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6:0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06 14:36
1、悬壶济世释义:古代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
2、悬壶济世是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的一个词语。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
3、葫芦与中医结缘可谓源远流长,古今许多神话故事,几乎涉及药就有葫芦。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铁拐李,就常背一个装有“灵丹妙药”的葫芦,周游江湖,治病救人。
4、相传太上老君精心炼就的长生不老仙丹,就装在他的法宝紫金葫芦里。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五回中说:“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老君)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小说中也说到这种葫芦的作用是盛放丹药。
懂视网
时间:2022-09-06 14:36
1、悬壶济世释义:古代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
2、悬壶济世是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的一个词语。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
3、葫芦与中医结缘可谓源远流长,古今许多神话故事,几乎涉及药就有葫芦。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铁拐李,就常背一个装有“灵丹妙药”的葫芦,周游江湖,治病救人。
4、相传太上老君精心炼就的长生不老仙丹,就装在他的法宝紫金葫芦里。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五回中说:“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老君)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小说中也说到这种葫芦的作用是盛放丹药。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7 00:41
悬壶济世是古代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
出处:《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记曰
“费长房者,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惟长房子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惟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其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复乃就耧上侯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长房遂欲求道,随从入深山,翁抚之曰:子可教也,遂可医疗众疾”。
译文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而且不少药店、制药厂等沿以为用,药房有以葫芦为幌子,药厂有以葫芦为商标图案,又有“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说。
《诗经》云:“七月吃瓜,八月断壶”,意思就是说,七月份是吃瓜的好时候,八月是摘葫芦的好时候。
俗话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见自古葫芦就是装药的好容器,“悬壶济世”的“壶”,实际上悬的就是葫芦。
葫芦用来装水、装酒等等,都跟一般的壶有相同的作用,古人把它们相通也不难理解,而且葫芦也更美观和方便。
那些传说中的大侠,神仙高人,腰间挂个葫芦则更显潇洒的风范,要是随身挂个平常意义上的壶,就显得不那么利索了。
而“悬壶济世”这个词跟医生扯上关系,都是跟一个叫“壶公”的神仙有关。
在《后汉书》和《神仙传》中,都记载了关于壶公的故事。
话说在汉朝时期,有个叫费长房的人,职业是市场管理人员,有一天他见市场上新来了一个卖药的老头,以前从来没见过。
这个卖药老头支了个摊子,摊上一个药葫芦算是招牌,自称包治百病,葫芦里一颗药丸药到病除,谢绝讲价。
有人好奇,买来药丸服用试验,果然如老头所说,药到病除,一时间人们争相购买,老头一日间赚了好几万块。
因为不知道老头叫什么,人们见其用一个葫芦作招牌,就称其为“壶公”
而壶公赚了钱,又全都施舍给穷人、乞丐等需要帮助的人,可谓乐善好施,医德高尚,因此被群众称赞其为“悬壶济世”。
等到了晚上罢市的时候,壶公转身就消失不见,谁都不知道壶公哪去了,兴许是老头上厕所了。
但这一切都被费长房看在眼里,原来壶公跳进了葫芦里,要是现代人肯定大叫一声见了鬼了,但费长房知道,自己是见了神仙了。
见了神仙之后,费长房顿时觉得当公务员也没什么意思,于是买了很多好酒好菜,去拜访壶公。
壶公觉得费长房这个年轻人很懂礼貌,人还不错,就邀请他到葫芦里做客,费长房随壶公进了 葫芦,只见里边竟然是栋小别墅,装修精美家具齐全,果然是仙家宝贝。
壶公知道费长房的心思,问他是否愿意跟自己学道,费长房大喜,遂拜壶公为师,最后继承了壶公的医术和悬壶济世的精神,流芳百世。
从此以后,“悬壶济世”这四个字,也就成了医生的专属名词,作为医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赞美。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7 00:41
悬壶济世是古代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
药葫芦”与“悬壶济世”的由来
许多人也许不明白为什么一些中药店门前要挂一个葫芦,但是,提到“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句俗语,你就会知道这葫芦肯定与药有关。葫芦,古代称作“壶”,俗称葫芦瓜。《诗·豳风·七月》中“八月断壶”,特指的就是盛药的葫芦,即“药葫芦”。 古今许多神话故事,几乎涉及药就有葫芦。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铁拐李,就常背一个装有“灵丹妙药”的葫芦,周游江湖,治病救人。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五回中说:“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老君)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小说中也说到这种葫芦的作用是盛放丹药。
考证“药葫芦”的典故,应当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的记载:“费长房者,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日: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华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其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复乃就楼上候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长房遂欲求道,随从入深山,翁抚之曰子可教也,遂可医疗众疾”。
类似记载,还可见于晋代葛洪(公元261-341年)《神仙传》及一些古史杂说等。大概说的都是汉代的某年夏天,河南一带闹瘟疫,死了许多人,无法医治。有一天,一个神奇的老人来到这里,他在一条巷子里开了一个小小中药店,门前挂了一个药葫芦,里面盛了药丸,专治这种瘟疫。这位“壶翁”身怀绝技,乐善好施,凡是有人来求医,老人就从药葫芦里摸出一粒药丸,让患者用温开水冲服。就这样,喝了这位“壶翁”药的人,一个一个都好了起来。时有汝南人费长房,见此老翁人散后便跳入壶中,他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就带了酒菜前去拜访,老翁便邀他同入壶中。费长房从此随其学道,壶翁尽授其“悬壶济世”之术。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代代相传。因而后来人皆称卖药的、行医的为“悬壶”,美称医生职业为“悬壶济世”,开业则以“悬壶之喜”等为贺。时至今日,仍有不少行医者悬葫芦在诊室当作行医的标志,这种做法更被众多药店、制药厂等沿用。
看上面的典故,虽然记述多带有传奇色彩,但若揭其神诞外衣,不难知费长房乃东汉时名医,药葫芦只不过是一只盛药的“药壶”。或曰一种行医、卖药的“招幌”而已。不过,医家挂药葫芦还有深意:一是向世人表明其“悬壶济世”之宏愿:二是看重葫芦之实用价值。仔细推究起来,用葫芦保存药物确实比其他的容器如铁盒、陶罐、木箱等更好。因为它有很强的密封性能,潮气不易进入,容易保持药物的干燥。从历代史籍中得知,古时候的行医者无论走到哪里身上都背着葫芦,如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时就必挂一个药葫芦。葫芦除了能盛药,本身也可为药,医治很多疾病。
相关出处
折叠出处一
据文献记载,杏林典出汉末董奉事。《太平广记·神仙传》记曰:
“董奉者,字君异,侯官人也。吴先主时,……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来少,而取杏去多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大怖,急挈杏走,路傍倾覆,至家量杏,一如谷多少。或有人偷杏者,虎逐之到家,啮至死。家人知其偷杏,乃送还奉,叩头谢过,乃却使活。奉每年货杏得谷,施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两万余斛。……奉在人间三百余年乃去,颜状如三十时人也。”
董奉善行,为人称道,后世便以杏林称中医,其典概源于此也。
折叠出处二
《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记曰:“费长房者,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惟长房子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惟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其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复乃就耧上侯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长房遂欲求道,随从入深山,翁抚之曰:子可教也,遂可医疗众疾”。
译文:传说费长房是河南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竹杖上挂了葫芦的老人(即壶翁)在市集中卖药,当天黑散街之后,壶翁就跳入葫芦中,当时只有费长房一人看到,他觉得很奇怪,为了弄清楚壶翁的来历,费长房便以酒款待,知壶翁道来意后,便请他隔日再来。 当他再来时,壶翁邀他一起进入葫芦中,只见大厅布置得整齐华美,佳肴满桌,他立刻拜壶翁为师,学习医术与修仙之道,几年后,费长房艺满后,也开始悬壶济世行医。
虽然记载这个传说有些神话传奇色彩,但是揭他二人的精湛医术令人赞佩,也因为这个故事的流传,所以后人将行医爱称为悬壶,医生或诊所的贺词无一例外不是悬壶济世。而悬挂的那个葫芦更成了中医的标志。
相关典故
传说世有壶翁(约公元2世纪),不知其姓名,一称壶公。“一说壶公谢元,历阳人,卖药于市。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日收钱数万,施市内贫乏饥冻者。”以此观之,壶翁乃身怀医技、乐善好施之隐士医者。因其诊病货药处常悬一壶为医帜,所以人称壶翁,民间传说多有其神话故事。壶翁曾传医术于费长房。记载虽语涉传奇,但若揭其神诞外衣,不难知壶公、费长房乃东汉时名医。壶公的事迹传之甚广,历代医家行医开业,几乎无不以,“悬壶之喜”等为贺,或于诊室悬葫芦为医之标志,今仍有不少药店、制药厂等沿以为用。
出自http://ke.haosou.com/doc/2173832-2300210.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7 00:42
医德高尚,不以找钱为目的而救死扶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