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为信_20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1 00: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7 09:23
这个故事讲的是商鞅守信。
秦朝时期,秦国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秦孝公即位后,就用商鞅变法强国。商鞅变法前,为让百姓相信他,他想了一条妙计。一天,商鞅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的木棍,还说:“谁能将这根木棍扛到北门去,赏他十两黄金!”过了一会儿,没人理会。商鞅见状,就把赏金加大到五十两。一会儿,终于有一个人走出来试,他扛着木棍,迈开大步朝北门走去。那人到达北门,商鞅立即叫人拿来五十两黄金给了那人。在此后的几年中,秦国在商鞅变法中日渐强大,终于统一了中国!
由此看来,做任何事都要诚实守信,而不能失信于人!
立木为信的故事
立木为信的故事如下: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
立木为信_200字
这个故事讲的是商鞅守信。秦朝时期,秦国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秦孝公即位后,就用商鞅变法强国。商鞅变法前,为让百姓相信他,他想了一条妙计。一天,商鞅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的木棍,还说:“谁能将这根木棍扛到北门去,赏他十两黄金!”过了一会儿,没人理会。商鞅见状,就把赏...
人当有信——读《立木为信》有感_800字
《立木为信》讲的是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以推行变法。特在都城外立木为信,许多如有能搬动木头到北门,便可高金后赏。在有人将木头扛到北门后,商鞅说到做到,赏赐此人五十金。商鞅也因此行树立了威信,带领秦国变法成功,成为强国并统一中国。是呀,若要赢得民心,比得言而有信。这个故事让我不...
立木为信的成语故事
“立木为信”的意义:“立木为信”成为商鞅变法的突破点。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确保了新法的顺利实施,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在“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立木为信”,一诺千金,变法成功,国富...
立木为信的大概故事内容,要简练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担心老百姓不信任他就不按照新法令去做。于是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 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把木头扛到北门去的人赏十两金。围观的人一开始不相信,于是赏金提高到了50金,终于有人 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此举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
立木为信的故事简短
他下了 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叫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的卫国人,在魏国宰相公叔痤手下当官,公叔痤临终前将他推荐给魏惠王,但没有得到重用。商鞅便来到秦国,托...
立木为信讲的是什么的故事如题
为了建立威信并推进改革,商鞅在都城南门外竖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公开承诺:将木头搬到北门的人将获得十两金子的奖励。起初,围观的群众对如此轻易就能获得高额奖励的事情表示怀疑,因此没有人愿意尝试。随后,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金子。在重奖的吸引下,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
立木为信的感想
千里之途始于足下。可见第一步的重要性!商鞅变法重在诚信,所以立木为例取信于万民。不只他变法如此,昭示了生活中凡是都应以信为重,言必行、行必果。立木为信,说明了做事的决心和勇气,一切皆不可半途而废!
立木为信的成语故事50字?
立木为信的故事源自于《史记·商鞅列传》。在战国时期,秦国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图强,但法令将要发布实施时,商鞅担心国人不相信,于是在国都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告诉大家谁能将这根木头搬运到北门去就给他五十金。人们都觉得很新鲜,没人敢信,没人敢搬。商鞅又下令说,只要能把树干搬到北门,奖金...
立木为信典故
商鞅为了建立信任,先在南门立木并承诺赏金,起初人们对赏金持怀疑态度,但最终有人勇敢尝试并得到奖赏,这使得新法令的权威得以确立。商鞅随后公布了新法,包括以军功赏罚、鼓励生产、抑制懒惰和商业,这些措施使秦国实力大增,得以攻下魏国河西地区。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废除井田制,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