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容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9:4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3:48
党的十五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
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那么,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有什么特点?它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党的十五
大报告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
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面对我国国民素质和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面对小康社
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对我国4 0 多年特
别是近2 0 年来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科学概念
。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种区别于以往任
何文化形态的全新的文化,具有突出的特点。首先,鲜
明的时代性。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虽然有其超越时
代的共同性,但作为一定文化的总体而言,总是一定社
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我国
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社会主义
基本经济制度*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浓郁的民族性。一种源远流
长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延续和发展,自有其深刻
的道理。不管人们如何认识和把握它,它都要作为一种
历史的积淀和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
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
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化
民为俗”的东西,成为人们生下来就濡染其间的一种精
神家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深深植根于
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
命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化成果,形成了社会主义内容
和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全新的文化。第三,实事求是
的科学性。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文化,正确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
展规律,坚持了同自然观、社会观中一切非科学的文化
思想进行坚决斗争的立场,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
供了理论依据。第四,高度的民主性。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
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继承优良民主传
统,增强民主意识,同封建主义、文化*主义残余进
行不妥协的斗争,使民主精神在广大群众中生根开花,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题中应有之义。贯彻“三
不主义”,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自由讨论、自由
创作和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使文化园地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合理吸收外国文化一切好的
东西,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成为海纳百川、兼
容并包的博大体系,是这一文化民主性的重要表现。第
五,深广的群众性。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
创造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是一切文化
创造的最深厚的源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从
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中汲取营
养,又用健康的文化成果教育人民、服务人民,使之成
为社会主义“四有”公民。第六,勇于改革的创造性。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文化事业繁
荣昌盛的强大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要求深化改革文化管理*,这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
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
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
人才。改革要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
。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对人们的
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影响。要坚持把社会效
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改革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理顺国家、单位、个人
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保证国家重点、鼓励社会兴办文
化事业的发展格局。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改革,加强管
理,建立健全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机制。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
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
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不仅要看物质财富
的多寡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快慢,而且要看文化事业和精
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要看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开发
的程度。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
的转化,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
文化建设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
化建设是现代化事业的决定性因素。正如报告指出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
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
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是经济、*和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早在1
9 7 9 年1 0 月,*同志就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
的纲领性要求,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
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
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二届
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
*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坚定不移地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三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
促进。到了十四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被提到
从未有过的高度,强调指出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
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进而指出在
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
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贯穿于新时期以来的我们党
的一贯思想,是*同志的一贯主张。“经济建设这
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
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物质文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否
则就不是真正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点到什么时
候也不能忘记。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
神动力。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首先表现在它
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
情,从而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同志指
出:“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觉悟
,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
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加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强思想道德
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可以激发他们建设社
会主义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形成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的强大精神力量。如果没有*的精神、理想、信念,
如果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中国社会主义的*和建设
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巨大成就。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智
力支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提高劳
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先进的教育
、科学、文化,给人以知识武器,成为一种智慧的力量
,推动人们有效地建设现代化事业。智力文化水平的高
低,集中反映着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总体水平。其发达
程度同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
并常常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生产的发展,主要
表现为智力水平的提高。而人的智力的提高,又要受到
科学文化知识的制约,受到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发
展水平的影响。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
生产率,就要有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在一个文盲、科
盲充斥的国度里,很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很难有物
质文明建设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大幅度增长。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保证现代化建设朝着
正确方向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正确的
思想价值导向,从思想上保证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
发展。*同志说: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
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过程
,并不只是人和自然简单的物质交换过程,而且是在人
与人结成一定生产关系的条件下进行的社会交往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行为要以科学的思想为先导,保证
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如果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时候
,不加强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听任封建主义残余思想
侵蚀,听任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泛滥,人们就将陷入思想
混乱和精神危机,物质文明建设就不可能沿着社会主义
方向健康发展。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建设现代化事业创
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中,阐述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所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
其中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
”。他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通过创造安定
团结的社会环境,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历史
经验证明:“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就不能安
下心来搞建设。”“文化大*”期间,社会动荡不安
,国无宁日,人民遭受了空前的灾难,国民经济到了崩
溃的边缘,这个极其深刻的教训必须记取。在创造安定
的社会环境方面,文化具有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巨大
作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在复杂的国际
国内背景下展开的。如何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
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如何在深化改革、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防止和遏
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如何在扩大对外开
放、迎接世界新科技*的情况下,吸收外国优秀文化
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
传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
这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进程中,必须认
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文化是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开展国
际竞争的重要力量。十五大报告将其作为“综合国力的
重要标志”,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极其精辟的概括。加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是提高综合国力、增
强国际竞争力之势所必然。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表
现在物质力量上,也表现在文化和精神力量上。某些西
方国家搞强权*,基本手段之一,就是运用思想文化
的方式干涉别国内政。如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能呈现
强势状态,我们在国内治理和国际斗争中就难以掌握主
动权。因此,我们必须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
化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事业的大局中去考
察,放到整个世界的大局中去考察,才能提高认识,统
一思想,才能从根本上重视它、实践它,使之真正成为
我们的精神力量。
追问感觉这是*,不是文化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3:49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