣拿来讨自己欢心。他对于品德的施行,比如发放和禁止发放财物,打开大的粮仓,有利于民众的,必然是出于君主,不会使为人臣者作为私人的恩德来施行。他对于各种言论,不论是称赞者所喜好,或者是诋毁者所厌恶的,必然会核实其才能,审查其过错,不会让群臣在下面相互议论。他对于勇敢的斗士,即使他在军队中立了功也不格外奖赏,但他在乡间里私自斗殴也不会赦免处罚,不会让群臣私下使用财物来求情。他对于各诸侯国的要求与勒索,合法的就听从,不合法的就拒绝抵制。所谓亡国的君主,并不是没有了他的国家,而是虽然有但不属于自己掌管。让臣下利用外国势力对国内实行控制,那么这统治者就是亡国之君了。听从大国来挽救自己的灭亡,那灭亡比不听从还要快,所以不能听。群臣知道君主不会听,那么就不会向外勾结诸侯了;诸侯们不被听从,那就不会接受其群臣诬陷他们的君主的意见了。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群臣中有八种奸邪的手段,但只要遇上明智的君主,他们任何奸邪的手段都没有用,只有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换得应有的地位和俸禄,干得好的还会有奖赏。而所谓的明智的君主,其实也和普通明白人一样,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做个明白人。这些道理都明白了,谁还敢使用奸邪的手段?

【原文】明主之为官职爵禄也,所以进贤材劝有功也。故曰:贤材者处厚禄,任大官;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官贤者量其能,赋禄者称其功。是以贤者不诬能以事其主,有功者乐进其业,故事成功立。今则不然,不课1贤不肖,论有功劳,用诸侯之重,听左右之谒,父兄大臣上请爵禄于上,而下卖之以收财利及树私党。故财利多者买官以为贵,有左右之交者请谒以成重。功劳之臣不论,官职之迁失谬。是以吏2偷官而外交,弃事而财亲。是以贤者懈怠而不劝3,有功者隳4而简其业,此亡国之风也。

【译文】明智的君主对于官职和爵禄的安排,是用来选拔贤人和劝勉有功劳的人的。所以说,有贤能的人能得到丰厚俸禄,能任大的官职;功劳大的人能得到尊贵的爵位,能接受大的封赏。贤能的人当官会衡量他们的才能,接受俸禄的人会称量他们的功劳。因此贤能的人不会捏造有才能来侍奉君主,有功劳的人会乐于再干能建功立业的事,所以事业就会成功而且功劳就会建立。如今则不是这样,不考核是否贤或不屑、不评定是否有功劳,而是任用各国诸侯器重的人,听从左右近臣的请求,叔伯兄弟及权贵大臣上朝请求加官进爵,而下面的人出卖官职爵位来收括财利并靠它来结党营私。所以财产多的人就靠买官以成富贵,同君主左右近臣有交往的人靠着请求而成了重要*。有功劳的臣子得不到评定,官职的升迁又失误错乱。因此小吏得以偷偷变成*而对外交往,放弃正常事务而去亲近财物。因此贤能的人由此而松懈懒惰而不再勉励自己及他人,有功劳的人由此而怠惰而简慢自己从事的功业,这就是亡国的风气呀!

【说明】本节亦是紧接上节,明白人明白什么样事情应该怎么办,所以下属也就玩不出手段。所以,当领导的,做管理的人,不论再怎么辛苦,一定要学习,当一个明明白白的人。否则,下属把你卖了,你还在帮他数钱。这里说明一下,“官”“吏”二字历来混用,讲“官”也是称官吏,讲“吏”也是同称官吏,官吏不分。先秦以前可不是这样,官是官,吏是吏;官是指在君主手下任职的人,且职位有规定。吏则是在*手下工作的人,虽然也有职位,但不能与*相提并论。两千多年前韩非就这样告诫过我们,可是我们现代的*还远远不如古人,什么事情都让秘书、助理、助手、下属去干,自己高跷二郎脚优哉游哉,还自鸣得意,美其名曰:“会管理”!且不知,这些秘书、助理、助手、下属已经掌握了本来属于你的权力,在下面不知干了多少你不知道的事情,你却还被蒙在鼓里。这样,专属于你的权力不再是你的专利,你很快就会倒台!信不信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1:55

《汉书• 窦田灌韩传》里面有灌夫传。
译文:
灌夫,字仲孺,颖阴人。他的父亲是张孟,曾经当过颍阴侯灌婴的舍人,很受宠信,因此推举他,官至二千石,所以冒了灌氏的姓,改名灌孟。吴、楚两国造**时,颖阴侯灌婴为将军,隶属于太尉周亚夫的部下,向太尉举荐灌孟为校尉。灌夫也带了一千人跟他父亲在一起。当时灌孟已经年纪很大,太尉本来不想用他,由于颖阴侯坚决推举,才答应让灌孟作校尉,因此灌孟郁郁不得志,每逢作战时,常冲陷敌军的坚强之处,因而战死在吴*中。按照当时汉朝的军法规定:凡是父子都从军的,如有因战事牺牲的人,未死者可以护送遣骸还乡。但是灌夫不肯这样做,他慷慨激昂地说:“我愿意斩取吴王或吴国将军的头,以替我父亲报仇。”于是灌夫披着战甲,持着戈戟,招募军中同他友好愿意跟他同去的壮士几十人,等到走出了军营的门户,没有人敢再前进,只有两人和灌夫腊下的奴隶十余骑迅速地冲入了吴军,一直攻到吴军的将旗之下,所杀伤的有几十人之多。因为再无法向前进攻,便奔回到汉军的营地,他所带出去的从奴都战死了,只有他和一个骑士归来。灌夫身上所受的重伤有十多处,恰好有贵重的良药把创伤治好,所以才能不死。灌夫身上的伤稍稍痊愈,又向将军请求说: “我现在更加了解吴国营垒中的路径曲折,请准许我再前往。”将军对灌夫的勇气很钦佩,对他的行为也很同情,深恐灌夫再去性命有危险,就向太尉报告,太尉于是坚决地阻止他,不让他去。等到吴军破灭,灌夫也闻名天下。
  颖阴侯把灌夫的情形向皇上报告了,皇上就任灌夫为郎中将。过了几年,因为犯法丢官。灌夫家在长安,京师裹的许多显贵没有不称赞他的,因此后来又官至代相。
  漠武帝即位,认为淮阳郡是天下交通辐辏之处,必须驻扎强大的兵力加以防守,因此调任灌夫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内调为太仆。建元二年,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一同吃酒,发生争执,当时灌夫已经酒醉,就出手打窦甫。窦甫本是窦太后的兄弟,皇上恐怕太后杀灌夫,把他调为燕相。几年以后,又因犯法丢官,闲居在长安家中。
  灌夫为人刚直,好藉酒使气,不喜欢当面阿谀他人。凡是贵戚或一般有势力人士地位在灌夫之上的,他不但不肯向他们表示敬礼,并且要想办法侮辱他们;一般士人在他之下的,愈是贫贱,灌夫愈是对他们恭敬,以平等的礼节对待他们。在人多的场合,灌夫对于地位低下的后进总是推荐夸奖,因此,一般人都很称赞他。
  灌夫不喜欢学问,却爱好侠义,答应人家的事一定做到。那些和他相交往的人,无非是豪杰、侠客或大奸巨猾。他家中的资产有几千万,每天的食客少则数十,多则近百。他在田园中筑陂蓄水,以兴灌溉之利,为了垄断水利田地,灌夫的宗族宾客往往争权夺利,在颖川一带横行无忌。所以颍川的小孩子便作歌道: “颖水澄清,灌氏安宁;颖水污浊,灌氏灭族。”
  灌夫家中虽然富有,但是失去权势,于是卿相、侍中及那些一向为灌夫宾客的人,都逐渐同他疏远了。等到窦婴失势,也想倚靠灌夫去同那些趋炎附势的人算账,而灌夫也想利用窦婴的关系交结那些列侯和宗室们,以提高身价。所以两人互相推重援引,过从亲密得如父子一般。两人极为投契,毫不嫌忌,只恨相知太晚了。
  灌夫的姐姐死了,灌夫在服丧期内去拜访丞相田蚣。丞相从容地说: “我想和你一同去拜访魏其侯,恰值你在服丧期间,不便前往。”灌夫说:“将军居然肯屈驾光临魏其侯的家,我怎敢因服丧推辞呢?让我去通知魏其侯,让他准备酒食,请您明日早点光临。”田扮于是就答应了。灌夫就把与丞相相约的详情告诉了魏其侯宝婴。宝婴和他的夫人便特地多买了肉和酒,夜裹就起来打扫,准备酒食,一直忙到天明。天刚亮,就叫门下的人在宅前伺候。但是到了中午,丞相田蚣还是没来。窦婴就对灌夫说:“丞相难道忘记了吗?”灌夫很不高兴,说:“我不嫌在服丧期间请他践约,他自己应该前来才对,不当忘记。”于是灌夫就驾了车,亲自前往迎接丞相。丞相田纷前一天不过是顺口答应了灌夫,实在没有打算真去赴宴。等到灌夫前来,丞相还在高卧。于是灌夫进去见他,说:“将军昨天幸蒙答应去拜访魏其侯。魏其侯夫妻办了酒食,从一早到现在,都没有敢吃一点呢!”武安侯装做愕然*的样子,向灌夫道歉说:“我昨天喝醉了,忘记了与你说的话。”于是命驾前往,但又走得很慢,灌夫更加生气。等到酒吃得差不多时,灌夫起舞,舞毕邀请丞相,丞相竟不起身,灌夫便在酒宴上用话冒犯丞相。窦婴便扶灌夫离去,亲自向丞相致歉。丞相田蚣一直吃酒至天黑,才尽欢告辞。
  后来,丞相田纷派藉福向窦婴要求把城南的田地让出给他,窦婴很不高兴地说: “我这个老头子尽管被朝廷废弃不用,将军尽管显贵,难道就可以仗势硬夺我的田吗?”不肯答应。夫听说了这事,大骂藉福。藉福不愿窦、田两家交恶,就自己编造了好话向丞相说: “魏其侯年事已高,就要死了,再忍一些日子也不难,姑且等一等吧。”不久,田蛤听说窦婴和灌夫其实是愤怒而不肯把田给他,也生气说: “魏其侯的儿子曾犯了杀人的大罪,是我救他的。我服侍魏其侯,没有什么事不肯依他,为什么他竞舍不得这几顷田地?况且这跟灌夫有什么相干!我不敢再要这块地了。”从此以后,田蚜对窦婴和灌夫两*为怨恨。
  元光四年的春天,丞相奏言灌夫家在颖川极为骄横,百姓都受其苦,请求皇帝查办灌夫。皇上说:“这是丞相职分内的事,何必请示!”灌夫也抓住了丞相的短处作为要挟,这包括丞相以不合法的手段去图个人私利,及收受淮南王的财物,并说了不该说的话等。后来由于两家的宾客在中间调停劝解,双方才停止互相攻击,彼此和解。
  那年的夏天,丞相田扮娶燕王的女儿为夫人,太后下了诏令,要列侯及宗室都前往道贺。窦婴就去拜访灌夫,想邀他一道去。灌夫推辞说:“我屡次因为酒醉失礼得罪了丞相,并且丞相近来跟我有怨。”窦婴说:“这事已经和解了。”于是勉强拉灌夫一道去。酒吃到差不多时,丞相起身向大家敬酒,所有的座上宾客都离开座位,伏在地上,表示不敢当。过了一会儿,魏其侯窦婴起身敬酒,只有那些与他有旧交的人离开席位,其余半数的人只是照样坐在那裹,连膝都没有离席。灌夫起身离位,依次敬酒,敬到田纷时,田蚣照样坐在那裹,说: “不能再饮满杯了。”灌夫很生气,就嘻笑着说: “您是个贵人,但还是饮满一杯吧!”但是田纷不肯干杯。敬酒敬到临汝侯灌贤,灌贤正在跟程不识悄悄地附耳讲话,又不避离席位。灌夫一肚子怒气无处发泄,于是骂灌贤说:“平时诋毁程不识不值一钱,现在长辈向你敬酒,你却效法女孩子一样在那儿同程不识咬耳朵说话。”田蛤对灌夫说:“程、李都是东西宫的卫尉,现在你当众侮辱程不识,就不替你所敬爱的李将军留地步吗?”灌夫说:“今日杀我的头,穿我的胸,我都不在乎,我还管什么程,什么李?”座上的客人见势不妙,便起身托言上厕所,渐渐地散去了。实婴也起身离去,并挥手叫灌夫赶快走。等到灌夫刚刚离开,田蛤于是生气地说:“这是我的错,因为我宠惯了他,才使他这样放肆。”就命令手下的骑士把灌夫扣押,这样灌夫就没能够离去。藉福赶紧起身为灌夫向丞相赔礼,并用手按着灌夫的脖子,要他低头*。灌夫更加发怒,不肯*。田蚧就指挥骑士把灌夫捆起,看管在传舍中,并把长史找来,对他说:“今天请宗室宾客们在此会宴,是奉了太后的韶令的。”于是*灌夫,说他在宴席上辱骂宾客,侮辱韶令,犯了不敬的罪,把他囚禁在居室狱中。同时彻底查清灌夫在颖川I的种种不法行为,派遣差吏分头捉拿灌家各支的亲属,都判决为杀头示众的极刑。窦婴感到非常惭愧,出钱财派宾客向丞相求情,终究不能使灌夫获释。田蚣的属吏既都是丞相的耳目,灌家漏网的人都分头逃窜和躲藏,灌夫本身又被拘押着,于是无法告发田纷暗中所做的种种坏事。
  窦婴奋不顾身,竭力想营救灌夫,他的夫人劝他说:“灌将军得罪了丞相,和太后家的人作对,难道能救得了吗?”窦婴说:“侯爵是我自己挣来的,现在我把它丢掉,根本没有什么遗憾的。况且我总不能让灌仲孺独自去牺牲,而我窦婴倒独自活着。”于是瞒着他的家人,私自出来上书给皇帝。皇帝看了魏其侯窦婴的奏书,立即把他召进宫去,窦婴就把灌夫因为在席上喝醉了酒而失言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认为这只是饮酒过度的小事,不值得用极刑。皇帝同意他的看法,便赐窦婴一同吃饭,对他说:“你到东朝太后那裹当廷申辩吧。”
  窦婴到了东朝,极力夸赞灌夫的长处,说他这回是酒后失言,而丞相却用别的罪来诬害灌夫。田纷又接着极力诋毁灌夫所做的事骄横放纵,犯了大逆不道的罪。宝婴自度没有其他的办法,就攻击丞相的短处。田蚜说: “天下幸而安乐无事,蛉能够做朝廷的重臣,爱好音乐、狗、马和田宅。我所喜欢的不过是倡优、巧匠这一类的人,不像魏其侯和灌夫他们,招呼天下的豪杰壮士,日夜不停地同他们商量讨论,满怀对朝廷的不满之意,不是抬头用眼看天,就是低头用手画地,斜眼看着两宫,希望天下有一些意外的变故,好让他们成大事,立大功,我却不知道魏其侯他们要做些什么呢!”于是皇上向在朝的大臣们问道:“他们两人说的话谁对呢?”御史大夫韩安国说:“魏其侯说灌夫当他的父亲为国捐躯时,手持着戈戟冲入强大的吴*中,身上受到了几十处伤,勇敢的名声冠于三军。他是天下少见的壮士,如果不是有特别严重的罪行,只为了酒后引起口舌争端,是不值得攀引其他的罪状来处死刑的。魏其侯的话是对的。丞相说灌夫同大奸巨猾交结,欺压小民百姓,家产有数万万金之多,横行颖川1,*宗室,侵犯骨肉,这是所谓‘枝杈大于根本,腿胆大于腿股,不是断折必定*,。丞相的话也不错。只有请英明的主上自己裁决两家的是非了。”主爵都尉汲黯认为魏其侯所说的为是。内史郑当时也以魏其侯所说的为是,但是后来却又不敢坚持他自己的意见去对答皇帝。其余的人都不敢答对。皇帝对内史发怒说:“你平IEI屡次议论魏其侯和武安侯两人的长短优劣,今天廷辩,你却畏缩的像那驾在车辕下面的马一般,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意见。我要把这一班人一并杀了。”于是皇帝罢朝起身,入内侍奉太后进餐,太后也已经派人上朝探听消息,这时,那些探听的人便把廷辩的经过详细向太后报告。太后生了气,不进饮食,说: “现在我还活着,别人已经在作践我的兄弟;假若找死了之后,别人就一定都来宰割我的兄弟了。况且皇帝怎能像石人一样自己不作主张呢?现在幸亏皇帝还在,这般大臣就只知随声附和;假设皇帝死了之后,这班人还靠得住吗?”皇帝表示歉意说:“魏其侯和武安侯两家都是外戚,所以在朝廷上进行辩论;要不然的话,只要一个狱吏就可以解决了。”那时,郎中令石建私下把魏其侯和
  武安侯两家失和的经过向皇帝说了。
  田蚜退朝以后,出了止车门,招呼御史大夫韩安国同坐一车,生气地说;“我和你共同对付一个老秃翁,有什么难办的,你为什么模棱两可,游移不定呢?”过了很久,韩安国对田蛤说:“您怎么这样不自爱重呢?刚才魏其侯既然诋毁您,您也就应该向皇帝免冠*,把丞相的印绶解下来,归还给天子,说:‘臣以皇帝的肺腑之亲,幸能作到丞相,本来是不能胜任的,魏其侯对我的批评是对的。,这样一来,皇帝一定会赞美您有谦让的美德,不致把您废免。魏其侯见您如此谦让,皇帝又同情您,一定会闭门咬舌自杀。现在别人骂您,您也同样骂别人,这样彼此互相辱骂,好像商人或女子吵嘴一般,怎么这样不识大体呢?”田纷*说:“我在朝廷争辩时太着急了,没有想到这样做。”
  后来皇帝又派御史查究灌夫的案卷,核对出窦婴所说的话很有不符合事实的地方,因而窦婴受到御史的纠弹,被拘禁在都司空衙门的狱中。当孝景皇帝临终的时候,窦婴曾经接受遣诏,那韶书上说:“假如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可以相机条陈上奏。”等到窦婴被拘禁,灌夫又可能被判处灭族的大罪,情况是一天比一天紧迫了,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向皇帝提起造件事。窦婴只好叫他的侄子上书皇帝报告受遣诏的事,希望能得到再被召见的机会。奏书呈上去了,但是核查内廷的档案,却没有景帝临终的这份遣韶。这道诏书只藏在宝婴家中,是由他的家丞盖印加封的。于是窦婴又被*,说他伪造先帝的遣诏,应该判处斩首示众的极刑。元光五年十月,灌夫和他的家属全被定罪,窦婴过了许久才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一听到,心里就万分悲愤,发了中风的大病。他不想进食只想寻死。后来,不知道从那里听说皇帝没有杀他的意图,这才恢复了饮食,医治好病体。朝廷已经决定不把窦婴处死了,但是,这时竟然又有流言传播,说了许多窦婴的坏话,故意地让皇上听到,因此就在当年十二月的三十日,将窦婴在渭城的大街上斩首示众。
  元光六年春天,田纷病了,浑身疼痛,好像有人在打他,他不停地大声呼叫,承认自己有罪,*不止,皇上请了能看见鬼的巫师来诊视他的病,巫师说:“魏其侯与灌夫两个鬼共同守着武安侯,用鞭子抽打想要杀他。”终于还是死了。由他的儿子田恬嗣其父爵,元朔年间,因为犯有罪过被撤除封爵。
后来淮南王刘安谋反的事被发觉了。前些年淮南王刘安曾进京朝见,当时田蚣为太尉,到霸上迎接淮南王,对刘安说:“皇帝现在还没有太子,大王您最英明,又是高祖的孙儿,一旦皇帝去世,不是由您淮南王来继承帝位,还应当是谁呢!”淮南王听了大为高兴,送给田蚜许多金银财物。皇帝自从窦婴、灌夫的事发生以后,就不以田蚣的举动为然,只是碍着太后的缘故,容忍了下来。等到皇帝听到了田蚣和淮南王勾结以及接受淮南王钱财的事件,就说:“假使武安侯还在的话,也该灭族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1:55

【原文】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术:一曰在“同床”。何谓“同床”?曰:贵夫人,爱孺子1,便僻2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托于燕处之虞,乘醉饱之时,而求其所欲,此必听之术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使惑其主,此之谓“同床”。二曰“在旁”。何谓“在旁”?曰: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玩好,外为之行不法,使之化其主,此之谓“在旁”。三曰“父兄”。何谓“父兄”?曰:侧室公子,人主之所亲爱也;大臣廷吏,人主之所与度计也。此皆尽力毕议、人主之所必听也。为人臣者事公子侧室以音声子女,收大臣廷吏以辞言,处约言事,事成则进爵益禄,以劝其心,使犯其主,此之谓“父兄”。四曰“养殃”。何谓“养殃”。曰:人主乐美宫室台池,好饰子女狗马以娱其心,此人主之殃也。为人臣者尽民心,从其所欲,而树私利其间,此谓“养殃”。五曰“民萌”。何谓“民萌”?曰:为人臣者散公财以说人民,行小惠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劝誉己,以塞其主而成其所欲,此之谓“民萌”。六曰“流行”。何谓“流行”?曰:人主者,固壅其言谈,希于听论议,易移以辩说。为人臣者求诸侯之辩士,养国中之能说者,使之以语其私——为巧文之言、流行之辞,示之以利势,惧之以患害,施属虚辞以坏其主,此之谓“流行”。七曰“威强”。何谓“威强”?曰:君人者,以群臣百姓为威强者也。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不善之。为人臣者,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以彰其威,明为己者必利,不为己者必死,以恐其群臣百姓而行其私,此之谓“威强”。八曰“四方”。何谓“四方”?曰:君人者,国小则事大国,兵弱则畏强兵。大国之所索,小国必听;强兵之所加,弱兵必服。为人臣者,重赋敛,尽府库,虚其国以事大国,而用其威求诱其君;甚者举兵以聚边境而制敛于内,薄者数内大使以震其君,使之恐惧,此之谓“四方”。凡此八者,人臣之所以道成奸,世主所以壅劫,失其所有也,不可不察焉。

【注释】1.孺子:(rú如)古代太子及*的妾的名目。《汉书·外戚传上》:“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

2.便:《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里用为善于之意。

3.僻:(pì辟)通“嬖”。嬖(bi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生景公。”《左传·定公十年》:“宋公子地嬖蘧富猎。”《左传·隐公三年》:“嬖人之子也。”《国语·郑语》:“而嬖是女也。”《礼记·缁衣》:“毋以嬖御人疾庄后。”《孟子·梁惠王下》:“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说文》:“便嬖,爱也。”《韩非子·八奸》:“贵夫人,爱孺子,便僻好色。”这里用为宠爱之意。

4.燕:通“安”。《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诗·小雅·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诗·小雅·蓼萧》:“燕笑语兮。”《诗·小雅·六月》:“吉甫燕喜。”《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这里用为安逸、安乐之意。

5.虞:(yu于)《易·中孚·初九》:“虞,吉;有它不燕。”《国语·周语下》:“虞於湛乐。”《吕氏春秋·忠廉》:“利不足以虞其意矣。”清洪颐煊《读书丛录》:“虞与娱同。”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虞,假借为娱。”《文选·杨雄(羽猎赋)》:“弘仁惠之虞。”李善注:“虞与娱,古字通。”这里用为欢娱之意。

6.优: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宋元以后,亦泛称戏曲艺人、演员。《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陈氏鲍氏之圉人为优。”《国语·晋语》:“公之优曰施。”《国语·越语》:“信谗喜优。”《国语·齐语》:“优笑在前。”《史记·滑稽列传》:“优孟。《说文》:“优,饶也。一曰倡也。”《汉书·灌夫传》:“所爱倡优巧匠之属。”

7.习:《韩非子·孤愤》:“凡当涂者之于人主也,希不信爱也,又且习故。”《吕氏春秋·任数》:“习者曰。”高诱注:“习,近也。”《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亲近习,长同类。”颜师古注:“习,狎也。”《后汉书·孝质帝纪》:“匪砥匪革,终沦嬖习。”这里用为亲信之意。

【译文】大凡为人臣属之所以成奸道者有八种手段:第一种叫“同床”。什么叫“同床”呢?回答是:重视夫人,溺爱姬妾,善于宠爱好色,这是君主经常被迷惑的。寄希望于君主安闲欢娱之时,趁君主酒醉饭饱之时,来求取他们所想要的,这是使君主一定能听从的手段。作为人之臣属内中用金银财宝来奉承贿赂,使她们去蛊惑君主,这就称之为“同床”。第二种叫“在旁”。什么叫“在旁”呢?回答是:艺人滑稽人和矮人,左右侍卫亲信,这是君主还没有下令就说是是是、还没有使唤就说好好好、在君主的意思还没有表达出来就能奉承君主的意图、能察言观色事先摸到君主心意的人啊。这些都是一同进退、共同应诺回答、统一口径统一行为来改变君主心意的人啊。作为人之臣属内中用金银财宝珍贵玩物,在外面干非法的事,然后让他们教化其主上,这就称之为“在旁”。第三种叫“父兄”。什么叫“父兄”呢?回答是:君主的叔伯兄弟,是君主亲近宠爱的人;权贵大臣及朝廷官吏,是君主必须要与之谋划计度事情的人。这些都是竭尽全力和君主一起议论、而君主一定能听从的人。作为人之臣属侍奉君主的叔伯兄弟以美乐和美女,用花言巧语来笼络收买权贵大臣及朝廷官吏,与之订盟约谈事情,事成之后就给他们进级加薪,用这些来劝诱他们的心,使他们去侵犯君主的权益,这就称之为“父兄”。第四种叫“养殃”。什么叫“养殃”呢?回答是:君主喜好美丽的宫殿和亭台池榭,喜好打扮子女及狗马来愉快自己的心情,这就是君主的灾殃。作为人之臣属竭尽民众力量来修建美化宫殿和亭台池榭,收取重税来为君主打扮子女及狗马,以讨好君主而迷惑君主的心意,顺从君主的*,而将自己的私利夹杂在其中,这就称之为“养殃”。第五种叫“民盟”。什么叫“民盟”呢?回答是:作为人之臣属挥霍公家的财物来取悦于民众,施行小恩小惠来讨好百姓,使朝廷内外城郊上下的人都来称赞自己,用这种办法来壅塞君主而成就自己的*,这就称之为“民盟”。第六种叫“流行”。什么叫“流行”呢?回答是:做君主的,本来就壅塞于言论,很少听到别人的议论,所以很容易被动听的言说打动而改变主意。作为人之臣属到处寻求各诸侯国的能言善辩之人,供养一些国内的说客,派他们为自己的私利去进说——用巧妙文饰的语言、用社会上流行的言词,表现出各种利害关系,使人害怕祸患,杜撰虚假的言辞来损害君主,这就称之为“流行”。第七种叫“威强”。什么叫“威强”呢?回答是:领导人民的人,是靠群臣百姓来形成强大的威势。群臣百姓认为是好的,那么君主也认为它好;不是群臣百姓认为好的,那么君主也认为不好。作为人之臣属,聚集携带刀剑的侠客,豢养亡命之徒,来显示自己的威势,彰明为自己服务有好处,不为自己服务就要被杀死,用这些来恐吓群臣百姓而谋求自己的私利,这就称之为“威强”。第八种叫“四方”。什么叫“四方”呢?回答是:领导人民的人,自己国家小就要侍奉大国,兵力弱小就要害怕强大的军队。大国所索要的东西,小国一定要听从;强大的军队压境,弱小的军队一定要服从。作为人之臣属,加重税收,耗尽国库,挖空自己的国家去侍奉大国,而且利用大国的威势来*自己的君主;厉害的还发动大国的军队聚集在边境来制约国内,稍轻点的便屡次招引大国的使者来恐吓自己的君主,使君主害怕,这就称之为“四方”。大凡这八种手段,是人之臣属之所以成奸道,当代君主之所以被蒙蔽胁迫,以致丧失所有的原因,不可不仔细审察呀。

【说明】这八种手段从古到今都有,而且还不止这些,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手段来侵害君主及有关领导人呢?原因很简单,即为了自己的私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确实道出了很多人的心思。是,人都要活着,人都想活着,既然活着,就不应该比别人差,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有,别人没有的我也可以有。既然想要拥有,就不得不使用手段。韩非之所以列出这些手段,并不是叫人学,而是让人知道,有这些手段在身旁,不可不谨防啊。怎么防呢?学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想要自己生活得更好,就必须要与更多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会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帮助,而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就会使你没有困难;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尊重对方,尊重他的社会行为规范,因为只有尊重他的社会行为规范,他才能接受你;而只有遵守了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后,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使用最佳行为方式后才能与更多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需要智慧,智慧就来自于学习;在所有为人处事中,保持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就会得到诚信。这就是“仁义礼智信”。

【原文】明君之于内也,娱其色而不行其谒,不使私请。其于左右也,使其身必责其言,不使益辞。其于父兄大臣也,听其言也必使以罚任于后,不令妄举。其于观乐玩好,必令之有所出,不使擅进、不使擅退、群臣虞其意。其于德施也,纵禁财、发坟1仓、利于民者,必出于君,不使人臣私其德。其于说议也,称誉者所善,毁疵者所恶,必实其能,察其过,不使群臣相为语。其于勇力之士也,军旅之功无逾赏,邑斗之勇无赦罚,不使群臣行私财。其于诸侯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2之。所谓亡君者,非莫有其国也,而有之者皆非己有也。令臣以外为制于内,则是君人者亡也。听大国为救亡也,而亡亟于不听,故不听。群臣知不听,则不外诸侯;诸侯之不听,则不受之臣诬其君矣。

【注释】1.坟:《诗·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周礼·司烜氏》:“共坟烛庭燎。”这里用为大之意。

2.距:古同“拒”。《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墨子·公输》:“墨子九距之。”《荀子·仲尼》:“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荀子·君道》:“断足以距难。”《史记·高祖本纪》:“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这里用为抗拒、抵御之意。

【译文】明智的君主对于内宫妻妾姬妃,欢娱其美色而不行为于她们的请谒,不允许她们的私自请求。他对于身边左右侍从亲信,使用他们之身必严格他们的言论,不让他们夸大其词。他对于叔伯兄弟及权贵大臣,听取意见后也必然使他们承担法律责任,不会让他们轻举妄动。他对于观赏娱乐珍贵玩物,一定让它们有正当的出处,不会使人擅自进献、擅自裁减、不会让群臣拿来讨自己欢心。他对于品德的施行,比如发放和禁止发放财物,打开大的粮仓,有利于民众的,必然是出于君主,不会使为人臣者作为私人的恩德来施行。他对于各种言论,不论是称赞者所喜好,或者是诋毁者所厌恶的,必然会核实其才能,审查其过错,不会让群臣在下面相互议论。他对于勇敢的斗士,即使他在军队中立了功也不格外奖赏,但他在乡间里私自斗殴也不会赦免处罚,不会让群臣私下使用财物来求情。他对于各诸侯国的要求与勒索,合法的就听从,不合法的就拒绝抵制。所谓亡国的君主,并不是没有了他的国家,而是虽然有但不属于自己掌管。让臣下利用外国势力对国内实行控制,那么这统治者就是亡国之君了。听从大国来挽救自己的灭亡,那灭亡比不听从还要快,所以不能听。群臣知道君主不会听,那么就不会向外勾结诸侯了;诸侯们不被听从,那就不会接受其群臣诬陷他们的君主的意见了。

【原文】明主之为官职爵禄也,所以进贤材劝有功也。故曰:贤材者处厚禄,任大官;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官贤者量其能,赋禄者称其功。是以贤者不诬能以事其主,有功者乐进其业,故事成功立。今则不然,不课1贤不肖,论有功劳,用诸侯之重,听左右之谒,父兄大臣上请爵禄于上,而下卖之以收财利及树私党。故财利多者买官以为贵,有左右之交者请谒以成重。功劳之臣不论,官职之迁失谬。是以吏2偷官而外交,弃事而财亲。是以贤者懈怠而不劝3,有功者隳4而简其业,此亡国之风也。

【注释】1.课:(kè客)《管子·七发》:“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韩非子·定法》:“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说文》:“课,试也。”苏洵《上皇帝书》:“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这里用为考核之意。

2.吏:(lì丽)《左传·成公二年》:“王使委于三吏。”《国语·周语》:“百吏庶民。”《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管子·朋法》:“吏者,民之所悬命也。”《说文》:“吏,治人者也。”《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汉书·惠帝纪》:“吏所以治民也。”古代指低级*或吏卒。吏实指官府办事人员。官,则是指管理者。

3.劝:《左传·宣公四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左传·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周礼·丧祝》:“劝防之事。”《战国策·秦策》:“则楚之应之也,必劝。”《庄子·天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礼记·中庸》:“子庶民,则百姓劝。”《史记·货殖列传》:“各劝其业。”《说文》:“劝,勉也。”这里用为勉励之意。

4.隳:(hui灰)通“惰”。《老子·二十九章》:“或强或羸;或载或隳。”《韩非子·六反》:“凡人之生也,财用足则隳于用力,上治懦则肆于为非。”这里用为怠惰之意。如:隳惰(懈怠);隳慢(怠惰,怠慢)。

【译文】明智的君主对于官职和爵禄的安排,是用来选拔贤人和劝勉有功劳的人的。所以说,有贤能的人能得到丰厚俸禄,能任大的官职;功劳大的人能得到尊贵的爵位,能接受大的封赏。贤能的人当官会衡量他们的才能,接受俸禄的人会称量他们的功劳。因此贤能的人不会捏造有才能来侍奉君主,有功劳的人会乐于再干能建功立业的事,所以事业就会成功而且功劳就会建立。如今则不是这样,不考核是否贤或不屑、不评定是否有功劳,而是任用各国诸侯器重的人,听从左右近臣的请求,叔伯兄弟及权贵大臣上朝请求加官进爵,而下面的人出卖官职爵位来收括财利并靠它来结党营私。所以财产多的人就靠买官以成富贵,同君主左右近臣有交往的人靠着请求而成了重要*。有功劳的臣子得不到评定,官职的升迁又失误错乱。因此小吏得以偷偷变成*而对外交往,放弃正常事务而去亲近财物。因此贤能的人由此而松懈懒惰而不再勉励自己及他人,有功劳的人由此而怠惰而简慢自己从事的功业,这就是亡国的风气呀!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cpa改分电话可信吗 有人今年收到这样的短信吗? 温馨提示 通知:你此次报考的湖南中级会 ...会计从业资格证,今天有陌生号码打电话说我没过,是真的吗?我都考三... 坠入星河的温柔仙句 惊艳所有人的优美文案 坠入星河的温柔仙句 温柔很仙的宝藏文案 温柔到心坎里的文案句子(温柔且治愈的短句子) 实习期劳务合同简易版 ...企业受伤,如果辞职是否还有补偿?医疗费谁出? 毛晓彤十大经典电视剧 这个锦尚天舞舞蹈里面的音乐是什么?急求 http://m.iqiyi.com/w_19rr... 小米11值得购买吗? 贵阳永乐花海冬天有花吗 最美四月天在贵州黔东南哪里可以看花海 贵阳高坡云顶花海怎么坐车去?晚上九点有到市区的车吗? 贵阳花海公园怎么走 贵阳哪里有向日葵花海 贵阳高坡云顶花海门票多少? 贵阳有桔梗花的花海在那里? 贵阳有薰衣草花海吗? 山里江南度假区花海在哪里? 贵阳高坡云顶花海最佳时间 贵阳云顶花海需要逛几个小时可以逛完? 安顺花海风景区在哪里? 山里江南蝶恋花海具体地址在哪里? 贵阳白云区有一大片薰衣草花海具体位置在哪里啊 贵阳清镇樱花在哪里? 贵阳哪里有看樱花的地方? 四大都有些什么部门,每个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通告四部门是哪个部门 中国四大部门都有什么?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秘密 (秘密)这本书主要讲什么? 《秘密》这本书怎么样? 东野圭吾《秘密》里面的直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人到中年不由己,保温杯里泡枸杞”,枸杞有哪些功效? 人到中年,身不由己,为什么要喝枸杞 苹果手机如何双开? 谁帮我起个好听的游戏名字 职业是 仙女 要好听的 哪款飞利浦净化器有加湿作用的? 小学生几岁适合穿小背心 小女孩什么时候开始穿小背心合适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即一票共和) 女孩子几岁穿小背心合适 如何制定资源配置计划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书 法国什么时候确立共和制的 MySQL定时执行脚本(计划任务)实例 九岁的女孩能不能穿小背心啊? 女生一般多大穿小背心 配置管理计划怎么写 CM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