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有什么交通工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9 00: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23:29
武义交通指南:市内多条公交路线直达,可选择乘坐公交或出租车前往
武义县位居浙江中部,与金华毗邻,总面积1577平方公里,人口33万,是山川秀丽,物产富饶,历史悠久的*老区县。武义旅游资源丰富,素有萤石之乡,温泉之城美称。有龙潭郭洞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
武义温泉以量大、水优、温度适宜而著称,出水量6000吨左右,温度42~45℃,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堪称浙江第一,华东一流。温泉山庄、清水湾温泉度假村、溪里温泉浴吧已相继开放。
武义境内奇峰林立、重岩叠嶂、深谷幽潭、湖光山色、天然成趣、风光迷人,景观独特。寿仙谷景区重岩叠嶂,清溪趣石点缀,雄伟中透出秀丽,吓纱崖、凌空石井则是巍峨惊险、天然而设,令人称绝。有着十里画廊之称的刘秀垄、清风寨风景区奇石象形,景点众多,每一处无不蒙上与东汉光武帝刘秀避难有关的神秘色彩。加上台山、石鹅岩、石鹅湖等毗邻相连的景点,构成了一派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观。
武义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熟溪桥始建于宋开禧三年(1207年),为重檐歇山顶亭阁廊桥,气势磅礴宏伟、设计巧妙为江南所罕见全国文保单位延福寺,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为江南已发现的元代建筑中年代最早者,不愧为古代寺庙建筑之精品。始建于东晋的明招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南宋东南文化中心,成为当时名扬全国的最高学府之一。还有吕祖谦墓、发宝象龙塔、上甘塔红军标语省级文保单位,鸣阳楼、石梁架屋等县级文保单位50多处,形成了以寺院、桥梁、古窑址、*历史遗迹为特色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此外,唐代著名道士叶法善、唐代仓部侍郎徐兹,明代陶德义及韩宗纲、何德润、刘耀勋,还有著名画家潘洁兹、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1930年英勇就义的*浙江**徐英、1934年牺牲的*天津*宣传*潘漠华烈士等形成了武义丰富的人文景观。特别是郭洞古生态村和俞源太极星象村,都保留完整的历史文化遗迹。郭洞的古村、古祠、古桥、古巷、古民居、古树林等,展现出了秦汉古韵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俞源由于与明初国师刘伯温的关系,弥漫着一种奇异文化的气息,以太极星象而著名,其古村落布局与天体星象相吻合,构连成片的明清古建筑群。两个古村落非常重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典范。
民俗风情浓厚,是武义旅游资源的又一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武义人虽不为商贾、技艺、轻去其乡却非常勤劳、善良、尚义、好客,有着独特的田园和山里人家风情。武义还是浙江省畲族主要分布地区之一,有畲民万人,畲族风情别具一格。武义畲乡是华东地区离大城市最近的少数民族地区,小黄山畲族风情村已对外开放。
武义田园风光旖旎,生态保持完整。全县有21万亩经济特产基地,在百花园百果山里,春天,桃花如霞,梨花似雪;夏天,荷花映日,莲姑采莲。秋天,猕猴桃垂挂,板栗满枝;冬天,飞雪点梅,别有情愫令游人神往。作为金华地区最高峰的牛头山,尚有大片原始森林,人迹罕至,极具神秘色彩,对于追求神奇、冒险、返朴归真的都市人必将极具吸引力。
五千年悠悠而过,人已非,风依然。武义这块神奇的土地,遗存文化古韵,伫留
农耕风情。游一回武义,感慨中会佩服唐代大诗人孟浩然游武义时留下的《宿武阳川》的独到笔触:风物是秦余。
1998年以来,武义县交通建设投入资金达12亿元。县境内有金温铁路武义火车站,铁路线长24.9公里。至2002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831.743公里,其中金丽温高速公路25.925公里,设邵宅、西田畈两个互通口和桐琴服务区;330国道12公里,44、43省道93.074公里,县道29条406.494公里;高级路面450.943公里,占全部公路里程的54.2%;全县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52.74公里,已基本形*便于行,货畅其流的道路运输体系。2002年武义县启动实施了三年三线工程,投资5个多亿,至2004年底前全面完成44省道上松线拓宽改造、43省道永武线改造、县城至西田畈高速公路连接线的建设。三线的建设,将大大缩短武义至金华、永康市区的时间距离,在金华、永康、武义三地形成20分钟的交通圈。新一届*将重点抓好六线一网三站建设,加快国、省道及重要县道的拓宽改造和通村公路建设,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东北部地区15分钟、全县1小时交通圈的时空新格局,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城建方面,着力抓好旧城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从1999年起陆续实施较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拆迁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了温泉路、东升路、明招路等十余条道路,基本形成了四纵五横一环的城市道路框架。同时以浙江武义经济开发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新区建设步伐,现正在大手笔建设北岭新区。县城引供水工程、熟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三港电站、滨江广场等相继竣工,城乡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功能日趋完善。县城绿化、亮化和道路硬化成效明显,县城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10%。县城建成区面积从1997年的4.54平方公里拓展到近12平方公里,人口从5万增加到10万,全县城市化率达到37.8%。