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8:45
共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27 06:20
1、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汤圆、河粉等。酵米面类食品的主要原料有玉米、高梁米、小黄米、大黄米、小米、稗子米等等,用这些粗粮作为原料经过加工发酵而成的民间食品。
2、在广西百色、河池地区一带山区农村常有吃酵米面(壮族俗称吊粑,苗族俗称汤粑)的习惯,由此引发的酵米面中毒频频发生,给人民群众 健康 造成了严重危害。
3、酵米面食物中毒对人体的危害
中毒潜伏期1-72小时,多在进食后2-24小时内发病。中毒后会感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样物),轻微 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体温一般不高,少数病人于发病后数小时有中等度发热。继之出现肝、肾、脑、心等实质脏器受损害症状,中毒重的病人可出现皮肤变黄、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 休克。有的病人可在发病数日后病情突然加重而死亡,死亡率一般在50%以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5 02:42
因为这些食品制作时需要长时间的发酵或浸泡,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米酵菌酸则是引起严重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米酵菌酸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伤害。而且米酵菌酸耐热性强,即便是100℃的开水煮沸或者用高压锅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目前米酵菌酸没有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超过40%。
在过去,物资匮乏,人们食用长期存放的米面等食物,容易引发酵米面食物中毒。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类中毒事件已经比较少有。但由于部分地区保持着传统饮食习惯,所以我国发酵食品引发中毒事件还时有发生。从2010年至今,共有84人中毒,其中37人死亡。
扩展资料:
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常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天气炎热、潮湿,食物容易因为贮存不当导致变质。要预防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最彻底的办法是不要制作、食用发酵面类食物;
2、 如果想吃,应购买新鲜食材,不囤积食物,以免因为贮存不当出现变质;
3、 如果发现食材霉变,应及时处理,绝不可冲洗或者去除霉变部分后继续食用。毕竟细菌并非看不见就代表没有;
除了以上提到的,还有一些日常食物也需要我们注意,比如久泡的黑木耳、鱼胆、织纹螺、黑斑的红薯、发红的甘蔗未成熟的西红柿、发芽土豆、腐烂的生姜、生豆浆、木薯、白果、未煮熟的四季豆、鲜黄菜花、柿子皮等均存在食物中毒风险。
其中豆浆、四季豆、黄菜花等食物需彻底煮熟方可食用,其他食物切勿乱吃。尤其是白果,氢氰酸含量高达830微克/100克,对于婴幼儿,仅需少量就可能造成中毒,甚至死亡。
参考资料来源:中科检测-9人中毒全部死亡,慎吃酵米面类食物!这些有毒食物你都知道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5 02:43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5 02:43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5 02:44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5 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