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的平仄音有什么要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0:58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1:11
一,诗的概论
1,诗的简介
诗,分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新体诗、格律诗。近体诗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因为古体诗与近体诗的这些区别,所以如今大凡不遵循格律的诗都可以看作古体诗。个别字词出律的格律诗既看作古体诗,也可以说是出律的格律诗。近体诗是由古体诗发展而慢慢形成的,是古体诗慢慢走向成熟的一种新的“产物”(诗体),所以近体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是有着非常重要地位的。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别(六言较少见)。
律诗分是七律,五律,排律(少见),小律(少见);绝句分五绝,六绝(少见),七绝。七律首句起有四个基本句式:1,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2,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3,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4,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这四种基本格式可以演化成很多中不同的格式(因为有的位置是可平可仄的),看上去很复杂,其实很简单,我给大家一个记忆的方法
先来说说左右平仄的规律,一首律诗的左右平仄一般都是相对的,但是我们来看此格律首句后三位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五字确实相粘的(都是仄),我们在类比推理起句后三位平仄“仄仄平”(2,仄仄平平仄仄平)那么它的对句后三位就是“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位置也是粘的。总结一下就是,半句中律诗的2,4,6位置平仄是相互交替的。除了首句的起句后三位平仄为“仄平平”或“仄仄平”的对句第五字确实相粘的外,律诗的其它左右位置都是平仄相对的。
再来说说上下平仄的规律,首先最简单的规律就是押韵的韵脚都是平声。其次,第2,3,4句出句都是以仄声结尾,第一句出句可平可仄。最后,因为律诗中禁忌“三平尾”“三仄尾”,上下位置的平仄1,3位置是相对的;2,4,6字的平仄是相对的,而且半句中2,4,6位置的平仄要相互交替,所以我们可以推出其他位置的平仄。比如:上面位置为:仄仄平平仄仄平,那么它的下面位置可以确定的有:平平仄仄@平@(@代表不确定平仄);分两种情况:一,如果上面位置是押韵句,那么它的下面位置的第七位就要押平韵,则为(平平仄仄@平平),而又不能让他三平尾所以第五位可以确定为仄即:平平仄仄仄平平(上面的例子就是)。二,如果上面位置不是押韵句(那么就是首句出句),那么下面位置必然是第二句(颔联)的出句,而第二句的出句末尾字是仄则为:平平仄仄@平仄。又因为要符合四种种基本格式,那么就可以确定为:平平仄仄平平仄。
那么就是这种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们在来寻找下平可仄位置的规律。平可仄位置可以告诉大家七律基本格式中都在一三字,第五字固定平仄,而且凡是@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子(@代表不确定平仄),不管它是在出句还是对句,它本句的第三字都固定为平音。其它的句子一三字都是可平可仄的。
七律还有另一种竖排形式以上为例子: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可以看出这种形式平仄都是上下模式。这种形式其实是与上面的一样的,关键就是要注意相粘的问题。口诀:一句之内,2,4,6平仄相对;两句相接,2,4,6平仄相粘。解释一下,一句之内是以句号为准(先逗号,后句号)可以看出一句之内的平仄就是前面的左右模式,平仄是相对的。那么我解释下“两句相接,2,4,6平仄相粘”。 就是先句号,后逗号。如第一句(首联)的句末与第二句(颔联)的开头:
平平仄仄仄平平。(首联的句末)
平平仄仄平平仄,(颔联的开头)
它们上下2,4,6位置的平仄都是相粘的(平仄一样),而且相粘的只有2,3句;4,5句;6,7句。因为第2,4,6,8句末位置都是押平声韵的,所以相粘句的末字是确定的上面为平,下面为仄。其他位置平仄就按照基本格式来。可平可仄的与上面讲的形式一样。
五律的基本格式其实就是去掉七律前面的两个“平平”或“仄仄”。凡是“平平⊙仄平”的句子不管是出句还是对句,它本身的第一字固定为平。其他的根据上面所讲方法来定。而且五绝这种是固定的“平平仄仄平”,七绝“⊙仄平平仄仄平”是固定的。
二,词的概论
词的内容几乎都讲完了,虽然只有回文词没讲到,然而,回文词与回文诗是差不多的。我给大家简单讲下回文词。回文词有的可以遵循格律(比如《菩萨蛮》等就可以单句回文),然而这样的词是很少的,秋风惭愧,目前所了解到的遵循格律的回文词也只有《菩萨蛮》一首。写回文词主要注意押韵的位置与回文词语之间的衔接,因为词不同于诗,句式不一样,那么也就是说押韵位置也在变换,如果开篇不计算好押韵的位置,写作时出韵经常有。所以在写回文词时特别要注意押韵位置的确定。回文词难度要比回文诗大,有兴趣大家可以去试下。秋风写过几首回文词虽不是好,但是大家可以借鉴下。
《定风波.秋闺怨》
词/秋风
怜花落阁楼倚频,
年年望君怨年年。
镜破缘消花飞雾,
迷梦,归秋雁鸿客惊心。-
春临仙水望天吟,
寥寂,孤云鹭寒宿青天。-
怜花君问我知情?-
恋君,帘窗纱映影颦颦。-
回文-:
颦颦影映纱窗帘,
君恋情知我问君。-
花怜天青宿寒鹭,
云孤,寂寥吟天望水仙。-
临春心惊客鸿雁,
秋归,梦迷雾飞花消缘。-
破镜年年怨君望,-
年年,频倚楼阁落花怜。-
《好事近.凭楼独奏》
词/秋风
天空望江临,
秋清锁雾寒心。
雁惊南客楚燕,
江天怨女吟。
谁琴虚奏伤心曲?-
凄风冷雨怜!
闲心浊酒明月,
年年复年年。-
回文:
年年复年年,
月明酒浊心闲。
怜雨冷风凄曲,
心伤奏虚琴。-
谁吟女怨天江燕?-
楚客南惊雁!-
心寒雾锁清秋,
临江望空天。
关于词,我在给大家讲讲写词时谋篇布局。之前,我分长篇、中篇、小令三类给大家讲了词的谋篇布局。因为欣赏一首词的主体方向是词的谋篇布局,所以今日我给大家讲讲如何去欣赏一首词?。当一首词众人都说它好的时候,那我们欣赏这首词的时候,就应该去思考下它好在那里?比如我们来看欣赏下这首词:
词/柳永
(上片)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下片)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一首分上下两阙的词,共四韵,上下片各两韵,上片主要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景,兼情景交融。第一句很意思很明了,作者倚楼望尽天涯,而无限的愁苦却在天际生起,说明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作者的愁思。
“伫”是伫立的意思,说明作者倚栏望了很久。风细细,就是微微的风。“极”不仅仅说明作者望尽了天涯,还说明了作者望尽天涯时“过尽千帆皆不是”的那种感情。春,点明了时间。“黯黯生天际”说明作者触物伤情却没点出是何物。下句“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此句前分句写景,后一句抒情。作者高楼望去,春草在夕阳余晖的照射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光色,然而“残照”一次却为写景增添了凄凉色彩,也说明作者心境的清凉,为后一句面抒情做铺垫。我们来看,从承接关系来看,第一句“生愁”却不知何物,引起下文到第二句说明是看到何景物而愁,把让作者“触物伤情”景物写出。第一句“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说明作者的感情才慢慢开始变化到第二句“无言谁会凭阑意”作者已经愁得不堪入目了,从感情基调来看,这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下片,直抒胸臆,把作者的愁写到了极点。“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作者愁得不堪入目,作者想忘却这种愁恨,试图用酒来麻醉自己,高歌饮酒,强行要忘记愁恨却适得其反,“借酒消愁愁更愁”。这有是感情的基调的进一步提升。最后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全篇的点睛句,也是千古名句。前面把愁写到了极点,然而作者却不曾说明为何而愁?到底是乡愁还是情愁,读者不得而知?所以作者在最后点出是“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为情而愁。最后一句也表明了作者对爱情坚贞不渝的执着精神。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有了这种“坚贞不渝”的执着精神,何愁事不成。所以王国维把它看作“人生三境界”的第二种境界。再如:
《浪淘沙慢》
词/柳永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更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这是一首三叠的长篇慢词,全词情景交融,脉络分明。从谋篇布局上看,第一片1,2,3句写的是“梦觉”后的景色;4句写的是作者触景生情,忆起往事。第二片接着第一片最后来写过去具体的那些让作者难以忘怀的“往事”(这个往事当然在写词时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忆起往事,作者当然感情会进一步提升。从上片的忧戚到二片的愁极,词的感情基调有了变化。第三片1,2句又从往日的恩爱回到了如今的天长漏永,空间上又起了变化。3句由现在设想将来,使情感活动又向前推进一层。现在我们把作者思路再理清一下:梦醒-触景—伤情(这前面为现在)—忆起事—写往事(典型)(中间为过去)—写景(时间变化后的景)(回到现在)-抒情(设想将来)。这首词,全词三片,从不同方位,多层次、多姿态表现作者心里感情的变化,词所以就具有了一定的立体层次感。我们在写词时,其实与赏析词大体都是一样的,只是在欣赏词时要更加全面的去分析。写词忌讳平铺直叙,词的基调与脉络很重要,脉络清晰了,那么你才会在写作时更好的表达你的感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1:12
首先,古语中的音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对应到现代汉语的话:平声就是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上(shǎng)声对应今天的第三声,去声对应第四声,而所谓入声现代汉语的普通话里是没有的,但是许多方言中都有保留,就是发音和短急促而止的,比如南京话里的“白”。入声现在相对来说难以区分,因为在普通话里变成了“入归四声”,每个声调里都有入声字。分清了四声以后才可以谈平仄。平声是指平上去三声,仄声单指入声,并不是说今天的第一第二声就是平声,第三第四声就是仄声。如刚刚举例的”白“,在现汉中是平声,但在诗词中是按古时的声调来的,其实是仄声。
之后才会说到古诗的平仄。七言古诗有一个基本的平仄形式(五言就是相对的把前两字去掉,同样适用下面说的东西):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往往我们见到的有很多古诗不是这种形式的,对于七言来说,有一句话叫做“一三*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每句第一、三、五个字都是可平可仄的,而二四六则必须按照一定的格式,该用仄的必须用仄,该用平的必须用平。这是因为第二、四、六字是节奏点所在,平仄必须清楚,不能混用。
对于二四六字,还有一个“粘对”的规则。就是一联中的两句话二四六字的平仄是相对的,这就叫“对”。比如举例的第一联格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他们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就是平仄相对的(第二字和第二字对,第四字和第四字对,第六字和第六字对);而“粘”就是指相邻的不同联的两句二四六字是一样的,如例句的第一联第二句和第二联的第一句分别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二字和第二字相同,第四字和第四字相同,第六字和第六字相同。这就是“粘对”的主要规则。
其他还要注意有时候会“犯孤平”,就是一句中除了尾字是平声之前只有一个平声,这个就要将前面改动一个仄声字;而“三平调”同时也是不允许的。但是,“一三*论”也不是真的就什么都不管就可以随便用,比如: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所谓孤平,就是在“仄平”脚(就是最后两字以仄平调结尾)的句子中,即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个句型中,该用平声的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用了仄声,如此除了韵脚尾字之外便只有一个平声字了。如此就称它是孤平。孤平可是近体诗的大忌。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古人作品中偶尔能见到不论的);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 再如,对于“平平”脚的句子即“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仄平平”来说,前者第三字,后者第五字也不能不论,否则会出现“三平调”,即句子的结尾是连续的三个平声字,这同孤平一样,也是近体诗之大忌,必须避免。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论”的话不是完全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这种方法叫做“拗救”)。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上面提到了“三平调”和“孤平”是诗家近体诗之大忌,应该避免。那么出现了“三平调”和“孤平”怎么办呢?假若写诗时出现“三平调”,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把该用仄声却用了平声的那个字改回仄声,否则就是出律,犯了近体诗避忌。
还有一个“三仄尾”,即五言的“平平平仄仄”第三字、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用了仄声,则句子的尾巴就连续三个仄声字“仄仄仄”,成为“三连仄”,这叫“三仄尾”。“三仄尾”在近体诗中也是避忌的,但因为仄声字发音比较短,对音律的谐和影响小些,且在近体诗中都是出现在一联的上句,所以避忌的程度没有“三平调”高,偶尔在近体诗中出现是允许的,但不宜多的使用,能避开时还是应该尽量去避开。
这个东西说起来还是很复杂的,建议还是要多研究下古人的诗词,将之平仄划分出来,见得多了自然也就会用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1:12
对应到现在的普通话中,平声就是拼音中的一和二声.仄声就对应拼音中的三四声.
在诗词中讲究平仄音是要让句子听起来有高低音,朗朗上口,便于流传.
比方说:平平仄仄平平仄,就是说前面的两个字一定要一或二声的,次前的一定要三或四声的,之后的又是一或二声的.最后的一个是三或四声的.
但在古诗中又有一三*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是说如果遇到好的词句,则可以只维持二四六位置有按平仄,一三五位置可以不管它.甚至如果句子非常好,就干脆不管这诗词格律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1:13
要求很严格的,必须严格控制这方面的声韵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