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1: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1:23
一般地说,愈是大型航空母舰,愈可将飞行甲板向左右延伸,以取得较大的面积。但飞行甲板的延伸有一定的限度,因为须要考虑航空母舰航行时的稳定性和进港靠码头等问题。
飞行甲板上的另一个问题是舰桥。在航空母舰上,将飞行甲板视为海面,而突出的舰桥则叫做“岛”。“岛”的存在,对飞机来讲无论是起飞或降落、停机或移动,都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就好像在跑道旁边竖着一座水塔一样。
初期的航空母舰,为了舰桥存废问题,曾有许多“要”与“不要”之争。实际上过去试用了许多方式。例如完全废置飞行甲板上的舰桥,或改为升降式,扩大、缩小、放右边、放左边、置前、置后,等等,凡是能想到的方案都试过。曾经有过同一艘航空母舰在服役期间多次改造的纪录。例如1946年到1948年间设计的美国海军大型航空母舰“合众国”号(CVB—58),就是准备装设升降式小型舰桥的。(该舰刚开工一周后就停止建造了)
但是从操纵航空母舰的观点,舰桥在进出港时是不可或缺的,在调动飞机时也需要较高的瞭望场所才能一目了然地观察整个飞行作业,还有通信天线、雷达天线也要尽量安置在高处。
由此看来,舰桥“是障碍,但却有必要”。所以在设计时,将舰桥尽量缩小,尽量安置在侧面。
烟囱是航空母舰设计上令人头疼的难题。烟囱又是舰载机的潜在敌人。
现代航母要具备30节以上的航速,至少要有几十万匹马力的动力。常规动力航母用蒸汽锅炉作动力,需要安装粗大的进气管和排烟的烟囱。如何布置这些管道,是航母设计上令人头痛的难题。水面舰艇的烟囱一般布置在机舱顶上,烟囱周围开设进气口。但航空母舰最上层是整体结构的飞行甲板,第二层是机库甲板,烟道无法穿过,只好自机舱转弯抹角从舷侧通到舰外。
进气管和烟道看起来不大显眼,但它们占据了舰内很多宝贵的空间。贯穿舱壁的开口会降低舰体结构的强度。穿过机库和修理车间的烟道,会留下无穷的隐患,战斗中万一烟道中弹穿孔,有毒的高温废气就会喷射而出,使战斗保障作业陷入瘫痪。平时高温废气也会腐蚀烟道管壁,使之破损。当敌人实施原子、生物、化学战时,细菌、毒气或放射性沾染的空气,有可能通过进气管大量进入舰内。
现代舰艇上的电子设备和天线,严重地受到烟囱排烟的腐蚀,维修人员为此叫苦不迭。在航母上,烟囱排烟还会引起飞行甲板上的气流紊乱,危及舰载机着舰的安全。
如何处理这个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烟囱,是航空母舰设计上的大问题。经过努力,设计人员提出了“岛型结构”方案,将烟囱和舰桥结合在一起,布置在舷侧。有趣的是,各国的航母不约而同地都将岛型结构布置在右舷。为了减轻排烟对电子设备的天线的腐蚀,航母的烟囱朝外倾斜,这种烟囱样式一直沿袭至今,然而烟囱和排气的危害并没有真正解决。
如果有不需要排气的推进系统,就可以解决半个世纪来航空母舰和它的舰载机的潜在敌人——烟囱和排气。不必排气,意味着能源不需要空气,这正是核动力系统的一大特点。航空母舰使用了核动力系统以后,烟囱不需要了,才彻底解决了烟囱和排气的困扰。光是这一点,就有足够的理由采用核动力系统,何况它还给航空母舰在提高作战能力和改善舰员生活条件方面带来极大的好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1:23
一般地说,愈是大型航空母舰,愈可将飞行甲板向左右延伸,以取得较大的面积。但飞行甲板的延伸有一定的限度,因为须要考虑航空母舰航行时的稳定性和进港靠码头等问题。
飞行甲板上的另一个问题是舰桥。在航空母舰上,将飞行甲板视为海面,而突出的舰桥则叫做“岛”。“岛”的存在,对飞机来讲无论是起飞或降落、停机或移动,都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就好像在跑道旁边竖着一座水塔一样。
初期的航空母舰,为了舰桥存废问题,曾有许多“要”与“不要”之争。实际上过去试用了许多方式。例如完全废置飞行甲板上的舰桥,或改为升降式,扩大、缩小、放右边、放左边、置前、置后,等等,凡是能想到的方案都试过。曾经有过同一艘航空母舰在服役期间多次改造的纪录。例如1946年到1948年间设计的美国海军大型航空母舰“合众国”号(CVB—58),就是准备装设升降式小型舰桥的。(该舰刚开工一周后就停止建造了)
但是从操纵航空母舰的观点,舰桥在进出港时是不可或缺的,在调动飞机时也需要较高的瞭望场所才能一目了然地观察整个飞行作业,还有通信天线、雷达天线也要尽量安置在高处。
由此看来,舰桥“是障碍,但却有必要”。所以在设计时,将舰桥尽量缩小,尽量安置在侧面。
烟囱是航空母舰设计上令人头疼的难题。烟囱又是舰载机的潜在敌人。
现代航母要具备30节以上的航速,至少要有几十万匹马力的动力。常规动力航母用蒸汽锅炉作动力,需要安装粗大的进气管和排烟的烟囱。如何布置这些管道,是航母设计上令人头痛的难题。水面舰艇的烟囱一般布置在机舱顶上,烟囱周围开设进气口。但航空母舰最上层是整体结构的飞行甲板,第二层是机库甲板,烟道无法穿过,只好自机舱转弯抹角从舷侧通到舰外。
进气管和烟道看起来不大显眼,但它们占据了舰内很多宝贵的空间。贯穿舱壁的开口会降低舰体结构的强度。穿过机库和修理车间的烟道,会留下无穷的隐患,战斗中万一烟道中弹穿孔,有毒的高温废气就会喷射而出,使战斗保障作业陷入瘫痪。平时高温废气也会腐蚀烟道管壁,使之破损。当敌人实施原子、生物、化学战时,细菌、毒气或放射性沾染的空气,有可能通过进气管大量进入舰内。
现代舰艇上的电子设备和天线,严重地受到烟囱排烟的腐蚀,维修人员为此叫苦不迭。在航母上,烟囱排烟还会引起飞行甲板上的气流紊乱,危及舰载机着舰的安全。
如何处理这个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烟囱,是航空母舰设计上的大问题。经过努力,设计人员提出了“岛型结构”方案,将烟囱和舰桥结合在一起,布置在舷侧。有趣的是,各国的航母不约而同地都将岛型结构布置在右舷。为了减轻排烟对电子设备的天线的腐蚀,航母的烟囱朝外倾斜,这种烟囱样式一直沿袭至今,然而烟囱和排气的危害并没有真正解决。
如果有不需要排气的推进系统,就可以解决半个世纪来航空母舰和它的舰载机的潜在敌人——烟囱和排气。不必排气,意味着能源不需要空气,这正是核动力系统的一大特点。航空母舰使用了核动力系统以后,烟囱不需要了,才彻底解决了烟囱和排气的困扰。光是这一点,就有足够的理由采用核动力系统,何况它还给航空母舰在提高作战能力和改善舰员生活条件方面带来极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