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6: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5:40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3《风雨》贾平凹如何把景物变化写具体约这篇散文景物描写动态感强,生动*真,这与作者敏锐细致的观察分不开。作者紧紧把握住风雨中各种自然景物与人的动态变化进行描写,给人以极其清晰而鲜活的画面感。既有整体的面上的,如“树林子”,也有局部的点上的,如“杨叶”“葡萄藤”;既写到形状、色彩的变化,也写到了声响的差异;既写出了空间场景的递变,也写出了风雨过程的持续;既写出了景物的细微动态,也写出了人物的真切心绪。文章写实,但不会写得沉郁,文字刚劲,却不失细腻;比喻新颖,又充满生活的味道,让每个读者都能领略文章的精妙与传神。 不著“风雨”二字,尽得文章风流 贾先生的《风雨》叙述的是一场狂风暴雨,惊叹的是通篇不带一个“风”字、“雨”字,读完后我们却感觉自己亲身经历了那场暴风雨,视觉效果非常强烈。 先从树林子起笔,写树林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陷”和“鼓”这组反义词把风中的林子动态地放了一遍。 接着描写细小之处:垂柳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青。 由远及近,院子里的变化同样让人触手可及: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撞在一棵树上,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虽然离台阶只有两步远,却长时间走不上去。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从屋檐下的电线又把读者的视线延伸到远方,几只鸟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精湿的猫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 文章的结尾,作者并没有从暴风雨的灾难角度结束,而是把读者的心情拉回到舒心、愉快之中。他写道,池塘里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地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岸上的草窝里蹦跳。最后,作者把视线转到了室内。小屋的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席上的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尽管大自然的风暴给许多生灵造成了灾难,但是孩子们还是能从中找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