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潘兴将军被授予"超级上将"*,是不是比"五星上将"*还高?他都有什么特别的贡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0:2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4:13
约翰·约瑟夫·潘兴(1860年——1948年),美国著名军事家,五星上将。
1860年9月,潘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莱克利德镇。1882年考入西点军校,毕业后被授予少尉*,到美军第6骑兵团服役,曾随部先后在美国西南部和南达科他州参加剿灭印第安人的作战。1891年后,潘兴在内布拉斯加大学担任了四年之久的军事教官。此间,他对传统的陆军战术作了探讨与研究。 1897年,潘兴调任西点军校战术教官。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他被派往驻古巴的美军第5军第1师团担任军需官,参加了入侵古巴的作战。战后,潘兴被派往美军驻菲律宾部队服役,参加*摩洛族人民武装起义。因指挥有功,并善于安抚当地民心,受到老罗斯福的赞许。1903年,潘兴到总参谋部工作,1905年任美国驻日本武官,兼任日俄战争军事观察员。1906年,他从上尉被破格擢升为准将。
1906年至1913年,潘兴再次赴菲律宾服役,回国后任巴尔干军事观察员,继而任旧金山美军第8旅旅长。1916年3月,潘兴被任命为远征军司令率数万美军对墨西哥进行武装干涉,直到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才率部回国。这是他首次独立指挥庞大的部队实地作战,战争期间,他被授予少将*。
1917年4月,美国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潘兴任远征军司令,赴欧洲前线组织美军的训练和作战。潘兴到达欧洲时,正值协约*处境狼狈。通过对时局的分析,他预见到一旦*退出战争,西线战场将更现危局。他急切希望美军能扭转战局。当时,美军在欧洲战场兵力较弱,英法等协约*对美军持完全不信任态度,要求把美军编入英、法等军队中去充任后勤。从国家尊严角度考虑,潘兴极力坚持保持美军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力主美国增加兵力于欧洲战场。他的主张得到总统威尔逊的支持。10月,已晋升为四星上将的潘兴,把美国远征军编成集团军,下辖8个师,并改善了部队的武器装备。在战略战术上,潘兴反对协约*固守阵地、不求强攻的打法,主张野战、运动战。
1918年5月底,美军在坎蒂格尼战斗中大获全胜,与此同时,协约*却在节节败退。美军的胜利使潘兴激动不已。他致电美国国防部:“我坚信,我们的军队在欧洲首屈——指,我们的参谋人员不比任何军队逊色。”他甚至拍案怒斥:“谁胆敢再问我美国人会不会打仗,我就对他不客气!”
1918年下半年,战争主动权转向协约国方面。7月,协约*采纳潘兴建议,变战略防御为主动进攻,不久即发动了亚眠战役和圣米耶尔战役。承担圣米耶尔战役的是美国第 1集团军,主要任务是收复巴黎—凡尔登—南锡铁路,为以后作战占据有利位置。这是美军赴欧洲后第一次执行独立作战。战役发起前,潘兴制造假情报迷惑德车,随即出其不意发起攻击。美军获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9月26日,美军又发动了马斯—阿尔贡战役,再次获得决定性胜利。整个战事亦于11月份宣告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潘兴军事生涯的顶峰,他的指挥艺术和谋略在此期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英*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十年后的声望》一书中指出:“可能不会有第二个人能像他那样把美军建成如此规模的部队。没有这支部队,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可能出现转机,更谈不上取胜。”由于潘兴对部属要求严格,有时甚至到了残酷的程度,因而也得了个“凶恶的杰克”的绰号。
1919年9月,潘兴被授予五星上将,1921年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24年潘兴退役。
潘兴晚年曾赴秘鲁和英国等地执行*委托的使命,接受了牛津、剑桥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巴黎道德和*学院荣誉会员。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潘兴曾亲赴白宫,志愿要求服役。
1948年7月,潘兴病故于华盛顿。他著有《我在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一书。
福煦生平
费迪南·福煦(1851年——1929年),法*事家、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几个月协约*总司令,公认是协约国获胜的最主要的领导人。
1851年10月2日,福煦出生于上比利牛斯的塔贝斯,他父亲是个文职*。孩提时代,他常常听在大*和帝国时期当过军官的外祖父讲拿破仑的故事。他从六岁起,开始阅读有关战斗故事的历史书籍,对军事问题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兴趣。在几所学校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后,1869年,他考入著名的麦茨地区的圣克里门耶稣会学院,为报考工艺专科学校作准备。在麦茨,他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巴赞的被围与投降。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给他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他奔赴家乡,报名入伍,但没赶上参加战斗。停战以后,他回到圣克里门,这时,麦茨已经成为德国的城市了。战败的悲痛与耻辱使他立下誓愿:入伍当兵,光复阿尔萨斯和洛林!
两年之后,福煦从工艺专科学校毕业,进入炮兵学校成为教官。短期内,成为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还是一个老练纯熟的骑手,很快被吸收进巴黎炮兵委员会。
1883年,福煦同布瑞泰妮结婚。在那个时代里,同辈的军官们大都热衷于参加殖民地的战争,以追求职务与*的升迁,而他却置身于研究和思考之中。他仔细考察历史上伟人们的生平,寻求和弄清作为一个指挥员的职责和要素,培养解决种种难题的能力。1885年,他被调到军事学院工作,从少校变成副教授,不久成为教授。1908年,他晋升准将,同时被总理克雷孟梭任命为军事学院院长。在该学院的25年中,他一直在研究和教授军事理论,不仅为法国培养了整整一代军官,而且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他的理论的核心是进攻学说:进攻是作战的最高原则,是获得胜利的唯一途径,即使濒于失败也不要放弃进攻。这个原则的关键是“意志”和“思考”。关于意志,他曾这样说过:“克敌制胜的意志是胜利的首要条件”,简言之,“胜利即意志”,“一场胜仗就是一次决不服输的战斗”。而思考,就是根据不断改变着的情况随机应变,而不应事先制定一份万无一失的作战时间表。福煦常说,“操典条令在操练时确是再好不过的,但在危急关头就没有多大用处……你们必须学会思索”。他的这些军事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战争原则》(1903年)和《战争指导》(1904年)两本著作中。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军事思想在法*事界一直占统治地位。法国总参谋部的大部分军官都是它的信徒,以作战处*朗格梅松上校为典型代表,甚至总参谋长兼最高军事委员会副*霞飞也深受它的影响。总参谋部1913年5月通过的霞飞的“十七号计划”,10月法国*颁布的《野战条例》,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1911年,福煦离开军事学院,升任师长,1913年8月,出任第二十兵团司令,坐镇南锡,守卫着洛林前线。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遵照实行十七号计划的霞飞的第一号命令,法军右翼的第一、二集团军于 14日向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发动进攻,福煦兵团是第二集团军的先头部队。攻到莫朗日后,德军开始*,整个右翼和左翼一样,在德军的猛烈打击下败退。8月21日,福煦回到南锡,对第二集团军司令德卡锡特尔诺撤离南锡的打算进行抗争,坚信最好的防御就是*。这一主张被接受后,他看准机会,于8月25日对气势汹汹的德军进行反击,一举收复三个城镇和十英里的国土,稳住了法军右翼的战线。福煦在这一战斗中名声大震,成为法军的中流砥柱。
边境战役后,法军的左翼在德军的进攻面前节节败退。8月28日,撤退中的法军在中部出现“缺口”,情况危急。为了避免被德军包抄,福煦受命来到左翼,指挥一个新建的特别部队,填补缺口。不久,这支特别部队成为法国的第九集团军。9月上旬,法军在连续退却之后,终于在马恩河地区开始*了。孤军深入的德国第一集团军,受到了英法部队的夹击。福煦的第九集团军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之下,坚决顶住了前来增援的德第三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的左翼,保证了马恩河战役的胜利。德军的速胜战略遭到破产后,便乘联军立足未稳,于10月发动了伊普尔战役,企图占领法国北海岸,切断英军与法军的联系。联军在这里的兵力单薄,防线面临被突破的危险。福煦再次被霞飞作为特别应急人派到那里,指挥法国的北部方面军和协调那里的英、法、比军。在他的努力下,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联军的防线终于巩固下来了。
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法军屡战不胜,损失巨大,霞飞丢掉了总司令的职务,继任的尼维尔于1917年5月发动了第二次埃纳河战役,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也遭到了彻底失败。5月15日,贝当取代尼维尔任总司令,福煦出任总参谋长,这一职位也使他充当着联军顾问的角色。当时,西线的协约*队处于分散指挥、各树一帜的局面;它们在战斗中既相互依赖,又龃龉不绝。福煦指出,这种状态若不改变,一旦遭到德军猛攻,每方各虑安危,联军防线将在顷刻垮掉。因此,他竭力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联军司令部,但遭到了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雷孟梭的断然拒绝。
配合不力使联军受到了严厉的惩罚。1917年10月,独当一面的意大利军队在德奥的猛攻下,于卡波雷托遭到惨败,直退到塔里亚蒙河,英法对此大为震惊,慌忙派军支援,福煦亲赴前线,同意大利人协调英法各师的行动计划。为了挽救战局,英、法、意首脑和美国总统特使于11月7日在拉巴洛召开高级紧急会议,组成以福煦为首的最高军事委员会,处理紧迫的军事和*问题,但仍没有指挥和调动军队的权力。意大利战线稳住刚过三个月,德军又向松姆河地区的英军发动猛攻。危难面前,英军首先考虑的是保护海峡港口,法军则关心首都巴黎的安全,因而尽管黑格再三催促法军支援,贝当仍然不发一卒,结果英第五兵团基本被德军消灭。
两次失败,使协约国认识到了福煦主张的正确。1918年3月26日,英法领导人在杜朗会晤,宣布“福煦将军负责协调西线联军的行动”。4月14日,正式任命他为西线协约*总司令,5月2日,这个权力扩大到意大利战线。至此,联军指挥权完全统一,为协约国迅速走向全面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
福煦就任西线联军最高统帅后,很好地协调了联军间的行动,使之融为一体,顶住了德军从4月9日开始的四次进攻,德军伤亡达80万。之后,德军力量耗尽,丧失了进攻能力,轮到福煦采取行动了。
首先,福煦把矛头对准德军防线的三个突出地带:马恩河、亚眠和圣米耶尔。他认为,拔下这三颗钉子,德军的防线就会崩溃,对联军的最后威胁也就消除了,同时还为大*扫清了道路。7月18日,以法军为主力的联军开始向马恩河地区德军的环形防线发动进攻。8月6日,战斗胜利结束,德军退过了维尔河和埃纳河,再也威胁不到巴黎了。为此,福煦被法国*授予元帅衔。两天后,由英军担任主攻,很快攻克了亚眠突出部,德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称这一天为“德军最黑暗的日子”。但德军的悲剧并未结束,9月12日开始,美军用不到30个小时的时间,又攻占了圣米耶尔突出部。
这时,协约*队既占有人力优势,又掌握着充分的主动。福煦不给德军以喘息的机会,毫不迟疑地发动了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以夺取包括奥尔努瓦和梅济埃尔两个重要交通枢纽的狭长地带,截断德军的退路。德军在这块生死攸关的地方修筑了坚固的防御体系。福煦动用了220个师(其中60个后备师)。他的口号是“人人作战”。战斗从9月26日开始,两天后兴登堡防线即全面崩溃。德军开始从几乎全部的法国领土和部分比利时领土上撤出,战斗转化为激烈的后卫战。到10月底,德军再也打不下去了。德国的盟国一个接着一个垮台,国内政局激烈动荡,很快爆发*。11月7日,德国派出要求停战的代表,翌日到达贡比涅森林的雷通车站。
大战结束了,协约国取得了胜利,福煦也成为战争的英雄。英国和波兰都授予他元帅称号,他还被选进法兰西科学院。
战后,福煦在法国对外*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属于以克雷孟梭和彭加勒为代表的强硬派。
法国对战败国德国的要求,具有强烈的掠夺和复仇主义性质。福煦在主持协约国对德延长停战协定谈判时,曾提出要求德国交出百分之五十的机器,交出波兹南、中西里西亚的大部分和上西里西亚的全部。在巴黎和会上,福煦是以克雷孟梭为首的法国代表团中主要成员之一。他支持克雷孟梭提出的各种苛刻条件。这种过苛的条件不仅引起德国的抵制,也引起英、美的不满,他们不愿意德国过分削弱带来的法国称霸欧洲*的局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的苏俄政权遭到一切帝国主义的仇视。福煦是反苏武装干涉的倡导者之一,1917年12月,英法召开干涉和瓜分苏俄的秘密会议,并达成协议,福煦是法国谈判代表,巴黎和会前夕,他建议组织反苏远征。在巴黎和会上,他叫嚣“红色危险”威胁波兰,尽管他仇视德国,但在武装干涉苏俄时宁愿利用德国的力量。在对苏武装干涉过程中,福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1923年1月,彭加勒*借口德国没有按期支付赔款,悍然出兵占领德国鲁尔工业区。福煦是这一行动的积极支持和策划者之一。1928年,英苏关系紧张时,福煦参与喧嚣一时的反苏宣传。
1929年3月20日,福煦于巴黎逝世,被安葬在圣路易教堂拿破仑第一的墓旁。诚然,在战争和军事史上,福煦的地位无法同老拿破仑相比,但他仍不失为法国的一代名将。拿破仑第一作为年轻法国资产阶级的宠儿,使整个封建欧洲感到威慑,充满英雄浪漫色彩,他的圣赫勒拿岛的结局也无法抹掉他建树的一切。一百年后的福煦,在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上实现了一生夙愿,可是他无法扭转老朽的法帝国主义衰落的历史趋势。如果说老拿破仑以推行他的法典使中欧在几十年里怀念他,那么,福煦则以顽固坚持反苏*和复仇主义而遭到历史的谴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4:1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潘兴(约翰·潘兴(John Pershing 1860—1948),美国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欧洲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美国著名军事家、陆军上将,又称"铁锤将军",出生于密苏里州林思县拉克利德。1886 年在西点军校毕业后,曾到美陆军骑兵部队任职。1890-1891年在新墨西哥州和南达科他州参加"征剿"印第安人的作战时表现出色,得到美国陆军的嘉奖。1897-1898年在西点军校任战术教官。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参加古巴战场作战。
1899-1903年,在驻菲律宾美军中服役,参加*菲律宾人民起义。1904-1905年任驻日武官兼日俄战争军事观察员。1906年得到罗斯福总统的赏识,由上尉破格提拔为准将。1906-1913年再度到菲律宾服役,历任要塞司令和省总督。1914年任第 8旅旅长。1916-1917年率远征军1.5万人入侵墨西哥,*当地的农民游击队。
1917年2月晋升为少将。 美国于1917年4月对德宣战后,他被任命为美国远征军司令,率部前往法国,独立参加对德作战。10月被授于临时陆军上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指挥美军发挥了重要作用。1918年7月,派出5个师14万人参加第二次马恩河战役。9月,指挥美第 1集团军独立实施圣米耶勒战役和默兹一阿戈讷战役。10月,任集团军群司令,所辖部队增至200余万人。11月初,率军协同英法联军对德军发动总攻,突破兴登堡防线,迫使德国投降。1919年9月,正式晋升为陆军上将。
战后,从1921年起,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24年退役,任美国战争纪念委员会*。在联盟战争中主张保持美军作战的独立性,并力图摆脱依托深沟高垒的阵地战打法,有"铁锤"之称,是美国历史 上堪称"伟大的军人"之一。美军中至今仍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式中程导弹("潘兴"Ⅰ式和"潘兴"Ⅱ式导弹)。著作有《我在世界大战中的经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4:14
“五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rmy/Fleet Admiral)是美国特有*,正式设立于1944年12月,由美国国会批准。五星上将肩章上镶有五颗星徽,相当于西方其它国家的元帅*。五星上将的晋升基本条件,必须担任过盟军战区指挥官职务,历年获此殊荣者均和二次世界大战有关,包括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先后担任过欧洲战区指挥官)、麦克阿瑟(太平洋战区指挥官)及布莱德雷(地中海战区指挥官)。美国国会规定,美军的五星上将*只在战时授予,且终生不退役。艾森豪威尔为了竞选美国总统,后来放弃了五星上将*,因为美*法规定现役军人不得竞选总统。
潘兴将军生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潘兴(约翰·潘兴(John Pershing 1860—1948),美国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欧洲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美国著名军事家、陆军上将,又称"铁锤将军",出生于密苏里州林思县拉克利德。1886 年在西点军校毕业后,曾到美陆军骑兵部队任职。1890-1891年在新墨西哥州和南达科他州参加"征剿"印第安人的作战时表现出色,得到美国陆军的嘉奖。1897-1898年在西点军校任战术教官。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参加古巴战场作战。
1899-1903年,在驻菲律宾美军中服役,参加*菲律宾人民起义。1904-1905年任驻日武官兼日俄战争军事观察员。1906年得到罗斯福总统的赏识,由上尉破格提拔为准将。1906-1913年再度到菲律宾服役,历任要塞司令和省总督。1914年任第 8旅旅长。1916-1917年率远征军1.5万人入侵墨西哥,*当地的农民游击队。
1917年2月晋升为少将。 美国于1917年4月对德宣战后,他被任命为美国远征军司令,率部前往法国,独立参加对德作战。10月被授于临时陆军上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指挥美军发挥了重要作用。1918年7月,派出5个师14万人参加第二次马恩河战役。9月,指挥美第 1集团军独立实施圣米耶勒战役和默兹一阿戈讷战役。10月,任集团军群司令,所辖部队增至200余万人。11月初,率军协同英法联军对德军发动总攻,突破兴登堡防线,迫使德国投降。1919年9月,正式晋升为陆军上将。
战后,从1921年起,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24年退役,任美国战争纪念委员会*。在联盟战争中主张保持美军作战的独立性,并力图摆脱依托深沟高垒的阵地战打法,有"铁锤"之称,是美国历史 上堪称"伟大的军人"之一。美军中至今仍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式中程导弹("潘兴"Ⅰ式和"潘兴"Ⅱ式导弹)。著作有《我在世界大战中的经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4:13
约翰·约瑟夫·潘兴(1860年——1948年),美国著名军事家,五星上将。
1860年9月,潘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莱克利德镇。1882年考入西点军校,毕业后被授予少尉*,到美军第6骑兵团服役,曾随部先后在美国西南部和南达科他州参加剿灭印第安人的作战。1891年后,潘兴在内布拉斯加大学担任了四年之久的军事教官。此间,他对传统的陆军战术作了探讨与研究。 1897年,潘兴调任西点军校战术教官。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他被派往驻古巴的美军第5军第1师团担任军需官,参加了入侵古巴的作战。战后,潘兴被派往美军驻菲律宾部队服役,参加*摩洛族人民武装起义。因指挥有功,并善于安抚当地民心,受到老罗斯福的赞许。1903年,潘兴到总参谋部工作,1905年任美国驻日本武官,兼任日俄战争军事观察员。1906年,他从上尉被破格擢升为准将。
1906年至1913年,潘兴再次赴菲律宾服役,回国后任巴尔干军事观察员,继而任旧金山美军第8旅旅长。1916年3月,潘兴被任命为远征军司令率数万美军对墨西哥进行武装干涉,直到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才率部回国。这是他首次独立指挥庞大的部队实地作战,战争期间,他被授予少将*。
1917年4月,美国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潘兴任远征军司令,赴欧洲前线组织美军的训练和作战。潘兴到达欧洲时,正值协约*处境狼狈。通过对时局的分析,他预见到一旦*退出战争,西线战场将更现危局。他急切希望美军能扭转战局。当时,美军在欧洲战场兵力较弱,英法等协约*对美军持完全不信任态度,要求把美军编入英、法等军队中去充任后勤。从国家尊严角度考虑,潘兴极力坚持保持美军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力主美国增加兵力于欧洲战场。他的主张得到总统威尔逊的支持。10月,已晋升为四星上将的潘兴,把美国远征军编成集团军,下辖8个师,并改善了部队的武器装备。在战略战术上,潘兴反对协约*固守阵地、不求强攻的打法,主张野战、运动战。
1918年5月底,美军在坎蒂格尼战斗中大获全胜,与此同时,协约*却在节节败退。美军的胜利使潘兴激动不已。他致电美国国防部:“我坚信,我们的军队在欧洲首屈——指,我们的参谋人员不比任何军队逊色。”他甚至拍案怒斥:“谁胆敢再问我美国人会不会打仗,我就对他不客气!”
1918年下半年,战争主动权转向协约国方面。7月,协约*采纳潘兴建议,变战略防御为主动进攻,不久即发动了亚眠战役和圣米耶尔战役。承担圣米耶尔战役的是美国第 1集团军,主要任务是收复巴黎—凡尔登—南锡铁路,为以后作战占据有利位置。这是美军赴欧洲后第一次执行独立作战。战役发起前,潘兴制造假情报迷惑德车,随即出其不意发起攻击。美军获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9月26日,美军又发动了马斯—阿尔贡战役,再次获得决定性胜利。整个战事亦于11月份宣告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潘兴军事生涯的顶峰,他的指挥艺术和谋略在此期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英*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十年后的声望》一书中指出:“可能不会有第二个人能像他那样把美军建成如此规模的部队。没有这支部队,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可能出现转机,更谈不上取胜。”由于潘兴对部属要求严格,有时甚至到了残酷的程度,因而也得了个“凶恶的杰克”的绰号。
1919年9月,潘兴被授予五星上将,1921年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24年潘兴退役。
潘兴晚年曾赴秘鲁和英国等地执行*委托的使命,接受了牛津、剑桥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巴黎道德和*学院荣誉会员。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潘兴曾亲赴白宫,志愿要求服役。
1948年7月,潘兴病故于华盛顿。他著有《我在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一书。
福煦生平
费迪南·福煦(1851年——1929年),法*事家、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几个月协约*总司令,公认是协约国获胜的最主要的领导人。
1851年10月2日,福煦出生于上比利牛斯的塔贝斯,他父亲是个文职*。孩提时代,他常常听在大*和帝国时期当过军官的外祖父讲拿破仑的故事。他从六岁起,开始阅读有关战斗故事的历史书籍,对军事问题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兴趣。在几所学校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后,1869年,他考入著名的麦茨地区的圣克里门耶稣会学院,为报考工艺专科学校作准备。在麦茨,他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巴赞的被围与投降。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给他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他奔赴家乡,报名入伍,但没赶上参加战斗。停战以后,他回到圣克里门,这时,麦茨已经成为德国的城市了。战败的悲痛与耻辱使他立下誓愿:入伍当兵,光复阿尔萨斯和洛林!
两年之后,福煦从工艺专科学校毕业,进入炮兵学校成为教官。短期内,成为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还是一个老练纯熟的骑手,很快被吸收进巴黎炮兵委员会。
1883年,福煦同布瑞泰妮结婚。在那个时代里,同辈的军官们大都热衷于参加殖民地的战争,以追求职务与*的升迁,而他却置身于研究和思考之中。他仔细考察历史上伟人们的生平,寻求和弄清作为一个指挥员的职责和要素,培养解决种种难题的能力。1885年,他被调到军事学院工作,从少校变成副教授,不久成为教授。1908年,他晋升准将,同时被总理克雷孟梭任命为军事学院院长。在该学院的25年中,他一直在研究和教授军事理论,不仅为法国培养了整整一代军官,而且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他的理论的核心是进攻学说:进攻是作战的最高原则,是获得胜利的唯一途径,即使濒于失败也不要放弃进攻。这个原则的关键是“意志”和“思考”。关于意志,他曾这样说过:“克敌制胜的意志是胜利的首要条件”,简言之,“胜利即意志”,“一场胜仗就是一次决不服输的战斗”。而思考,就是根据不断改变着的情况随机应变,而不应事先制定一份万无一失的作战时间表。福煦常说,“操典条令在操练时确是再好不过的,但在危急关头就没有多大用处……你们必须学会思索”。他的这些军事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战争原则》(1903年)和《战争指导》(1904年)两本著作中。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军事思想在法*事界一直占统治地位。法国总参谋部的大部分军官都是它的信徒,以作战处*朗格梅松上校为典型代表,甚至总参谋长兼最高军事委员会副*霞飞也深受它的影响。总参谋部1913年5月通过的霞飞的“十七号计划”,10月法国*颁布的《野战条例》,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1911年,福煦离开军事学院,升任师长,1913年8月,出任第二十兵团司令,坐镇南锡,守卫着洛林前线。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遵照实行十七号计划的霞飞的第一号命令,法军右翼的第一、二集团军于 14日向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发动进攻,福煦兵团是第二集团军的先头部队。攻到莫朗日后,德军开始*,整个右翼和左翼一样,在德军的猛烈打击下败退。8月21日,福煦回到南锡,对第二集团军司令德卡锡特尔诺撤离南锡的打算进行抗争,坚信最好的防御就是*。这一主张被接受后,他看准机会,于8月25日对气势汹汹的德军进行反击,一举收复三个城镇和十英里的国土,稳住了法军右翼的战线。福煦在这一战斗中名声大震,成为法军的中流砥柱。
边境战役后,法军的左翼在德军的进攻面前节节败退。8月28日,撤退中的法军在中部出现“缺口”,情况危急。为了避免被德军包抄,福煦受命来到左翼,指挥一个新建的特别部队,填补缺口。不久,这支特别部队成为法国的第九集团军。9月上旬,法军在连续退却之后,终于在马恩河地区开始*了。孤军深入的德国第一集团军,受到了英法部队的夹击。福煦的第九集团军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之下,坚决顶住了前来增援的德第三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的左翼,保证了马恩河战役的胜利。德军的速胜战略遭到破产后,便乘联军立足未稳,于10月发动了伊普尔战役,企图占领法国北海岸,切断英军与法军的联系。联军在这里的兵力单薄,防线面临被突破的危险。福煦再次被霞飞作为特别应急人派到那里,指挥法国的北部方面军和协调那里的英、法、比军。在他的努力下,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联军的防线终于巩固下来了。
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法军屡战不胜,损失巨大,霞飞丢掉了总司令的职务,继任的尼维尔于1917年5月发动了第二次埃纳河战役,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也遭到了彻底失败。5月15日,贝当取代尼维尔任总司令,福煦出任总参谋长,这一职位也使他充当着联军顾问的角色。当时,西线的协约*队处于分散指挥、各树一帜的局面;它们在战斗中既相互依赖,又龃龉不绝。福煦指出,这种状态若不改变,一旦遭到德军猛攻,每方各虑安危,联军防线将在顷刻垮掉。因此,他竭力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联军司令部,但遭到了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雷孟梭的断然拒绝。
配合不力使联军受到了严厉的惩罚。1917年10月,独当一面的意大利军队在德奥的猛攻下,于卡波雷托遭到惨败,直退到塔里亚蒙河,英法对此大为震惊,慌忙派军支援,福煦亲赴前线,同意大利人协调英法各师的行动计划。为了挽救战局,英、法、意首脑和美国总统特使于11月7日在拉巴洛召开高级紧急会议,组成以福煦为首的最高军事委员会,处理紧迫的军事和*问题,但仍没有指挥和调动军队的权力。意大利战线稳住刚过三个月,德军又向松姆河地区的英军发动猛攻。危难面前,英军首先考虑的是保护海峡港口,法军则关心首都巴黎的安全,因而尽管黑格再三催促法军支援,贝当仍然不发一卒,结果英第五兵团基本被德军消灭。
两次失败,使协约国认识到了福煦主张的正确。1918年3月26日,英法领导人在杜朗会晤,宣布“福煦将军负责协调西线联军的行动”。4月14日,正式任命他为西线协约*总司令,5月2日,这个权力扩大到意大利战线。至此,联军指挥权完全统一,为协约国迅速走向全面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
福煦就任西线联军最高统帅后,很好地协调了联军间的行动,使之融为一体,顶住了德军从4月9日开始的四次进攻,德军伤亡达80万。之后,德军力量耗尽,丧失了进攻能力,轮到福煦采取行动了。
首先,福煦把矛头对准德军防线的三个突出地带:马恩河、亚眠和圣米耶尔。他认为,拔下这三颗钉子,德军的防线就会崩溃,对联军的最后威胁也就消除了,同时还为大*扫清了道路。7月18日,以法军为主力的联军开始向马恩河地区德军的环形防线发动进攻。8月6日,战斗胜利结束,德军退过了维尔河和埃纳河,再也威胁不到巴黎了。为此,福煦被法国*授予元帅衔。两天后,由英军担任主攻,很快攻克了亚眠突出部,德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称这一天为“德军最黑暗的日子”。但德军的悲剧并未结束,9月12日开始,美军用不到30个小时的时间,又攻占了圣米耶尔突出部。
这时,协约*队既占有人力优势,又掌握着充分的主动。福煦不给德军以喘息的机会,毫不迟疑地发动了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以夺取包括奥尔努瓦和梅济埃尔两个重要交通枢纽的狭长地带,截断德军的退路。德军在这块生死攸关的地方修筑了坚固的防御体系。福煦动用了220个师(其中60个后备师)。他的口号是“人人作战”。战斗从9月26日开始,两天后兴登堡防线即全面崩溃。德军开始从几乎全部的法国领土和部分比利时领土上撤出,战斗转化为激烈的后卫战。到10月底,德军再也打不下去了。德国的盟国一个接着一个垮台,国内政局激烈动荡,很快爆发*。11月7日,德国派出要求停战的代表,翌日到达贡比涅森林的雷通车站。
大战结束了,协约国取得了胜利,福煦也成为战争的英雄。英国和波兰都授予他元帅称号,他还被选进法兰西科学院。
战后,福煦在法国对外*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属于以克雷孟梭和彭加勒为代表的强硬派。
法国对战败国德国的要求,具有强烈的掠夺和复仇主义性质。福煦在主持协约国对德延长停战协定谈判时,曾提出要求德国交出百分之五十的机器,交出波兹南、中西里西亚的大部分和上西里西亚的全部。在巴黎和会上,福煦是以克雷孟梭为首的法国代表团中主要成员之一。他支持克雷孟梭提出的各种苛刻条件。这种过苛的条件不仅引起德国的抵制,也引起英、美的不满,他们不愿意德国过分削弱带来的法国称霸欧洲*的局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的苏俄政权遭到一切帝国主义的仇视。福煦是反苏武装干涉的倡导者之一,1917年12月,英法召开干涉和瓜分苏俄的秘密会议,并达成协议,福煦是法国谈判代表,巴黎和会前夕,他建议组织反苏远征。在巴黎和会上,他叫嚣“红色危险”威胁波兰,尽管他仇视德国,但在武装干涉苏俄时宁愿利用德国的力量。在对苏武装干涉过程中,福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1923年1月,彭加勒*借口德国没有按期支付赔款,悍然出兵占领德国鲁尔工业区。福煦是这一行动的积极支持和策划者之一。1928年,英苏关系紧张时,福煦参与喧嚣一时的反苏宣传。
1929年3月20日,福煦于巴黎逝世,被安葬在圣路易教堂拿破仑第一的墓旁。诚然,在战争和军事史上,福煦的地位无法同老拿破仑相比,但他仍不失为法国的一代名将。拿破仑第一作为年轻法国资产阶级的宠儿,使整个封建欧洲感到威慑,充满英雄浪漫色彩,他的圣赫勒拿岛的结局也无法抹掉他建树的一切。一百年后的福煦,在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上实现了一生夙愿,可是他无法扭转老朽的法帝国主义衰落的历史趋势。如果说老拿破仑以推行他的法典使中欧在几十年里怀念他,那么,福煦则以顽固坚持反苏*和复仇主义而遭到历史的谴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4:14
美国的最高*是乔治华盛顿的美利坚合众国特级上将,潘兴的特级上将*的确比五星上将高(虽然他的*一直都只有4颗星),与他的*平级的还有海军特级上将杜威的*。第三等级才是五星上将。这三个*等级都是永久*,终生不退役。之后才是现役最高*上将(四星),然后是中将(三星)、少将(两星)、准将(一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4:1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潘兴(约翰·潘兴(John Pershing 1860—1948),美国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欧洲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美国著名军事家、陆军上将,又称"铁锤将军",出生于密苏里州林思县拉克利德。1886 年在西点军校毕业后,曾到美陆军骑兵部队任职。1890-1891年在新墨西哥州和南达科他州参加"征剿"印第安人的作战时表现出色,得到美国陆军的嘉奖。1897-1898年在西点军校任战术教官。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参加古巴战场作战。
1899-1903年,在驻菲律宾美军中服役,参加*菲律宾人民起义。1904-1905年任驻日武官兼日俄战争军事观察员。1906年得到罗斯福总统的赏识,由上尉破格提拔为准将。1906-1913年再度到菲律宾服役,历任要塞司令和省总督。1914年任第 8旅旅长。1916-1917年率远征军1.5万人入侵墨西哥,*当地的农民游击队。
1917年2月晋升为少将。 美国于1917年4月对德宣战后,他被任命为美国远征军司令,率部前往法国,独立参加对德作战。10月被授于临时陆军上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指挥美军发挥了重要作用。1918年7月,派出5个师14万人参加第二次马恩河战役。9月,指挥美第 1集团军独立实施圣米耶勒战役和默兹一阿戈讷战役。10月,任集团军群司令,所辖部队增至200余万人。11月初,率军协同英法联军对德军发动总攻,突破兴登堡防线,迫使德国投降。1919年9月,正式晋升为陆军上将。
战后,从1921年起,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24年退役,任美国战争纪念委员会*。在联盟战争中主张保持美军作战的独立性,并力图摆脱依托深沟高垒的阵地战打法,有"铁锤"之称,是美国历史 上堪称"伟大的军人"之一。美军中至今仍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式中程导弹("潘兴"Ⅰ式和"潘兴"Ⅱ式导弹)。著作有《我在世界大战中的经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4:15
六星上将 ?目前为止,不是只有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一人独有?
潘兴将军受上将*后,应该是1924年就退役、退休了,而且重病。
潘兴的门生之一,马歇尔将军拒受“五星上将”衔,就是因为不愿意在恩师还在世时*超过他。
巴顿、马歇尔等一票的名将,都是潘兴的下属门生,美国有几款坦克都以“潘兴”命名。
潘兴戎马30年,充当美国的战争急先锋,总是出没于战争一线,最大功勋,是一战末期在欧洲建立,也因此从少将衔,跳级升为上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4:14
“五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rmy/Fleet Admiral)是美国特有*,正式设立于1944年12月,由美国国会批准。五星上将肩章上镶有五颗星徽,相当于西方其它国家的元帅*。五星上将的晋升基本条件,必须担任过盟军战区指挥官职务,历年获此殊荣者均和二次世界大战有关,包括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先后担任过欧洲战区指挥官)、麦克阿瑟(太平洋战区指挥官)及布莱德雷(地中海战区指挥官)。美国国会规定,美军的五星上将*只在战时授予,且终生不退役。艾森豪威尔为了竞选美国总统,后来放弃了五星上将*,因为美*法规定现役军人不得竞选总统。
潘兴将军生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潘兴(约翰·潘兴(John Pershing 1860—1948),美国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欧洲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美国著名军事家、陆军上将,又称"铁锤将军",出生于密苏里州林思县拉克利德。1886 年在西点军校毕业后,曾到美陆军骑兵部队任职。1890-1891年在新墨西哥州和南达科他州参加"征剿"印第安人的作战时表现出色,得到美国陆军的嘉奖。1897-1898年在西点军校任战术教官。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参加古巴战场作战。
1899-1903年,在驻菲律宾美军中服役,参加*菲律宾人民起义。1904-1905年任驻日武官兼日俄战争军事观察员。1906年得到罗斯福总统的赏识,由上尉破格提拔为准将。1906-1913年再度到菲律宾服役,历任要塞司令和省总督。1914年任第 8旅旅长。1916-1917年率远征军1.5万人入侵墨西哥,*当地的农民游击队。
1917年2月晋升为少将。 美国于1917年4月对德宣战后,他被任命为美国远征军司令,率部前往法国,独立参加对德作战。10月被授于临时陆军上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指挥美军发挥了重要作用。1918年7月,派出5个师14万人参加第二次马恩河战役。9月,指挥美第 1集团军独立实施圣米耶勒战役和默兹一阿戈讷战役。10月,任集团军群司令,所辖部队增至200余万人。11月初,率军协同英法联军对德军发动总攻,突破兴登堡防线,迫使德国投降。1919年9月,正式晋升为陆军上将。
战后,从1921年起,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24年退役,任美国战争纪念委员会*。在联盟战争中主张保持美军作战的独立性,并力图摆脱依托深沟高垒的阵地战打法,有"铁锤"之称,是美国历史 上堪称"伟大的军人"之一。美军中至今仍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式中程导弹("潘兴"Ⅰ式和"潘兴"Ⅱ式导弹)。著作有《我在世界大战中的经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4:14
美国的最高*是乔治华盛顿的美利坚合众国特级上将,潘兴的特级上将*的确比五星上将高(虽然他的*一直都只有4颗星),与他的*平级的还有海军特级上将杜威的*。第三等级才是五星上将。这三个*等级都是永久*,终生不退役。之后才是现役最高*上将(四星),然后是中将(三星)、少将(两星)、准将(一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4:15
六星上将 ?目前为止,不是只有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一人独有?
潘兴将军受上将*后,应该是1924年就退役、退休了,而且重病。
潘兴的门生之一,马歇尔将军拒受“五星上将”衔,就是因为不愿意在恩师还在世时*超过他。
巴顿、马歇尔等一票的名将,都是潘兴的下属门生,美国有几款坦克都以“潘兴”命名。
潘兴戎马30年,充当美国的战争急先锋,总是出没于战争一线,最大功勋,是一战末期在欧洲建立,也因此从少将衔,跳级升为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