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9:4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3 08:0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受危物种的分级方法如下:
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物种的濒危等级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又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
1、灭绝:如果具有确凿证据证明一个分类单元的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已经绝灭。
2、野生灭绝:如果已知一个分类单元只生活在栽培、圈养条件下,或者只作为被自然化后的种群生活在远离其过去栖息地时,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野生绝灭。
3、极危:当一个分类单元的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的几率非常高,即符合极危标准中的任何一条标准时,该分类单元被列为极危。
4、濒危:当一个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标准,但是其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绝灭的几率很高,即符合濒危标准中的任何一条标准时,该分类单元被列为濒危。
5、易危:当一个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或濒危标准,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其野生种群绝灭的几率较高,即符合易危标准中的任何一条标准时,该分类单元被列为易危。
6、低危:通过评估被不符合极危、濒危或易危等级中的任何一个等级的分类单元。列为低危的分类单元可以再三个亚等级,即依赖保护,接近受危和需要予关注。
7、无危:现存的物种中已经被评估但是不属于其他任何分类的物种。这一类物种受威胁的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很多常见的物种比如原鸽、夜鹭、浣熊等属于该类别。
扩展资料
物种濒危等级的评估程序
首先,在正式评估开始前,红色名录评估团(RLA)需确认评估时间表、进行数据审查和准备。IUCN物种信息服务数据库(SIS)将用来存储和管理物种数据、评估及发布。
其次,进入正式评估过程,RLA可采用成员专家个人或集体形式以当面或在线工作的方式进行评估,初步结果将储存在SIS中。
再次,进入审查过程,RLA主管将组织审查,并将不通过的评估返回给评估团成员。通过审查的评估结果,将进入一致性审查。
通过了以上审查的评估结果,将被递交给IUCN秘书处的红色名录项目组(RLU),再次进行审查。
最终经过层层把关的评估结果,将被放入SIS并发布在IUCN红色名录网站更新。
除此以外,非IUCN系统的外部评估人员和机构,也可以独立评估并直接向IUCN秘书处红色名录项目组(RLU)递交评估成果。这些评估将由RLU组织审查并返回意见。通过审查的评估结果也会进入SIS并发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3 08:00
濒危动物等级的划分,有两种方法: 1.两级法 这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划分的标准,它是根据物种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资源数量、濒危程度以及是否为中国所特有等多项因素综合评价、论证而制定的。 I级:指我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绝灭的野生动物。 II级:指数量稀少,分布地区狭窄,有绝灭危险的野生动物。 2.六级法 这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著名的《红皮书》中对受危胁物种的分级方法,近年来我国出版的部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也开始用此法。 绝灭(Ex):指野生状态下已经绝迹,但人工饲养或放养的尚有残存,如麋鹿。 国内绝迹(Ex):指国内野生状态的已经绝迹,国外尚有野生的,如高鼻羚羊。 濒危(E):野生种群数量已降低到濒临灭绝或绝迹的临界程度,且致危因素仍在继续,如朱鹮、华南虎。 易危(V):野生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势必沦为"濒危"者,或因接近某"濒危"级别,而必须予以保护以确保"濒危"种的生存,如金猫、云豹。 稀有(R):从分类订名以来,总共只有为数有限的发现纪录者,如沟牙鼯鼠。 不足(I):情况不甚明显,但有迹象表明可能属于或疑为濒危或趋危者,如普氏原羚、假吸血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