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1 16: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06:55
在天津蓟县境内,有一条长24千米,宽350米,总面积9平方千米的典型地质剖面,地质学上称其为中新元古界标准剖面,习称为“蓟县剖面”。在那里,你可以在自然界变化神奇的长廊中漫步,从不同的角度,近距离观察反映着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古构造、古地磁等大量自然信息的地质特征,如宇宙尘、泥裂、气孔、波浪波痕、断层、瘤状构造等构造现象。这一幅幅自然界赋予的真实画面点缀在林木相拥的沟谷之中,断崖峭壁之上,令人感叹不已,流连忘返。
谈起“蓟县剖面”的发现,还要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地质调查所的工作。
地质学的研究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为了掌握大量的地质信息必须做大量的地质调查,地质图的填制就是大量野外实地调查的结果。
1931~1936年,*地质调查所组织了对北京(1928~1949年称北平)西山和相邻河北境内的大比例尺填图工作。时间是每年夏季约1个月的时间。参加人员主要是北京大学地质系和清华大学地学系地质组的学生,其中也有少数助教和调查所的个别青年地质人员。
野外调查是非常艰苦的,但意义重大,这些调查人员往往五六个人或六七个人分为两组或3组,每日天不亮就出发,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全靠步行往来于高山沟壑、树木林莽之间,其艰苦程度可见一斑。
1931年由高振西、熊永先、高平为一组在当时的河北蓟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了位于蓟县城北、燕山南脉的震旦系(现称中新元古界)剖面。这是一个非常完整、典型的剖面。该剖面岩层齐全、出露连续、顶底清楚、构造简单、变质极浅,并有非常丰富的古生物化石。高振西等人经过实地调查填制了1∶5万地质图,建立了蓟县“震旦系”剖面。高振西等人经过多次考察,同时将此剖面与北京西山、河北宣化等地区的地层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研究,于1934年发表了《中国北部震旦纪地层》一文,此文对这一地层单位进行了划分,建立了这一地层单位的基本格局。高振西等人建立的蓟县剖面地层系列,为我国北方晚前寒武纪地层研究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70多年以来,由高振西等建立的这个地层系列经过后人多次考察研究,其基本点几乎没有变动,一直被中外科学家认同并引用。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在其专著《中国地质学》一书中讲到:“蓟县剖面非常优秀,是震旦系的标准剖面”,并提出:“在欧亚*同时代地层中,蓟县剖面之佳,想无出其右者。”由此可以看出蓟县剖面的典型意义。1959年在全国地层会议上将该剖面确定为我国中、新元古界(代)的标准剖面。1984年10月经*批准,蓟县剖面列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并成立了“蓟县中新元古界自然保护区管理所”。黄汲清先生在《高振西地质文集?序》中指出:“这一研究成果,经过长时间的考验,被证明是一个划时代的、有国际影响的基础研究性质的重大贡献。尽管后来对震旦系的命名和归属有所变化,但高振西等奠定的蓟县剖面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格局,则为中外地质学家所认同。”1985年,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重要的自然地质遗迹,天津市*批准划定了保护区的边界。2001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了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