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8: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7:04
藏文化博大精深,璀灿夺目,是人类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服饰文化以她悠久的历史,多姿多彩的魅力和神秘的色彩,成为藏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从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藏族文物中,可以看到藏族服饰现存最久远的实物资料,这些文物中有片饰簪、璜、珠、项饰、牌饰、贝饰等,真实再现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土著居民的衣着样式,展示了藏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是藏族服饰文化的源头。
一、藏族服饰的演变历程
藏族服饰文化在吐蕃时期开始了较大的发展。“中二丁王”时期,地处雅隆河谷的吐蕃出现了铁、铜、银的冶炼技术,开始出现金属饰品。藏史记载,公元三世纪,吐蕃赞普的服饰已开始出现等级上的差异。
松赞干布时期,在唐朝文化的影响下,吐蕃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服饰文化也日渐发达。吐蕃奴隶制王朝森严的等级在服饰上也有所表现。
从敦煌壁画上也可看出,这一时期*君臣服饰的等级差异,藏王(赞普)才能使用三瓣宝冠箍住的有凹槽装饰的红色无沿帽,藏王的侍从或臣下往往戴平顶无沿帽。衣袍的式样也根据职务、地位的大小有所区别,官吏的章饰有大小两类,共十二级,以区别职位的高低。武将的头盔有形如塔的装饰,今天大昭寺壁画上的吐蕃武士像中仍能再现当时的风采。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吐蕃贵族穿着华贵,赞普常以红带子包头,身着长袍,足穿脚尖朝上的靴子,这种服饰是受波斯王朝的影响。而从松赞干布伊始的吐蕃与中原的密切交往,两种民族文化的长期接触更为藏族服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入“诸种花缎、锦、绫罗与诸色衣料二万匹”,松赞干布及吐蕃贵族纷纷以改穿绢绮为时尚。
近代*的贵族头戴金翅白纱帽,这是唐代服饰的遗留。文成公主还带来了种桑纺麻技术,促进了吐蕃服饰技艺的发展,《古代中亚文化遗迹》一书中说道:“在吐蕃发现的遗物中,有很多具有花纹的丝织物,花纹中有些是印的,有些是织的,花纹图象的变化很多,是中国与西亚之间的贸易重点。”
贵族
吐蕃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其它民族的文化,在服饰上也有所表现。比如吐谷浑的贵妇人披锦袍,戴金花冠,发型为辫披于后,后饰珠贝。藏族人民吸收了这些服饰特点,逐步形成了今天的藏族服饰。
从九世纪中期起的二百余年间,*社会处于*割据之中。这一时期服饰艺术的发展停滞不前,只有武士服饰有所发展。*武士的铠甲多为钢片甲,用细皮条串结钢片而成,正面镶有铜质加固件,铜件上雕刻有细密的纹饰,具有鲜明的*本土特征。
佛教僧侣服饰也有等级区别,上层僧侣生活奢侈,衣着华丽,“下坐重裀,上张伞盖,身衣锦缎”。佛教不同派别不仅在教义上不同,服饰穿着上也不相同。宁玛派着红色袈裟,称为红教。噶举派则多带黑帽以示区别。僧侣服饰也是*服饰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
僧侣
元代藏族服饰受到蒙古和中原的影响较大。贵族平时戴用的“夏木包多”的饼形帽,就是仿效蒙古贵族而形成的,*至今仍有不少地区保留带有蒙古风格的服饰。
明代中原地区与*有着大量的茶马贸易,为*输入了大量的布帛、缎绸和纺织成品。这一时期 *的文化艺术也得到长足发展,与藏戏密不可分的服饰艺术也迅速兴起。藏戏服饰发展出了高度夸张的服饰以及大量的面具。这类服饰艳丽、夸张,有强大的表现力与强烈的装饰效果,为*服饰文化增添了新的一员。
清代藏族的服饰文化日渐完善,这一时期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佩带金银珠玉饰品等。大多海拨高寒,自然条件恶劣,藏族人民们服装要求厚重保温,而宽大暖和的肥腰、长袖长裙特别适合。
清代藏服
藏装一般大襟、束腰,胸前有一个突出的能装东西的袋子,外出时可存放食物,袒臂系袖可以方便调节体温,非常方便。睡觉时解开腰带,脱下双袖,衣服变成了一个睡袋,可谓物尽所用。
二、不同身份藏族男女服饰特点
贵族藏袍与穷人的藏袍样式上没有本质区别。但在质地和花纹上有着巨大差异。贵族服饰质地精细,花纹讲究。“寸扎白玛加加”袍、 “寸扎花尔白玛”是贵族常穿的藏袍。贵族平时穿五色锦缎质地的大领无衩小袖衣,披貂皮披肩,下穿大褂,腰束金丛缎腰带,足穿牛皮靴,头蓄发,左耳带珠坠等耳饰。
《*志》记载当时的平民男子服饰,基本上是穿大领无衩藏袍,戴平项帽,腰束皮带或毛曷毛带,手拿念珠,长袍一般上提至膝,上身宽松,劳动时将大袍两袖结于腰上,非常方便实用。
贵族妇女的服饰较为华丽,《颇罗鼐传》记载颇罗鼐之妻的服饰:贴身穿着光滑柔软的玄青色裙子,外面罩上帝青色的外袍,蓝色的波纹皱褶上缀着孔雀领花朵。脚上穿着缕花织锦的筒靴,腰间系着宝石镶嵌、丝穗婆娑的腰带,手臂带金钏和海螺镯。
中指和无名指套宝石镶嵌戒指,颈上佩红色的琥珀项饰,胸前悬着层次分明的珊瑚、瑰玉、琥珀的短项圈和珠玉穿成璎珞的长项链。头发对半分开,梳在两旁,当中是珠璎顶髻,披散在身后的一股股小辫,缀满金银、珠玉、珊瑚、宝石。可谓珠光宝气,灿烂夺目。
贵族
普通藏族妇女着装,一般头戴帽顶有红绿色绒饰的尖顶小帽,下穿黑红色相间的十字花纹毛裙,披方形缀绒披肩,手带银镶珊瑚戒指,左手戴银钏,右手戴宽二寸的砗磲圈,无论*,都要戴两串念珠。
近代藏族服饰存在着极大的区域性差异,妇女服饰上表现尤为明显。
*工布地区服装称为“谷休”。男子的“谷休”从腰部束扎,下摆不过膝,女装“谷休”却垂至脚面。阿里地区盛行羔皮袍,以毛呢为主,领、袖、襟底镶皮毛,外套绸缎,妇女的“孔雀”服饰更是闻名中外。妇女戴的帽子叫“町玛”,是棕蓝色彩线氆氇制做的园简帽,耳坠以珊瑚及珍珠连串而成,背系“改巴”,正中镶嵌带有园形花纹的氆氇粗条线,周边镶嵌带有园形花纹的棕蓝彩色氆氇,犹如开屏孔雀,十分美丽。
四川、甘南和青海等地的藏族妇女头饰多为“碎辫子”,将头发梳辫成效十根细辫,下接黑丝线或咖啡色丝线,直坠至脚踝。未婚女子,梳两根辫子,辫子上缀有红布块,上排缀红珊瑚数行。腰带上挂一银钩或铁、铜钩,叫“雪吉”,腰带两侧旁又有一个叫“隆果”的园形或桃形银饰,下部有一长孔,缚一红绸绿带,颇为雅致。藏北妇女的藏袍用许多条宽大的色带饰边,一般有黑、红、绿、紫色等,袍长垂至脚面,腰系绸或布料彩色腰带。
碎辫子
由于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历史的不同,藏族服饰异常丰富多彩,差异颇多,不胜枚举,有些地区,县与县、乡与乡之间都有较大区别。目前已发现的服饰类型已有200多种。
藏族的妇女服饰在节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仪礼时都有着相应的不同服饰。节日服饰富丽、盛重。如海*族姑娘在十五岁要佩挂“马尔顿”,上面饰以许多银盾、珊瑚。阿坝州松藩藏族妇女成婚后,头上要盘镶有琥珀的小管粗布袋,这类头饰据说是*阿里地区古代妇女才有的头饰。
不同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与此协调的各类区域服饰、季节服饰、民俗服饰;历史、*、宗教、经济的发展与变革决定了*服饰文化的纵向发展和各类等级服饰、职业服饰的千差万别。所以藏族服饰文化内涵丰富、结构复杂、层次多样、特点鲜明。
三、从嘉绒藏族看*服饰变化
嘉绒藏族主要居住川西北高原的岷江上游西岸流域,嘉绒服饰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秦汉时期,这里已形成了以定居农耕为主,畜牧和采集为辅的经济形式,汉时 “其人能作旄毡、班罽、青顿、毞毲、羊羧之属”。
当地的土著人不仅能编织麻布、鞣制毛皮。而且还能够制作各种毛类织物。到隋唐时,嘉绒人 “以皮为帽,形圆如钵,衣多毛毼皮裘,全剥牛脚皮为靴。项系铁锁,手贯铁钏。王与酋帅,金为首饰,胸前悬一金花。径三寸”。这一段记载,描述了嘉良人的服饰习俗,嘉绒藏族传统服饰具有三个特征:百褶裙、头帕和披毡,服饰特征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嘉绒先民以金为饰、尚黑。男子服饰受到吐蕃影响藏化更为明显,女子服饰则较多地保留了本土风格,如辫发盘头、着百褶裙、披毡、贵黑。嘉绒女子的服饰与主流藏族服饰也有着共同的元素和特征,冬季服装为宽袍、大襟,系腰带,佩戴嘎乌、绿松石饰品等。隋唐时期是嘉绒藏族服饰发展变迁的一个关键时期。
嘉绒藏族
随着吐蕃王朝崩溃,嘉绒地区成为东部茶马互市的集散地,内地的茶及绢锦广泛地进入嘉绒人民的生活。绸缎主要销往藏族的上层人士,如土司、头人及寺庙活佛等,而窄布深受农牧区人民欢迎。嘉绒藏族服饰的衣料及其色泽等发生了变化,大大地丰富了嘉绒服饰文化。
清朝时期嘉绒服饰特色更加鲜明,地域风格越来越显著。这时汉民大量迁入,服装面料除传统的兽皮、氆氇、毪布等外,已能够制作较细的胡麻布和绒毛织品。来自汉区的绸缎、棉布广泛进入老百姓生活。随着与汉、羌、彝民族的交往,嘉绒吸收了外来民族的先进技术经验,丰富了嘉绒民间工艺,使嘉绒传统服饰更为华丽多彩。
清代嘉绒服饰显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妇女挽髻裹头巾,长衣褶裙,妇女“以黄牛毛续发作辫盘之,珊瑚为簪,短衣革带,长裙跣足”;男子椎髻蚝帽,短衣褶裙,身佩双刀,戴羊皮帽,短衣短裙,外披毛褐。
嘉绒藏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服饰呈现“汉化”倾向。《绥靖屯志》载:“富者多着袜及薄底平鞋,渐遵汉制矣,见汉官执礼甚恭,首戴白毡有盘帽,如汉人草帽样微小。头人则着汉服”。在头人的影响下,汉族服饰逐步传播到民间。女子上衣短小紧身,斜襟也如汉式。 “如汉人之汗衣,窄袖,长仅及腰,*皆同”。男子头缠青布或胡皱帕,留独辫,头戴瓜皮帽。
嘉绒藏族
*初,嘉绒藏族男子普遍着大领袍或衫,拴腰带,冬天加羊皮袄;女子穿马甲、长衫、褶裙、花腰带,冷天外加褂子。男蓄发辫,妇女顶头帕。衣料多为本地的氆氇、毪布、胡麻布等。土司和头人用的则是外地货如哔叽、呢、布和绸等。
根据传播理论,不同族群文化间依据地理位置的接近,借助于文化或经济的媒介将一种或几种文化从一地向四周传递,将文化从一地传播到另一地。嘉绒地区自古就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在漫长的部族演进过程中形成了朴素的、实用的服装和装饰风格,他们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吐蕃文化的同化。故而嘉绒服饰既有吐蕃文化因子又保留了自身服饰文化特点。
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与中原建立了联系。唐以后,汉族人口大量迁入,嘉绒服饰开始汉化,“男子衣服与汉人同,惟女人装束头部与西番相似”,汉族服饰逐步在嘉绒地区得到普及和流传。各民族服饰在长期交往接触中互相渗融并加以发展。
嘉绒服饰变迁中皆缘于外来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即吐蕃与中原汉文化。嘉绒能够吸纳藏族服饰文化因子而呈现“藏”化,这种变化经历了从强制到主动接受的过程。
四、藏族服饰发展趋势
变迁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民族服饰传承基础是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相对封闭的环境。服饰具有调适其社会内部的人际关系、阶级分层等社会功能,在阶级社会服饰具有阶级性。藏族服饰习俗规定着人们的服饰行为并深入到心理,成为制约服饰发展的力量,而服饰的变异往往首先出现在统治阶层服饰的改变,因此,元明清时期,土司制度的延续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服饰均衡稳定的特点。
清代汉、回等民族的大量加入,促进了商业、手工业的发展,社会阶层复杂化了。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促进了藏族服饰文化的变迁,服饰的审美的功能得到突现。
现代随着藏族地区生活条件的改善,这里的人们与外界接触日益频繁,生活方式逐步现代化。传统服饰质料厚重、结构繁复,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由于汉装轻便、时尚,款式多样,因而受到青年人的广泛喜爱。
藏服
藏族服饰虽然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但仍以其典雅大方、款式独特,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特别是在旅游业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藏族服饰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受到重视。服装质料更加现代多样、结构变得简约而方便,服饰搭配也更随意,穿着时有的只在外面套上嘉绒标志性的“三片”(头帕、前后围各一片)。
藏族服饰带有自身文化丰富且具多元文化特点,嘉绒服饰的变迁过程本身即是一个汉藏文化渗透融合的过程。嘉绒藏族传统服饰的现代化是不可避免的,其服饰的创新和变革既是必然的选择,同时也应是适应社会变化的主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