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统和军统介绍一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2:1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0:58
中统局全称中国**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电视剧上那种证件封皮上印“中统”二字是不对的,而且大小尺寸也差好多。中统成立基础是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为首的CC系分子掌控的**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科长徐恩曾。1935年党务调查科升格为**委员会党务调查处,直属于党*(亦即蒋系**),*由徐恩曾担任。1937年党务调查处并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军统)第一处(党政处),仍由徐恩曾任*,但一处实际上仍是独立于军统局的一个系统,这时的军统亦是老军统系统,并非一般电视剧中的新军统系统。
军统是“国民*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统治集团为维护其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1938年8月成立。
军统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主要负责人为戴笠。
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在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特别班”。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
1946年戴笠乘坐飞机失事死后,军统局进行改组,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
(-
-!在网上复制)但很正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0:59
中国**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为“中统(局)”)是*C.C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
中统的前身是1927年由C.C系分子所组成的**组织部党务调查科。1937年,党务调查处并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由C.C系分子徐恩曾任*。1938年3月,在*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经蒋介石提议,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为基础,成立中国**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统由此正式形成。
中统以各级*党部为活动基地,在省市党部设调查统计室,在省以下党部设专人负责“调查统计”,在文化团体和大专院校、重点中学广泛建立了“党员调查网”,进行各种反*特务破坏活动。
中统局*由**党部秘书长兼任,而由副*负实际责任。陈立夫、张厉生、朱家骅先后担任过*,徐恩曾、叶秀峰、顾建中,邹学峻、季源溥等先后担任过副*。
1949年2月改名为内政部调查局,习惯上仍称为C.C或中统,隶属于**-行政院内政部,事实上仍属**掌控。**败退台湾后,于1954年10月,改组为司法行政部调查局。现为“法务部”辖下的“调查局”,目前职权重点是维护“台湾安全”和打击社会重大犯罪活动。除接受“国安局”委托的“*侦防”业务外,还要负责查贿、缉毒、防止重大经济犯罪等。
1949年后,中统在*的潜伏特务全部被严厉*。
[编辑本段]中统成立始末、职权范围与机构变迁
中国**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1927年,以CC派分子为骨干,在中国**组织部下成立了一个调查科,这是“中统局”的最前身。先后由陈立夫、 张道藩、吴大钧、叶秀峰、徐恩曾任科长。在各省、市、路中国*党部内设“调查股”。1932年,*组织部调查科被扩编为特工总部。主任徐恩曾,对外仍称调查科,在各省、市党部内设特务室和羁押*叛变人员的反省院。1935年,党务调查科升格为党务调查处,直属于**委员会,*徐恩曾。1937年,党务调查处并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军统)第一处(党政处),仍由徐恩曾任*,但一处实际上独立于军统(老军统,前身为复兴社)。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为缓和国民*情报组织内部矛盾,提出“合力对外”的反动口号,于1937年底,将特工总部与力行社特务处合并。1938年3月29日的*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提议设立中国**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由陈立夫、陈焯任正、副*。特工总部编为该局第一处,*徐恩曾。但合并后矛盾剧并未平息,8月,蒋介石对军事委员会调查局进行改组,将第一处改为**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简称中统局)。调查局第一处扩为**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统),第二处扩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新军统)。中统由**党部秘书长兼任*,但实际由副*主持工作。1947年,中统改名为党员通讯局(党通局),由叶秀峰任*,郭紫俊、季源溥任副*。各大行政区办事处改称直属通讯处,各省、市、路党部调统室改称党员通讯组,为公开的情报机构。同时,在各省、市设立了秘密的情报组织,以区为单位,如沈阳区、旅大区等。区下设分区、工作站(交通、联络站)、工作组(通讯组)。1949年改名为内政部调查局,划归内政部领导,简称内调局,但习惯上仍被称为CC或中统。内调局隶属国民*行政院内政部,实际由**控制。在1949年败逃台湾前担任过*的有陈立夫、朱家骅;担任过副*的有徐恩曾、叶秀峰。随着*反动统治的全面失败,中统迅速在*覆灭。
中统内设人事科、专员室、经济调查处、交通处、统计处,以及一、二、三组(分别负责训练、党派、情报工作)。中统的设立依附于各级党部机关,在各省市党部设调查统计室,市以下设专员负责的“调查统计股”,县党部内设调查干事。中统负责除军、宪、警等军事部门之外的情报安全工作。中统的工作重心一是在党政机关内部,二是打击一切反对派政党,尤其是*党。此外,对于社会*、思想言论也负有监控责任。(类似现在美国的FBI)中统先后由朱家骅、叶秀峰任*,徐恩曾、郭紫俊、顾建中任副*。在各大行政区设有办事处或特派员办事处,在直辖市或重要城市设立区室,在各省党部及铁路、公路等特别党部内设立调查统计室(简称省室,路室)。在省室或路室下设若干分区、工作站、工作团等。在分区、工作站、工作团下面还设有许多据点及调查员。
*败退台湾后,于1954年10月将内调局改组为“司法行政部”调查局。
[编辑本段]中统局人员分工
中统局的人员分工大致有四种:
一是调查工作人员(简称调工);
二是特种情报工作人员简称特情人员;
三是党员调查网(简称cc党网,又称党员通讯网),是在中国*党内进行防共和监视其内部人员的监察人员;
四是通讯员,是中统局在各机关、学校、企业内部发展的工作人员。
[编辑本段]附:国民*统治时期主要情报安全部门沿革
1938年8月-1947年,中统局
1938年8月-1946年6月,军统局
1947年-1949年,中统局改为党员通讯局
1949年,党员通讯局改为国民*内政部调查局
1946年6月,军统主体改为国防部保密局。
1946年6月,部分军统部门并入国防部二厅,二厅亦负责部分情报安全工作。
军统,一般特指 国民*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的特务组织之一。1938年成立。前身为复兴社核心组织力行社的特务处。1946年6月,军统局的公开武装特务部分划归国防部二厅,秘密核心部分改组为国防保密局。另外,清末新军军一级最*称也称军统。
[编辑本段]军统简介
中国*设立的特务组织。国民*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1938 年8月成立。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建)、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建)。主要负责人为戴笠。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的军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囚禁和**党人、进步人士和*学生。1943年军统和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合作,共同组成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抗日战争期间,军统也从事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并对敌施行恐怖活动,因此,对打击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起了一些作用。1946年军统局进行改组,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1947年毛人凤为*。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70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