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9:3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32
先秦古籍《战国策·秦策三》有记载:''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由此可见,“斩首”这一死刑刑罚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在古代并不被认作是非常残忍的刑罚,与腰斩、车裂、活埋、灌铅等其它死刑方式相比,称得上是十分简单、且直截了当的杀人刑罚了,毕竟它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在死前痛苦的时间。
斩首示众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史上最为常用的处以死刑的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震慑到其他人,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公元1636年,清朝建立,至雍正一代,逐渐达到了封建时代皇权的顶峰时期,各类刑罚也是十分的完善,以至于出现了著名的“满清十大酷刑”。
讲到斩首这一酷刑,就不得不提到实施斩首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作“侩子手”。因为该职业的特殊性而被后世无情批判,他们也被看作为封建统治者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但就刽子手自身而言,能够站上斩首台,实际上也是经过了长期而有效的训练的,同时承担着很大压力的。
侩子手杀人讲究“快、准、狠”,如果一刀下去,犯人没有被杀死的话,那将给对方带来无尽的痛苦,侩子手也可能会直接丢掉这一活命的饭碗。因此他们每次在行刑前,都会提前做足准备,以免发生意外。
晚清时期,有英国人用记录下斩首的现场,先由人将死刑犯押送到刑场,当众斩首的地区大多为*,有很多群众围观着。死刑犯双手背绑在了木板上,跪在地下,低着头,以方便刽子手对其斩首。一切准备就绪后,侩子手手起刀落,死刑犯便人头落地,那名英国人还在文章中十分震惊的记录,称在短短的三分钟之内,33名死刑犯全部被斩首。
更让这位英国人感到不理解的是,执行死刑完毕后,会有围观群众拿着艾草去沾染犯人的鲜血,这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是十分名贵的中草药。1840年,鸦片爆发,英国用轰碎了清朝王公贵族“天朝上国”的美梦,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近代社会。
西方人的到来,不仅传播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最为重要的是改变了封建时代后期,中国人日益僵化的思想。1912年,中华*成立,两年后,**便明令规定,不得在使用斩首这一死刑刑罚,改用现代化的*毙。这一规定意义非常重大,直到今天,我国都依然沿用*毙这一处以死刑的方式。 随着斩首退出历史舞台,刽子手这一职业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侩子手叫做邓海山,1925年,湖南有报刊专门就邓海山进行过详细介绍,文章称死于他手下的死刑犯,不下于二、三百名。随着时代的进步,邓海山的晚景也是十分凄凉,人们大多不愿意与他搭话,在其他人呢看来,他不过是旧时代的残余罢了,最后也是郁郁而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32
在古代砍头是非常的残忍的,如果一刀砍不下去,那么就非常的难受的。如果刀快那么一分钟可以砍掉一两个。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33
我觉得残忍的不是斧头吧,应该是那个人啊,一分钟应该砍不了几个,毕竟那个稻妻到了也要时间的哈。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33
据说谭嗣同被砍了数刀被砍死。钝刀杀人。就是为了让你痛苦,震慑其他人。太残忍了。一刀痛快,不受折磨。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34
一分钟能有一个就很厉害了,你以为这个是小孩玩过家家呢,哪里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