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8 15: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04:23
可以。符合要求便可办理。
自2015年以来,全面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便是全面推行“先照后证”制度。
根据这一规定,餐饮服务许可审批已改为后置许可审批,各地工商部门不再将其作为登记前置,申请人可以先行办理营业执照,取得营业执照后再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许可手续(即食品经营许可证)。
按《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 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三)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
(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
(九)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1、工商登记制度
在原有制度框架下,普通人要想创业需要跨越许多“门槛”,其中以注册资本和前置审批最难逾越——要开办一家公司,首先要有足够的资本,然后还要取得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后者就是所谓的“先证后照”。
为降低这两大“门槛”,激发人们的创业积极性,2013年全国*通过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要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并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
2014年3月,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全面实施,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企业法人注册资金最低限额、经营场所*等规定被取消。
这次*常务会议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再次降低了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改革以后,创业者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要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向主管部门申请。
在等待许可期间,创业者可以着手开展一些筹备工作,这就为企业先期发展争取了大量时间。
2、*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指出,新的改革措施将大幅提升公司的存活率,降低公司的设立成本,促成公司尽快开展商事活动;也将“倒*”行政审批部门继续清理和压缩现有前置审批事项,转变*职能,提高审批效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商登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照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