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7:04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8 21:26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已是家喻户晓。人们赞美藏族人民:“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藏族歌舞更是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锅庄 藏语称之为“卓”,豪迈明快,舞姿活泼,是最为藏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自娱性歌舞,各地都有其不同的称谓。主要又分农区的嘉绒锅庄“达尔嘎”和牧区的草地锅庄“俄卓”。民间卓舞活动,通常是在逢年过节或喜庆日子里开展,春、秋两季最为频繁。在甘孜州较有代表性的锅庄有新龙锅庄,德格麦宿锅庄,石渠真达锅庄等。
弦子 藏语中称之为“谐”,谐舞形式具有易学易会的群众性,是康区藏族近现代以来最为欣赏和推崇的一种舞蹈形式。弦子主要是男女围圈共舞,姿态优美柔和,彩袖轻拂似细风托云,动作轻盈婉转,平衡娴静,古朴端庄,甘孜州以巴塘弦子最为有名。1999年,文化部命名巴塘为“中国弦子的故乡”。代表性音乐有“玛雅曲通”、“阿姐布莫”、“日翁独祖”、“崩拉麦朵冲”等。
热巴舞热巴舞是以传统鼓舞的形式,借以米拉日巴道歌的内容,于宋代后逐渐发展形成的,是一种融歌舞、说唱、杂技为一体的民间综合性表演艺术。热巴舞的表演者以“热巴鼓”和“盘铃”作为伴奏乐器,各种不同的鼓点和铃点合拍于不同的舞蹈组合,而组合的称谓也按鼓点的名称而称之。该舞鼓点丰富,舞步轻捷,它以优美的舞蹈和高超的技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热巴舞在巴塘、乡城、得荣一带较为盛行。
拉日巴藏语叫“羌姆”。它是宗教意识与民间舞蹈相结合的产物,来源于藏族早期苯波教的祭祀舞蹈。舞蹈活动时间和次数根据各寺庙的具体情况而定。活动地点均在寺庙内,多数在大殿前的广场上,有的大寺庙有专门的固定场所。整个舞蹈活动均严格按照宗教仪式进行。
踢踏舞 藏语名“夏卓”,即西藏之“堆谐”,它是20世纪40年代由西藏传人的一种舞蹈形式。其特点为节奏鲜明,脚步踏点缓急有韵,干净利索,舒展大方。该舞蹈主要分布在甘孜县。甘孜踢踏的代表性音乐有“曲羌拉”、“夏卓格桑”、“堆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8:34
歌舞的来源,在原始社会里,伴随着劳动就已经出现。歌舞的来源很早,在原始社会里伴随着劳动就已经出现了。它产生于劳动,反过来又为生产劳动服务。在古书《书经·舜典》里,有关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人们装成各种野兽的样子,模仿着野兽的动作,做出各种舞姿,旁边有人敲着磬伴奏。
在《吕氏春秋·古乐》里还记有另一种情况,是拿着牛尾舞蹈,唱八段曲子。像这些,都是表现那时候的人在狩猎生活中,获得野兽后的喜悦的。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去打野兽,获得了胜利,人们借着歌舞,一方面想重新满足一下经过紧张劳动而终于获得胜利的愉快;一方面也是用它来鼓舞人们下一次打猎的情绪的。
到有了原始的农业生产以后,也就又有了反映这种农业生产劳动的歌舞。传说那时候伊耆氏的"蜡辞",是一边舞蹈,一边唱着说:"泥土回到原来的地方吧!水流到沟里去!不要再发生昆虫了草木生长在沼泽里!"
这种带有祷告性质的歌舞,反映了当时人对农业生产所抱的期望。可见,最初的歌舞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的特征十分明显。除去直接反映生产劳动的歌舞以外,那时还有表现战争生活的歌舞。比如有一种"干舞",就是拿着一种兵器——"干"来舞蹈,表演在战争中刺击动作的。
为了本部落的生存,也为了自卫,战争也是当时人在生活里不可避免的。表现战争的舞蹈,既有重新满足一下战争胜利愉快的意味,同时,它和训练人们的战斗能力,也有直接的关系。这些原始歌舞,不但它的舞姿是由生产劳动的动作,或战争动作逐渐变化出来的,就是舞蹈的节奏和音响的节奏,以至于歌的旋律,也都是从各种劳动的节奏中产生的。
从古代文物里,我们还可以看到,那时候的乐器"磬",就是用当时生产所用的石器工具变来的。"鼓"也是用打猎得的兽皮制成的。他们便用这些打击乐器来伴奏歌舞。由此更可看到,音乐、歌舞的产生与劳动的关系该是多么密切了。
由于古代人对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不能科学地理解,出现了神的观念。他们企图用各种办法去影响神,让自然不再发生灾害,让人们能减轻劳动,增加生产率,让人们的生命免受疾病或死亡的干扰,表现在歌舞方面,就出现了巫舞。"巫"就是好像那种能跳神的人,在当时男的叫"觋",女的叫做"巫"。
因为初民的歌舞曾经对人们起过减少疲劳,鼓舞情绪,和给人以愉快的作用(但初民对这种作用是不能理解的),他们便企图用这种东西去影响神。他们觉得歌舞这种难以理解的力量和作用,也一定能对神起作用,能让神来接受人们的要求,巫的出现,便是专门给神歌舞的人。初民们企图通过巫对神的歌舞,来控制各种自发的灾害。所以,这时的巫舞是作为全民性的仪式举行的。
正由于有了专管歌舞的巫经常来向神表演,这种巫舞比起原始的歌舞来,是又有了些提高的。这是原始社会歌舞发展的大致情况。到了进入奴隶社会,约殷商时代(公元前1766年~公元前1122年),随着阶级的出现,歌舞便也产生了变化。
初民们朴素的观念,这时已被奴隶主用来作为奴役人民的工具了。它让人们信天命,不要反抗,代表神的意志的巫觋,也从为全民服务变成了为奴隶主服务。据《商书》上记载说,当时叫做巫风的,是在宫室里尽情地舞蹈,尽兴地歌唱。可见巫舞已不是全民性的仪式了。它这时已跑到了大奴隶主的宫室里去,主要用来作为娱神(给奴隶主服务的神)和给奴隶主开心解闷的工具了。
在奴隶社会里,被剥削、被压迫的奴隶一直被奴隶主们看做是能说话的工具,他们很难有什么娱乐。产生于劳动人民的歌舞,这时几乎全被大小奴隶主们所篡夺和占有了。
这是奴隶社会歌舞的大致情况。进入封建社会,失去人身自由的奴隶得到部分的自由以后,歌舞在民间才又有所发展。但是,封建统治者承继了奴隶主的衣钵,无时不想把歌舞拿来服从他们的统治利益,为他们来使用。这样,歌舞就出现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歌舞,一条是民间人民自己的歌舞。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天下初定之后,更"制礼作乐"。在歌舞方面,制定了"文舞""武舞"两种。文舞是拿着羽毛舞蹈,武舞是拿着兵器舞蹈。此外,还有徒手的"人舞"和拿着牛尾舞蹈的"旄舞"等。文舞的节目有云门、咸池、大韶、大夏等;
武舞的节目有大濩、大武等。从内容上看,"云门"是歌颂皇帝的,"咸池"是歌颂帝尧的,"大韶"是歌颂帝舜的,"大夏"歌颂禹,"大濩"歌颂商汤,"大武"歌颂周武王。总之,都是歌颂统治者的"恩泽"及于万民,要人民服服帖帖地接受封建统治者的统治。
不管是"文舞",还是"武舞",都是从传统的劳动人民的歌舞变化来的。他们把古代人表现生产劳动的歌舞变成了"文舞",把古代人表现战争生活的歌舞变成了"武舞"。其实归根到底都是从劳动人民的创造中攫取来了以后加以变化的。
但是,当周朝的统治者根据古代歌舞制定了他们的歌舞的时候,民间却在传统歌舞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歌舞。我们从当时的民歌总集《诗经》里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比如在《陈风·宛丘》里,就有关于青年男女们拿着鹭鸶的羽毛,敲着鼓,奏着乐来舞蹈的描写。另外,也是在《陈风》里还有一首"东门之枌",是描写陈国青年们的歌舞盛会的。
在诗人的笔下,那种歌舞的情景十分幽美动人。许多青年男女就在这歌舞盛会上种下了爱情的种子,好像我们知道的少数民族的"跳月"一般。此后,在战国时的南方,楚国是民间歌舞最兴盛的地方。据说大诗人屈原就是依据当时民间的祭祀歌舞,写出了他有名的诗篇《九歌》的。在《九歌》里,有由巫(南方叫做"灵")装扮的各种自然之神:"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等。
在《招魂》这篇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舞队歌舞的情形:"……酒肴还未完,乐队已登场,敲编钟、按腰鼓,都是女娘行。一面奏乐,一面在歌唱,唱着'涉江采菱',大伙齐帮腔。……绫罗的衣裳美好又大方。云鬓下垂,发辫长又长。八人成队队成双,样子都相像。长袖如竿舞郑舞,宛转相交抑且扬。大笙、大瑟和大鼓都像发了狂。"
唱的人唱着吴歌、蔡曲。看吧,那由十六人编成的女子舞队,长袖翩翩的姿态,和人们演奏敲击着笙、瑟、编钟、腰鼓、大鼓等乐器,情绪若狂的情景,是多么令人振奋啊!显然,这时的歌舞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的。
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把传统的人民歌舞改头换面地据为己有,称之为"雅乐",却对这种新兴的民间歌舞采取排斥的态度,说它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是散乐,是俗乐。
孔老夫子说郑声如何如何不好,公开排斥,但是在私下里却很爱好。魏文侯说,听到雅乐就叫人困,看到民间歌舞就叫人忘了疲倦。可见连统治者也不得不承认民间歌舞的威力。这是两周到春秋战国(约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221年)的歌舞发展的大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