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1 03:0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02:55
民法基本原则中“平等”、“自愿”必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公序良俗原则
其中"平等原则"是我国民法的首要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立法、民事行为和民事司法的基本准则,是体现民法精神、指导民事立法、司法和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中国的民事立法上,确立了以下几项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守法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由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根本特性决定的,体现着国家的民事*。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法律的调整原则、法律的精神也就不同。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这就决定“平等”、“自愿”必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由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一国在特定时期对民事关系的*也必然通过民法的基本原则体现出来。例如,现代社会特别强调信用,强调社会公共利益,这些民事*也就体现在诚实信用和禁止权利滥用或公序良俗原则中。
扩展资料:
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一)指导功能
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突出表现在它的指导性。学者在论述民法基本原则时,强调它是指导原理、指导原则、指导方针。民法的基本原则对民事立法、民事行为和司法均有指导意义。
立法者在制定民事法律规范特别是在制定民事基本法时,立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民法所反映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条款高度概括这些指导思想和本质特征?落实在概括性条款上就成为民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确定之后,不仅是民事基本法的指导原则,也是各项民事立法的指导原则。
民事主体掌握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就能把握民事关系的大方向,在不了解民法具体规定的情况下,懂得民法基本原则,就能大体上懂得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
民法基本原则是司法机关处理民事案件的指导准则。司法机关以民法基本原则为指导,才能正确理解、解释和使用民法规范。
(二)约束功能
民法基本原则对民事立法、民事行为和民事司法都有约束力。民法基本原则对民事基本法中的具体规范和单行民事规范,具有约束力,即民事法律规范不能违反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行为受民法基本原则的约束,违反民法基本原则的民事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民法基本原则对民事司法活动具有约束力,法官解释和适用民事法律规范应当以民法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如果偏离民法基本原则,就会形成错判。
(三)补充功能
民法基本原则在民事法律规范中处于指导与统帅的地位,但是,通常在民事法律规范有具体的规定的情况下,必须适用具体规定,不能直接适用民法基本原则。有学者称民法基本原则是“帝王条款”,不可轻易动用,否则就会造成适用法律的偏差和混乱。
在民事法律规范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民法的基本原则对民事法律规范起补充作用。由于立法者的认识有局限性;由于法律具有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由于社会关系不断发展,立法不可能穷尽一切,因此现行法规往往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实际的需要。
在民事法律规范存在漏洞的情况下,需要*补充法律漏洞,需要*造法,这是各国民事立法与民事司法经验的总结。补充法律漏洞和*造法,比根据基本原则*法律的效力有更高的要求,应当十分慎重,需要针对个案,根据民法基本原则,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充分说理的创造性裁决。由于基本原则是没有具体构成要件和后果的抽象规定,如何准确地适用基本原则,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形成案例类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民法基本原则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02:56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遵循民事法律的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活动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原则。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02:56
平等原则是民法逻辑的起点,在平等原则下才能有谈*平、意思自治、自愿、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内容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