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7:2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23:15
《大明劫》的故事梗概,是很明显的两个主角、两条线。开篇战火纷飞,开封告急。随后,乱世纷扰中,两位主角相继登场。一个是临危受命、统领明朝最后一批精锐之师的督师孙传庭,一个是倦怠于太医院弄权乱相而辞言的游医吴又可。孙传庭欲救国,故操练土兵,整饬电治,然吏治积弊3久,又兼乡绅豪强横行。吴又可求医道,故判别疫情,寻找瘟疫传播机理,却不为恩师所理解。当瘟疫愈演愈烈,并夺走了吴又可恩师的生命时,孙传庭请吴又可出任军医,两位主角相遇,救国与医道两条线在此交汇。顺便提,孙传庭力劝吴又可这场对手戏很是精彩。经努力,吴又可治瘟稍见成效,孙传庭欣赏他的医术,他感激孙传庭的信任。然而疫情未除,孙传庭迫于朝廷催*,不,得不出关作战。国家机器终究不以两将土的性命为念,为免后方*乱,孙传庭瞒着吴又可,出关前一把火烧死了不能出征的满营病。吴又可苦笑:“督师控制疫情的方式实在是比吴又可有留书一封,告别军营,“乱世苍生,各有宿命”。两条线又在此分开。孙传庭的救国之路终效,旺潼关的战死沙场。吴又可的医道之路终于太湖边完最后笔《瘟疫论》。正如吴又可出走后孙传庭所感叹:他有他的路要走。吴又可的医道和孙传庭的救国是故事中平交错的两条线,并无轻重之分。不能说吴又可救人就是小节,孙传庭救国就是大局。甚至,把影片说成是打土豪的电影,就更属以偏概全了。进而分析明朝灭亡的济和*原因,可能不无道理。《大明劫》前半部分,吴又可的老师不赞同吴又可的瘟疫之论,展以古书《伤寒论》争辩,以为祖宗不我欺。吴又可提出瘟疫论,是对医道传统的批判革新。作为医道流变传承的一环,他不能为了殉国死于沙场,他要著书立说,完成自承上启下的使命。亡国关头两个主角基于个人角色所选择的道路,不管是进而殉国还是退而著书,都对得起历史。回到电影本身。历史上孙传庭和吴又可都确有其人,潼关殉国和瘟疫论也确有其事,两人是否有交集则不得而知。电景基于史实,在历史空白处作合理想象,并寄予家国兴和文明承续的沉综合来说,这是部态度诚悬、三观端正、想象合理的历史故事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23:16
这是一部向改革者致敬的作品,立意很高,但制作略显粗糙。瘟疫是一个隐喻,象征着其时犹如病入膏肓的大明。吴又可和孙传庭,这一文一武,背井离乡,机缘巧合之下在潼关一起卷入了这场危机,共同临危受命,治病救国。这个设定,本身就很有戏剧性。整个剧情的主线,是围绕两人互相启发、互相影响而展开的。影片一开始凸显了孙传庭的气焰:只带五千精兵、斩杀贺人龙、收揽地方军政大权,而紧接着就制造了现实与希望的极大落差,描绘了一幅内忧外患的情景——潼关守军装备残破、府库不足、兵士倦怠,根本不堪大用,直到瘟疫的爆发,把这场危机推向顶峰。此刻大家都很清楚,不变革,就无出路,就必死无疑。然而,像所有的改革者一样,吴和孙首先面临的是重重阻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23:16
电影中的利益阶层是地方豪强,明史中另一大利益阶层则是大商贾。当崇祯皇帝面对军饷吃紧的局面,欲向商贾增税时,遭到该阶层在朝中代言人的强烈反对,最后不了了之。增税的目标又转向了朝中无人为其辨言、本已遭灾荒的农民,结果可想而知,王朝本已在崩溃的边缘、还嫌作死不够,又大力一推、将自己的子民推向了闯王的麾下。电影中的孙传庭,看到了悬崖、更看到了这一群囚徒的可悲可笑。虽然身为督师(相当于大军区总司令)、却仍然奈何不了手眼通天的豪强。虽然最后他放手一搏、将潼关豪强们杀了个干净,可天下无数的、更为势大豪强他杀得过来?所以无论后来的闯王、满人是好是坏,明朝的灭亡完全是咎由自取、不值惋惜——*无法作为强有力的监管者去打破囚徒困境、国家必走向崩溃。反过来,*若能遏止各个阶层的私心、促使天下为公,则能使总体利益最大化、进而使每个阶层的平均利益最高。这样的*大概便所谓顺天命、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