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写一封国防教育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0: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9:35
处竟情不自禁哽咽落泪了,可能是表情略显夸张,令身边童心未泯的同学们大笑。那封“家长来信”里,有家长明确反对孩子学习刘胡兰,认为那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学校不该在下一代心里埋下“血腥、残忍和仇恨种子”。和来信的关系不得而知,但引发的议论却值得思考:英雄主义教育真的“违背人性”吗?现在的少年儿童到底该不该学习刘胡兰?又该怎么学?
对此,网上一封“老师的回信”赢得了无数点赞。回信鲜明地指出,刘胡兰和王二小等少年英雄诞生于特定年代,没有“天真烂漫的追逐嬉戏”,只有山河破碎、血雨腥风,是*、无奈地卷入残酷的战争,想躲也躲不了,只能依靠抵挡的勇气去义无反顾地迎击。今天我们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曲直,不仅是为了祭奠英灵,更是为了传承精神,告诉他们童话与温室外边还有疾雷闪电、冰雹台风。这封义正辞严的回信告诉我们,不仅应该让少年儿童学习*历史,并且要学好、学透,对当时的血腥、残忍也不应简单回避。
从根本上说,崇尚英雄是人性中天然的光芒。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给人间带来光明,却遭受老鹰啄食肝脏的无尽痛苦,被马克思称为“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大破匈奴封狼居胥的霍去病,“悲歌慷慨千秋血”的夏完淳,搏击暴风雪的草原小姐妹,在烈火中奋战献身的赖宁……一个个少年英雄的名字,从未远去。说到底,敬仰英雄既因为英雄的言行、品格超越常人,更是人们追随效仿、挣脱“小我”的愿景,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与人心向善并行不悖。
有人认为,和平年代有和平年代的偶像,孩子们的选择亦应更多元、更自主。事实上,志存高远、无私忘我、敢于牺牲等英雄的优秀品质穿越千载而历久弥新,无论何时、何地、何境,都是下一代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当下的孩子们可以有更多元的追求、更丰富的精神生活,但拳拳爱国心、悠悠中华魂,必须要代代承继,不畏*、不怕牺牲,为捍卫正义而英勇斗争的品格永远不会过时。
那些辩称今天的孩子不应接触血腥和暴力的人可能已经忘记了,正是当年刘胡兰、王二小们的斗争、流血与牺牲,才让今天的孩子们远离了血腥、残忍和仇恨。“老师的回信”里有一张照片,一个中国婴孩被日本兵用刺刀高高挑起。另一张照片记录的是美军观察组成员在晋察冀边区地道躲避日军,同在地道里的八路军司令员爱人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哭声暴露地道,堵嘴时抱得太紧,孩子不幸窒息。没有敌人的暴行,何来先烈的壮举?把历史的*原原本本告诉孩子,教育他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乃是对英灵最好的告慰、对和平最好的捍卫。
正如那封“老师的回信”中所言:“让孩子远离自己民族的英雄,这是可耻的!”每一年的国际儿童节,庆祝的不止是童年的祝福与礼物、游戏与欢乐,还要纪念那千千万万舍弃自身幸福快乐的少年英雄们,要让孩子们在纪念碑前知晓“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牢记总*的寄语去努力学习英雄人物、先进典型。当在家中讲述英烈风范时,孩子会坐下来昂首倾听,当“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歌曲唱起时,仍令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孩子们的星空定会更纯净,国家的未来定会更开阔。
相关新闻:军媒刊文批“让刘胡兰远离孩子言论”:极端自私
来源:中国国防报
时间:2017-05-30
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娃娃抓起,就要重视家庭的影响。
近日,网上流传一位家长来信《请刘胡兰离我们的孩子远点》,老师震撼回信,引起热议。这封家长来信,文辞讲究,一看就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之人,但就是这样一个“文化人”,却抛出了让刘胡兰远离孩子的言论,让人不寒而栗,如鲠在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的环境非常重要,而家庭环境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孩子生下来就和父母在一起,他们的语言文字、心理思想、行为习惯都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其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古代曾有“孟母三迁”,从“其舍近墓”到“迁居市旁”,最后徙居“学官之旁”,终于使孟轲在学官的影响下,成为大学者。可见,家庭环境对人的造就远大于单纯的知识积累。
生活中我们常见,家长口出脏言,孩子大多喜欢骂人;家长性格暴躁,孩子往往飞扬跋扈;家长扯着孩子的手闯红灯,孩子就不会遵守交通规则。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根深蒂固的影响,健全的人格不能缺少家庭的熏陶。
我们常说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如果我们的家长没有起码的国防观念,抓好娃娃的国防教育又从何谈起呢?文首提到的那位学生家长在信中说:任何一个有理智的家长都不会想让自己的孩子像刘胡兰一样,在上小学和初中这个年龄的时候就参与这些残酷的*斗争。
这位父亲的话看似有理,其实是极端自私;看似保护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真不知道他的理智从哪里来,他所谓父亲的责任又是什么……
正如回信的那位老师所言:我们的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谁也无法保证他们永远生活在和平年代。大家都想远离是非,远离暴力,远离*,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离不开*,也无法让战争之类的伤痛绝迹……你这样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不但会毁了自己的孩子,而且错误的观念和态度,还将影响许多人。让孩子远离自己民族的英雄,这是可耻的!
是啊,如果每个家长都如那位家长所言,从小教育孩子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漠不关心,那么当社会出现灾难、当国家出现危难时,还会有人挺身而出吗?在俄罗斯的烈士陵园,经常会看到家长或老师带着小朋友去扫墓,然后坐在那儿给小朋友讲英雄故事,小朋友边听边哭,接受民族风骨和气节的传承。
缺什么就要补什么。这位家长固然可悲可怜可气,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家庭是国防教育的第一课堂,我们要重视孩子的国防教育,更不能放松对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国防教育。要通过多种活动、多种形式,引导家长牢固树立国防意识和公德意识,通过言传身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崇尚英雄、热爱国家、感恩先辈的种子,让他们真正健康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9:35
处竟情不自禁哽咽落泪了,可能是表情略显夸张,令身边童心未泯的同学们大笑。那封“家长来信”里,有家长明确反对孩子学习刘胡兰,认为那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学校不该在下一代心里埋下“血腥、残忍和仇恨种子”。和来信的关系不得而知,但引发的议论却值得思考:英雄主义教育真的“违背人性”吗?现在的少年儿童到底该不该学习刘胡兰?又该怎么学?
对此,网上一封“老师的回信”赢得了无数点赞。回信鲜明地指出,刘胡兰和王二小等少年英雄诞生于特定年代,没有“天真烂漫的追逐嬉戏”,只有山河破碎、血雨腥风,是*、无奈地卷入残酷的战争,想躲也躲不了,只能依靠抵挡的勇气去义无反顾地迎击。今天我们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曲直,不仅是为了祭奠英灵,更是为了传承精神,告诉他们童话与温室外边还有疾雷闪电、冰雹台风。这封义正辞严的回信告诉我们,不仅应该让少年儿童学习*历史,并且要学好、学透,对当时的血腥、残忍也不应简单回避。
从根本上说,崇尚英雄是人性中天然的光芒。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给人间带来光明,却遭受老鹰啄食肝脏的无尽痛苦,被马克思称为“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大破匈奴封狼居胥的霍去病,“悲歌慷慨千秋血”的夏完淳,搏击暴风雪的草原小姐妹,在烈火中奋战献身的赖宁……一个个少年英雄的名字,从未远去。说到底,敬仰英雄既因为英雄的言行、品格超越常人,更是人们追随效仿、挣脱“小我”的愿景,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与人心向善并行不悖。
有人认为,和平年代有和平年代的偶像,孩子们的选择亦应更多元、更自主。事实上,志存高远、无私忘我、敢于牺牲等英雄的优秀品质穿越千载而历久弥新,无论何时、何地、何境,都是下一代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当下的孩子们可以有更多元的追求、更丰富的精神生活,但拳拳爱国心、悠悠中华魂,必须要代代承继,不畏*、不怕牺牲,为捍卫正义而英勇斗争的品格永远不会过时。
那些辩称今天的孩子不应接触血腥和暴力的人可能已经忘记了,正是当年刘胡兰、王二小们的斗争、流血与牺牲,才让今天的孩子们远离了血腥、残忍和仇恨。“老师的回信”里有一张照片,一个中国婴孩被日本兵用刺刀高高挑起。另一张照片记录的是美军观察组成员在晋察冀边区地道躲避日军,同在地道里的八路军司令员爱人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哭声暴露地道,堵嘴时抱得太紧,孩子不幸窒息。没有敌人的暴行,何来先烈的壮举?把历史的*原原本本告诉孩子,教育他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乃是对英灵最好的告慰、对和平最好的捍卫。
正如那封“老师的回信”中所言:“让孩子远离自己民族的英雄,这是可耻的!”每一年的国际儿童节,庆祝的不止是童年的祝福与礼物、游戏与欢乐,还要纪念那千千万万舍弃自身幸福快乐的少年英雄们,要让孩子们在纪念碑前知晓“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牢记总*的寄语去努力学习英雄人物、先进典型。当在家中讲述英烈风范时,孩子会坐下来昂首倾听,当“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歌曲唱起时,仍令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孩子们的星空定会更纯净,国家的未来定会更开阔。
相关新闻:军媒刊文批“让刘胡兰远离孩子言论”:极端自私
来源:中国国防报
时间:2017-05-30
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娃娃抓起,就要重视家庭的影响。
近日,网上流传一位家长来信《请刘胡兰离我们的孩子远点》,老师震撼回信,引起热议。这封家长来信,文辞讲究,一看就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之人,但就是这样一个“文化人”,却抛出了让刘胡兰远离孩子的言论,让人不寒而栗,如鲠在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的环境非常重要,而家庭环境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孩子生下来就和父母在一起,他们的语言文字、心理思想、行为习惯都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其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古代曾有“孟母三迁”,从“其舍近墓”到“迁居市旁”,最后徙居“学官之旁”,终于使孟轲在学官的影响下,成为大学者。可见,家庭环境对人的造就远大于单纯的知识积累。
生活中我们常见,家长口出脏言,孩子大多喜欢骂人;家长性格暴躁,孩子往往飞扬跋扈;家长扯着孩子的手闯红灯,孩子就不会遵守交通规则。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根深蒂固的影响,健全的人格不能缺少家庭的熏陶。
我们常说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如果我们的家长没有起码的国防观念,抓好娃娃的国防教育又从何谈起呢?文首提到的那位学生家长在信中说:任何一个有理智的家长都不会想让自己的孩子像刘胡兰一样,在上小学和初中这个年龄的时候就参与这些残酷的*斗争。
这位父亲的话看似有理,其实是极端自私;看似保护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真不知道他的理智从哪里来,他所谓父亲的责任又是什么……
正如回信的那位老师所言:我们的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谁也无法保证他们永远生活在和平年代。大家都想远离是非,远离暴力,远离*,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离不开*,也无法让战争之类的伤痛绝迹……你这样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不但会毁了自己的孩子,而且错误的观念和态度,还将影响许多人。让孩子远离自己民族的英雄,这是可耻的!
是啊,如果每个家长都如那位家长所言,从小教育孩子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漠不关心,那么当社会出现灾难、当国家出现危难时,还会有人挺身而出吗?在俄罗斯的烈士陵园,经常会看到家长或老师带着小朋友去扫墓,然后坐在那儿给小朋友讲英雄故事,小朋友边听边哭,接受民族风骨和气节的传承。
缺什么就要补什么。这位家长固然可悲可怜可气,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家庭是国防教育的第一课堂,我们要重视孩子的国防教育,更不能放松对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国防教育。要通过多种活动、多种形式,引导家长牢固树立国防意识和公德意识,通过言传身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崇尚英雄、热爱国家、感恩先辈的种子,让他们真正健康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