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独立,父母怎么做,翻译作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6: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4:09
*不独立便没有力量承担生活的重压,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在三十多岁就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孩子不独立便容易被外在的力量奴役,他整天察言观色、谨小慎微,在长久的压抑下,孩子逐渐丧失了自我,成为一只迷途的羔羊.?
当妈妈很“倒霉”,你必须多爱孩子,不能多爱自己,因为孩子是依靠爱而走向成长、走向独立、走向充满幸福的人生.爱是孩子独立的前提,独立是孩子被爱的结果.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的母亲做不到这点?因为我们也没有长大,也在渴求爱,也在走向独立的途中.比如我们特别希望丈夫回来能关照我们,尤其当我们干完工作以后很累了,回家还要干家务,而孩子又在“捣乱”,我们火不打一处来,无法控制,对孩子大吼一阵:“你怎么这样……”我们气得不得了.孩子为什么不体谅我们呢?丈夫为什么不会安抚我们呢?
因为我们也不独立.我们在拥有孩子之前的整个生命过程可能没有正常发展.不独立使我们根本没有心力来承担人生的重压,更谈不上乐观地对待人生,否则我们大多数人就不会在三十多岁就放弃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我们精神的发展跟我们的生命、跟我们心理的发展本应是融合在一起的,本应是不分开的.但我们被分开了.孔子说:“三十而立.”这个“立”是精神的,这个“立”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上和事业上的独立.三十岁的人,如果他已经得到充足的发展,他就能够“立”起来了,而且这个时候他将不依赖于任何一个人.这是最正常最完善的发展过程.独立是孩子和*的实质性的区别.?
爱使人独立,独立使精神发展,爱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有了爱,才谈得上独立.?
爱是怎么回事呢?爱首先是一种心境.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洗头”那件事.那个洗头的小孩,她的爸爸是个军人,是个教导员,也是个很好的人.她爸爸经常蹲在院子里看他的小孩玩,心不在焉地看,经常那样.但是他照顾不到孩子的内心成长,他的小孩得不到爱,这个爸爸只是偶尔“稀罕”一次孩子:“来,爸爸稀罕稀罕你.”抱上转个圈儿.我常常觉得他好像不是她爸爸,倒很像是她哥哥.?
我们原本想,当我们有了孩子的时候,我们会更爱我们的孩子,我们希望孩子比我们成长得更好,但我们却做不到.因为我们的童年大都成长得不好,那些不好的东西已经作为潜意识积淀在我们身上,我们也在用这些东西对待孩子.
爱孩子首先意味着不能忽视孩子.爱不是偶尔关心,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偶尔的恨,一种用“打”来发泄的恨,尽管你说这是因为爱他,恨他不争气.我跟很多人说:“凡是打孩子、骂孩子的人,不用说,你问一下他的父母,他的父母绝对打他骂他.毫无疑问.他绝对把这个方法又用在他的孩子身上,世世代代就这样延续下去.”?
看看周围人们的脸就知道.得到充分爱的人,不但是按事情规律行事,也是平静的、体谅人的、想帮助人的.大人小孩都是这样.而那些所谓的添麻烦的老孩子,既不是正常的大人,也不曾是正常的孩子.?
我一个同学的妈妈现在就有“老孩子”的症状.稍不留心没体谅到她,她就生气了.她生气以后就跟你赌气,你必须不断哄她、安慰她,好几天她才能缓过劲儿来.她的状态就是个“孩子”.她折磨自己,不过是想用这种方式得到你的爱和关注.?
我们幼儿院有很多妈妈对我说:“你看,我丈夫经常打孩子,有时候我一说,我丈夫就跟我干起来了.”我说:“因为你找的不是丈夫,是个儿子.你只能做到一点,就是照顾两个孩子.如果不这样做,你的家庭就永无宁日.……如果你还爱他,你还不想跟他离婚,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当你的儿子一样对待.让他慢慢地转过劲来.”这些妈妈会长叹一声:“唉,我太累了!啥时能到头儿啊!”?
现在人们常说要培养天才儿童,依我看,正常儿童我们都极难看到.家长把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就被拔苗助长成一个个早熟的*.
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我的好朋友雪儿的丈夫心理发展非常好,他对雪儿就是顺从.雪儿经常火冒三丈,经常撒娇:“你给我买荔枝,你给我煮鸡,你给我弄这个,你给我弄那个……”他都快乐地去做了.雪儿的童年很不幸,她在婚后重新度过了长达十年的“金色童年”,她要干什么丈夫就让她干什么,雪儿就是说:“我要挖地三尺.”她丈夫也会说:“挖吧,继续挖,给你锹.”这十年是雪儿成为自己的十年.雪儿后来为什么对这个教育充满了热情和热爱?是因为在爱和自由中,雪儿又成了一个正常的人.当雪儿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再发展的时候,当雪儿的心理问题都解决的时候,她才发现人类真的特别苦难,因为没有几个人有她这样的好运气,能找到这样一个真爱她的人.现实生活中,谁能容忍一个*按儿童的方式生活十年呢?……爱像一扇通往天国的大门,使雪儿的生命获得了一次大的调整,使她重新认识了自己,她开始无所畏惧地独立面对生活了.她常对我说:“婚姻是什么?自由、快乐、幸福,还有生命的重新开始”.
当然我说得简单了,幸福的婚姻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所有的形式都殊途同归,都是把爱送给爱人.?
爱,首先是一种感觉,一种细微的情感,一种心的投向和归属,那投向中有一种安全感、自由感、轻松感、幸福感,一种完整的、被解救的感觉.爱,其次是一种给予的幸福,因为你曾感受过爱,知道被爱的感觉.而给予,就是独立的内涵.?
雪儿的经验给我一个信心,任何人都可以改变,只要你能寻找到一个爱你的人.人如果是快乐的,那情景会怎么样?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
人类的发展只有一个法则,就是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无爱和非正常成长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
一位名叫唐河的家长听了蒙特梭利讲座后,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那天,她那小家伙怯生生地说:“妈妈,我想……”唐河说:“你想出去玩,妈妈知道.今天你爱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孩子说:“那我晚上回来晚了可以不?”“可以呀!你晚上不回来都可以.”那小孩十二岁.他说:“啊!原来可以这样啊!”他特别高兴.晚上坐在楼下不上来,一直坐到12点才上楼,见到这情景,这位家长说:“我知道我的孩子第一次感到快乐是什么!”当然她说得有点过头了,那孩子不可能不回来.后来那个孩子变化非常大!一想到以前唐河就哭:“我*我孩子十二年,我……”我安慰她说:“你那么出色,觉悟得那么彻底,你孩子来得及.你的孩子能慢慢走上另一条轨道,一条自然的正常的发展轨道.”?
这样的发展轨道必须有一个条件:就是这个孩子拥有了自己的自由,这个自由,是心灵的自由.比如说这个孩子此刻的愿望是玩水,玩水是他此刻发展的需要.但他内心里有个不让玩水的管家.蒙特梭利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孩子从她自己家到外婆家,她想开草地上的喷头,非常想玩水,但她很害怕,犹豫着.外婆说:“你可以玩水.”但是小孩说:“不,我不能开.因为保姆告诉我不可以玩水.”她外婆说:“她不在呀,外婆让你开.”她说:“不,那也不行.”也就是说,在这件事情上,她已经是她保姆的奴隶了.她的人格已经被偷偷地替换掉了.?
这个孩子以后会怎样?这个孩子如果长久地受到压抑——自己压抑自己,她的人格发展和能力发展会有非常严重的障碍——这种压抑一定是连续性的行为,它不可能是偶然的.?
有很多家长说:我已经压过我的孩子,这可怎么办?不要担心.因为人的整个状态分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只要积极的一面占主导,这个孩子的成长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消极的一面占主导,他的人格就会被悄悄地替换掉,他就不可能按照他生命的本来状态去发展,他没有独立,更没有独立成长.就像蒙特梭利说的“谁若不能独立,谁就谈不上自由”.自由在这时变成了一种宝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