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2,M1A1,豹IIA6在装甲,穿甲力,速度上的数字比较是多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9:4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5:57
苏联研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具有火炮口径大,命中率高,机动性好,速度快,行程大,重量轻等特点。 车体长6.4米,车宽3.37米,高2.19米,乘员3人。装备有1 门125毫米滑膛炮和新型火控装置;采用自动装填机构;采用复合装甲、防辐射衬层及车体侧屏蔽等。战斗全重41吨,最大速度604米/秒,最大行程650千米。火炮采用半可燃药筒,备有尾翼稳定杀伤榴弹、脱壳穿甲弹、空心装药破甲弹,穿甲弹初速1800 米/秒,对2000米目标垂直穿甲厚度240毫米,破甲弹初速905米/秒,破甲厚度450~500毫米,榴弹最大射程9400米。
苏联60年代研制的T-64主战坦克存在种种问题不能大量生产,无法完全替换数量众多的T-54/55坦克。为了保持坦克技术和数量的优势,苏联利用T-64坦克的某些技术,经T-70试验车,发展成T-72主战坦克,1971年开始服役。T-72坦克不但有效取代了T-54/55,更弥补了T-64和T-80之类高性能坦克数量的不足,使苏联装甲部队维持了一定的数量优势。
1973年下塔吉尔的T-62生产线改生产T-72,1974年批量装备部队。T-72系列坦克产量在20000辆以上,捷克、波兰、印度、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也有生产。目前至少有15个国家装备了T-72系列。
坦克技术性能
T-72的结构与T-64相似,也为三人坦克,战斗全重为41吨。T-72的外型紧凑低矮,炮塔顶距地高度仅为2.19m,是现今有炮塔坦克中最低者。该坦克的车体用钢板焊接制成,驾驶舱在车体前部*位置,车体前上装甲板上有V型防浪板。车体首上装甲板采用复合装甲,共三层,外层为80mm厚钢质装甲,中间层为104mm厚的玻璃纤维,内层为20mm厚的钢质装甲。由于设计为大倾角构形,因此对于破甲弹具有相当于500-600mm厚均制钢装甲的防护水平。
T-72炮塔系铸造结构,呈半球形,炮塔最大装甲为280mm。华约国家使用的T-72,内壁镶有特殊的含铅合成橡胶衬层,能有效防止核辐射的伤害。炮塔内装有自动装弹机,但结构与T-64的不同,改为可靠性较好的水平自动装弹机。
早期T-72坦克车体前侧部翼子板外缘各装有4块张开式屏蔽板,后期的T-72坦克装有整体式侧初板,都具有防破甲弹的屏蔽作用。
T-72坦克也能安装类似于T-80和T-64坦克一样的反应式爆炸装甲,坦克三防装置为集体防护式。T-72坦克上还装有自动灭火装置。
T-72Б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2A46式125mm滑膛炮,身管长是口径的48倍,装有轻合金热护套和炮身抽气装置。T-72采用分装式弹药、半可燃药筒,配备弹种与T-64和T-80相同,正常状态下弹药基数?9发,后期可配备6发9K119炮射导弹。由于配备自动装弹机,理论最大射速可达到6-8发/分。
T-72配备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包括БM11、БМ12型等,两种穿甲弹的穿甲厚度分别为300mm/1000m和400mm/1000m;БК14М型破甲弹最大直射距离为4000m,破甲厚度为475mm/1000m。
火控系统由模拟弹道计算机、车长昼夜合一瞄准镜、炮长主动红外瞄准仪、火炮双向稳定仪等组成。主炮右侧装有一具红外探照灯。早期的T-72坦克装有合像式光学测距仪,改进型在炮长舱盖前下方装有激光测距仪。
辅助武器包括1挺7.62mmПКТ式并列机*,以及1挺新设计的HCBT式12.7mm高射机*。早期T-72坦克装有热烟幕施放装置,后期型还装有烟幕弹发射器,发射器数量随车型不同而变化。
T-72坦克装有1台B-46型涡轮增压多燃料发动机,最大功率为617.65KW(840马力)。传动装置采用行星式机械传动装置。行动装置为高强度扭杆悬挂装置,车体每侧有6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3个托带轮、1个前置诱导轮、1个后置主动轮,在第一、二和六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
联60年代研制的T-64主战坦克存在种种问题不能大量生产,无法完全替换数量众多的T-54/55坦克。为了保持坦克技术和数量的优势,苏联利用T-64坦克的某些技术,经T-70试验车,发展成T-72主战坦克,1971年开始服役。T-72坦克不但有效取代了T-54/55,更弥补了T-64和T-80之类高性能坦克数量的不足,使苏联装甲部队维持了一定的数量优势。
1973年下塔吉尔的T-62生产线改生产T-72,1974年批量装备部队。T-72系列坦克产量在20000辆以上,捷克、波兰、印度、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也有生产。目前至少有15个国家装备了T-72系列。
坦克技术性能
T-72的结构与T-64相似,也为三人坦克,战斗全重为41吨。T-72的外型紧凑低矮,炮塔顶距地高度仅为2.19m,是现今有炮塔坦克中最低者。该坦克的车体用钢板焊接制成,驾驶舱在车体前部*位置,车体前上装甲板上有V型防浪板。车体首上装甲板采用复合装甲,共三层,外层为80mm厚钢质装甲,中间层为104mm厚的玻璃纤维,内层为20mm厚的钢质装甲。由于设计为大倾角构形,因此对于破甲弹具有相当于500-600mm厚均制钢装甲的防护水平。
T-72炮塔系铸造结构,呈半球形,炮塔最大装甲为280mm。华约国家使用的T-72,内壁镶有特殊的含铅合成橡胶衬层,能有效防止核辐射的伤害。炮塔内装有自动装弹机,但结构与T-64的不同,改为可靠性较好的水平自动装弹机。
早期T-72坦克车体前侧部翼子板外缘各装有4块张开式屏蔽板,后期的T-72坦克装有整体式侧初板,都具有防破甲弹的屏蔽作用。
T-72坦克也能安装类似于T-80和T-64坦克一样的反应式爆炸装甲,坦克三防装置为集体防护式。T-72坦克上还装有自动灭火装置。
T-72Б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2A46式125mm滑膛炮,身管长是口径的48倍,装有轻合金热护套和炮身抽气装置。T-72采用分装式弹药、半可燃药筒,配备弹种与T-64和T-80相同,正常状态下弹药基数?9发,后期可配备6发9K119炮射导弹。由于配备自动装弹机,理论最大射速可达到6-8发/分。
T-72配备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包括БM11、БМ12型等,两种穿甲弹的穿甲厚度分别为300mm/1000m和400mm/1000m;БК14М型破甲弹最大直射距离为4000m,破甲厚度为475mm/1000m。
火控系统由模拟弹道计算机、车长昼夜合一瞄准镜、炮长主动红外瞄准仪、火炮双向稳定仪等组成。主炮右侧装有一具红外探照灯。早期的T-72坦克装有合像式光学测距仪,改进型在炮长舱盖前下方装有激光测距仪。
辅助武器包括1挺7.62mmПКТ式并列机*,以及1挺新设计的HCBT式12.7mm高射机*。早期T-72坦克装有热烟幕施放装置,后期型还装有烟幕弹发射器,发射器数量随车型不同而变化。
T-72坦克装有1台B-46型涡轮增压多燃料发动机,最大功率为617.65KW(840马力)。传动装置采用行星式机械传动装置。行动装置为高强度扭杆悬挂装置,车体每侧有6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3个托带轮、1个前置诱导轮、1个后置主动轮,在第一、二和六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
M1 坦克於1981 年正式装备美军, 攻防能力均属世界一流, 其上配备1 门105 毫米线膛炮和3 挺机*(2 挺7.62 毫米联装机*和1 挺12.7 毫米机*).它的车体和炮塔均为两层钢板之间夹一层陶瓷或玻璃纤维的复合装甲.为了防止坦克中弹后, 车上的弹药被引爆, M1 坦克采用隔舱化布置, 即将乘员室与燃料、弹药用坚实的装甲隔板隔开, 一旦弹药舱中弹爆炸起火, 可避免伤及乘员, 同时车上的自动灭火装置可在0.2 秒内将火扑灭.由於M1 上安装了夜视和热成像瞄准镜, 该型坦克可以在夜间和恶劣气候条件下作战.
M1 坦克仅仅问世10 个年头, 更先进的M1A1 坦克一上阵就以其不同凡响的阵容令世人刮目相看: 它更换了原M1 坦克上的105 毫米火炮, 采用了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120 毫米滑膛炮, 并且车体正面采用了贫铀装甲.这种装甲的硬度是钢甲的5 倍, 因而全车的重量达57 吨.根据不同的需要, 该炮能使用XM830 型反坦克炮弹、XM829 型动能弹(配贫铀穿甲弹头)、XM827 型贫铀穿甲弹等各种新弹, 能穿透70 毫米厚的装甲板, 且配有信息装置, 使火炮随时都能瞄准有效射程以内的任何目标.
M1 主战坦克与伊军装备最好的苏制T—72 坦克相比, 在战术技术性能上都居优势.其功率为1500 马力(为伊拉克新装备坦克T——64 的2 倍).这种巨大的功率匹配, 为其在沙漠坦克战中获得至关重要的高速度提供了保障.在战斗中它能够快速地转移阵地、变换射击位置、灵活地躲避对方射击, 以高速的冲击令对方措手不及.当遇到障碍或情况不利时, 又能凭借本身巨大的动力驱动迅速撤退.
为了对付伊拉克令人恐怖的化学武器, M1A1 还增加了超压式集体三防装置, 即在化学战条件下迅速向车内输送经过过滤的清洁空气, 乘员不用戴防毒面具就可以自如地工作.此外, 该坦克还配备有先进的夜视战斗系统, 使其在黑夜里仍能卓有成效地攻击.
M1A1 虽以其出类拔草的性能扬威於世, 但仍有诸多”后天不足”: 首先在松软的沙地上无法尽其所能.M1A1 坦克重57 吨, 是目前美军最重的坦克, 也是世界上最重的坦克之一.巨大的重量使它在松软的沙漠上远不能像在硬地上那样驰骋自如, 使其战术技术性能约降低10%.其次, M1A1 坦克是美军为在欧洲战场使用而设计的主战坦克, 基本上没有考虑风沙对坦克的影响, 缺少防尘装置.一起风暴, 风沙粒很容易堵住过滤器, 致使驾驶舱内温度过高, 严重影响乘员的有效操作.另外, 沙粒对发动机的磨损也非常大, 高於正常值的2~4 倍.这些自身弱点增加了维修保养的周期, 加重了后勤保障的负担, 使得它的故障率升高, ”出航率”降低.
A6是豹II坦克最新改型,在2000年推出市场后先进的技术让其再度领先世界之林,成为全
球最优秀的MBT.一个优秀的MBT要具备3个基本性能要求,第一,装甲防护能力,第二,火力
攻击能力,第三,战场机动能力.A6在这3点上均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
首先,A6与A5外观上比较最突出的是安装了55倍口径火炮,为此付出增加10%火炮重量的代
价.但是这代价值得,因为炮口动能比L44炮增加了30%,配备更长口径比的脱壳穿甲弹后,
L55炮穿甲能力创记录的超过1014毫米,确保了在未来140毫米坦克炮服役前的领先地位.
莱因公司表示L55火炮与L44火炮弹药通用,诸如破甲弹,烟雾弹等系列弹种依然会服务于
L55.高速穿甲弹则会配备全新的DM53炮弹,为了发挥更强大的穿甲能力,莱因公司专门发
展了长经比接近1:30的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DM53.DM53采用先进的纤维编织技术,合成的
弹心直径只有旧型号炮弹的一半,而且火药容量与弹托都有重大改进,这些先进措施确保
了采用钨合金弹头的DM53穿甲能力丝毫不亚于美国贫铀穿甲弹.火炮口径保持不变,没有
采用分装药这确保了A6火力持续性,携带弹药依然是42发(炮膛内一发)
A6不但配备了超长口径比火炮,还大幅度改进了火控系统,除了继承A5的R15稳像式火控系
统,更加改造了跟踪系统,采用最新发展的多视频信号跟踪系统,能确保在恶劣条件下自动
跟踪目标的可靠性.原来的车长观察潜望镜R17必须用光学镜组借助R15的红外线设备才能
观察到组合成的红外线图象(某些国家的坦克因为价格原因也采用此方法.),改进后的A6
采用了单独配备红外线瞄准仪与CO2激光测距仪,使得车长可以独立完成搜索,瞄准,跟踪
,开火等一系列动作,配合目标自动跟踪装置,A6是全球第一种拥有全天候下"猎--歼"能力
的坦克.在历次防卫展中的机动表演中,A6火控系统的精确性能让*开眼界,由于采用
多视频信号跟踪系统,自动跟踪系统甚至能准确瞄准/跟踪坐*台上的贵宾身影。
为了能灵活控制增加了10%重量的火炮,增加了炮塔驱动马达功率,改进了辅助发电机已适
应更大的功率输出要求.A6首次在设计中安装了信息自动化系统,各坦克之间实现信息自
动交换.大大改善了战场协同作战能力,它与美国的IVIS、法国的数字化战场管理系统均
属新一代数字化指挥系统。
其次,A6大幅度增加了复合装甲厚度,提高了反空心穿甲弹的能力。外观上A6与A5没有
多大变化,只是超长炮管可分辨A6。可是A6要比A5重5吨,战斗重量达62吨。其中装甲强
化重量占了绝大部分.A6依然继承了A5炮塔前方的楔形屏蔽装甲,为了适应21世纪战场环
境,A6前装甲抗打击能力提高到900毫米,未来改挂组件可确保正前方60度内抵抗拥有1
000毫米RHA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的攻击。
第3,A6安装了MTU公司发动机集成系统,拥有1200HP大功率发动机,未来生产型号更会
安装1500HP以上功率的发动机,以确保战场机动能力。车辆导航组件是最近加入的改进
系统,它采用GPS定位,数字地图,巡航系统等一系列手段减轻了驾驶员负担,行军速度
与战场机动能力更快,解决了坦克纵队战斗状态下快速推进时的集结问题。
稳坐世界第一把交椅的A6依然面临一些问题:
L55威力巨大,未来通过改装新炮弹比如采用分装弹药等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威力,可是
现在为止德国依然没有确定战场信息网络平台标准,A6的信息系统有壳无网,还无法发
挥真正的作战性能,缺少战场协调能力的L55,还不如拥有优秀作战协同能力的L44。
增加的炮塔重量与车体重量提高了A6抗打击能力也减弱了反应速度与机动能力,在最近
几年的防卫展中看出A6行进速度与火炮反应速度都大不如A5,与东欧集团生产的T系列坦
克越来越狂野的速度相映成趣。超重的车体也让运输和战场机动头疼不少,在西欧广大
土地上,62吨的重量还不是什么问题,可是在东欧靠近北部与东部地区,这个重量就太
大了,许多桥梁,要道都无法承受如此重的车辆通过。
事实上由于军费,系统配制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豹II的改进型号均用于出口,德军自己
的A5则是在以前的豹II上改进而成,军方从来没有采购过一辆崭新的A5坦克。豹IIA6相
信也是这种命运,虽然说A6作战能力非常高,可是由于特定的设计使A6不太适合欧洲平
原以外使用,能够让A6肆无忌惮驰骋沙场的其他地方大概只有中东沙漠了吧,如果A6能
与梅卡瓦3/4碰碰面倒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5:57
不想去找所有的数据了,这些在网上很容易找到的。只想我的观点和你正好相反,我认为现在的坦克装甲防护能力已经提高到了一个比以往都高的水平。
复合装甲,反应式装甲的更加完美,以及贫轴装甲的出现,使坦克的防护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目前,以上所说的几种坦克(T72稍差)基本上都已经无法在正面将其击穿了,都只有击中坦克侧面或炮塔与车身结合部才有可能将现代坦克击穿,而这个就是敌我双方在战术和技术上的较量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5:58
型号 T-72
乘员 3 人
战斗全重 41000千克
单位功率 14千瓦/t
单位压力 81.4kPa
车长
炮向前 9.445m
炮向后 9.275m
车体长 6.410米
车宽
带裙板 3.520米
不带裙板 3.380米
车高(至炮塔顶) 2.190米
火线高 1.645m
车底距地高 0.470米
履带宽 580mm
履带着地长 4.250米
公路最大速度 60千米/小时
越野平均速度 35~45千米/小时
燃料储备 1600L
公路最大行程 460千米
涉水深(无准备) 1.2m
潜渡深 5m
爬坡度 60%
侧倾坡度 40%
攀垂直墙高 0.8m
越壕宽 2.7m
最小转向半径 1.76m
发动机
型号 B-46
类型 12V水冷多种燃料机械增压发动机
功率/转速 57千瓦/2000r/min
传动装置
类型 行星机械式双侧变速箱
前进档/倒档数 7/1
转向装置类型 离合和制动(一或倒档)
低速侧变速箱降档(二~七档)
悬挂装置类型 扭杆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125mm/2A46/滑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ПКТ/机*/1挺
防空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12.7mm/HCBT/机*/1挺
烟幕弹发射器总数量 5+7具
热烟幕 有
弹药基数
炮弹 39发
7.62mm机*弹 3000发
12.7mm机*弹 500发
穿甲弹初速 1800米/s
射速 8发/min
炮塔驱动方式 电动/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 360°
车长超越控制 有
火炮俯仰范围
炮向前 -6°~+13°
炮向后 -3°~+16°
火炮稳定器
水平向 有
高低向 有
车长昼间瞄准镜型号 ТКН-3
炮长昼间瞄准镜型号 ТПД-2
夜间瞄准镜型号 ТПН1-49-23
装甲结构类型/厚度
水平倾角/材料
车体
前上 复合/204mm/22°/钢、非金属材料
前下 均质/80mm/30°/钢
侧部 均质/前80mm/90°/钢
后70mm/90°/钢
顶部 均质/前30mm/1°30′/钢
后20mm/1°30′/钢
底部 均质/20mm/0°/钢
炮塔
正面 均质/约400mm/60°/钢
均质/80mm/30°/钢
顶部 有
灭火装置 有
光电报警或对抗设备 无
发电机电压/功率/型号 28V/10千瓦/СГ-10-1
蓄电池数量/电压/容量/型号 4个/12V/140Ah/6-CT-140P
型号 M1 M1A1(未采用贫铀装甲)
乘员 4人 4人
战斗全重 54545kg 57154kg
单位压力 94.2kPa 94.2kPa
单位功率 19.9千瓦/t 19.3千瓦/t
车全长
炮向前 9.766m 9.828m
炮向后 8.971m 9.033m
车体长 7.918m 7.918m
车宽 3.653m 3.657m
车高
至塔顶 2.375m 2.483m
整车高 2.885m 2.886m
火线高 1.89m 1.89m
车底距地高
车体中部 0.482m 0.482m
车体两侧 0.432m 0.432m
履带宽 635mm 635mm
履带着地长 4.650米 4.650米
公路最大速度 72.42千米/小时 66.77千米/小时
平均越野速度 48.3千米/小时 48.3千米/小时
爬坡速度
10%坡度(6~) 32.2千米/小时 27.51千米/小时
60%坡度(31°) 7.2千米/小时 6.59千米/小时
0至32千米/小时加速时间 7s 6.8s
燃料储备 1907.6L 1907.6L
公路最大行程 498千米 465千米
公路最大行程 498千米 465千米
涉水深度
无准备 1.219m 1.219m
有准备 1.98m 1.98m
爬坡度 60% 60%
攀垂直墙高 1.244m 1.066m
越壕宽 2.743m 2.743m
最小转向半径 原位
发动机
生产公司 达信-莱卡明(Textron-Lycoming)
型号 AGT-1500
类型 燃气轮机
功率/转速 1103千瓦(1500马力)/3000r/min
传动装置
生产公司 底特律柴油机公司(Detroit Diesel)
型号 X-1100-3B
类型 液力全自动
前进档/倒档数 4/2
转向装置类型 静液无级,双差速
侧传动类型 行星传动
侧传动比 4.3:1 4.67:1
制动系统类型 液压操纵的多片摩擦制动器,应急时可机械操纵
悬挂装置类型 高强度扭杆,液压旋转减振器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105mm/M68E1/线膛 120mm/M256/滑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数量 7.62mm/M240/1挺
防空武器口径/型号/数量 12.7mm/M2/1挺(车长)
7.62mm/M240/1挺(装填手)
烟幕弹发射器型号/总数量 M250/2×6具 M250/2×具
热烟幕施放装置 有 有
弹药基数
主炮 55发 40发
12.7mm 1000发 1000发
7.62mm 11400发 12400发
烟幕弹 24发 24发
炮塔驱动方式 电液驱动,备以手动 电液驱动,备以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 360° 360°
炮塔最大回转速度
跟踪 4.2°/s 4.2°/s
用稳定器 42°/s 42°/s
火炮俯仰范围 -°~+20° -10°~+20
最大俯仰速率
跟踪 1.4°/s 1.4°/s
用控制手柄 22.5°/s 22.5°/s
用稳定控制器 42°/s 42°/s
火炮稳定器
水平 有(炮塔) 有(炮塔)
垂直 有(随动于稳定的瞄准镜) 有(随动于稳定的瞄准镜)
激光测距仪类型 Nd:YAG测距仪
弹道计算机类型 全求解式固态数字式计算机
炮长主瞄准镜类型 带热成像仪的单目式
车长超越控制 无
炮管弯曲修正 炮口校正传感器
驾驶员夜视装置型号 AN/VVS-2
车体和炮塔装甲类型 乔巴姆
车体和炮塔用的钢装甲
车体
前上 自下而上50~32.5mm(为防地雷)
车底前部 30~32.5mm(为防地雷)
车底后部 12.5mm(不防地雷)
侧面 25~32.5mm
炮塔 25~125mm
自动灭火抑爆装置 有 有
三防装置 个体 个体+集体
乘员加温设备 有 有
车体安全门 无 无
电气系统电压 24V 24V
蓄电池数目/电压/容量 6个/12V/300Ah 6个/12V/300Ah
第五批产品)
型号 豹2
乘员 4人
战斗全重 55150千克
单位功率 20千瓦/t
单位压力 81.4kPa
车长
炮向前 9.668m
炮向后 8.498m
车宽
带裙板 3.700米
不带裙板 3.540米
车高
至炮塔顶 2.480米
至指挥塔顶 2.807m
火线高 2.010米
车底距地高
前部 0.540米
后部 0.490米
履带宽 635mm
履带中心距 2.785m
履带着地长
左侧 4.940米
右侧 4.920米
公路最大速度 72千米/小时
越野最大速度 55千米/小时
0—32千米/小时加速时间 7s
燃料储备 1200L
公路最大行程 550千米
涉水深
无准备 1.00米
有准备 2.35m
潜渡深 4.00米
爬坡度 60%
侧倾坡度 30%
攀垂直墙高 1.10米
越壕宽 3.00米
最小转向半径 原位
发动机
生产公司 MTU
型号 MB873Ka-501
类型 12V水冷多种燃料
涡轮增压中冷发动机
功率/转速 1103千瓦/2600r/min
传动装置
生产公司 伦克(Renk)
型号 HSWL 354
类型 液力机械
前进档/倒档数 4/2
转向装置类型 液力-液压复合、双流差速式
悬挂装置类型 扭杆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120mm/Rh120-L44/滑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MG3A1/机*/1挺
防空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MG3A1/机*/1挺
烟幕弹发射器总数量 2×8具
热烟幕 无
弹药基数
炮弹 42发
7.62mm机*弹 4750发
穿甲弹初速 1650米/s
炮塔驱动方式 电液/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 360°
车长超越控制 有
火炮俯仰范围 -9°~+20°
火炮最大俯仰速度 9.5°/s
炮塔最大回转速度 49°/s
火炮稳定器
高低向 有
水平向 有
火控系统类型 指挥仪式
测距仪型号 EMES 15(三合一)
弹道计算机类型 数字式电子计算机
车长瞄准镜型号 PERI-R17
车长夜间瞄准镜型号 PERI-R17与炮长的EMES 15相连
炮长瞄准镜类型/型号 双目、双向独立稳定/EMES 15
炮长夜间瞄准镜型号 EMES 15(昼夜合一)
炮长辅助瞄准镜型号/类型 FERO-Z18/单目
夜间瞄准镜类型 热成像
装甲结构类型
车体 间隙复合
炮塔 间隙复合
三防装置 有
灭火抑爆系统 有
光电报警或对抗设备 无
电气系统电压 24V
蓄电池数量/电压/容量 8个/12V/125Ah
参考资料:http://www.airforceworld.com/t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