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是什么文体?19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0 23:1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09:09
四六当指骈体文。
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古代汉民族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1]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文体名,与散文相对称。也叫骈体文。因其字句皆成对偶而得名,其以四字六字与四字六字相对为基本句法者,别称四六文。并讲究声律的调谐、用字的绮丽、辞汇的对偶和用典[2]
引证解释
文体名。指用骈体写成的文章,别于散文而言。起源于 汉 魏 。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易于讽诵。迨 南北朝 ,专尚骈俪,以藻绘相饰,文格遂趋卑靡。 唐 代以来,有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称四六文,即骈文的一种。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十章第二节:“ 南北朝 时期,骈文盛行。这种文体讲求对偶和声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词藻,意少词多,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受到很多*。”[2]
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并盛行于南北朝。
骈文通义
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其赋作即为源自骈文的律赋。唐代公文亦为骈文,即四六体。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首遭一挫;韩、柳去世之后,影响又起,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称“三十六体”。入宋之后,在欧阳修等人率领之下,古文运动掀起第二轮*,散文大家迭出,而骈文自此渐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09:09
四六文
骈文的通行别称。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
声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故又称四六文。四六
文常用于表章奏记的撰写。西晋作家陆机《演连珠五十
首》,每首都是四六骈句成章的短小韵文,为今存可见
的较早的四六骈文短章的滥觞。其后,四六骈句大量运
用于南朝骈文。刘勰《文心雕龙·章句》说:“若夫句
笔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
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已以四六骈句为骈文
基本句式,但六朝尚无四六文之名。唐人章奏表□等也
多用此体。骈文别称为四六文,大约起于中、晚唐之间。
柳宗元《乞巧文》形容骈文句式中说“骈四俪六,锦心
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便以四六句为骈文主要
特点。晚唐李商隐得令狐楚的传授,擅长骈文,章表奏
记,自编成《樊南甲集》,称之“樊南四六”。序中说,
“四六之名,六博格五,四数六甲之取也”,用古代六
博游戏中遇*行和四方四时,六十甲子计日月时辰,譬
喻骈文基本句式为四六句。后又编《樊南乙集》,即称
骈文为“四六”。此后,“四六”之称便流行了。到宋
代,骈文的四六句格式更为定型,“声律极其精切”(明
代徐师曾《文章明辨序说》)。一些评论骈文的专著也
往往以“四六”为题,如王□《四六话》、谢□《四六
谈□》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09:10
“四六文”是源于汉魏、成于南北朝、隋唐盛行的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的与散文相对称的文体,也叫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常用以四字、六字句,所以也称为“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全文主要用以俪偶双句,讲究声律的协调铿锵和用字的华丽精妙以及格式上对仗的工整。常用于表章奏记的撰写。至今存有的可见较早的作品是西晋作家陆机的《演连珠五十首》,每一首都是四六骈句成章的短小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