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2: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7:11
*时期的名媛灿若星辰,她们或有丰厚的家底、或有五车学识、又或因一段缠绵的爱情被后人久久的诉说着……
在那一片浩瀚的夜空,有一颗璀璨的“异星”,她富不因家庭、闻名不因爱情、她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被誉为“*四大才女”,却不是作家。
当我们现在时常困囿于“被生活压断了腰”的时候,她却犹如一个游戏人间的顽童,自由的穿梭于各个领域,偏还游刃有余。
她,就是吕碧城。
众叛亲离,骨肉齮龁,伦常惨变
1883年,吕碧城出生于一个颇有家学渊源的小康之家。吕凤歧是光绪年间的进士,有才学,性耿直,曾任山西学政。母亲严士瑜也出于书香门第,虽是继室,却是因吕凤歧原配蒋氏过世,才娶进家门的。
父母都是文化人,吕碧城自小就饱受诗书的浸润,尤擅作词,“每有词作问世,远近争相传诵”,闻名乡里。据说在她5岁时,就能以脱口而出的“秋雨打梧桐”应对父亲的 “春风吹杨柳”。
可惜,这个诗书之家并没有幸福很久。在吕碧城12 岁的时候,吕凤歧过世。
那个年代“无后为大”。因为吕凤歧与严士瑜只生了4个女儿(吕碧城是第三个),与原配的2个儿子也夭折了,吕家早前就过继了个儿子。
而按照传统的大清律例,“嫡庶子男,除有官 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孙数均分。”
就是说,在吕凤岐去世后,他的家产过继来的儿子、吕凤岐的伯父、大哥等都有继承权。但是吕碧城姐妹和母亲严士瑜5人却没有继承权。
而为了尽数霸占吕凤歧的遗产,往常笑意盈盈的亲戚和族人们,也在朝夕间变换了面孔。没多久,母亲严士瑜只得放弃悉数财产,带女儿们回娘家,投奔在塘沽任盐运使的舅父严凤笙。
祸不单行。
原本吕碧城在9岁的时候就许了婚约,谁知对家一看吕家只剩“孤儿寡母”又兼之贫穷落魄,忙不迭地就来退婚。这样的经历对于年少如花的吕碧城来说实在是凄惨的。
尝尽世态炎凉的她在日后的《欧美漫游录》中所回忆说,当时的情形是“众叛亲离,骨肉齮龁(yǐhé,侧齿咬噬,引申为毁伤、龃龉、倾轧),伦常惨变”。
高才绝韵
母亲严士瑜眼光卓绝,到了塘沽后给女儿吕碧城选的是新式学堂。那时候的学堂虽然尚未完全摆脱封建传统教育的窠臼,但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西方近代学校的某些*教法,更重要的是带来了“重精神教育,以自由独立为主”的价值观。
这些价值取向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吕碧城。
1903年,吕碧城想去天津城内探访女子学校,但保守的舅舅却坚决不同意,还说她“不守本分”。结果吕碧城一气之下,只身一人就登上了火车,身上既无旅费也没行装。
万幸的是,在火车上,有一位开旅馆的好心太太帮吕碧城解了燃眉之急。试想,如果运气不佳遇到了是坏人,后果也是难以想象的。
英敛之
此后,吕碧城的人生犹如开了挂。
在上世纪初,当闺阁女子还处于幽闭、羞涩、寂寞的庭院中,这个20多岁的少女却于公众发声“欲以忧郁之音唤起国民魂,重造新世界”,“以沉郁恳挚之情,发其激昂之声”。
吕碧城的文采斐然,待人时又落落大方,看时事也确有真知灼见,再加上英敛之为其牵线搭桥,严复、严修(直隶学务处总办)、傅增湘等各界名流耆老也都愿与其结交。
当时有人云:“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可见她的受欢迎程度。
1904年,北洋女子公学开学,这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女子学校,吕碧城任教习,同时兼管全校事务。
1906年,“北洋女子公学”改名“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年仅23岁的吕碧城任监督(相当于今天的“校长”),成为中国近代女性任此高级职务的第一人。
在她担任校长的时间里,言传身教了堪称新一代女性表率,邓颖超、刘清扬、许广平、郭隆真、周道如都曾听过她的授课。有人称她为:“北洋女学界的哥伦布”,只因她为中国女子的思想开辟了一个新*。
1912年,辛亥*后,袁世凯出任中华*大总统,因为赏识吕碧城的才华和胆识,特聘她为总统府秘书。不久,吕碧城就与黎元洪、蔡锷、梁启超、严复、王闿运、熊希龄等人,共同担任参政院参政,成为政界的首脑成员之一。
1915年,袁世凯谋求称帝,吕碧城见此毅然辞官,离开北京,定居上海,由此开辟了她人生的另一处广阔疆土。据说她做外贸生意,也炒股,凭借着精准的眼光,短短数年就在商界声名鹊起,挣了个盆满钵满,还在上海静安路置业。
到了35岁,吕碧城已经完全实现了财务自由,她一边周游世界,一边写成游记《鸿雪因缘》。她在国外的时候出手阔绰,举止有度,一度还被误以为是来自东方的公主。
奇风异调
这样一个才情卓绝的女子,自然有人想了解她的婚恋状况。
吕碧城曾与英敛之、袁克文传出绯闻。不过,吕碧城性格像她父亲,属于有啥说啥的性子。后期也是由于政见相左,她与英敛之频频失和,若不是顾及英敛之的知遇之恩,两人早已撕破脸也不一定,更别说成为恋人了。
而对于*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吕碧城的态度是:“袁属公子哥,只许在欢场中偎红依翠耳。”
有次友人又提及她的婚恋问题,吕碧城半玩笑半真诚的说,一生中我觉得好的男子不多,梁启超早有妻室了。汪精卫又太年轻。王荣宝也不错,可惜也有对象了。张蔷公其实也还可以,可是年届不惑头发都白了。
我找对象的目的,不是看中对方的资产和门第,而是在文学上的志趣相投。所以我很难遇到匹配的伴侣,总是这里或哪里的不合适。
还好,我的手边有积蓄,不愁衣食,还能用文学打发时光。
吕碧城这番话里透着清醒理性的态度,这和现在很多独身精英女士的婚恋观不谋而合。爱情本就是可遇不可求的,自己啥都不缺,倘若没有遇到适合的,干嘛要委屈自己。
坦白说,一个人的生活偶尔会有孤单之感,但大部分时候吕碧城都是潇洒自如的。在张爱玲都还没出生的时候,吕碧城就敢穿着时髦的晚礼服,大大方方的露着背部,在舞池与友人翩翩然跳着交际舞,时髦又摩登。
与冰心齐名的苏雪林曾写道:“我记得曾从某杂志剪下她(吕碧城)一幅玉照,着黑色发薄纱的舞衫,胸前及腰以下绣孔雀翎,头上插翠羽数支,美艳有如仙子。此像曾供养多年,抗战发生,入蜀始失,可见我对这位女词人如何钦慕了。”
樊增祥曾为《吕碧城集》题诗,曰∶ “君看孔雀多文采,赢得东南独自飞。”
翻看老照片就会发现,吕碧城喜欢用羽毛装饰自己,尤其喜欢孔雀翎。或许是以物明志吧,她的一生恰如孔雀骄傲,也如孔雀自由。
即使到了中晚年,吕碧城也是径自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过日子。她前往美国就读哥伦比亚大学,归国后又成为动物保护主义者,创立中国动物保护协会,还学佛法,皈依佛门。
扇面-吕碧城
我到人间只此回
1943年1月24日,吕碧城在香港九龙独自辞世,她留下遗嘱,将自己在美国纽约、旧金山以及上海麦加利银行的存款共二十余万港元悉数提取,捐给佛寺。
而自己的遗体则火化,把骨灰和面粉做成小丸,抛入茫茫大海,以供鱼吞食。
虽然吕碧城的人生只有60余年,但是在这短时间内,她的成就拿出任何一项都是我们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她好像是一个从现代穿越过去的女子,带着超前的思想,在那个年代搅动一汪清水,又飘飘然置身于世外。
或许有人会觉得吕碧城这一生,独身一人实属遗憾,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没有感受过做总统幕僚指点江山的豪迈,也没有拥有过组办学校教书育人的成就感。
而在那个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年代,她已周游世界,在瑞士勃朗峰看日出:“霞暖镕金,云酥泄玉,蓦发天硎新砾”;在巴黎参观凡尔赛宫,感慨:“游人去,女墙扃翠,娥月渲黄”;在美国纽约瞻仰自由女神像:“一簇华灯高擎处,十狱九渊同灿”……
吕碧城以女子之躯,从清末走至*,在那样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有着这样奇特的人生经历,还有什么是遗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