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打造一个智能化的餐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3: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20
国民爹地”马云又搞事儿了,餐饮业+互联网+智能化的黑科技让他开出了杭州第一家无人餐厅。
没有一个点菜员、收银员,直接进店使用手机淘宝或者支付宝扫码点餐,吃完结账就走,进店、落座、点餐,一气呵成全程不需要服务员。而且黑科技还能记住点单历史,分析出顾客喜好然后进行个性化推荐,彻底解决选择困难症们的烦恼。
听上去十分酷炫,而且成本也只有普通餐厅的四分之一,对顾客来说也十分便捷。但是这样真的是好的趋势吗?或者说,这样冷冰冰的单方面输入,真的符合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吃饭”吗?
近日,一则“女服务员推荐手机点单 大爷命令其当众报菜名”的新闻再次引发了大众对智能餐厅的探讨。之前的*导向都是认为餐厅智能化才是目前发展的主流,但是这则新闻却揭露了这么一个鲜明的事实:餐饮的核心是美食。而美食,从来都是人与人情感的纽带。这是机器所不能够替代的。
中国人吃饭,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填饱肚子的层面上了。这个拥有五千年吃文化的国家早就将“吃”变成了艺术:简简单单的豆腐,我偏要手工切成头发丝粗细的细丝,还必须不黏不连,不碎不断;三套鸭讲究去骨留型,皮破了一点就是失败;脱骨鱼从动刀到上桌都要保持鱼皮不能破鱼肉不能散,鱼的表面看不到一个刀口……这些机器能做到吗?或许也能,但是厨师完成了一道菜品的成就感,顾客们看着精致菜品的惊叹,还有品尝的满足感,这些都是机器所无法带来的。
最要紧的是,中国的“吃饭”,其实是一种社交手段。在这个互联网普及的年代,人们整日面对的大多是虚拟网络或是冷冰冰的机器,人际交往成为一件稀有品。这时候就更加需要交流、互动,来让顾客获得一种“自己生活在群体中”的认同感。为什么海底捞能够成为火锅一霸,不就是因为它的服务让顾客拥有了主人公意识吗?
试想一下,推开一家餐厅的门,迎面而来的是服务员甜甜的笑容。还没有开口,热情的声音已经提前拜访了耳朵:“还是老样子吗?这边坐。”这时候心头就会涌上一股热腾腾的满足感。
如果,机器人取代服务员的话——冷冰冰的脸(机器人有表情就太可怕了),机械化的问候。哪怕是它记住了你的喜好,也不过是几个数据的产物,毫无惊喜可言。点餐,坐下,吃完,结账,除了肚子变饱了以外,情感仍然是贫瘠的。
对于优秀的餐饮企业来说,效率不是全部,带给顾客温馨体验才是留住顾客的关键。
当然崇尚效率的快餐倒是没有这种顾虑,只要食品没有安全危机,顾客也不会有太大的期望体验。但是如果是想做正餐的企业,智能化绝对不会是品牌长远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