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3: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0 10:34
《第九连》主创人员摄这部影片的理念,正如导演小邦达尔丘克所说,真实描述阿富汗战争的情况,不写当时的*,不美化那场战争,只写一支小部队的日日夜夜,一支由十八、九岁新兵组成的部队从培训到上战场的经历。
九月中旬,*影坛献映大片《第九连》,轰动全国。头五天即有一百八十六万观众,三星期票房收入达一千五百万美元。该片是*首部以阿富汗战争为主题、正面描绘参战苏军的影片。《第九连》问世,也是*向国际社会发出讯息不要低估*的精神力量,俄罗斯人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民族。
影片再现真实存在的苏军空降兵第三四五团第九连。这是一支赫赫有名的部队,屡建奇功。阿富汗战争一开始,它就从驻地费尔干纳跨过边境,进入战场。影片呈现给观众的是两部分内容一是新兵从西伯利亚的克拉*亚尔斯克应征入伍,到训练基地接受特种培训的情景 二是投入阿富汗战场的实战。培训新兵从实战出发,毫不留情,有的士兵实在支持不住,倒在地上。阿富汗战场这一段主要描述九连受命占据三二三四高地,保护苏军大部队安全通过,而自己则弹尽粮绝,三十九名官兵,六人牺牲,十二人受伤,打退敌军十二次强攻。但就在九连官兵高呼“现在大部队可以安全通过”时,上级代表却告诉他们,*早就宣布撤军了,并责问为什么没有同上级联络但第九连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通知,作了令人哭笑不得的牺牲。正如苏联发动的阿富汗战争本身一样,是一场无谓之战。
该片主要观众群是从十四岁至四十五岁的男子。年轻人对影片中小战士但却是“硬汉”的形象极为崇拜。中年人反思阿富汗战争的历史教训。影片导演小邦达尔丘克说,他想表现的就是八十年代这一代人的遭遇。从作来看,影片成本为九百万美元,拍摄组一百五十人,摄期为一百五十一天,动用群众演员二千人,行程一万公里,喝了二万五千公斤茶和咖啡,吃了一万三千五百吨食品,动用了二十三架飞机、二十架直升机、八十辆坦克和装甲运兵车,拍掉七万米胶片,完全是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态势。导演说,他的影片讲战争,谈青年人的严格追求,说男子汉的友谊。这是他的导演*作,可说是一炮打响。
《第九连》的问世,恰与现今*社会的心理状态共鸣。普京上台以后,适逢石油大涨价,*大发石油财,“石油美元”滚滚而来,国库丰润,外汇储备超过历史最高水准,以致**不知如何使用这些“意外之财”。为了压抑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不得不建立稳定基金库,把多余的外汇收入存进去。手中有钱,自然好办事。普京领导治理国家的主要理念就是恢复*在前苏联时期享有的国威。军费年年增加,对外*不断强硬,“大国情结”则在社会上大为发酵。*人,特别是青年人,对歌颂*人硬汉子精神的影片情有独钟。所以,《第九连》公演第一票房收入创下新高,就不足为奇。
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是*人的阿富汗情结。虽说阿富汗战争对*人来说,已经成为历史,但是,这场战争给*人心灵上留下来的创伤,至今没有愈合。
这场战争是*继卫国战争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当局前后派驻六十二万官兵,一万五千人捐躯异国。阿富汗一战,牵动*绝大部分家庭,至今仍是一个隐痛,一种尴尬。虽说历史已经有了公论,是一场不义之战,但是,在那些转战阿富汗、吃尽战场苦头的普通官兵眼中,他们尽了军人的天职。
现实中的第九连官兵在访谈中对摄组说“上级命令我们开赴前线,说是需要这样做。我们也就整装前往,没有问为什么。”二十多年来,国家把他们称作“国际主义战士”,许多人获颁“苏联英雄”称号,曾享誉全国,感情上无法理解他们打的是一场侵入别国的不义之战。
《第九连》歌颂*下级官兵的英勇和遭遇,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许多*人的阿富汗怨气。另外,*青年眼见国家受到美国和一些邻国的挤压,心中积累的大量怨气也趁机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