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9:0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57
是褒义词,意思是: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出自孙武《孙子·九地》:“是故始如*,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扩展资料: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队大败楚*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孙子兵法·九地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58
褒义。一般来称赞组织或团队有纪律更有执行力和行动力。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原文出自兵法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处子:未嫁的女子,即*;脱兔:逃跑的兔子
大意指军队未行动时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沉静、持重,一行动就像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迅速。
这个词并不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更多的形容团队和组织有纪律有行动力。
扩展资料: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原文:
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
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原文的翻译:
士卒的心理状态,被包围就会协力抵御,迫不得已就会拼死战斗,陷于危险的境地,就会听从指挥。
不了解列国诸侯计谋的,不能与它们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的,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的,不能得地利。对于“九地”的利害,有一样不了解,就不能算是霸王的军队。
霸王的军队,攻伐大国,可使其军民来不及动员、集聚;威力加在敌人头上,可使其无法与别国结交。
因此,不必争着和别的诸侯国结交,也不必在别的诸侯国培植自己的权势,只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威力加之于敌,就可以拔取其城邑,毁灭其国家。施行超出法定的奖赏,颁发打破常规的号令,指挥全军之众加同使唤一个人一样。
驱使士卒执行任务,而不告诉他们意图;只告知他们有利的一面,而不告诉他们有什么危害。
把士卒投入危地才能保存,使士卒陷入死地然后才能得生。士卒陷于危险的境地,然后才能力争胜利。
所以,指挥作战,在于假装顺从敌人意图,一旦有机可乘,便集中兵力指向敌人一点。这样,即使长驱千里,也可擒杀敌将。这就是所谓巧妙能成大事的意思。
因此,当决定战争行动的时候,就要封锁关口,销毁通行符证,停止与敌国的使节往来,在庙堂上反复计议,研究决定作战大计。一旦发现敌人有隙可乘,就要迅速乘机而入。
首先要夺取敌人最关紧要的地方,而不要同敌人约期交战。实施计划要随着敌情的变化而不断加以改变,以求战争的胜利。
所以,战争开始要像*一样沉静,不露声色,使敌放松戒备,战争展开之后,要像脱兔一样迅速行动,使敌人来不及抵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58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是褒义词,原本用于形容军队未行动时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沉静、持重,一行动就像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59
褒义,但不是用来形容女生.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 注音解释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 jìng ruò chǔ zǐ,dòng ruò tuō tù )
解 释 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 出 处
孙武《孙子·九地》:“是故始如*,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 用 法
复句式;作分句、定语;形容行动有章法
Clark534u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3:00
中性词,没有明显的褒贬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